老人住在廢棄的磚瓦窯洞裡
早前,有一個外地老人,年已過花甲,不論晴天雨天,總是騎一輛舊三輪車,到處撿廢品。
因為找不到住處,他就住在村外廢棄的磚瓦窯洞裡。
村裡不少人見他可憐,往往把家中一些破舊的東西給他,諸如塑料盤,破鋁壺之類的。老人總記在心裡,每到農忙,他就不再去撿廢品,就挨家挨戶地去幫忙,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來不要工錢,只吃一頓飯而已。
每次見到他,他總背著一個破舊的布袋,眾人都以為老人是用來裝撿廢品賣來的零錢,故沒有人去動他的袋子。
過了許些年,老人七十多了,撿來的廢品也漸漸搬不動了。
村中有個女人,丈夫是上門女婿,死了好幾年了。她獨自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兒子,日子挺艱難的。
很小的時候,女人是個棄嬰,被人收養。如今養父養母也相繼去世了。
女人見到撿廢品的老人,就想起養父母,心裡十分難過。每次做好吃的,她總會讓兒子給老人送些去,並時不時去為老人賣廢品,從不佔用一分錢。
賣完廢品後,就給老人買些米,以及鹽之類的,有時也為老人洗被子,衣服什麼的。
一天,老人病了,女人說服了老人,讓老人去自己家裡養病,像父母一樣照顧他,自己捨不得吃,卻給他做好吃的。
老人在撿廢品
等病好以後,老人要回窯洞,女人苦苦勸說,老人才答應住了下來。當不撿廢品的時候,就幫女人照看孩子,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又過了幾年,老人撿不了廢品了,他整天看著女人忙裡忙外,感覺很為愧疚,就拿出平日裡賺來的錢給女人,女人死活不要,她知道這是老人的血汗錢,也許有一天老人會有親人來找他,這錢再苦再難也不能用。
有時拗不過老人了,她就用自己的錢給老人買些衣服,以及老人想吃的東西,用來安慰老人。
一天,老人病得很重,他把身上從未取下過的布袋,取了下來,從裡面拿出一個鋁盒,他說這裡邊有幾件東西,是他家的傳家寶,讓女人拿去賣了,不要再過辛苦的日子了。
然後又拿出一張紙條,紙條上寫了地址,還有一個名字。
老人又取出一本存摺,共十二萬八千二百多元。他說,他年輕時,與人一起做生意,被人騙了三萬二千塊錢,那些錢還是向別人借的,希望女人為他把錢還了,剩下的就留給女人。
老人又說,如果可以,到村外建一座養老院,與一座寺廟。讓孤寡老人有所養,讓那些昧著良心的人,去廟裡向佛悔過吧……
老人說完就離開了人世。
女人給老人辦完喪事,就按照老人給她的地址去找人。
當找到那個人時,不知何由,女人心裡有些慌亂,奇怪的是對那個人感覺有許些親切。
那是一個八十來歲的老人,滿頭白髮,當聽說昔日的好友已去世,他痛苦不已。
女人說明來意,不想白髮老人更加痛楚。他說,那年他約朋友一起做生意,也就是後來撿廢品的老人,當時朋友拿不出錢,他就借給朋友三萬多元錢。後來出了點狀況,他怕虧本,就把貨轉賣了,謊稱貨被當時的山匪劫去了。
本來朋友想變賣些財產還給他,他假裝勸阻,後來就再也沒見到過他那位朋友的蹤跡。
白髮老人說,這些年來他日日夜夜懺悔。他還說,也為他曾經丟棄的女兒而痛恨自己。
聽到這裡,女人似乎明白了什麼,她為何對這個家,還有白髮老人有許些親切,更奇怪的是, 她與白髮老人竟然有幾分相似。
當她想起自己的身世,以及白髮老人丟棄的嬰兒時,她明白了一切。
女人放下錢,就走出了門,只聽身後白髮老人嚎啕大哭起來……
女人在心裡說,懺悔吧!
女人四處募捐
女人回到家,她打開撿廢品老人的鋁盒,裡面有一尊精緻的古佛,還有幾枚古印章。她拿去給古董行家看過,說價值至少也得有七八百萬元。
女人沒有動老人留下的東西。她去十裡八鄉募捐,把捐來的錢與老人留給她的錢,修了養老院與寺廟……
多年以後,當一個青年企業家,手捧一尊古佛,以及幾枚古印章站在國家文物捐獻臺上時。
主持人問,你是如何從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走到大城市的,並且如此優秀,是誰給了你動力?
青年男子說,是母親的善良。主持人把女人請上臺。
女人在熱烈的掌聲走向捐獻臺,眼眶裡充盈著淚花,她沒有給兒子什麼,只教給他善良。
那是一種最為高貴的品質。
女人從地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