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好棋(民間故事)

2020-11-08 泉湖二月八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10期

■劉長虹



北宋仁宗年間,宋遼兩國互爭疆土,交兵不斷,民不聊生。上自文武官員,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怨聲載道,但又無可奈何。這年,邊關告急,遼軍再次來犯。多年徵戰,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文武大臣欲諫仁宗休戰議和,但又深知仁宗爭強好勝的秉性,故欲言又止。

仁宗召棟梁之臣包拯後花園議事。仁宗曰:「遼軍犯境,包卿家有何退敵良策?」

包拯跪地曰:「請陛下恕罪,老臣尚無退敵之法。」

仁宗怒而曰:「大膽!你等大臣在朝為官,食國之俸祿,關鍵時刻豈言無策?」

包拯曰:「恕老臣鬥膽,非老臣不助陛下也,只因近日身體微恙。」

仁宗曰:「來人,傳太醫!」

包拯曰:「不用,與陛下下盤棋即好。」

仁宗笑曰:「好你個包拯,原來是棋癮犯了。前日輸給朕,還嫌不夠?來人,擺棋!」

侍從為二人擺棋。包拯起身,與仁宗對坐楚河兩岸。包拯與仁宗雖屬君臣,但已是多年老棋友,只是包拯贏多輸少,仁宗輸多贏少,包拯棋藝略勝仁宗一籌。然,仁宗每逢輸棋,幾日後便找包拯再下。而包拯生性剛烈,鐵面無私,每逢對弈,當贏則贏,當輸則輸。故,十多年來,仁宗和包拯從未間斷對弈。仁宗、包拯二人,決戰棋盤。一個時辰過後,包拯明顯佔了上風,把仁宗大帥逼得無路可走,但不知怎麼的,包拯一不留神,下錯一子,仁宗死而復活,最後二人以和棋告終。

包拯笑曰:「臣與陛下對弈十餘載,今日乃下得最好的一盤!」

仁宗曰:「何以見得?」

包拯曰:「往日對弈,要麼臣贏陛下,要麼陛下贏臣。臣贏陛下,臣喜而陛下憂;陛下贏臣,陛下喜而臣憂!今日和棋,臣不贏陛下,陛下亦不贏臣,豈不皆大歡喜?」

仁宗聽後笑曰:「的確是盤好棋,不過這棋朕已陪你下完,退敵良策,明日早朝拿不出來,依法論處!」

包拯謝恩告退。回家後,夫人問包拯:「明日獻何良策予陛下?」包拯笑而不語。次日早朝,仁宗宣布:已修書遼國蕭太后,言明利弊,宋遼兩國休戰談和,以雁門關為界,一面為宋一面為遼,涇渭分明,永互不侵犯!滿朝文武皆大歡喜,舉國百姓感念皇恩浩蕩。唯有包拯默念:「好棋,真是一盤好棋!」

選自《中山日報》



相關焦點

  • 趙匡胤三局棋輸掉華山(趣味故事)
    趙匡胤三局棋輸掉華山(趣味故事) 宋太祖趙醫胤幼年喪母,家裡很窮。他的父親挑著籮筐,走南北,靠賣藝口。因就,如果時與人發生口角(他的壞習慣,常跟人發生爭執),他多是贏家。因他生得人高馬大,使別人氣勢就先敗下陣來,哪還敢與他爭執,只能在離他遠點的地方罵罵解氣,因為有他有些武藝,流落江湖他倒沒吃虧。有一年,他在河南犯了事,被官府通緝。他只好往人少的地方去,來到了陝西華陰,此時的他經過過多方打探,知道自己犯的那件案子已經冷了下來,官府不再像開始那樣四處裝拿他了。
  • 神奇的象棋(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這樣吧,你我不如下盤棋,你贏了就送你紋銀五百兩。」明白人一聽就知道,這是馮掌柜找藉口不想借錢,又想找個臺階下。因為馮掌柜的棋藝那是荊襄一帶出了名的,高文正和馮掌柜比棋,那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嗎?高文正還在愣怔的當口,棋童早已經擺好棋盤,眾賓客也饒有興趣地圍坐觀棋。馮掌柜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高文正只得落座。走了幾步棋,高文正明顯處於下風。
  • 讓 棋(小小說)
    讓 棋文/林輝煌臘月廿八,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殺雞宰鴨、蒸糕炸粿,村裡瀰漫了熱鬧的年味。「老二,來,我們走一盤。」「老兄弟」剛好下班路過,林老漢叫住了他,似乎不殺他個丟盔棄甲不死心。「大哥,你別悶悶不樂,輸贏笑笑,這次比賽你肯定能勝。」
  • (雜記)大師的讓子棋
    大師擔任裁判長,在比賽間隙,受邀下指導棋。跟大師下指導棋的是兩個小孩,一個10歲女孩,一個12歲男孩。比賽安排在這座江南古鎮上。時值四月的周末,這裡空氣清新,陽光明媚,小橋流水,木船彩旗,各種特產與手工藝,引來遊客觀賞,來來往往,一片繁華。
  • 這棋也太慘了吧?一個兵都沒動就被殺死了,好憋屈啊
    大家都說「觀棋不語真君子」,可是在咱這市井民間,「觀棋不語能憋死」。兩個人,對著一個棋盤,外面裡三層外三層都是看客。一人眉頭緊鎖,低頭盯著自己的子兒咂嘴捉摸,顯是舉棋不定。另一個則挺直了腰板,一臉得色,顯是胸有成竹。圍觀之眾也自動分成了兩派,做起了軍師。上風派連說「這棋贏定了,怎麼整都白扯,最多再五步。」下風派則一臉恨鐵不成鋼,「剛才就該聽我的,要不能成這樣嗎?」
  • 暗示《間客》《慶餘年》人物走向,貓膩在下怎樣一盤大棋
    今天,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創作的《大道朝天》正式完結,這部網絡小說自2017年10月15日發布,目前連載近300萬字,在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起點國際(Webnevol)、QQ閱讀、起點讀書等平臺以中英文版本全球同步更新。兩年多來,《大道朝天》長期盤踞男生原創風雲榜玄幻分類月度榜單前十、入選2018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 民間故事:小僧下棋
    當天夜裡,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第二天雨還下個不停,而且看樣子恐怕三五天內都很難有好天氣他想,看這天氣,沒個三五天是走不了的,雖然我語言不太通,但這棋是沒有國界的,不如天天來下棋解悶。棋館不大,也就能擺七八張桌子,下棋的人卻一個個身著綾羅綢緞,神態高傲,還有下人侍候著,顯然都是些上層人物。他們下棋時顯得很高雅,但這邊終盤那邊就分錢去了,實際上是在用棋賭博,而且賭資還不小。福岡先是站在一邊看,發現這些棋手最多有個四五段的水平,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
  • 好嘴楊巴(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4期■馮驥才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鬆平常的街頭小吃,幹得遠近聞名。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兒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
  • 漫改網劇《棋魂》來襲,青春如棋落子無悔,棋約既成萬山無阻
    劉暢導演,胡先煦、張超、郝富申主演的網劇《棋魂》今日發布 「棋」約版海報與預告片。摯友之約,相伴奔赴各自夢想;對手之約,比拼較量激勵成長!青春如棋,落子無悔;「棋」約既成,萬山無阻!《棋魂》愛奇藝10月27見!
  • 民間故事|聰明的老三媳婦
    文|《城鄉筆記》特約作者 江孟英(女)有一位老漢,他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長大後都娶了媳婦但是老漢說回去有條件:老大媳婦回去住半個月,回來時要帶一個&34;;老二媳婦回去住七八天,回來時要帶一盤&34;;老三媳婦回去住三五天,回來時要帶一個&34;。
  • 民心「稱」出好縣官(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2期光緒四年(1878年),暴式昭出任江蘇震澤縣(今屬江蘇蘇州)平望司巡檢,負責維護當地的治安。雖然只是一個九品的芝麻小官,但暴式昭立志要有一番作為,清廉持儉,兢兢業業地為百姓服務。
  • 由於有神招在手,因此「棋神潘老五」的名號自此在小鎮上繼續流傳
    看棋的人比下棋的人多,往兩個人下棋,周邊會圍著二三十個老頭子觀戰,外圍擠不進去的急得挖耳撓腮,有的便到小鋪子裡找店家借個小板凳,站在凳子拉長了脖子使勁往棋盤上看。一旦誰下了一步臭棋,頓時搖頭嘆氣聲四氣:"真是臭棋。"、"這步馬也走的太偏了,應該奔臥巢啊,"、"不對,應該炮先打卒。"、"紅棋要輸了,水平真臭。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燒錯墳,遇到鬼》、《奸臣之妹》不能睡前看的小說(二)
    屬於半權謀文吧,但作者也沒下一盤大棋沒什麼特別複雜的情節。不過這篇感覺男女主沒那麼戀愛腦,比之她其他文在這方面好很多。很多讀者都說女主作,不過我覺得女主這樣反而是最真實的,誰會那麼輕易喜歡一個害過自己的人(男主有原因,其實男主也很慘),個人感覺番外特別甜,整體還不錯哦。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 當年的復興成糧店,王運來看下一場好買賣,他趕上三匹大馬從口外販糧。倉庫裡堆滿米谷、豆類等雜糧,故意不開門不賣米,災民們有錢也沒買處。 當時,有些智者就設法讓他開倉放糧,大夥想;剛用求情的辦法是不行的,他們趁復興成把三匹大馬拴在門外曬太陽時候,有三個壯漢手持剪刀把三匹馬的尾巴全剪下來,馬疼的直叫喊,驚動了糧店掌柜,王運來跑出來不見人影。
  • 「圍棋故事」朱元璋的模仿棋,遭「陷阱」
    大家好,我是白夕,好久沒有講圍棋故事了,今天,搜颳了一個中國的圍棋故事,來一起看看吧。故事發生在明朝,主角是朱元璋。根據我們以往的中國圍棋故事的經驗,只要出現皇帝,那大概率就是個18k。但朱元璋不一樣。
  • 殘局(民間故事)
    好在父親給自個指明了後路,方少華當即來到省城找到父親說的票號。票號東家徐德陽見故人之子前來投靠自己,淡淡說道:「行,住下吧。你放心,個把閒人我還養得起,誰讓你是我故人之子呢?」  方少華一聽,一張臉漲得像關公,恨不得地上有道縫鑽進去。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一旦離開這裡,手不能提四兩,力沒有半斤多,除了要飯,還能幹什麼?
  • 《爛柯棋緣》,時下最火的仙俠題材佳作,不能錯過(第2期)
    hello,大家好,我是塵世語。想要告別書荒,就關注小語吧!(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本期和大家聊一聊時下最火的仙俠題材網文佳作,由作者真費事創作的——《爛柯棋緣》。而且本書寫作有些類似於聊齋單元劇的感覺,只不過這畢竟是一部網文小說,肯定不會像聊齋那樣每一個故事都是獨立的,在這些故事之外,也穿插了主線的劇情,埋下了不少的伏筆。而且書中以天地為棋盤,人物為棋子的設定,真的莫名的有種很帶勁的感覺。
  • 民間故事:平分秋色
    舉子們都會下棋,聽這老頭瞎吹牛,都想一試身手,反正十個銅錢一盤棋,也很便宜,沒想到竟然沒人能贏老頭。舉子們一傳十十傳百,都覺得太丟讀書人的臉了。直到有一天,一個叫王奇的紹興舉子來到攤前,與老頭連下三盤棋,竟然都下和了。舉子們十分驚奇。
  • 民間故事|貪財秀才,索命女鬼
    民間故事|貪財秀才,索命女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那天晚上,王秀才在書房讀書。美女說:我有銀子,銀子是好東西吧?你想要不要?王秀才說:想要,我考上秀才後,一年才四兩銀子,你給我多少銀子?美女說:我有50兩,你每次和我好,我都給你一兩銀子。王秀才心動了說:我怕你是哄我的,過後你不給銀子。美女說:你不信?不信拉勾,老天作證。王秀才伸出手指,和美女拉勾,相信了,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