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凡間精怪的被招安標準

2020-08-27 感人故事會1220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主要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西遊記》中出現了大量的妖魔,筆者根據他們的出身可具體分為兩類:一類是來自天上,一類是出自凡間。

來自天上的妖魔,最終的結局大多是被帶回天庭管教,而來自凡間的妖魔,最終的結局則大多是死於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如白骨精、六耳獼猴等,只有少數的幾個精怪得到招安,不僅免於一死,而且修成了正果。

被招安的凡間精怪分別是孫悟空、熊羆怪、紅孩兒和蜈蚣精。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有功,最終封佛,熊羆怪被觀音帶去做了守山大神,紅孩兒被觀音收服做了善財童子,蜈蚣精被毗藍婆收去看守門戶。

雖是除了孫悟空之外,另外三人最終的神位並不高,但在整部《西遊記》中,能享受此種待遇也只有他們四人。根據筆者的分析,招安並非神佛隨意為之,而是有著一定標準的。他們最終被招安的具體標準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一定的仙緣或佛性。

孫悟空出自仙石,吸收日月大地精華,天生具有極強的靈性。在《西遊記》第一回中關於孫悟空的出世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

可見,孫悟空雖是生自凡間,但是從此種吸收日月精華的仙石中出世,這一特殊出身本就比別的凡間精怪高出一等。

熊羆怪隱居深山,在自身修為和文化品味上都同其他精怪有著明顯不同。他的洞府清幽脫俗,在《西遊記》中,共對黑風洞進行了四次精彩描寫。從作者的描寫可以大致看出,黑風洞松青柏翠、竹修木麗,可謂洞天福地之所在。連觀音菩薩看了,都忍不住暗喜:「這孽畜佔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另外,熊羆怪也十分重視文化修養和友人交流。他注重交流,平時經常與觀音寺住持及其他妖仙談經論道;得了唐僧的錦蝠袈裟之後,他舉辦佛衣會,邀請妖友一同欣賞。他的請帖寫得言辭懇切、滴水不漏且頗富文採,如此深厚的寫作功底絕非一朝一夕能夠練就。另外,他的洞府之中還有一副對聯:「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對仗工整、文採飛揚,也是不由得令人嘆服。

紅孩兒古靈精怪,聰明絕頂。他假扮落難兒童騙取師徒的善心,假裝觀音獲得八戒的信任,巧用言語試探辨明孫悟空的假冒身份。當然,他的聰明才智沒有用到正途,但是因其年齡尚小,心智尚未成熟,相信假以時日,經由觀音的教導之後,定能棄惡從善,把他的高強法力與聰明才智用在到正途之上。

蜈蚣精隱居黃花觀修行,《西遊記》第七十三回對其道觀有一段文字描述:

山環樓閣,溪繞亭臺。門前雜樹密森森,宅外野花香豔豔。柳間棲白鷺,渾如煙裡玉無瑕;桃內囀黃鶯,卻似火中金有色。雙雙野鹿,忘情閒踏綠莎茵;對對山禽,飛語高鳴紅樹杪。真如劉阮天台洞,不亞神仙閬苑家。

由此可見,蜈蚣精並非一般粗俗妖怪可比,他是有一定道家修為的。另外,他隱居深山修煉道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道成仙,這本身也是一種追求上進的表現。由此可見,他是有一定仙緣的。

第二,法力高強。

孫悟空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最後經如來佛祖之手,才得以把他暫壓五指山下,之後被觀音指點,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其法力之高強不容置疑。

熊羆怪與孫悟空兩次交手,難分勝負,最終經由觀音出面,用計才把他降服,由此,可以想像他的法力之高強。

紅孩兒擅長噴火,三味真火把孫悟空燒得毫無招架之力,幾近氣絕,最終由觀音出面才得以降服,可見,紅孩兒的法力雖無出挑之處,但他身懷絕技,一招便可致人性命。

蜈蚣精與孫悟空經過五六十回合的打鬥難分勝負,之後使出絕技——金光罩,照得孫悟空頭疼腦脹,最後只得變成一隻穿山甲才得以逃脫,為此,孫悟空元氣大傷,只能無奈去求助毗藍婆。可見,蜈蚣精不僅法力高強,而且身懷絕招,實力略在孫悟空之上。

他們雖是凡間精怪,但通過自己本身的天資和後天的修煉,擁有了超強法力,可見,想要得到仙界青睞,獲得招安的機會,自身擁有的實力是其得到招安的重要條件。

第三,無法徹底消滅或者罪不至死。

孫悟空為天地所生,有七十二般變化,後又偷桃盜丹,修成了長生之軀,根本無法徹底消滅,把他壓在五指山下也終非長久之計,最終如來選擇了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方式對其進行招安,也可謂不得不為之。

而熊羆怪、紅孩兒、蜈蚣精三人,並非不能消滅,但是他們是罪不至死。

熊羆怪只是在救火的過程中,無意看到了袈裟,一時貪心,盜走了袈裟,但並無傷人性命。

紅孩兒雖是以吃唐僧肉求取長生為目的,但他終究是個天性頑劣的孩子,與其他兇殘的精怪不可同日而語。

蜈蚣精本無意傷害唐僧師徒,但因顧念與蜘蛛精的師兄妹之情才不得已義憤出手,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的這一做法也是符合封建綱常禮教的,只是他沒能辨清是非而盲目替人出頭,最終也不得不落得個「同謀」之罪。

他們雖然都犯了一定的罪,但在某種層面來說,都罪不至死,對他們的從輕發落可以理解。

第四,有適合他們的「填空」機會。

他們都是法力高強的精怪,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空缺需要他們填補,恐怕也難以得到招安。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恰逢唐僧西天取經,需要有法力高強的徒弟保護,而孫悟空嫉惡如仇,善打好鬥,由他來保護唐僧,無疑是最佳選擇。

觀音的落伽山無人看管,缺個守山大神,而熊羆怪頗有神通,且願意皈依,所以由他來填補這一空缺十分合適。

毗藍婆洞裡無人,缺一個看守門戶之人,蜈蚣精神通廣大,去毗藍婆洞府中看守門戶也頗為合適。

他們在落難之時,都恰好碰到了絕佳的「填空」機會,所以,在受招安的過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機遇和運氣。

第五,有隨時可以被控制的弱點。

他們畢竟是凡間精怪,魔性並沒有完全消除,如孫悟空就曾在取經之初,不聽從師父的教誨而多次傷人性命,唐僧沒有法力,但是只要念下「緊箍咒」便可立刻制服孫悟空,令其歸順。所以,在他們魔心升騰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隨時可以立刻制服他們的方法,才可以對他們進行招安。

換而言之,也即是要求他們不但要在精神上歸順,而且也要在平時他們魔心驟起發起暴力反抗控制之時,擁有可以隨時控制他們的法寶才行。如孫悟空、熊羆怪和紅孩兒的緊箍咒、毗藍婆手中能立刻制服蜈蚣精的「繡花針」等,都是制約他們的有力武器,他們懼憚這些「武器」,自然不敢輕易反抗。

綜上所述,凡間精怪被招安,並非隨意為之,他們需要滿足:有一定天資、有高強的法力、沒有觸犯死罪、有合適的機會、有可控制的弱點等條件。聯繫到《西遊記》成書時代,可以想見,其實這些被招安條件與當時社會無背景無勢力的下層寒門子弟進入上層社會的「潛規則」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這些都可以引發我們對人間上升制度的一些啟發和思考。

參考文獻:

[1]吳承恩.《西遊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5

[2]張慧瓊.《論《西遊記》中的妖魔》.[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相關焦點

  • 盤點《西遊記》中凡間的五大美女,看看唐僧的母親排第幾?
    談起《西遊記》中的美女,首當其衝的,不是神仙就是妖怪,比如觀音、嫦娥、玉面狐狸、蠍子精等等;但人族人口數量最多,美女當然也不遜色,現在一起來與橙子姐姐數數吧,看看都有誰上榜!而恰巧讓觀音的坐騎金毛犼知道了,於是偷偷溜下凡間,搶走了金聖宮娘娘。
  • 為什麼《西遊記》中的男妖怪長相醜陋,女妖怪都貌美如花
    最近一項小學生的作業悄然爬上熱搜,暑假看完《西遊記》並且要畫出西天取經的路線圖。想想我們小時候,《西遊記》都是屬於搬著板凳吃著西瓜看的暑假必播劇。取經的路上,要經歷許多的磨難。看過劇或者原著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劇裡的男性妖怪啊,大多數是以原型出現的,比如黑熊精,豹子精等等,這些精怪長得大多數都很滲人
  • 新疆蟠桃熟了,忽然想起西遊記中的蟠桃大會或許有個大預謀
    ​此文僅代表新遊君個人觀點及腦洞各位兄弟姐妹可以一起思考奧看看新遊君有沒有道理6月下旬,新疆的蟠桃就要熟了在新遊君美滋滋的在網上選購蟠桃時不禁想起西遊記蟠桃大會(為啥作為一個新疆人還在網上選購蟠桃因為我懶啊,網上選送貨到家方便啊)
  • 《西遊記》裡誰才是你心目中的最美妖精
    在八十年代由楊潔導演拍攝的《西遊記》成為了一代經典。現在我就來盤點一下《西遊記》中出現過的美女妖精們,排名不分先後。1、玉兔精。原為廣寒宮中嫦娥身邊搗藥的玉兔,私自下界,變化成了天竺國公主,欲與唐僧成親。
  • 真實歷史中的宋江是真心想被招安嗎?
    其實,宋江並非小說虛構人物,而是在宋朝歷史上確有其人,不過施耐庵《水滸傳》中的宋江事跡則多為虛構,在小說中宋江是接受招安後最終被宋徽宗毒死的,但是在史書上宋江卻是被迫降的且沒有交代其最終結局。因此宋江等人始終打的都是被朝廷招安的主意,全然不顧那些反對招安的兄弟們的意見,最終宋江等人果然如願的被宋徽宗給招安了,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願。
  • 《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一場人性的單純與複雜之間的較量
    而天庭的那些大小神仙,是經歷過幾番塵劫才得以登臨天宮,位列仙班,所以這些人就算如今成仙成聖,他們的心思還是一如在塵世修行時那般複雜,況且天宮其實與凡間的朝廷在階級分明上也沒有多大區別。太白金星為什麼要出這個主意,有幾層意思:1.招安可以將其圈在天宮眾神和玉皇大帝的視線裡,便於監視和控制2.天宮的招安和人間的招安,其實都有一個意思,就是顯示統治者的仁德和唯才是用。
  • 宋江為何執意要招安
    一部水滸主要描寫了二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寫了「逼山梁山」,二是寫了「招安」。要「招安」的主導者就是梁山之主宋江,為了能得到朝庭「招安」,宋江更是費盡了心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與辦法。那麼宋江為了「招安」,採用了什麼措施與辦法呢?(一)首先設法獲得梁山的領導權。
  • 《西遊記》中那些風華絕代的女性角色,你還記得幾個?
    《西遊記》這部名著被改編成了好多版本的電視劇,但在大多數觀眾的心目中,最經典的應當便是86版的吧,這1版的《西遊記》是好多人的童年回憶,更是在現在的每一年寒暑假都會在電視臺播放。小時候各人都喜好神通廣大、七十二變的孫悟空,而長大後忽然發現以前《西遊記》有那麼多美女,我怎樣在看那上躥下跳的山公?我們1塊來看看《西遊記》中那些風華絕代的女性腳色。
  • 你知道《西遊記》中,與孫悟空結拜的七大聖都是誰嗎?
    在原著《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在花果山遍訪英豪之時,結識了牛魔王等六大魔王,七人結拜為兄弟。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稱齊天大聖,其他六大魔王也都各稱大聖。[1]後來孫悟空受天庭招安,又因嫌弼馬溫官小,反出天宮,在獨角鬼王建議下自稱為齊天大聖,於是牛魔王就自稱做平天大聖,其他五大魔王也都各稱大聖,並稱七大聖。
  • 《水滸》、《三國》、《西遊記》之「平庸」的領導者
    《水滸》、《三國》、《西遊記》作者不是同一人,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書中的幾位老大——宋江、劉備、唐僧,都是平常人看來的窩囊廢,沒有什麼人格魅力,更無一絲英雄氣度。西遊記 唐僧能駕馭群雄的東西最具有物化的特徵。
  • 梁山上,有6人非常想招安,但有7人不願招安,他們都是誰
    梁山中大多數兄弟,屬於中間派,既不反對招安,也能接受繼續佔山為王的生活,所以他們對招安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是跟著大部隊走,大家願意招安了,他也願意招安,大家不願意招安了,他也不會獨自去投靠朝廷,但是有少部分好漢,他們對於招安問題有著自己堅定的主張。
  • 宋江選擇招安,到底是對是錯?不招安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
    看過水滸的朋友都認為宋江最大的敗筆,就是選擇了招安,害的兄弟們死傷大半。如果不招安的話,也許有更好的出路。那麼如果不招安梁山兄弟的命運會為此而改變嗎?無非只有兩種結果,第一個是永遠佔據梁山,但是梁山根本就沒有固定的收入,長久發展下去根本是不可能的。
  • 梁上好漢中有多少人反對招安,僅有三人?接受招安才是大勢所趨
    但是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大頭領宋江竟然選擇了接受招安,讓兄弟們大感疑惑,武松甚至直接在酒席上站起來反對。梁山上一些好漢與朝廷都是有仇的,像林衝與高俅這樣的深仇大恨,回到朝廷做高俅的手下豈不是又回到了火坑。但是最終宋江還是成功接受了朝廷招安,改編為梁山軍。
  • 《西遊記》中的唐僧,來歷可不小,曾經一口氣射掉了九個太陽
    西遊記中的唐僧,喜歡念經,特別是孫悟空不聽話的時候,就跟父母一樣碎碎念:年紀不小了,你看人家孩子都滿街打醬油了,你要單身可以,孩子得留下。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唐僧說實話,那麼問題來了,《西遊記》中的唐僧是誰?
  • 小木匠與精怪
    路上他要經過一座大山,動身時村裡人對他說:「山上有個精怪,經常出來害人,沒有人敢在夜裡從那裡經過。」小木匠聽後笑了笑說:「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管它什麼精怪鬼怪,沒什麼可怕的。」說罷,他帶著一把斧頭便上路了。 不多時,小木匠便來到了山裡。月色很好,小道從林間蜿蜒伸向前方。小木匠只顧趕路,山風從耳邊掠過。遠近的山巒在朦朧的夜色裡時隱時現。
  • 光屁股出演《西遊記》,後拒絕演戲,北大博士畢業,如今身家上億
    成為了86版《西遊記》的經典臺詞,直到現在,這句臺詞依然時時縈繞在我們的耳邊,還在一些相聲小品中常常出現。 「紅孩兒」的扮演者叫趙欣培,當年8歲出演《西遊記》,片酬僅僅幾十塊錢,《西遊記》之後,他數次拒絕源源不斷的片約,一路潛心求學,後通過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學,如今成為身家過億的成功商人。 那麼他擁有著怎樣傳奇的人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宋江當年如果不招安,梁山好漢會有啥下場?沒想像中好
    我們都知道,他們最後都被招安了。原因就是宋江帶領他們接受了朝廷,不過他們接受招安的人最後的結局不好。有人就說,如果當時他們不被招安的話,結局可能會好點。其實,如果不被招安,結局也沒想像中那麼好。他們能上梁山,最大的原因就是當時朝廷的腐敗,有一些奸佞之臣在朝廷中隻手遮天。才成就了梁山上這群好漢,可是他們的存在影響到了朝廷,他們就派兵絞殺,無奈這些人個個都本領通天,朝廷只能無功而返。
  • 《西遊記》:不會煉丹又不善徵討,太白金星靠什麼在天庭立足?
    》中有一個和人間宮廷相映射的地方,這裡有最高掌權者,有文臣武將,還有宮娥仙女——這個地方正是天庭。《西遊記》中的太白金星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玉帝的信使,專門傳遞代表玉帝聖意的意見。作為玉帝的信使,太白金星卻一點都不仗勢凌弱、飛揚跋扈,反而一副清風道骨、慈祥善目的好脾氣模樣,也正因此,他成了天庭中最好說話的人。
  • 原著《西遊記》-你想像不到的恐怖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西遊記都是美化版本的,《西遊記》此書剛出來的時候更是被是為禁jin書。那真實的西遊記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中可謂是妖怪編地走,人命不如狗。凡間生靈塗炭,民不 聊生!(暗喻著什麼?)這裡的妖怪說吃人就吃人,扒皮抽筋更是常有的事。慘烈程度基本不輸於任何一部恐怖片。拿獅駝嶺這一段舉例,書中是這樣寫道的:「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成氈片,人皮肉爛做泥丘,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
  • 《西遊記》中的那些可悲情節:最終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但是,四大名著中唯一大團圓結局的小說《西遊記》,其實是出悲劇。一、女兒國國王明明傾人傾心,卻說佛法無邊。這個更不可能,這仨人做的這點惡在西遊記裡簡直不夠看的。我覺得,他們仨死就是因為他們希望靠自己的奮鬥混出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