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粽子

2020-08-20 蘇小妮



母親是個心靈手巧的人,什麼樣的女紅活在她的手下都不在話下。猶記得很小的時候,家裡有一副繡花枕套,水粉色的底子,上面繡著粉色的蓮花,配兩對黑白的鴛鴦,蓮花有盛開的,也剛打朵的,鴛鴦的眼睛則生動傳神,煞是好看。那對繡花枕套一直用到後來都洗破了,鴛鴦和蓮花都成了小塊,掉下來了,才被母親不知道丟哪裡去了。

有這樣好手藝的母親,端午節的時候用絲絡給我和妹妹兩個一人編織一個蛋兜便是分分鐘的事情。每到端午節前那一天,也不知道從哪裡出來的,母親像變戲法一般,就變出了彩色的絲絡,然後看著那絲絡在她的手下編成了過節那天給我們裝蛋的蛋兜。

農村幹活的人一年到頭都不會放假,端午節卻是例外。端午的前一天,村子裡照例會給婦女們放半天假。通常那天一大早,母親早早的就泡好的糯米和粽葉,只待下午放工的時候大展身手。



母親包的粽子,小巧玲瓏,俗稱小腳粽,有點像我們在圖片上看到的三寸金蓮的樣子,比那個還小,估計一個粽子一兩米都不到。母親一邊煲一邊用筷子往裡戳,戳著戳著,那米就落了下去,然後再往粽葉裡加米,直到米跟米之間一點縫隙也沒有,再也加不進一點點米,然後再加上一張粽葉包好,用麻線紮上,扎得緊緊的,粽葉上都被扎出了深深的皺褶。扎粽子的繩是是那種從剛剛長成的麻身上剝下的麻皮,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帶著一絲麻的天然清香味。

母親包好的粽子,通常她會將三五個扎在一起,吃的時候,從鍋裡撈出來,是整整齊齊的一串,像掛在一根枝條上的葡萄,這動作在我眼裡,覺得母親頗有領袖的風範。小時候母親老是教我們,拿衣服的時候要拎著衣領,這樣就順了,如果你是拎著衣服袖子,或者下擺,衣服永遠都不會順,拖拖拉拉的。粽子也一樣,現在想來頗有哲理。

金壇是糯米最好的產區,當年風靡全國的封缸酒,就是用當地的糯米釀成。至今南京菜市場上買的糯米粉,幾乎也都產自於金壇。我到南京來30餘年,剛來的時候有一年在菜場買糯米粉,一公斤裝的小包裝,回家一看,驚喜的發現,居然同自於我老家,後來便留了神,以後這麼多年,雖然買菜的地方換過,那買來的糯米粉仍舊是出自於同一地方同一個牌子。

粽葉卻不知道來到了哪裡,老家本地好像並不產粽葉,很多人家是拿大的蘆葦葉替代,有時候從從鎮上買回來的似乎也是蘆葦葉,也有些年好像是舅媽送過來的,舅媽老家來自於三泰地區,據說他們那裡產粽葉。母親包的粽子,小巧到可以在手上把玩的程度,我一頓可以吃上好幾個,筷子一遍又一遍戳過的米,特別的緊實,咬在嘴巴裡面,不停地咀嚼,可以回味半天。



前一天包好的粽子,一層層的鋪在大鍋裡,然後在上面鋪上一層鹹蛋,多數時候是鹹雞蛋,偶爾也有鹹鴨蛋,家裡其實並不養鴨,偶爾有鹹鴨蛋的時候,多半是別人家送的。

煮粽子的時候充滿了儀式感,通常是在晚飯後,粽子包好了,開煮。當天自然是不能吃的,用母親的話,粽子的米塞得結實,當天是煮不熟的,都要在鍋裡燜上一整夜。我們小時候也就那麼老實,從來也沒想過,粽子要燜一晚上,那鋪在上面的鹹雞蛋或者鹹鴨蛋是不需要們一晚上的,可為什麼從來沒有想過去偷吃一個解解饞?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飯,母親會將了她編好的絲絡網兜一個裡面裝上一隻鹹蛋,我跟妹妹一人脖子上掛一個,帶到學校吃。可是在我的記憶中,似乎並沒有在學校吃過鹹蛋,那個掛在脖子上的鹹蛋,成了在同學面前的炫耀,好像獨我所有,別人沒有,因為這個裝了鹹蛋的絲絡網兜讓我一下子比別人富有了許多,成了人人羨慕的對象。鹹蛋在脖子上掛上一上午,中午放學的時候,回家的路上,開吃。敲開蛋殼的那一刻,看著那黃油,從蛋殼縫裡滲出來,趕緊舔上一口,沙沙的,有一種曼妙無比的香,瞬間侵佔了味蕾,也讓餓了一上午的我,瞬間感到無比幸福,世界上大約再也沒有在比這更好的美味了。

家裡的鹹蛋都是用鹹肉滷水醃出來的。過年殺完了年豬,醃好的鹹肉到了農曆四月,大概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那個醃肉的滷水,此刻用來醃鹹鴨或者鹹雞蛋,特別出油。最後不管醃的是雞蛋還是鴨蛋,蛋黃都是吃到嘴裡沙沙的,流著黃黃的蛋油。若干年後吃到所謂的高郵鹹鴨蛋,或者看汪曾祺筆下寫到的鹹鴨蛋的樣子,遠遠沒有我兒時吃過的自家醃的鹹鴨蛋來得更好吃。

如今市場上買的粽子,即便是著名的五芳齋粽子,在我吃起來,基本上就像食堂裡面早餐的蛋炒飯,米散散的,加了點糖和醬油,一點嚼勁都沒有,即便是其中的配料再多,都沒有粽子的本味。不像母親包的粽子,一口咬下去,至少要咀嚼七八下,直到唇齒留香,才算圓滿,那是我最愛的,什麼配料都不加的白米粽,如果再蘸上點白糖,咀嚼的時候是要閉上眼睛的,那時候只有味蕾一種體會,深入骨髓。

遺憾的是,母親的手藝我並沒有學到。某年端午節回去,正逢母親在包粽子,讓我跟她一起包。我就是包不好,別說包不出她包的樣子來,連我自己看了那粽子都不成氣候。我把這歸結於因為每年都有現成的吃,所以才不去學。有媽的孩子是個寶,包粽子這事兒,我是不打算學了。

相關焦點

  • 我家和端午節有關的故事
    端午節是中國人很看重的一個節日,關於端午節必吃的粽子,關於端午節的故事有很多,每個普通的人,每個普通的家庭,都有自己過端午節的方式和故事。端午節曾經對於我們家也是一個很甜蜜的節日,我愛人喜歡做飯,做的飯也好吃。他很喜歡包粽子,每年離端午節還有些日子他就開始張羅,我們會早早的準備包粽子用的食材,糯米、花生米、蜜棗、豆沙餡等。
  • 端午節來啦!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等,那你們知道在這天時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把他投江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用葦葉包成的粽子,喝雄黃酒。在南方很多地方,人們還要賽龍舟,看!江上的龍舟一隻比一隻威風。
  •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兒時的戀想
    提到端午節,小時候特別喜愛的一個節日,因為老家是四川的,農村也都有包粽子的習慣,農村包粽子不像城裡人,什麼一買就好了,加上80年代的農村生活水平還很差,基本就是能有飯吃不餓肚子就差不多了,很少吃肉。估計一個月一次肉吧,所以特別喜歡包粽子時吃肉。四川的粽子跟廈門的粽子做法完全不一樣。
  • 我的"粽子"女友
    與女友初相識,是十多年前的端午節前夕,她那時剛從師範學校畢業,通過考試被分配到了我老家的一所鄉村小學。那所學校較為偏遠,從鎮上只有一條機耕路勉強通向這學校,平時很少有車經過,只有在鎮上趕集時人貨可以混裝的貨長安、福田車等來去幾趟,她平時住校,周末則多搭乘這種車上下班。
  • 阿水賣粽子
    ​阿水打電話來說,郎哥,端午節了,我給你拿一盒我門店裡的粽子。怎麼還賣粽子了?阿水說,這不是端午節了,很多關係比較好的老客戶,有需要,我們就去批發市場聯繫了一個廠家,放在店裡代賣。我問,賣的咋樣。阿水說,非常好,先是一批老客戶預定了一批,提前半個月吧,大概預定出去的加起來也有50多盒了,我一看可以,就直接從廠家進了一些,當樣品放店裡,展示出來讓更多客戶知道咱也有粽子。到店後沒幾天就,預訂出去了100多盒。我這小店,一天客流店大概200來人,阿香每個客戶都會給介紹下,話術其實很簡單,打個招呼就行。
  • 外婆,真的還想再吃一次您包的紅糖粽子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不出意外我又失眠了,起身,披上衣服,走到陽臺,順勢點起一根煙,望著窗外12點了還川流不息的車輛以及遠方在霓虹燈和淡淡的月光下若影若現的高樓,思念在這一刻溢滿心頭。沒聽到林林要吃粽子了,還不趕緊去拿。我只聽到遠去的外公鼓囊著:就他一個人想吃粽子,我還想吃呢。外婆噗呲一笑,想吃自己不知道去拿呀,跟孩子掙個什麼勁!後來聽住在旁邊的大伯說,我在石頭上睡著了的那段時間,外婆像整個人失去了魂一樣,瘋狂的在村裡,田裡,山上找我,他長這麼大從來沒有見過外婆那種失態的樣子,這一刻我淚流滿面,從此我愛上吃粽子,特別是外婆包的粽子。
  • 女子想吃粽子,便在鍋裡加熱,逛街回來,女子不淡定了
    端午節的時候,芳芳從老家拿回了很多粽子,因為自己的飯量比較小,所以粽子一直放在冰箱裡面。這幾天正好下雨,芳芳不高興去菜場買菜,於是便想起了冰箱裡的粽子。只要拿出來放在鍋裡加熱一下就能吃了,非常方便。這天傍晚芳芳從冰箱裡拿出兩個粽子在鍋裡加熱了起來
  • 那個嫁給挑著粽子,擔子上掛著蒲扇的小夥子的姑娘,後來怎樣了?
    媒婆選定端午節帶著阿建上門來了。這天,阿建穿著一件洗舊的白襯衫,肩挑著籮筐。籮筐的一頭放著幾十個粽子。鼓鼓囊囊的粽子,外邊是青青的箬葉,紅紅的線,煞是可愛。按照當地習俗,端午節男方上門還得送包子。阿建肩頭擔子的另一頭是幾十個白白胖胖的包子。包子的正中,用食品紅點了朱紅色的圓點。扁擔前頭則掛著十把大粽葉做的老蒲扇。
  • 小豬和老虎要做粽子 兒童睡前故事 童話故事
    因為端午節要到了,家家都要吃粽子,媽媽叫它們去摘些荷葉包粽子。它們一邊摘荷葉,一邊聊天。小綿羊說:「小豬,你不是說小樂也要來嗎?」小豬說:「對呀,小樂怎麼還沒到呢?老虎老打我們小豬的主意,真怕它被老虎抓走。」小綿羊說:「我們等等他吧。小豬,你家包的是什麼粽子?」
  • 新聊齋:放牛娃端午遇老婆婆,包3粽子給他,第3個拆開得嬌妻
    這年端午節,杜二到山上放牛時,割了許多艾草和石菖蒲回家,順便送給村裡其他一些人家,杜二雖然窮困,但心中極為善良。有幾戶人家的嬸子,拿了糯米給他,讓他回家也包粽子吃。那婆婆說:你是個善良的娃,你的心願會實現的,婆婆我會包粽子,我幫你包幾個吧。婆婆拿起粽葉,就包了三個粽子。不一會,粽子就蒸熟了,婆婆吃了一個粽子後說:娃呀,我想起我住在哪裡了,我要回家了,杜二連忙起身要送婆婆。可那婆婆走得很快,一出了屋就向屋後的小路行去,杜二追出去時,那婆婆已經不見了。杜二找了一會沒有找著,便只好回家。
  • 故事:我叫了繼父十年叔,端午節來臨他給我送粽子,走後打開一看我淚目
    最近端午節也快到了,讓我怎麼都沒想到,繼父竟然會坐火車從千裡之外的老家來給我來送粽子。他來這邊看了看小孫子,給我送來了粽子,只住了一天他就要趕回去了,繼父說我母親身體不好,獨自在家他不放心,再加上我自己也要上班
  • 假期出去玩,讓朋友帶粽子看望我媽|朋友:那是你媽,我才不想管
    我在出去玩和回家看望老母親之間猶豫不決,再三思量,我告訴朋友:「我不回去了,你幫我帶一盒粽子回去吧,讓我老母親知道,我還是記掛她的。」朋友白我一眼:「粽子說那又不是我老母親,憑什麼讓我替你去看她。」粽子不想帶話,我只能親自上陣表相思了。事實證明,我做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 鹹甜粽子誰正宗 老底子它不甜也不鹹 金庸說有鹹有甜湖州粽最好吃
    程英問楊過要吃些什麼,楊過脫口而出說要吃粽子。當晚程英就裹了豆沙、鮮肉兩種餡的粽子,甜鹹都有,美味無比。楊過吃得讚不絕口。程英戴著面具,還以為自己被心上人猜中了身份,心中暗喜:「我家鄉湖州的粽子天下馳名,你不說旁的,偏偏要吃粽子。」
  • 小說:女兒遠嫁4年失了聯繫,這天突然寄來粽子,母親卻嚇得報警
    今天是端午節,閨女應該會給我們寄一箱粽子吧?四年了啊,也不知道閨女每天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每次問都說一切安好,可是現在在外邊打拼的小年輕哪個容?我滿心歡喜打開箱子,想看看閨女又給我什麼驚喜。但是這給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眼淚瞬間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慌忙的站起來,跌跌撞撞的報了警。我究竟看見了什麼呢?
  • 小說:女兒遠嫁5年失了聯繫,這天突然寄來粽子,母親卻嚇得報警
    今天是端午節,閨女應該會給我們寄一箱粽子吧?三年了啊,也不知道閨女每天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每次問都說一切安好,可是現在在外邊打拼的小年輕哪個容?我滿心歡喜打開箱子,想看看閨女又給我什麼驚喜。但是這給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眼淚瞬間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慌忙的站起來,跌跌撞撞的報了警。我究竟看見了什麼呢?
  • 小說:女兒遠嫁3年失了聯繫,這天突然寄來粽子,母親卻嚇得報警
    今天是端午節,閨女應該會給我們寄一箱粽子吧?三年了啊,也不知道閨女每天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每次問都說一切安好,可是現在在外邊打拼的小年輕哪個容?我滿心歡喜打開箱子,想看看閨女又給我什麼驚喜。但是這給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眼淚瞬間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慌忙的站起來,跌跌撞撞的報了警。我究竟看見了什麼呢?
  • 耐耐老師講故事 |《粽子裡的故事》
    耐耐老師講故事《粽子裡的故事故事欣賞粽子裡的故事於是,老奶奶開始包粽子。她把故事都包進了粽子裡,誰吃了粽子,誰就會講故事。吱吱吱,吱吱吱,啊,來了一隻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裡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吱吱吱」 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隻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裡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 吃了粽子不會講故事,真急人。
  • 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
    昨天晚上包了粽子,手腕上纏了五彩線,伴著粽葉的香味越來越濃,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那個端午節,那個贈我粽子的小店老闆娘。我疑惑的停下腳步,看老闆娘轉身進了內屋,接著端出一盆——粽子,一邊忙不迭的找方便袋,一邊語無倫次地說:「我包的,不好看,要是別人我也不敢給,你嘗嘗吧!」
  • 酸菜炒粽子,「斷舍離」路漫漫
    轉眼端午節已經過去,剩下的粽子卻還沒吃完,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我開發了一道酸菜炒粽子,靈感來自貴陽名菜酸菜炒湯圓,這一舉措得到了娘親的交口稱讚。略感歡欣的我歪頭一想,在娘親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將來的我會不會也成長為一個愛囤垃圾的老太婆呢,不禁打了個冷顫。酸菜炒粽子第一步:準備一包雪菜,兩個冷粽子,一個幹紅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