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城裡的親戚(四)

2020-11-02 虎糾英

97年家庭遭大變故,也不見這親戚出現兩次。當時就跟爸爸說了這種人真的不值得再來往了,可能我是站在孩子角度吧。

那年真是不幸的一年,眼看秋季就開學了,幾個孩子玩火把柴火點著了,當時是午睡時間,大人都在屋裡睡覺,孩子們看著火燒起來又不敢叫大人。等大人發現時已經蔓延開了,我們以前的老房子又都是木材的,再加又是收割稻子的時節,到處都是易燃材料。剛好那天爸爸在家,他爬上隔火源幾家的屋頂想從中斷了火路,可能慌亂又太烤的緣故 ,從屋頂摔了下來,大家都忙著搶自家東西,沒有看看他,他自己艱難地爬到屋後的田埂上,眼睜睜看著我們家兩棟房子被大火吞噬。他卻一樣東西沒搶出來。

一場大火燒了大半個村子,就幾戶分散人家倖免於難。當舅舅知道後包車下來要接爸爸媽媽去他們家,可他們看著幾十年的努力化為灰燼怎麼了不走,最後在舅舅的勸說下媽媽留在村裡,舅舅接爸爸去縣城醫院看病住院,照顧的事情也就由舅舅舅媽承擔了。舅舅安頓好爸爸,又買了夠吃幾天的東西下來陪媽媽,可媽媽在菜地裡坐了兩天才算緩過氣了。接下來重建自救可以想像的到有多艱難,可我那親戚都沒有都出現過。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家在新址建起了二層小樓,雖談不上好,但至少有個落腳點了,之前的一段時間都是寄住在別人家。搬新家那天聽說親戚來過,因為家裡沒有辦酒,他也就是來看看就走了。那一走很久也沒去爸爸單位找過他了。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我那城裡的親戚(二)
    城裡那親戚比爸媽都小兩三歲,當初爸媽結婚時,親戚還是個單身。爸爸作為新女婿還是很講究的,跟他也不會有過多的交集。爸爸一直在單位上班,作為單位領導又經常出差在外。一年也就過年和外婆外公生日去一趟外婆家,有時不湊巧可能外婆外公生日都未必能去。也就是說爸爸和親戚一年最多見面三次。見面也就是禮節性的分支煙(當初爸爸是不會抽菸的),問候兩句。
  • 我那城裡的親戚(一)
    爸爸剛剛又來電話說我縣城裡的親戚一家大小開車又去家裡掃蕩了一遍。親戚家是前幾年搬到城裡的,而爸爸是前幾年退休回鄉下的。以前去縣城辦事也會帶一些給親戚。當時親戚家有個弟弟在省城單位很不錯。親戚也沒把我們家看在眼裡。然而,前兩年親戚家孩子在縣城想調動工作時想起了爸爸。爸爸呢,也不計前嫌幫了一把,結果比他們想要的更好。自從那天后,親戚也就主動上門示好。一來而去,親戚就不見外了,來家啥都想帶回去,媽媽說有一次來中午沒用完的肉都帶走了。
  • 鄰居家的那點事兒(四)
    褚老大是個良心很好的人,一接電話趕緊去了褚老二家,褚老二的媳婦坐在外面嚎啕大哭(為什麼是坐在那裡,因為年前又摔了一跤,原來斷過的地方又斷了,綁著石膏呢,所以年初五的罵戰她缺席了)。褚老大找了一圈,沒發現屍體,問褚老二媳婦:人在哪裡?褚老二媳婦指指衛生間。褚老大走到衛生間,推開門一看,一個只穿著褲衩子的人全身溼漉漉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耳朵邊都是血。一看還活著,趕緊叫120。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02親戚不如朋友?
    這一家前後開枝散葉四百年,同宗子孫多了去了。在當時他們都統稱「漢室宗親」,按說既然帶個「親」字,那也應該算是親戚關係,但這些個親戚之間沒什麼感情,倒是互相下傢伙毫不含糊。  最典型的就是劉備,折騰了一溜夠,最後劉備佔的地盤主要是搶他姓劉的同宗的。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四)
    小芳總痴情地追著偉叔,偉叔卻怎麼也看不上她,四奶還總是念叨小芳怎麼怎麼好,偉叔是不勝其煩。正好,到了徵兵的季節,十七歲的偉叔就去報名參軍入伍了。出發那天,小芳聽說了,就去村頭送偉叔,偉叔看見她,一句話沒說,坐上車就絕塵而去。小芳傷心得大哭。偉叔走後,小芳乾脆就搬到四奶家去住了,因為四奶喜歡她,答應她將來兒子娶媳婦非她不娶。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六)
    「你要是敢讓那個丫頭片子來,我這就喝藥水!」說著,四奶真的從柴草裡拿出一瓶農藥來,比劃著要往嘴裡倒。偉叔趕緊一把搶過來,扔出去老遠!這酒席還讓人怎麼吃呀!親友們紛紛散去!一邊走一邊說,這宏偉他媽是中邪啦!犯瘋啦!
  • 因為小孩打架,我終於忍不住把親戚從我家趕走了
    我好友送給我兒子滿月的銀手鐲被他們偷著拿走了。因為二寶出生以後就一直戴著那對鐲子,他們兩個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鐲子從二寶手上弄下來(二寶剛一歲一個月)要不是二寶在他們走後一直給我們舉他的手腕,我們估計也發現不了。還是我發現以後,趕緊跑出去追著他們要回來了。親戚還因為這個說我小氣,不就是個破銀鐲子嗎?至於追出來要什麼的話。我懶得和她吵,拿了鐲子就回來了。
  • 為什麼鄉下親戚總認為城裡人「小氣」?原因有幾點
    ​ 那年我十八歲,我和妹妹在老家一百多裡的縣城讀高中,父親有次從老家趕來學校看我,順便從家裡帶來了許多鄉下土特產,是專給堂叔(爸爸的堂弟)帶的。堂叔是所有親戚唯一在城裡生活的,而且還是政府部門的主任。在當時的農村,有個在城裡的親戚也跟著沾光,而且感到無比自豪。記得那年是冬天,剛下過雪,晚上,父親帶我和妹妹去堂叔家做客,堂叔家也說不上熱情,飯桌上擺了四個菜,飯碗也小的只有拳頭那麼大。我和妹妹和堂叔家幾乎很少見面,甚感有點陌生和懼謹,吃飯的時候小心翼翼不敢發出聲音。
  • 農村小夥找城裡女友,結婚當天,新娘潑一碗茶,親戚都勸他別結了
    於是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小王不停的去相親。可是小王就是一意孤行,看中了小敏,而且小王覺得自己現在在城裡上班,找個城裡的女朋友也是應該的。小王就決定把婚期定在夏天,那時候天還很熱。新娘子怎麼也不下跪,小王的親戚長輩看不下去了,就要摁著新娘子下跪。
  • 一天一個鬼故事(四)
    有一次我親媽不知道是什麼大病,出來城裡住院,花了很多錢。去辦出院結帳的時候,我妹妹拉著她爸爸正在數錢的手,對住城裡的表哥說:「哥哥給,哥哥給!」(表哥生的早,所以比我們大20歲,那時候已經工作了)。。。劃重點,記住這個細節哈。我爸現在都還偶爾說起妹妹這件事,說她兩三歲都像個人精,說話早又聰明又懂事,不像我小時候傻傻的除了吃什麼都不懂,好大了才會說話。後來我親生父母養好病就和妹妹一起回山裡了。
  • 雨夜那隻黑影(短篇小說)
    杜軍剛進城時,對五顏六色車來車往市裡(山裡人習慣稱謂),心存忌憚和敬畏。與五中和北街幾個打架頭過招,感覺城裡人聲音大,吵吵得兇,沒啥真力氣。杜軍只用半學期,就在五中、四中、北街有上名氣,大小街人都叫他軍哥。街人議論,軍哥不一般,膽如虎力似牛,將來會有出息。俗話說,街話如剩茶,閒下沒事遛嗓子,多半上不了桌面。在山裡孤寂裡長大的杜軍,被城市喧囂弄得暈乎之後,簡單下個結論。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一)
    四奶疑惑的看著四爺,四爺的臉紅了,見瞞不住了,只得實話實說,這是我的兩個侄子,大哥大嫂沒的早,二哥三哥都已結婚另過,他倆就一直和我過呢!這兩個男孩子,就是我的兩個親叔叔,二叔和三叔,當時他倆一個十五六歲,一個十二三歲。我爺爺那輩一共老哥四個,爺爺是老大。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七)
    四奶像吃了秤砣一樣,鐵了心就是不原諒小芳,「以後別在勾引我兒子了,有的是比你好的姑娘,排著隊想嫁給我兒子呢!」「媽,您瞎說什麼!」偉叔急得什麼似的,「您看,小芳也給您道歉了,您就答應我倆的事吧!」「門都沒有,除非我死了!」小芳從地上爬起來,踉踉蹌蹌的哭著跑了!偉叔剛想追出去,被四奶呵斥住,「你敢追她,我就死給你看!」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二)
    2.四奶奶成為村民眼裡的另類幾年以後,村裡有一家賣舊房子的,四奶家買了下來,據說有好幾家都想買,經過了很多波折才買了下來。這個房子也不是獨門獨院,而是前後兩家,按照農村不成文的規則,兩家人是前後通行的,也就是倆家人都互相可以從對方的廚房經過。剛搬到這裡,四奶很高興,終於不用和二奶一家住對面屋了,這裡有獨立的廚房,廚房兩邊各一間屋子,兩個房間都是自家的,前面的院子也是自家的。
  • 我是一個不孝兒(三)
    我是一個不孝兒(三)文/直楠接上篇:1回到家時,我被我媽臭罵一頓,我這樣死皮賴臉的在家裡呆了差不多半個月,當時我爸和我大舅在織金挖煤,我有個二叔剛好也要和他們去,我就想,他媽的他們能挖我咋就不能挖,既然老子啥也幹不成,乾脆就去挖煤好了,興許還能掙兩個饅頭錢!
  • 在歲月裡漸行漸遠的親戚
    即便是母親最後的歲月裡,與病魔抗爭生命垂危的時候,心裡想著的是依然是那個親戚。他就是母親的舅舅,也算是我的舅爺。「你走了一天的路,先吃上些,緩(休息)上一晚,明天了再回。」雖然又餓又累,可母親哪敢去休息啊,家裡的人張嘴等著吃的,若再耽擱一晚上,娃兒們可能就……母親不敢再往下想。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五)
    偉叔回部隊後,小芳繼續住在四奶家裡。有人說,「人和人走得太近,註定是一場災難!」小芳和四奶相處時間長了,漸漸地產生了矛盾。小芳看偉叔接受了她,心裡吃了定心丸,平時對四奶就不那麼太尊重了,時有頂撞。再加上四奶的嘴有點兒亂,時常在外面炫耀他兒子怎麼怎麼帥,有多少女孩子喜歡,小芳對她兒子怎麼痴情。
  • (原創)那個風騷的女人,驚豔了整條街。
    像舅舅這樣的家庭,一家人一輩子老實巴交、低頭種地,那受得了成為焦點被人關注? 即使是有千阻萬難,舅舅也是鐵了心要娶,時尚前衛的舅媽本來一心要嫁到城裡去的,無奈和舅舅兩人情投意合,便也嫁了。 他們結婚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街坊四鄰、親戚朋友茶餘飯後的議論話題都是:「老解家的兒媳婦……。」
  • 姨媽家的那點事兒(十六)
    小舅舅很焦慮,沒人訴說,去和我表嫂(大舅媽的兒媳)說,自己平時不在崇明,準備把那40平方造後面(他家後面還有兩間房,屬於應拆違拆,他一直想要拆掉,大舅二舅不同意),讓外婆住到後面去(其實就是要趕人了,因為錢都被他騙光了),方便其他兄弟姐妹去照顧。我表嫂是個很老實、沒有心機的人,只是回他:你也要回來照顧的。哈哈,太搞笑了,簡直無言以對,我都不想說什麼了,就一句:有病得治!
  • 二、再訪文家橋(文家橋故事之二)
    在文家橋附近有兩戶人家是我的親戚,小時候經常去文家橋走親戚家玩。我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最大的,他們都叫我哥哥,我經常從縣城帶一些零食分給他們、帶一些小玩具給小夥伴們玩,很受大家歡迎。我們在文家橋下摸魚捉蝦;在石河堰遊泳;在稻田裡捉泥鰍、夾黃鱔;在樹林裡捉蟬捕鳥。在文家橋我學會了放牛、趕鴨子等很多城裡孩子不會的生活小技巧。我在文家橋度過了最美好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