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三十而已》終於迎來大結局,從林有有出現,許幻山開始撒謊,一步步淪陷之後,觀眾幾乎都在盼著他倆離婚。
可是當許幻山在監獄裡隔著玻璃,最後對著故作堅強的顧佳說,我們離婚吧。
她笑了笑,只回答了一個字,好。
很乾脆,不拖泥帶水,不猶豫。
看到這一幕,配上背景音,我完全淚奔。
接著許幻山又交代,自己會讓律師重新草擬一份離婚協議,再寄給她之後,就含淚起身離開了。
那一刻,他有沒有後悔?
絕對有。
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三年出獄後,也不知該做什麼了。
因為工廠關掉了,而他也坐牢了,自己還出軌了,好好的一個家已經沒了。
他已經把一堆爛攤子留給顧佳一個人收拾,他們家已經因為他幼稚而英雄主義的決定,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他還有什麼臉不同意離婚,挽留顧佳?
沒有了,再拖下去就是對顧佳的不負責任,他不能再拖累她了。
不過說到底,顧佳之所以能夠順利轉身,關鍵就是有錢!
可能有人說,不,關鍵還是顧佳有能力!
對此,我不置可否。是,又不是。
且聽我細細道來。
許幻山的煙花廠炸了,他入獄三年。
小三林有有被送走,唯獨留下顧佳收拾殘局。
為什麼是她?
她還不夠悲慘嗎?
不管她有多無辜,只要她名義上、法律上還是許幻山的妻子,丈夫是法人,她作為配偶,法律上是必須一起承擔責任的,這是夫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
包括房子抵押貸款那些,顧佳是跑不掉的。
雖然對於被出軌的她而言,這很不公平。
可是那又如何?
有公司欠你錢,它倒閉了,你難道不找老闆娘討債嗎?
不可能。夫妻本就是同林鳥,一條繩上的螞蚱,大難臨頭各自飛不了。一個掉下來,必然把另一個也拉下水。
這就是夫妻的本質,有福也許不一定同享,但有難一定同擔。
因此顧佳開始「擦屁股」,收拾一堆爛攤子。
明明一切都很難,可是顧佳還是一如既往地雲淡風輕,和那一頭的許幻山說:遣散費付了,賠償金也沒有想像中多,茶廠的錢剛好夠我和子言生活。
而事實上呢?
子言的頂尖幼兒園退學讀不成了,房子賣掉,公司關掉,一切回到解放前。
茶廠也就那點微薄收入而已。
他們從中產階級一下子跌落凡間。
顧佳能夠重新開始,關鍵還是她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
原本從李太太手上轉讓過來的茶廠,差點爛在她的手上。
可是她不甘心,不認輸,付出許多心血。為了把茶廠經營起來,前期她跟許幻山拿了煙花廠的利潤去填補虧空,後來又從自己的老爸那裡借來養老錢,這還不包括前面為了盤茶廠時,她賣掉的咖啡店還有剩下的所有存款。
顧佳確實是孤注一擲,她不但拼上全部身家,甚至有點「拋夫棄子」,盡全力地去拼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當她在太太圈裡放下狠話,說這個茶廠她做定了的時候,她就已經被迫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那一步。
當時她因為忙不過來,準備要給許子言請育兒師,因為這個,許幻山有很大的意見,拼命反對。
當時她就說了一句,誰規定只有男人才能夠出去拼事業?
顧佳夠狠,做任何事情都是釜底抽薪,背水一戰,不留餘地。誰曾想,這個茶廠竟成了她最後的退路。
一分辛勞一分收穫。
當茶廠有了起色,她不但收穫了社會名聲,還成為村民愛戴的對象。
而在家裡遇到困難的時候,村長也帶著大家集資的一萬七千多塊錢,送到她手上,想解她的燃眉之急。然後送上「扛過寒冬,一定會迎來春天」。
夠了,足夠了。
這一切都讓她有了充足的立身之本,得以重新開始的新方向。
如果沒有茶廠,沒有屬於自己的天地,離婚後的顧佳將一無所有 。
記得當初結婚時許幻山和她商量,先做家庭主婦照顧孩子,等穩定了就出來幫他。
結果第一次許幻山邀約她回公司的時候,她說想混太太圈,幫公司多爭取一些訂單資源;
第二次,她主動提出要請育兒師,自己去料理茶廠打拼。
顧佳的獨立來源在於,她並沒有做純粹的家庭主婦,沒有繼續夫妻檔開公司,而是選擇自立門戶。
因此,顧佳有了自己的私房錢,那片茶山竟成為她最後的自留地。
當許幻山開始顯露出軌端倪的時候,無數人都在心裡嘀咕,他一定會後悔的,沒了顧佳,他什麼都不是。
因為他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理想的煙花設計師,對於管理公司一點概念都沒有,對財務狀況一無所知,成本控制和業務拓展等方面更是抓瞎。
公司遇到事情,大家就會打電話叫顧佳來處理;
碰到許幻山使小性子,只能等顧佳來做決斷善後;
許幻山可以聽了別人一兩句慫恿,就輕易給公司最大的客戶,他們的衣食父母甩臉色,把公司陷入絕境,然後等著顧佳去收拾爛攤子。
所以,許幻山不過是公司的名譽法人,實際控制人是顧佳。
她既能把家庭照顧妥當,又能打理好公司,平衡協調得如此絕妙,堪稱絕無僅有。
所以,茶廠這事兒,要是擱別人手上,可能就是爛尾項目。因為它麻煩事一個接一個,而且還毫無銷售渠道,完全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樣的成本投入,是非常不划算的。
哪怕後期稍微有起色,但比起顧佳砸進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簡直是九牛一毛。
這確實不算是一筆特別划算的買賣,但好歹也是一個營生,足夠安身立命了。
所以,哪怕顧佳輸得片甲不留,她仍然還有從頭再來的資本。
顧佳最幸運的是,擁有一個三觀非常正的老爸。
他這輩子只愛一個人,顧佳媽媽去世後,他竟再也沒有考慮過再娶。
儘管顧佳已經混得風生水起,他堅持住在老房子裡,實在拗不過,自己選了一個經濟條件尚可的養老院住,堅持不拖累,不影響她的家庭生活。
這一點已經非常難得,這麼拎得清的老爸,真想叫《都挺好》的蘇大強快來學習一下。
而對於顧佳的情緒,他很敏銳地感知到了,甚至後來還充當林有有的說客。
在茶廠需要資金周轉的時候,二話不說,立馬拿出養老錢支持她;
在顧佳破產之後,他也退掉養老院,陪著她一起住到深山去,幫她照顧子言。
有父如此,汝復何求?
我對顧佳的態度,從最開始的欣賞和佩服,變為滿心的心疼。
女人羨慕這樣的顧佳,可是卻一定不要做這樣的妻子。不是因為怕輸不起,而是太累了,而且是偽裝的堅強,隨時等著被人輕輕一抽,就轟然倒下。
所有的完美假象,倒塌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就像一根緊繃的橡皮筋,輕輕一放手,反彈得人生疼。
從她身上,我們學到更多的是,女人無論何時何地,都當自立自強,任何人都不比自己來得可靠,任何時候都要手上有錢,才能心裡有底,眼神不慌。
我是紫依,一個80後職場寶媽,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深度劇評和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