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芳若姑姑的大智慧,明明茶水不燙,她為何卻提醒皇上燙?

2020-10-03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4期:

上一期我們講了皇上身邊的貼身太監蘇培盛,這個大太監可不簡單,敢當著皇上的面直接說謊話,撤走麗嬪的牌子,關鍵是還深得皇上的心。

今天我們講另外一個人,同樣也是皇上身邊的人,智商跟蘇培盛不相上下,她就是皇上身邊的御前行走——芳若姑姑。

前有蘇培盛騙皇上說麗嬪的綠頭牌有灰,後有芳若姑姑騙皇上說,小心,茶水燙,為什麼他們說謊就從不臉紅,而皇上也不在意呢?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4期:螺子黛是個啥東西,為什麼芳若用了它,皇上就要見甄嬛?

一、

先講一下這件事發生的前因後果:

沈眉莊因為「假孕」事件導致被關了禁閉,還被勒令不允許跟其他人見面,等於是跟甄嬛等人失去了聯繫。

甄嬛打算去找皇上求情,結果在殿門口碰到了華妃,一番冷嘲熱諷之後,還是沒能進去。不過華妃倒不是不讓她進去,實際上是巴不得她去觸這個黴頭呢,包括殿裡面跟皇上在一起的曹琴默。

不過皇上並不想甄嬛進來,一來,自己還沒想好怎麼面對甄嬛,二來,他也是想保護一下甄嬛,畢竟這時候說話,言多必失。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其實也在懷疑「假孕」事件是不是跟甄嬛也有關係?

甄嬛沒能進去,自然心急如焚,於是在湖邊轉著圈圈剝蓮子,剝的槿汐姑姑都看不下去了,於是給她出了個主意:

「你何不去求一求芳若姑姑,她原是你的教引姑姑,現在又是御前的人。」

甄嬛突然就醒過味來,馬上給了槿汐姑姑一個金鐲子,囑咐她去拜託芳若姑姑,一是替她照顧一下眉莊,二是特別強調拿一管螺子黛給她:

「就說她在御前行走,眉毛淡了不好看!」

可是,這螺子黛可不是一般的物品,這可是波斯進貢給大清的,年產量極低,甄嬛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二、

我們再來談一談螺子黛究竟是什麼東西?

螺子黛是個好東西,它是波斯進貢來的,在這件事過去不久後,波斯再次進貢,但很不幸,只有三斛。

由於實在是太少了,連管事的太監姜忠敏都不敢輕易做主,跑去皇上那請旨:

「奴才請皇上的旨,這三斛螺子黛該如何分數?」

皇上還怪這個管事的太監,這種小事怎麼還來找自己呢,結果他掰著手指頭一算,真不夠。

於是,他把這些螺子黛分了三份,一份給了皇后,畢竟是後宮之主嘛,一份給了華妃,畢竟是協管六宮嘛,而且還愛長眉入鬢,最後一份給了甄嬛。

理由是:

「莞貴人畫遠山黛最好看!」

即使這樣,還是把華妃激怒了,表面上的理由是往年她自己就能分得三斛,今年竟然只有一斛,實際上是因為,皇上竟然分給了甄嬛?

「皇后便也罷了,她甄嬛又是什麼東西?」

不過華妃也沒必要這麼生氣,因為在這次分螺子黛之前,人家甄嬛就能拿出一管子送給芳若姑姑,說明,往年她也是能分到螺子黛的。

那麼,我們就要問了,她們爭奪的這個螺子黛究竟是什麼稀罕物,難道地大物博的大清,就產不出來嗎?

三、

螺子黛其實就是一種眉筆,一種比較高級的眉筆:

眉筆嘛,顧名思義,就是畫眉毛用的,女人愛美是天性,很早之前她們就會化妝了。前幾天上映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講的是南北朝時期,裡面就有木蘭化妝的場景,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女子愛美啊。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古人也有胭脂水粉賣的,雖然沒有現在的高級,但絕對是純天然的,沒有化工合成成分在裡面。

我們平時看老一點的電影,涉及到窮苦人家的女孩子要結婚,有一個鏡頭,就是到灶臺那刮一點灶灰,然後往眉毛上描,對,過去的女子就是這麼描眉的。

後來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石,可能裡面含有碳啊,鉛啊,鈣啊什麼的。用的時候,先要研磨成粉,加點水攪拌一下,然後就可以描眉了,用古人的話講就叫:

「染青石謂之點黛!」

這裡的「黛」其實就是礦石的意思,而螺子黛就屬於礦石一類的眉筆,只不過它是從波斯進口的,工藝比較複雜:

它的主要成分跟石黛沒啥區別,也是把類似於靛青啊,石灰石啊,磨成粉,然後加入了海螺殼粉,做成特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可以直接抹,不用再加水了。

這種高級眉筆,其中一種原材料來自波斯灣,是從波斯進貢來的,只供宮廷使用,所以非常貴重。

四、

既然螺子黛這麼珍貴,甄嬛為什麼還要抽出一支送給芳若姑姑這個高級宮女呢?

首先,求人辦事,必然得送禮,這隻螺子黛這麼珍貴,送給芳若姑姑,能讓她喜歡,畢竟都是女人,誰不愛美。

其次,送螺子黛給芳若姑姑,還提醒她畫眉毛,就是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但此時的甄嬛並不知道自己長得像純元皇后,以為皇上喜歡看自己畫遠山黛。

實際上芳若姑姑會不會畫遠山黛,甄嬛也不清楚,此時也只是試試看,顯然芳若姑姑沒有讓甄嬛失望。

這就引申出我們的題目了,芳若姑姑為什麼明知道茶水不燙,還偏要提醒皇上燙呢?

就是為了引起皇上注意,其實大家想想就清楚了,你剛要端起來茶杯來喝茶,身邊一個人猛地跳出來大喊一聲「小心,燙」。你即使沒有嚇一跳,也得抬起眼看看身邊的這個人吧?

對,就是這麼一抬眼,這麼一看,哎呦,你這眉毛挺特別啊,平時長得不這樣啊:

「你畫的眉毛是遠山黛?」

芳若姑姑一看,機會來了,這可是皇上你自己問的啊,可不是我主動說的:

「奴婢伺候純元皇后畫過遠山黛,所以自己也會畫!」

一下子,皇上就陷入了沉思之中,也由不得他不沉思,芳若姑姑故意提到純元皇后,就是為了勾起皇上的思念,思念純元皇后,又人鬼兩隔,只能去找酷似純元的甄嬛啦。

五、

皇上要去見甄嬛,甄嬛提前得到消息,於是馬上安排流朱把落敗的石榴花擺到了最顯眼的地方。

一進門皇上就倒在了塌上:

「朕乏得很!」

他哪裡是乏啊,他這是煩,他煩透了,前朝一堆戰事,後宮又一堆爛事,他能不煩嗎?

當然,皇上這麼說,也是提前給甄嬛打個預防針,一會兒你要是替沈眉莊求情,我可能會煩的。

顯然他是小瞧了甄嬛,這個節骨眼上,甄嬛怎麼可能犯糊塗,所以,她根本就不求情,只是講自己怎麼打扮好看:

「女為悅己者容!」

並且把它當成頭等大事,這句話算是說到皇上心坎裡了,只有甄嬛還想著朕啊,還想著取悅朕,其他人只會煩朕,還是甄嬛好啊。

但皇上還是納悶:

「你不為沈氏求情?」

甄嬛回答: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此事若有端倪,必定有跡可循。」

巴拉巴拉,幾句話,就把皇上對甄嬛的懷疑消除了,不僅消除了懷疑,還讓皇上自己都覺得委屈了甄嬛。光自己覺得委屈了甄嬛還不行,一大早出門就碰到了落敗的石榴花,連太監們也敢委屈朕的甄嬛,豈有此理!

就這樣,內務府的黃歸全被打發去了慎刑司,華妃的一大外援折戟,隨後新上任的內務府總管姜忠敏跑去皇上那請旨分配螺子黛,這才引起了華妃的憤怒。

不過這中間也有個疑問:
新上任的內務府總管太監姜忠敏去找皇上請旨,說的是今年波斯國只進貢了三斛螺子黛。

甄嬛送給芳若姑姑一管螺子黛在前,皇上分給她一斛螺子黛在後,那麼她之前的那管螺子黛哪裡來的?

此時應該是夏末,去年波斯國進貢螺子黛的時候,甄嬛並沒有進宮,或者是進宮了,但還在避寵中,她哪裡弄來的一管螺子黛呢?

是不是去年進貢螺子黛,皇上只分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在內務府放著,後來甄嬛受寵,又給她一些呢?

大家怎麼理解這件事呢?

我叫楊角風,我們解讀的不是《甄嬛傳》,而是一部活生生的職場教科書,第24期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為何甄嬛讓槿汐拿一管螺子黛給芳若姑姑,槿汐會有點神色為難
    文|少年常樂遊沈眉莊因為假懷孕事件被降了位次,連帶著甄嬛也一起被皇上冷落了,為了見皇上一面,槿汐向甄嬛提議找進宮前的教引姑姑芳若。在給皇上送茶時,她特地提醒皇上,茶水燙,小心一點。可是茶水端過去自然是燙的,根本不必多此一舉,芳若不過是為了讓皇上能夠抬頭看一下她的眉毛。果然皇帝注意到了她的眉毛,問她是不是畫的是不是遠山黛。芳若回答「奴婢伺候純元皇后畫過遠山黛,所以自己也會畫。」
  • 甄嬛傳:槿汐是誰派到甄嬛身邊的?很多人都猜錯了
    在她剛入宮的時候,槿汐就提醒她,華妃的人不可怠慢,讓她避免了像夏冬春一樣踩坑。後來槿汐又一路提點甄嬛,包括怎麼拿捏皇上的心思,接受果郡王的感情,回宮要做到「無心」等等,簡直就像是甄嬛的良師益友。槿汐確實是有人故意安排到甄嬛身邊的,但這個人絕對不是皇上、太后,更不是皇后、華妃、舒太妃,而是槿汐口中的「太妃」。甄嬛剛入宮時,槿汐說自己原是伺候太妃的,因太妃不喜人多,就把她放出來了。沒錯,安排槿汐來伺候甄嬛的就是這位太妃。
  • 重溫《甄嬛傳》28:甄嬛的回馬槍
    ,原本只是以為自己畫遠山黛最好看,想讓芳若提醒皇上,不要忘了與她的「夫妻」恩義。芳若姑姑是一個堪比竹息姑姑一般厲害的人物,她現在在御前行走,地位應該也不比蘇培盛低多少。此時她奉茶到皇上面前,茶本不燙,但是芳若偏偏就提醒了一句:小心燙。皇上抬頭一看。咦,你這畫的不是遠山黛嗎?芳若便說:奴婢以前伺候過純元皇后畫遠山黛,所以自己也會畫。
  • 甄嬛傳:一場眾人皆知的陽謀,閒月閣事件,連曹琴默都在坑華妃
    就這樣,在甄嬛、槿汐姑姑、敬嬪、芳若姑姑等緊密配合下,把華妃和浣碧騙得團團轉。我覺得不像,或許聰明人打交道就這麼隨意吧,隨機應變也能達到目的。第四個關鍵人物——芳若姑姑:有人覺得這次事件中,芳若姑姑已經向甄嬛靠攏了,不然怎麼會幫著她下套呢?
  • 甄嬛甘露寺出家時,芳若不小心說出純元的秘密,保朧月一生榮寵
    導語:「甄嬛甘露寺出家時,芳若不小心說出純元的秘密,保朧月一生榮寵!」她可以說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但是她的母愛還是相當強大的,她對朧月的愛,絲毫沒有因為她是皇上的血脈而減少過。,子憑母貴,她不願自己的孩子將來不會因為自己離開皇宮的緣故,而不受寵愛,所以,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讓她和純元皇后聯繫起來就好了。
  • 甄嬛傳:麗嬪曾讓皇上一夜幸三次,為何蘇培盛卻說她綠頭牌髒了?
    在一次皇上翻牌時,明明麗嬪的綠頭牌很乾淨,但蘇培盛撒謊說落了灰,從此之後,這個牌子就再沒出現。那麼蘇培盛哪裡來的膽子,為什麼敢當著皇上的面說她綠頭牌落灰呢?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3期:麗嬪曾讓皇上一夜幸三次,為何蘇培盛卻說她綠頭牌髒了?
  • 甄嬛傳:明明皇上屬意甄嬛為皇貴妃,為何她要拱手讓給端妃呢?
    甄嬛傳從甘露寺回到宮後進入了全劇的高潮,其中讓皇后和安陵容大受損失的事件,莫過於大封六宮的事情。,甄嬛對皇后的所作所為洞若觀火,十分清楚皇后所求為何。因此憑藉自己頗受皇上恩寵,去往養心殿以懷念梅莊的名義,提醒皇上後宮姐妹都大封,藉此打亂了皇后的如意算盤。
  • 甄嬛傳:除夕夜,甄嬛偶遇皇上並非巧合,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局
    而甄嬛進宮時不過是個常在,她何德何能,為什麼能獲得崔槿汐這位高級宮女的輔助呢?楊角風談《甄嬛傳》第7期:​槿汐姑姑如此高位份的宮女,究竟是被誰派來照顧甄嬛的?那麼就有個疑問了,遍觀全劇,能被稱為姑姑的宮女沒有幾個,我們大家熟悉的就這麼幾個:一是太后身邊的竹息姑姑,後來曾經去解救過宜修皇后;一個是御前行走,也是甄嬛的教習姑姑——芳若姑姑;還有就是皇后身邊的剪秋姑姑,位分高,心思又縝密,
  • 甄嬛傳:你看懂了嗎?為什麼說皇上以前很寵愛吃蝨子的芳貴人?
    《甄嬛傳》這部劇開頭部分,太后為了讓皇室開枝散葉於是與皇帝商量,選一批秀女入宮,而女主角甄嬛與她的好姐妹眉莊就一同進了宮。,而這時候的芳貴人已經進入了瘋癲狀態,她雖然不哭不鬧但是看著更加恐怖,整天躺在那裡把玩蝨子,有時候還會把蝨子吃進肚子裡,這一幕也嚇壞了甄嬛。
  • 貴妃打翻茶盞燙到皇后,皇上大怒:沒有規矩就好好學
    沈夕顏眉眼含笑,面若桃色,看得出昨夜過得很是歡喜。 「皇后娘娘,有些人不值得您這麼善良,她以前傲慢任性的時候您是沒瞧見。」 「我還聽說,她以前受寵的時候還不許聖上納妃呢。」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本宮只希望後宮日後能安寧團結,怎麼,你們第一天過來請安就不聽本宮的話了?」沈夕顏有些不悅,看向在座的這些妃嬪。 「臣妾遵命。」
  • 甄嬛傳:在甄嬛入宮之前,為什麼說皇上其實很寵愛的是芳貴人?
    芳貴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整個故事裡只有她在冷宮的一個鏡頭。通過大家的描述還是能知道皇上對芳貴人原來是很寵愛的。有幾個點可以看出來:從劇中來看,這個「芳」字應該並不是她的姓氏或者名字,應該是皇帝給她的封號。
  • 甄嬛傳: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驚慌逃脫後,甄嬛又不小心見到了井裡的福子,於是驚嚇過度後的甄嬛,開始思考人生……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至少不會像浣碧後來在宮裡說的那樣,如果不進宮,頂多嫁個府上小廝,終老一生。但甄遠道並沒有公開認她的準備,一方面為了名聲,另一方面也為了自保,畢竟她是罪臣之後。對於甄嬛,他尚且希望平平安安過一生,為什麼不讓浣碧留在身邊,哪怕就是嫁個小廝,也能平平安安過一生啊?用甄嬛的話講,是這樣的:「將來若有機會,一定給她指個好人家!」
  • 甄嬛傳一一一寵妃華妃為什麼會敗給新寵甄嬛?
    在甄嬛被選入宮,在家被芳若姑姑教習宮中禮儀之時一場眾新人對宜修皇后行大禮,讓甄嬛見識了華妃的蠻橫。可她低估了甄嬛的智商和皇上對甄嬛的看重(甄嬛長得酷似純元皇后,讓皇上心生喜愛)。而甄嬛不僅有美貌,並且有智慧。皇上的一些政務,她都能與其品頭論足,讓皇上對她更加愛不釋手!
  • 重溫《甄嬛傳》27:餘震未平,另起波瀾
    消息都傳不進去,又怎麼會有不好好閉門思過這個罪名?挑撥離間就是扭曲事實,前後事都沒有必然的聯繫,她卻偏要那麼說,引起人不快的遐想。碰到邏輯不清的人,就很容易被帶到溝裡去。好在皇上還是個邏輯非常清晰的人,她知道甄嬛此時前來應該是想為眉莊求情的,索性就暫時不見甄嬛,免得事態再擴大。
  • 甄嬛傳夏冬春:明明出身不高,卻能在皇宮內如此囂張,靠的是這些
    且不說安陵容一上場差點遲到,慌忙和理事的姑姑賠禮道歉,一邊誇是託了她的福才能趕上,一邊又說換了別的姑姑恐怕就沒得這般好運氣了,直把姑姑誇得舒心,趕忙讓她進去了。,畫風還特別清奇,飛揚跋扈,直怕別人不把她當成焦點。
  • 甄嬛傳:華妃因歡宜香終身不孕,端妃因紅花湯,那敬妃又是為啥?
    ,每次都有替罪羊去端湯藥給華妃喝,最好還是聯合太后想了一個最安全的法子,就是歡宜香,利用華妃對皇上的真愛,贈予歡宜香給她,按華妃這種性格,懷疑誰都不會懷疑自己心愛的男子。,但由於忌憚年家的勢力,出此狠招,最後華妃倒臺,皇上也念舊情,不知道華妃最後撞牆而死皇上是否有愧疚?
  • 甄嬛傳:甄嬛到死都不知道,康祿海投奔麗嬪時,為何佩兒留了下來
    甄嬛傳中除了嬪妃和大臣們有不少高光時刻,有不少奴才也有相當亮眼的表現,但是從戲份和心計上來說,最狠最會算計的宮女莫過於佩兒。經過後面幾集的劇情,我們可以得知,曾經住在碎玉軒的芳貴人小產了,而芳貴人曾經指責過是華妃讓自己小產的。
  • 《甄嬛傳》皇后到死都不知,朧月周歲,甄嬛為何想方設法送項圈?
    以前看《甄嬛傳》更多的是關注其中的宮鬥劇情,如今時隔9年,重溫《甄嬛傳》,其中的一些細節值得細細品味。 前幾天我們寫了寧嬪葉瀾依是個敢愛敢恨的可愛角色,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朧月公主這個角色。 皇上賜甄嬛椒房之寵,甄嬛侍寢後,皇上接連翻了甄嬛大半個月的牌子,就連華妃身邊的丫鬟都說:皇上後宮十日,八九日都在甄嬛的宮中。
  • 《甄嬛傳》太后兩次讓甄嬛抄寫經書,竟是對她愛護和挽救
    皇上曾在太后面前誇甄嬛體貼溫柔,並想帶甄嬛過來給太后請安。但是太后冷冷地拒絕了:等她熬到嬪位再見吧。太后言下之意,甄嬛如果連嬪位都熬不到,估計也不是什麼出色的女人。見不見無所謂。由所可見:太后既不喜歡甄嬛,甄嬛也根本沒入太后的「法眼」。
  • 說說這個《甄嬛傳》中情商最高的女人
    還有芳若姑姑來甄嬛府上做教引姑姑那次當時甄夫人也是低頭行禮的,原本她是四品誥命夫人,原不用如此謙卑,但芳若是宮裡派來的姑姑,當著宮裡的人,禮儀當然更要慎重。而此時甄遠道卻故意不朝芳若姑姑的方向看,因為他是朝廷命官,尊卑有別,無法給宮女行禮,但是女兒和妻子行禮的時候,他又無法避開,他也不能直視芳若的臉(外男不能端詳宮裡的女人),所以只能把目光轉向別處,可見,甄府平時的禮儀做的是何等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