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不被文學界待見,改編成電視劇為何卻成為經典

2020-09-05 missFaye

看過《紅樓夢》再看《金粉世家》小說,會有一股子東施效顰的不適感。

從金燕西豪門公子哥,唯一不痛快的就是讀書,到最後金家家業凋零,金銀散盡,總是繼承了《紅樓夢》的悲劇內核。張恨水說:「我也沒那麼狂妄,去擬這不朽之作。」

我反而覺得張恨水如果真繼承紅樓夢來寫,說不定《金粉世家》的經典程度要更高,比如2003年,央視版改編的《金粉世家》就這樣做了,結果這部《金粉世家》就成了民國劇一番。

插播一個黑歷史:《金粉世家》海報抄襲了一部法國電影。

渣男變痴情公子,愛情越甜就越虐

小說《金粉世家》中,金燕西並不愛冷清秋,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在第一次見過冷清秋後,他便將對方給忘記了,要不是跟班金榮記得主子的吩咐,就沒有接下來的事情了。

金榮笑道:「七爺,你要找的那個人,給你找到了」

燕西道:「我要找誰?」

金榮笑道:「七爺很掛心的一個人。」

燕西道:「我掛心的是誰?我越發不明白你這話了。」

金榮道:「七爺全忘了嗎?那天在海澱看到的那個人呢。」

所以說,金榮才是小說的核心人物呀!

如果金燕西本身不愛冷清秋,其實這部劇觀眾的代入感就沒有那麼強烈,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看一位花季少女被渣男所騙,吐槽下世風日下之類的。所以,央版《金粉世家》改動最成功的便是美化了金燕西和以及二人冷清秋的愛情。

美化後的金燕西更像賈寶玉,雖然多情但也痴情。痴男怨女的愛情如此美好和刻骨,當這種愛情轉瞬即逝的時候,才讓電視劇有了小說不曾有的劇烈感。《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便是現成的例子,多少紅迷為二人的婚姻操碎了心。

《金粉世家》另外一條愛情副線——小憐與柳公子更是如此。

小說中,小憐被柳春江帶離金家,後來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柳家接納,重新回到金家的時候,曾經的老媽子都要喊一聲的「少奶奶」。這種灰姑娘成功飛上枝頭做鳳凰的爛俗瑪麗蘇劇情,現在的網文小說家一天能寫好幾回。

且不說,民國年代公子娶丫頭多麼不現實,就是這種麻雀變鳳凰的話本子,《紅樓夢》裡的賈母也聽過無數回了。央版《金粉世家》中,柳公子為愛而死,小憐也遁入空門。正好對應了《紅樓夢》的唱詞[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張恨水沒有寫好「冷清秋」,但董潔成就了冷清秋。

其實演員演得好,還不如選角選的好,所以說演藝圈裡才會有那麼多「出道即巔峰」的演員。

「出道即巔峰」的演員裡,陳坤與董潔應該各佔一席。兩個人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給了這部作品,客觀來說,兩個人在演這部劇的時候,演技都不怎麼樣,但是再好的演技也抵不過本人適合角色,這就是運氣。

張恨水形容冷清秋是「素女」二字,所用的語言都是平平無奇。原著中對於女主所有的外貌描寫都不及「冷清秋」這三個字來的突出。

只見那雪白的面孔上,微微放出紅色,疏疏的一道黑劉海披到眉尖,配著一雙靈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個冰雪聰明的女郎。

金燕西也是因為倚紅偎翠的看多了,這樣素淨的妝飾顯得百無一有,說白了就是圖個新鮮罷了。

張恨水沒有寫好「冷清秋」,但是董潔的確成就了一個百無一有的冷清秋。

從董潔處理與潘粵明的婚姻關係,到教育兒子頂頂的方式來看,董潔性格其實很倔強,她有被關注的虛榮心,但是也有一股子驕傲在。這股子勁兒用對了是冷清秋,用錯了就成了董金蓮。

幸運的是,2003年董潔才23歲。

23歲的女孩子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現實的小九九,身上的那股子天真和稚嫩還沒有完全褪去,再加上那張老天爺賞飯吃的臉,只能說董潔在最好的年華裡碰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角色。

比電視劇還經典的音樂

故事總是容易被遺忘,倒是音樂旋律只要一響起來,就能勾起大家的記憶。所以經典的電視劇總是少不了經典的音樂。

《金粉世家》的片頭和片尾曲《暗香》和《讓她降落》,與整部作品的氛圍完美契合,為這部電視劇加分不少。詞作者三寶是專門根據《金粉世家》劇情填的詞,所以在愛情線上的代入感強烈,加上沙寶亮撕心裂肺的唱法,使得這首歌當年大火,還榮獲2004年十大華語歌曲獎。

毫不誇張的說,《暗香》這首歌的普及程度超越這部電視劇。

據不可靠消息來源,《金粉世家》也要翻拍了,我並不覺得碰這樣一部電視劇是聰明的做法。

《金粉世家》演員人均顏值在國產劇排名前10總是有的。劉亦菲當年沒長開,演技也很爛,反正演個任性的大小姐,本色出演就行了。同樣的還有87年出生的舒暢,當年才16歲演個七妹也算是本色出演,很可惜有顏有演技的舒暢一直沒有大火。飾演小憐的徐露,好歹也是從瓊瑤劇中走出的的,當年瓊瑤阿姨的眼光是非常在線的。

所以,新版一出難免與老版做比較,光是找齊央版《金粉世家》如此高顏值的演員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相關焦點

  • 重讀《金粉世家》,感觸會不會不一樣
    前段時間翻閱了民國經典小說《金粉世家》,感慨良多。記得當年這部電視劇在2003年上映,配上經典曲目《暗香》,金燕西與冷清秋的愛情,在劇中被烘託得如夢如幻,完全稱得上是民國時期的童話故事。這款頭紗,如果不是董潔顏值能打,真不知道是什麼效果。
  • 《金粉世家》:金燕西和冷清秋,兩個太驕傲的人是不適合在一起的
    ——冷清秋《金粉世家》《金粉世家》是民國著名作家張恨水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主線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戀愛和婚姻,背景是民國豪門家族的興盛和衰敗同名電視劇在2003年被搬上銀幕,從此,清冷純潔如百合花一樣的「冷清秋」董潔,和豪華英俊的公子哥「金燕西」陳坤,這一對螢屏「金童玉女」走進人們的視線。
  • 金粉世家:大嫂為何想把小憐送給金燕西,不僅僅是為了成全她
    金粉世家:大嫂為何想把小憐送給金燕西,不僅僅是為了成全她小憐是影視劇《金粉世家》中的一個下人,她和大少奶奶關係匪淺,可以說是大少奶奶最受寵愛的下人。對於大少奶奶而言她對這個下人還是非常好的,也曾為她的將來做了打算,想要把她嫁給一個普通的讀書人,讓她好好過完下半生。
  • 《金粉世家》:讓你讀懂愛情,看懂婚姻
    想處處看到她,引起她的注意,情人眼裡出西施的話真是不假。愛情這東西,就叫人吃了迷魂藥一樣!喜歡金燕西的幽默和孩子氣,因為這是成年世界裡非常難得的東西,而恰好他保留著。而清秋,從這一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一個相對而言有文化的女孩子。
  • 《二哈》被改編成電視劇《皓衣行》,小說與電視劇不能相提並論
    >市場也似乎看到了耽改劇帶來的紅利,小說《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也在年初也正式宣布開機改編成電視劇,很多經典場面都進行了還原,也有很多經典場面因為劇情更改而無法盡數呈現。其實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也能得到很多網友的喜歡與支持,而且自己喜歡的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更是讓原著粉絲歡心不已。比如電視劇《花千骨》,再比如《琅琊榜》,因為演員和作品都非常優秀,沒有被魔改,受到了很多原著粉的喜歡。
  • 讀《金粉世家》,齊大非偶,子非良人
    因著清秋性格裡這一點舊式,她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溫柔嫻靜的舊式太太,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珍貴花瓶。與家裡那三位飛揚跋扈,惹是生非的嫂子有所不同。清秋的身份性格乃至學識水平,於外可以匹配燕西的面子,於內可以不問燕西的花天酒地。
  • 再看《金粉世家》我陷入沉思:嫁入豪門的冷清秋真的是寒門出身?
    作者|曲奇不是餅乾 編輯|欣欣01最近又把《金粉世家》翻出來看,發現有很多當年沒看懂的地方,十五年過去,突然都看懂了,《金粉世家》改編自張恨水先生的小說,真正的藝術總是來自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個時候清秋一句話還沒說呢,但是四姐為什麼這麼滿意呢,因為一個人讀過的書,見過的事,經歷過的一切都成為一個人的氣質,她就站在那兒,四姐就知道這女孩兒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子。後來金家的六姐見過清秋之後,也對這個女子十分鐘意,並且給燕西說叫她一定把握好,後來清秋燕西鬧分手,也是六姐從中調節。燕西後來想結婚了,就帶清秋見四姐,四姐一見清秋,也是覺得真正的好。非常喜歡。
  • 《金粉世家》美女服飾的變化,其實反映的是愛恨與人心
    小說《金粉世家》中女子的穿著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旗袍」為代表的中式服裝,一類則是類似現在的連衣裙、長裙等款式的西式服裝(書中稱為「洋裝」或「西服」)。《金粉世家》小說中曾經進行過這樣的正面描寫:敏之先以為燕西認得的女友,當然是交際明星一流,現在見清秋白色的緞袍,白色的絲襪,白色的緞鞋,脖子上掛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亭亭,象一樹梨花一般。這純淨如梨花一般的氣質,不僅是對冷清秋著裝方面的描寫,也側面烘託了此時她天真爛漫、單純自然的性格。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
    文/李娜首發:娜姐的光影筆記01讀張恨水的原著《金粉世家這種婚姻,基礎不太正當,成就了也沒有什麼好處。嚴一點說,就是拆白。」和電視劇裡清冷孤傲的形象不同,看原著的過程中,我幾次驚訝於冷清秋的「撈女」心態。第一次是收禮物。
  • 《金粉世家》中最幸運的女子
    《金粉世家》中最幸運的女子有人說說金粉世家有些像紅樓夢,可是不同於紅樓夢中,大多數女子的悲慘命運,金粉世家裡,大多數女子命運還是不錯的。先說金家。白秀珠給金太太洗腳,哥哥白雄起氣的大罵自己妻子,眼看嫂子被哥哥罵的不敢抬頭只會道歉,白秀珠衝出來護住嫂子,正面對抗自己哥哥。氣的白雄起險些失去理智要打她,手都舉起來了,被自己老婆叫住。看著這姑嫂二人彼此相護,真是難得。
  • 再讀《金粉世家》:一見鍾情不靠譜
    年少時看《金粉世家金燕西不求上進,喜歡、燈紅酒綠、吃喝玩樂的生活,借錢也要捧戲子。尚在新婚時就通宵玩樂,夜不歸宿。幾個月前視若明珠的女神,得到後視若草芥。對自己的孩子心懷芥蒂,不願面對自己的過失行為。那句話不但適合白秀珠,同樣可以用在清秋身上:情人的眼光是沒有定數的,愛情濃時,情人無處不過,愛情淡薄時,美人無處不平常。說到底,金燕西就是個沒長大的孩子,不成熟、沒有責任心,他先愛白秀珠、後愛清秋、婚後還和女戲子曖昧。
  • 金粉世家:敢與王玉芬正面撕的霸氣小姐,為何竟幫丈夫收容姨太太
    由於時代背景的原因,小說《金粉世家》中時常會有「姨太太」這種身份出現。要知道,這位金道之小姐並非懦弱無能之輩;就連整本《金粉世家》最牙尖嘴利的三少奶奶王玉芬,都曾被她當面懟過。為何到了「姨太太」這種敏感的事情上,道之竟然「慫」了呢?
  • 《金粉世家》中的憐兒和冷清秋同樣是階層跨越,為什麼命運不同呢
    《金粉世家》中的憐兒和冷清秋同樣是階層跨越,為什麼命運不同呢?我想利用《金粉世家》的憐兒和冷清秋來進行對比和論證。那麼,他倆在原著中為什麼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呢?這種結局其實在影片中已經影射。比如,在著裝上,小憐從最初亮相的翠綠衣衫轉變成了憂鬱的形象,在到最後,小憐的尼姑庵形象,都形象的體現出不同的心境與境遇。
  • 重溫金粉世家,灰姑娘即便嫁進豪門,也改變不了命運
    重溫金粉世家,你會發現,灰姑娘,即便真的嫁進了豪門,也不一定能改變命運! 嫁到了金家,冷清秋的確成了金家的兒媳婦,但也僅限於此,冷清秋的母親依舊過著貧苦的生活,女兒的高嫁,並未給她帶來多少實質的好處,相反,為了女兒能夠在金家過得更好一些,為了女兒能更好的融入金家,她這個做母親的,即便生病,即便思念,卻不敢輕易去麻煩自己的女兒!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葛薇龍,亦是
    讀張恨水的原著《金粉世家》,常常令人覺得脊背發冷,因為書中沒有一絲一毫對浪漫愛情的矯飾,更多的是對人性幽微的刻畫。這種婚姻,基礎不太正當,成就了也沒有什麼好處。嚴一點說,就是拆白。」和電視劇裡清冷孤傲的形象不同,看原著的過程中,我幾次驚訝於冷清秋的「撈女」心態。第一次是收禮物。
  • 《金粉世家》:封建愛情之殤下,女性意識的自我覺醒
    《金粉世家》是我國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的經典作品,2003年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在當年掀起了收視狂潮。同時又不失自我的個性,堅持讀書寫詩的愛好不使自我沉淪奢靡之中。清秋的才氣,讓她有了不同於那些嫁入豪門就欣喜若狂努力躋身貴婦之中看戲、打牌、無所事事的品質;正是這種才氣,使她對自己的這段婚姻有了理性的思考與自我反思。
  • 辰東小說《遮天》改編成電視劇,
    今年很多ip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都異常額火爆,只要是在網絡上能夠看得到的電視劇幾乎都是由小說改編的,畢竟小說就是一個現成了題材,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劇本。但是這邊也不是沒有壞處的,畢竟小說有著很多原著黨,原著黨們十分的喜歡小說。最近的辰東小說《遮天》改編成電視劇,投資巨大讓人期待!
  • 《金粉世家》,白秀珠失去金燕西,不是敗給了冷清秋,而是她自己
    由張恨水同名小說改編的《金粉世家 》 不知道曾經看哭了多少人!金燕西 和冷清秋並不是因為不愛而分開的愛情總是令人唏噓、悲嘆。有一次邱小姐去金燕西書房借了幾本書,當然其中免不了聊天。卻在這時候恰巧遇到了白秀珠。邱小姐和白秀珠打招呼,卻遭遇了白秀珠冷眼,並且兩人最後竟吵起來。這件事情,讓一向很愛面子並待客有道的金燕西很是不舒服。而更為不舒服還在後面。白秀珠開始對金燕西質問,並且以一副高冷範給金燕西下命令,以後不準許和別的女人談話。
  • 《金粉世家》:一家族,四妯娌,為何同嫁入豪門婚姻結局卻不同?
    十年前,由陳坤、董潔主演的《金粉世家》火遍大江南北,燕西的桀驁不馴,清秋的孤傲單純,那個午後的向日葵花海,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記得當時曾經有不少觀眾為燕西與清秋絕美的愛情故事感動落淚,感嘆道:「為何曾經愛得那麼深,最終卻落得天各一方。」
  • 張恨水《金粉世家》:夫妻關係破裂,大多源於三點,特別準
    張恨水《金粉世家》插圖:電視劇《金粉世家》劇照張恨水的長篇小說《金粉世家》,是我最喜歡的愛情作品。如果說,冷清秋的錯,在於她高冷的性格,那麼金燕西的錯,就在於他不忠誠、不負責的自私態度。也許你會獲得一時的暢快,但終究會失去最真摯的情意,並且,很可能再也找不回來了。三觀不合、不善溝通、用情不專,這三座大山壓垮了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也折磨著現實中無數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