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紅樓夢》再看《金粉世家》小說,會有一股子東施效顰的不適感。
從金燕西豪門公子哥,唯一不痛快的就是讀書,到最後金家家業凋零,金銀散盡,總是繼承了《紅樓夢》的悲劇內核。張恨水說:「我也沒那麼狂妄,去擬這不朽之作。」
我反而覺得張恨水如果真繼承紅樓夢來寫,說不定《金粉世家》的經典程度要更高,比如2003年,央視版改編的《金粉世家》就這樣做了,結果這部《金粉世家》就成了民國劇一番。
插播一個黑歷史:《金粉世家》海報抄襲了一部法國電影。
小說《金粉世家》中,金燕西並不愛冷清秋,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在第一次見過冷清秋後,他便將對方給忘記了,要不是跟班金榮記得主子的吩咐,就沒有接下來的事情了。
金榮笑道:「七爺,你要找的那個人,給你找到了」
燕西道:「我要找誰?」
金榮笑道:「七爺很掛心的一個人。」
燕西道:「我掛心的是誰?我越發不明白你這話了。」
金榮道:「七爺全忘了嗎?那天在海澱看到的那個人呢。」
所以說,金榮才是小說的核心人物呀!
如果金燕西本身不愛冷清秋,其實這部劇觀眾的代入感就沒有那麼強烈,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看一位花季少女被渣男所騙,吐槽下世風日下之類的。所以,央版《金粉世家》改動最成功的便是美化了金燕西和以及二人冷清秋的愛情。
美化後的金燕西更像賈寶玉,雖然多情但也痴情。痴男怨女的愛情如此美好和刻骨,當這種愛情轉瞬即逝的時候,才讓電視劇有了小說不曾有的劇烈感。《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便是現成的例子,多少紅迷為二人的婚姻操碎了心。
《金粉世家》另外一條愛情副線——小憐與柳公子更是如此。
小說中,小憐被柳春江帶離金家,後來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柳家接納,重新回到金家的時候,曾經的老媽子都要喊一聲的「少奶奶」。這種灰姑娘成功飛上枝頭做鳳凰的爛俗瑪麗蘇劇情,現在的網文小說家一天能寫好幾回。
且不說,民國年代公子娶丫頭多麼不現實,就是這種麻雀變鳳凰的話本子,《紅樓夢》裡的賈母也聽過無數回了。央版《金粉世家》中,柳公子為愛而死,小憐也遁入空門。正好對應了《紅樓夢》的唱詞[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其實演員演得好,還不如選角選的好,所以說演藝圈裡才會有那麼多「出道即巔峰」的演員。
「出道即巔峰」的演員裡,陳坤與董潔應該各佔一席。兩個人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給了這部作品,客觀來說,兩個人在演這部劇的時候,演技都不怎麼樣,但是再好的演技也抵不過本人適合角色,這就是運氣。
張恨水形容冷清秋是「素女」二字,所用的語言都是平平無奇。原著中對於女主所有的外貌描寫都不及「冷清秋」這三個字來的突出。
只見那雪白的面孔上,微微放出紅色,疏疏的一道黑劉海披到眉尖,配著一雙靈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個冰雪聰明的女郎。
金燕西也是因為倚紅偎翠的看多了,這樣素淨的妝飾顯得百無一有,說白了就是圖個新鮮罷了。
張恨水沒有寫好「冷清秋」,但是董潔的確成就了一個百無一有的冷清秋。
從董潔處理與潘粵明的婚姻關係,到教育兒子頂頂的方式來看,董潔性格其實很倔強,她有被關注的虛榮心,但是也有一股子驕傲在。這股子勁兒用對了是冷清秋,用錯了就成了董金蓮。
幸運的是,2003年董潔才23歲。
23歲的女孩子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現實的小九九,身上的那股子天真和稚嫩還沒有完全褪去,再加上那張老天爺賞飯吃的臉,只能說董潔在最好的年華裡碰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角色。
故事總是容易被遺忘,倒是音樂旋律只要一響起來,就能勾起大家的記憶。所以經典的電視劇總是少不了經典的音樂。
《金粉世家》的片頭和片尾曲《暗香》和《讓她降落》,與整部作品的氛圍完美契合,為這部電視劇加分不少。詞作者三寶是專門根據《金粉世家》劇情填的詞,所以在愛情線上的代入感強烈,加上沙寶亮撕心裂肺的唱法,使得這首歌當年大火,還榮獲2004年十大華語歌曲獎。
毫不誇張的說,《暗香》這首歌的普及程度超越這部電視劇。
據不可靠消息來源,《金粉世家》也要翻拍了,我並不覺得碰這樣一部電視劇是聰明的做法。
《金粉世家》演員人均顏值在國產劇排名前10總是有的。劉亦菲當年沒長開,演技也很爛,反正演個任性的大小姐,本色出演就行了。同樣的還有87年出生的舒暢,當年才16歲演個七妹也算是本色出演,很可惜有顏有演技的舒暢一直沒有大火。飾演小憐的徐露,好歹也是從瓊瑤劇中走出的的,當年瓊瑤阿姨的眼光是非常在線的。
所以,新版一出難免與老版做比較,光是找齊央版《金粉世家》如此高顏值的演員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