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第一次系統地了解到《西遊記》故事是從86版《西遊記》開始,當時甚愛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他法力高強,敢於反抗,讓諸天神佛都束手無策。只是對於後來取經時孫悟空常常請求神仙幫忙很不理解,以為《西遊記》故事前後矛盾,後來看過原著才知道個中原由電視劇是難於拍出的。
也正是從那時起,知道了太上老君,但印象中太上老君實力並不強,那時與同學們討論劇情也從不將老君列為高手,只知道他是個只會煉丹的神仙。
後來太上老君出現在各種神話影視劇中,也從未表現出他非同一般的實力,比如《歡天喜地七仙女》《傳奇幻想殷商》《春光燦爛豬八戒》等,直到看過《封神演義》還一度疑惑為什麼他在此作品中會那麼厲害。
所以,印象中的太上老君並非是一個以武揚名的神仙。
然而,近年來太上老君的實力被極度拔高,尤其是隨著吳閒雲之流的「西遊陰謀論」的誕生,老君更是被吹捧成三界第一高手,而孫悟空則被打壓成不入流的角色,隨之而來的便是讀者的趨之若鶩,其目的就昭然若揭。試想一下,如果一直按照傳統的觀點來「解讀」《西遊記》,孫悟空依然讓「諸天神將,俱莫能降伏」,那麼還能吸引眼球嗎?
既有「混淆視聽」,就要「撥亂反正」,那麼我們來看看《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真正實力如何。
太上老君在《西遊記》中算是出場比較多的一個神仙,這也算是作者對「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的尊重。太上老君地位極高,雖是玉帝臣子,但玉帝對他卻尊重有加,其表現在老君會見玉帝時王帝會親自迎接。
又有四個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
而老君對玉帝也是忠心耿耿,不僅煉仙丹為他舉辦「丹元大會」,還幾次出主意來幫忙降伏孫悟空。
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
既然老君忠於玉帝,而孫悟空又大鬧天宮,所以在降伏孫悟空時老君從未手軟,先是在孫悟空與二郎真君大戰時拋下金剛琢砸倒孫悟空,後又在玉帝對孫悟空束手無策時提出將他放入八卦爐中鍛鍊的方法,使得他的金剛之軀落得了個「老害眼病」,在取經路上沒有少吃虧。書中老君和孫悟空有過唯一一次正面交鋒,便是孫悟空從八卦爐中跳出時將他捽了個倒栽蔥。
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而這一次也給老君留下了陰影,在孫悟空救烏雞國國王再次來到兜率宮時,老君還吩咐童子們要多加防備他。
他見行者來時,即吩咐看丹的童兒:「各要仔細,偷丹的賊又來也。」
至於其他神仙對此事評論更是滑稽,認為孫悟空單打老年人,老君就這樣被嘲諷為「老年人」。
土地道:「若去見他,他那棍子好不重,他管你好歹就打哩!」婆兒道:「他見你這等老了,那裡就打你?」土地道:「他一生好吃沒錢酒,偏打老年人。」
而孫悟空大鬧天宮一事則在三界流傳,被認為讓玉帝心驚、老君害怕。
沙僧道:「不瞞陛下說,我大師兄乃齊天大聖皈依。他曾大鬧天宮,使一條金箍棒,十萬天兵,無一個對手,只鬧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驚
既然正面交鋒原著中已經明確表明了老君非孫悟空敵手,那麼怎麼才能說服他人相信老君實力強大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再加上自己根據相關的人物來臆想,這就成了「陰謀論者」吹捧老君實力的佐證,最後再得出結論:老君被孫悟空打是因為他隱藏實力,他是在放水。
這些人的證據無非有以下這些。
一、老君打造了一系列法寶,而這些法寶都非同小可,讓孫悟空吃了很多苦頭
實際上讓孫悟空吃苦只是電視中的表現,而書中的這些法寶用在孫悟空身上有啥效果?
紫金葫蘆和羊脂玉淨瓶化不了孫悟空,試想一下這葫蘆是裝仙丹的,自然化不了仙丹,而孫悟空全身由仙丹鍛鍊,又怎麼會被它所融化?
原來孫大聖是熬煉過的身體,急切化他不得,那怪雖也能騰雲駕霧,不過是些法術,大端是凡胎未脫,到於寶貝裡就化了。
幌金繩被孫悟空變個銼就給銼斷。
他見面前無人就弄神通:順出棒來吹口仙氣叫「變!」即變做一個純鋼的銼兒扳過那頸項的圈子三五銼銼做兩段;扳開銼口脫將出來拔了一根毫毛叫變做一個假身拴在那裡真身卻幌一幌變做個小妖立在旁邊。
七星劍傷不了孫悟空絲毫。
那怪將繩一扯扯將下來照光頭上砍了七八寶劍行者頭皮兒也不曾紅了一紅。
芭蕉扇被孫悟空捻個避火訣就給避開。
將身一抖,遂將毫毛收上身來,只將一根變作假身子,避火逃災,他的真身,捻著避火訣,縱筋鬥,跳將起去,脫離了大火之中,徑奔他蓮花洞裡,想著要救師父。
紫金鈴就讓孫悟空打了個噴嚏。
這行者只顧看玩,不覺沙灰飛入鼻內,癢斯斯的,打了兩個噴嚏,即回頭伸手,在巖下摸了兩個鵝卵石,塞住鼻子,搖身一變,變做一個攢火的鷂子,飛入煙火中間,驀了幾驀,卻就沒了沙灰,煙火也息了。
被吹上天的九齒釘耙也完全傷害不了孫悟空。
那怪真箇舉起鈀,著氣力築將來,撲的一下,鑽起鈀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築動一些兒頭皮。唬得他手麻腳軟,道聲&34;
也就金剛琢讓孫悟空吃了點苦頭,先是老君用它偷襲孫悟空讓他跌了一跤,後被青牛精盜去套走了金箍棒。然而即使青牛用了金剛琢也是奈何不了孫悟空,孫悟空夜潛金山兜洞盜兵器,燒了洞府、殺了小妖,青牛氣得大罵卻也無可奈何。
妖魔遂恨道:「不知是那個小妖不仔細,失了火,致令如此!」旁有近侍的告道:「大王,這火不幹本家之事,多是個偷營劫寨之賊,放了那火部之物,盜了神兵去也。」老魔方然省悟道:「沒有別人,斷乎是孫悟空那賊!怪道我臨睡時不得安穩!想是那賊猴變化進來,在我這肐膊叮了兩口。一定是要偷我的寶貝,見我抹勒得緊,不能下手,故此盜了兵器,縱著火龍,放此狠毒之心,意欲燒殺我也。賊猴啊!你枉使機關,不知我的本事!我但帶了這件寶貝,就是入大海而不能溺,赴火池而不能焚哩!這番若拿住那賊,只把颳了點垛,方趁我心!」
而實際上連老君都說過自己倘若沒了芭蕉扇,也降伏不了拿著金剛琢的青牛。
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甚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並且就算擁有全部法寶,老君也不一定是孫悟空的敵手。在平頂山時金角、銀角可是有五件法寶,但看到孫悟空依然畏懼,自認不是他的敵手,並表示若要吃上唐僧肉,不能倚勢,只能用計圖之。
他在山頂上看見,魂飛魄喪,忽失聲道:「幾年間聞說孫行者,今日才知話不虛傳果是真。」
二魔道:「也不消幾年。我看見那唐僧,只可善圖,不可惡取。若要倚勢拿他,聞也不得一聞,只可以善去感他,賺得他心與我心相合,卻就善中取計,可以圖之。」
退一步說就算老君用這些法寶抓住了孫悟空又如何?結果還不是和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被抓一樣,刀砍斧剁、電擊火燒都莫能傷他!
太上老君打造的兵器、法寶確實不一般,但這完全無法證明他武力強,難道古時候的鐵匠就一定是高手?
二、老君化解女媧補天
在《西遊記》中確實有設定老君曾化解女媧補天。
那魔不知是個見識,只道是句老實言語,就將根本從頭說出道:「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鍊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觸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然而「鍊石補天」的實力我們並不知道它到底如何,況且「鍊石補天」其重點是在「鍊石」,老君善長煉丹,能夠煉造補天仙石不足為奇。
在《西遊記》中大小妖怪和一般神仙都有移山架海之能,連沙僧、八戒都認為換鬥移星和擔山趕月不值一提!
愚弟兄若干別事無能,若說擒妖縛怪,拿賊捕亡,伏虎降龍,踢天弄井,以至攪海翻江之類,略通一二。這騰雲駕霧,喚雨呼風,與那換鬥移星,擔山趕月,特餘事耳,何足道哉!
那「補天」和「換鬥移星」相比如何,又能高出多少,大家也就心照不宣。
至於八戒和沙僧實力如何?原文設定的是二十個他們也打不過奎木狼,而奎木狼和孫悟空相鬥在五十回合被孫悟空甩個破綻即敗下陣去,且作者直言他是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時被打怕了的神將!
三、老君是開天闢地之祖
在《西遊記》中有這樣描寫:
1.行者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你這個孽畜,敢稱什麼南山大王,數百年之放蕩!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爺一棒!」
2.那魔不知是個見識,只道是句老實言語,就將根本從頭說出道:「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鍊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觸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也因此便有老君「開天闢地」之說。
但這卻又與小說開篇設定的盤古開天闢地有著矛盾。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也就是說作者明確了天地是由盤古所開,但老君是「開天闢地之主」卻如何理解?
我們可以參考《西遊記》中對於人參果樹的描寫,人參果樹是「天開闢地」的靈根。
那菩薩情知,怪道:「你這潑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參果樹,乃天開地闢的靈根。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讓他三分,你怎麼就打傷他樹!」
在古文中「開天闢地」和「開天闢地」實際上意義是相同的,參考《西遊記》的簡版《西遊記傳》,書中即描寫人參果樹是「開天闢地」之靈根。
書中的「開天闢地」實際上並非實指開拓天地,而是指明老君和人參果樹資歷老,是在天地初開時存在,相比之下誕生孫悟空的仙石也是不遑多讓,此仙石也是天地開闢時便就存在。
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況且資歷老並不一定實力高,在《西遊記》中資歷最老的是玉兔精,她是在天地未開時就已拿著搗藥杵修行,但是實力依然很一般。而對於孫悟空的修行,作者更是表示他已達到萬劫千番、闢開數劫,所以即使老君確實是開了天地,也並不一定比「闢開數劫」的孫悟空強。
清濁幾番隨運轉,闢開數劫任西東。逍遙萬億年無計,一點神光永注空。」此詩暗合孫大聖的道妙。
四、老君化胡為佛
在《西遊記》中多次提到老君「化胡為佛」,但也多次提到老君化胡為佛靠的是金剛琢。
「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
假如老君很厲害,化胡為佛又何必要倚靠金剛琢?對比一下佛祖在《西遊記》中的表現,他與「西行路上」的妖怪實力可謂天壤之別。
對於「化胡為佛」,許多人便認為是老君教化如來成佛,或是認為老君創立佛教。
其主要參考的文獻是《老子化胡經》,然而《老子化胡經》在明朝時即已被列為偽經,遭到焚燒,這種情形下吳承恩又怎麼會以它為參考依據?
結合時代背景,明朝時的王靈官備受推崇,成為全國敬仰的大神,作者便將他設定成天庭最後的屏障,而《老子化胡經》已是偽經,作者自然是不會來參考它。
「化胡為佛」實際上是出自於另一部典籍《甄正論》,在此文獻中設定的是老子拜師於釋迦牟尼座下。
足明老子知有釋迦,所以舍官西赴還乎無名者涅槃之理,返一源者不二之稱,一中之本真如之體也。吾之師者,老子將就釋迦摳衣學道,故遙尊曰師。並是老子西升經文既稱佛是己師,如何翻雲化胡為佛。
《西遊記》中還能推翻老君教化佛祖之說的證據是佛祖的成佛之道,書中設定佛祖是大雪山修行成佛,這又與《老子化胡經》相違背。
此外,佛祖曾告訴唐僧那所取的經書是三教源流,也就是說儒釋道均由此經書衍生而成,如此看來,似乎老君地位尚比如來地位低上一籌!
「此經功德,不可稱量,雖為我門之龜鑑,實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贍部洲,示與一切眾生,不可輕慢,非沐浴齋戒,不可開卷,寶之重之!蓋此內有成仙了道之奧妙,有發明萬化之奇方也。」
《西遊記》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書中並未有貶低任何一個教派。對於太上老君,作者也是給足了他的面子,不僅將他設定的地位尊貴,也有補天、化胡等大功績,唐僧師徒的西行路上他也沒有少幫忙,只是這些並不能說明他的實力超群。太上老君多次對玉帝出謀劃策,幫忙降伏孫悟空,顯然就是朝中文官的設定,再加上他的煉丹、打造兵器的技術,就更像治國國師了!書中老君實力最好的表現是救活了被紫金葫蘆化成血水的金角和銀角,但這更多的是因為他懂得紫金葫蘆的奧秘。所以老君在《西遊記》中是個文臣,並非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