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音樂牧童
最近《三十而已》很火,我也跳躍著刷了幾集。都說小說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電視劇本也大致如此。
一部劇本,要想火。觀眾的代入感是必須的,無論是你代入主角抑或路人,反正能看到你生活的影子,做到這般,基本O了。
《三十而已》的編劇,就是在觀眾的代入感上大做文章。你看到的劇中人物特徵,何嘗不存在於你某一社交對象的身上?
在我看來,《三十而已》人物的名字,都有著隱喻。
顧佳=顧家,一個自身極其努力且滿懷自信的女人,有著家庭每一步規劃,相夫教子,屬於那種有機會抓住機會,沒有機會創造機會的商場女強人。渴望通過自己努力,短時間實現「彎道超車」的階層跨越。
王漫妮=王money,本質上,這個形象就是拜金女的人設。一個奢侈品店的銷售主管,在渴望愛情的背後,其實是渴望物質。愛情不過是她的一個幌子,真要講究愛情的話,那個開咖啡館的前男友和後來的張主任,遠比梁正賢合適。
鍾曉芹=鍾小情,傻白甜是編劇為了故意區別上面兩女主。角色終究要各有特點,把這三個女人搭臺一起,基本上涵蓋了現實中女性的大部分價值需求。只是,一個有過多位女朋友的富二代,心甘情願當備胎迷戀她,這恐怕僅用容貌和性格不足以解釋得通。
許幻山=許幻想,一個天生有著藝術氣質的理想主義者。幻想,是藝術家靈感的源泉,但理想主義者,放置社會層面,都不怎麼討喜,結局也不會獲得傳統認可。理想一旦與現實脫軌,那矛盾的激化,也就順理成章。
陳嶼=陳愚,作為傳統媒體的從業者,他哪怕才華橫溢,但囿於他生性木訥、情商笨拙,婚姻生活一團糟的同時,工作被邊緣化也是大概率之事。
梁正賢=梁正閒,財務自由,奉行不婚主義,但花花腸子還是演繹得爐火純青。社會上這種new money還是很普遍的,阿里的蔣公子不就這樣?家裡彩旗不倒,外面紅旗飄飄。到他們這段位,各種婊的無限誘惑,即使是柳下惠也扛不住啊。
……
好多人說,《三十而已》男主都是渣男,除了許子言和顧佳爸。
我也承認,男人沒什麼好東西。但如果把劇中男主人設放置到生活中來解讀,也沒那麼不堪。況且嚷嚷渣男的大多是群情激奮的女性,她們所要表達的是什麼?無非是發洩自己生活中的不爽,畢竟,她們在劇中看到了自己某一面的影子。
許幻山怎麼就渣男了?本來不諳經商之道的他,進商界也是被顧佳的不甘心綁架的。實際上,按照小富即安的理念,他們一家在魔都完全可以愜意地生活。若說舉債貸款購置高檔小區也就算了,但接下來顧佳一連串的騷操作(許子言進貴族幼兒園、顧佳煞費苦心進太太圈、挪用煙花公司資金收購茶廠),只能證明顧佳的得隴望蜀。
渴望階層躍遷沒有錯,但這其中沒有捷徑可走。想靠太太圈的人脈助力,那是顧佳的一廂情願,因為彼此的資源不對等,所以被坑也就必然。任何人在社群中是有價值感的,這種價值感因圈子各異。也許顧佳在朋友圈的價值感宏大,但在太太圈就狗屁不是了。
所以說,許幻山的出軌,顧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好好經營煙花公司,一步一個腳印,那才是正道。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欲速則不達,顧佳不是不明白這道理,而是因為old money對她誘惑太大了。步子邁大了,一不小心就扯到蛋了。
同樣,王漫妮也終究抵擋不了money的誘惑。她口口聲聲的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上的。不是這樣的嗎?郵輪遊升艙的目的,就是為了邂逅new money們,然後來段浪漫而不失物化的豔遇。她也如願以償遇到了梁正賢。
但梁正賢就渣男了?我看未必。即便梁在感情上有些玩世不恭,但至少還是滿足了王漫妮的物質層面。既要愛情,還要麵包,只能暴露出王漫妮反差婊的人設。
我可以理解女人對愛情的物化,但千萬別還指望著愛情的純粹,好事不可能被一人獨享。王漫妮說愛的是梁正賢這個人,太虛偽。如果梁是窮光蛋,她還能愛?
還是梁的前女友趙靜語說得好:別把自己說得那麼高尚,像你這樣的女孩子我見得多了,就是用愛情去掩飾自己的虛榮和自私。
男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女人也無所謂正派,正派是因為受到的誘惑不夠。用這句話來形容整劇,很適合。
許幻山不是不忠誠愛情,而是顧佳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了他對愛情背叛的籌碼。突破了那個臨界點,「渣」就毫無違和感。其實,顧佳還是沒折騰明白欲望的哲義,拿叔本華的觀點來說,欲望滿足了一個,必然會滋生另一個。滿足了,無聊;不滿足,痛苦。無窮無盡。
這個欲望論,放置在鍾曉陽和鍾曉芹的姐弟戀上,一樣適用。
都是欲望惹的禍,物慾和情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