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一書中包括姜子牙、哪吒、楊戩等在內的一眾主角們,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槽點。但是有一個人,哪怕是以最苛刻的標準去評價,也絕對可以稱得上好人,書中對他的描述幾近於完美。
可惜就是這樣完美的一個人物,結局卻著實悽慘,被剁成肉醬之後還做成了肉餅給自己父親吃掉,這個人就是西伯侯之長子——伯邑考!
一. 有治國安邦之能,又至情至性至孝
西伯侯姬昌動身去朝歌前,欲將朝政託付給長子伯邑考,這就相當於後世所謂的太子監國。要放在一般太子身上,那還不驚喜欲狂啊。但伯邑考卻是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載之難,子當代往,父王不可親去。」竟欲以身代父赴險,連監國之位都不要了。
陰謀論者看到這裡可能會說,伯邑考這不會是惺惺作態吧,畢竟紂王召的是姬昌赴朝歌,他明知自己是不可能代替姬昌才這麼說的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人也就不值得老吳將其推崇為幾近於完美的人了。
伯邑考在姬昌走後,沿襲父親的政策,對無妻者給予金錢而娶;貧而愆期未嫁者,給與金銀而嫁;孤寒無依者,月給口糧,毋使欠缺。可謂是完美地完成了父親交給他的任務,而且整整七年時間,也足以令他掌控朝庭了。
大權在握,又將治下管理得井井有條,按理說這個時期的伯邑考應該是春風得意的吧?
並不是,伯邑考在這幾年中一直不快樂,雖然姬昌在走之前曾嚴令過伯邑考不得前去朝歌搭救他,但伯邑考等了七年,終於還是決定這輩子第一次違背父親的意願,決定帶上重禮,親自涉險到朝歌去代父贖罪。
其下重臣散宜生苦勸伯邑考說,主公(姬昌)去之前曾說過,讓您好好管理國家,他七年之後自然就會回國,如果您實在於心難安,派一個使者去問安就可以了,何必親身犯險呢?
伯邑考卻不聽,說父王有難,在異鄉被關了足足七年,舉目無親,我這當兒子的於心何忍啊。所謂立家治國,我們這些做兒子的連對父親盡孝都做不到,還談何立家治國呢?
姬昌有九十九個親生兒子,伯邑考是其中的老大,以伯邑考當時的情況,想要父親身前有人盡孝,其實完全可以派一個弟弟過去。但他因一腔至孝,決意親自前往,把監國之位傳給自己弟弟姬發,一片赤子之心,實足以感動千古。
二.長相英俊得讓女人想犯罪,才情驚豔得讓紂王動容
伯邑考到朝歌后,走了亞相比幹的門路入宮拜見紂王,卻被立在後堂簾內的妲己見了,只一眼,卻是差點把這善於誘惑人的妖妃魂都勾了去。
原文中是這麼說的:妲己在簾內,見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紅齒白,言語溫柔。妲己傳旨:「捲去珠簾。」
在那個時代,身於後宮的妲己現面去見伯邑考其實是有些犯忌諱的,但就算是這樣妲己都沒能忍得住當場就要出去和伯邑考見上一面說幾句話,可見伯邑考魅力之強,絕對比現在那些小鮮肉還要強得多。
伯邑考的魅力還不僅限於容貌和風度,他善能鼓琴的名聲當時傳遍滿朝,就連身處深宮中的妲己都知道,因此逼伯邑考當場獻曲。
在得到紂王的承諾,說只要能撫琴讓他高興了,就特赦他父姬昌與他回國後,立即使出渾身解數,撫弄了一曲「風入松」。
文中說邑考這一曲撫罷,只見音韻悠揚,真如戛玉鳴珠,萬壑松濤,清婉欲絕,令人塵襟頓爽,恍如身在瑤池風闕,而笙篁簫管,檀板謳歌,覺欲氣逼人耳。正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就連紂王這等多了大場面的人都不由得驚嘆,對妲己說伯邑考之曲可稱盡善盡美,真是連刺都挑不出來。這樣一位面容俊美之極,又才情冠絕天下的男子,有幾個少女能抵擋得住他的魅力呢。
就連妖妃妲己都不行,妲己聽完伯邑考撫曲偷看邑考,只見其面如滿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風情嫋嫋動人,頓時就動了情。進饞言讓紂王把伯邑考留在深宮之中傳她撫琴之技,實際上卻是想趁著傳藝之時對其百般挑逗,欲引伯邑考為自己的床上之賓。
讓大名鼎鼎的一代妖妃,變成尤如現代社會的迷妹一般,伯邑考個人魅力之強,在歷代文學作品中,也可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
三.坐懷不亂,有禮有節,寧折不彎
說服紂王將伯邑考留下教琴後,妲己迫不及待地就把紂王給灌醉睡下,然後命人取來琴,竟是一刻也不願意多等,立即就想借學琴之名與伯邑考親近。
伯邑考欲正經授琴,妲己卻是曲意勾引,面若桃花,眉目含情,甚至藉機在伯邑考耳邊輕語吹氣。
儲君,妲己能以一己之力引得紂王荒廢朝政,其美豔之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這般刻意行使妖媚之力,一般的男人哪裡頂得住,可是這伯邑考卻是絲毫不為所動,謹守禮儀只管授琴。
妲己眼見勾引不動伯邑考,又借學琴之名,讓伯邑考抱著自己,握著自己的雙手來傳授琴藝,這就是赤果果地表明自己的欲望了。
伯邑考這一次過來朝歌,唯一的目的就是迎回自己的父親,而當時妲己亂政,幾乎可以幫紂王作主。相信伯邑考也明白,只要他一點頭從了妲己做了這個入幕之賓,回頭妲己隨便對紂王撒個嬌賣個萌,放他父子二人回西歧只是小事耳。
再說這種事反正男人吃不了虧,還能給囚禁自己父親七年的紂王戴上那麼一頂綠帽子,真可謂是兩全齊美呢,何樂而不為呢?
可惜這只是咱們這些普通人的想法,伯邑考卻只是暗暗切齒,認為妲己把自己看輕成了不忠 、不德 、不孝、不仁、非禮、非義、不智、不良之類,寧願自己受萬仞之誅,也不可敗壞了姬家的門風,否則九泉之下也無顏見先祖。
因此伯邑考勃然作色,怒斥妲己是想讓他遺臭萬年,請她不要自誤,侮辱了自己也侮辱了紂王。直把個妖妃羞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可惜妲己豈是好相與的,回頭就惡人先告狀,言說伯邑考欲對自己行不軌之事。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伯邑考竟然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琴音,讓紂王感受到自己的一腔忠心愛國之意,竟是沒辦法生出加害之心,可見其琴藝之神。
奈何妲己此時已是對他因愛生恨,緊咬著不放,饞言一波接著一波,伯邑考眼見實在躲不過去,最後竟又用琴藝想對紂王一勸諫,期盼他施行仁德之政,最後還以琴擲去行刺於妲己,存了以死相諫的心思。
可憐一代風華絕代奇男子,被妲己進饞言千刀萬剮剁成了一堆肉醬,甚至還被做成了肉餅送去給父親姬昌食用,以此來試探姬昌是否真能料事如神,有聖人之象,如果是的話就會對其進行加害。
姬昌擅長先天推演,強忍著傷痛吃下了伯邑考的肉做成的餅,從而讓紂王放鬆了對自己的警惕心。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伯邑考也算是用自己的生命,為父親最終脫離囹圇出了出後一分力!
封神之時,姜子牙感其忠孝,封其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神權之重僅次於玉皇大帝,命為尊貴之神,代表尊貴、權力、帝皇,這個位置《封神演義》中也僅有伯邑考一人當得起了!
《封神演義》原著有詩一首贈伯邑考曰:
忠臣孝子死無辜,只為殷商有怪狐。淫亂不羞先薦恥,貞誠豈畏後來誅。寧甘萬刃留青白,不受千嬌學獨夫。史冊不汙千載恨,令人屈指淚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