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第一奇男子,能力品行近乎完美,封神地位僅次玉帝

2020-11-08 麥霸老吳

《封神演義》一書中包括姜子牙、哪吒、楊戩等在內的一眾主角們,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槽點。但是有一個人,哪怕是以最苛刻的標準去評價,也絕對可以稱得上好人,書中對他的描述幾近於完美。

可惜就是這樣完美的一個人物,結局卻著實悽慘,被剁成肉醬之後還做成了肉餅給自己父親吃掉,這個人就是西伯侯之長子——伯邑考!


一. 有治國安邦之能,又至情至性至孝


西伯侯姬昌動身去朝歌前,欲將朝政託付給長子伯邑考,這就相當於後世所謂的太子監國。要放在一般太子身上,那還不驚喜欲狂啊。但伯邑考卻是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載之難,子當代往,父王不可親去。」竟欲以身代父赴險,連監國之位都不要了。

陰謀論者看到這裡可能會說,伯邑考這不會是惺惺作態吧,畢竟紂王召的是姬昌赴朝歌,他明知自己是不可能代替姬昌才這麼說的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人也就不值得老吳將其推崇為幾近於完美的人了。

伯邑考在姬昌走後,沿襲父親的政策,對無妻者給予金錢而娶;貧而愆期未嫁者,給與金銀而嫁;孤寒無依者,月給口糧,毋使欠缺。可謂是完美地完成了父親交給他的任務,而且整整七年時間,也足以令他掌控朝庭了。

大權在握,又將治下管理得井井有條,按理說這個時期的伯邑考應該是春風得意的吧?

並不是,伯邑考在這幾年中一直不快樂,雖然姬昌在走之前曾嚴令過伯邑考不得前去朝歌搭救他,但伯邑考等了七年,終於還是決定這輩子第一次違背父親的意願,決定帶上重禮,親自涉險到朝歌去代父贖罪。

其下重臣散宜生苦勸伯邑考說,主公(姬昌)去之前曾說過,讓您好好管理國家,他七年之後自然就會回國,如果您實在於心難安,派一個使者去問安就可以了,何必親身犯險呢?

伯邑考卻不聽,說父王有難,在異鄉被關了足足七年,舉目無親,我這當兒子的於心何忍啊。所謂立家治國,我們這些做兒子的連對父親盡孝都做不到,還談何立家治國呢?

姬昌有九十九個親生兒子,伯邑考是其中的老大,以伯邑考當時的情況,想要父親身前有人盡孝,其實完全可以派一個弟弟過去。但他因一腔至孝,決意親自前往,把監國之位傳給自己弟弟姬發,一片赤子之心,實足以感動千古。


二.長相英俊得讓女人想犯罪,才情驚豔得讓紂王動容


伯邑考到朝歌后,走了亞相比幹的門路入宮拜見紂王,卻被立在後堂簾內的妲己見了,只一眼,卻是差點把這善於誘惑人的妖妃魂都勾了去。

原文中是這麼說的:妲己在簾內,見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紅齒白,言語溫柔。妲己傳旨:「捲去珠簾。」

在那個時代,身於後宮的妲己現面去見伯邑考其實是有些犯忌諱的,但就算是這樣妲己都沒能忍得住當場就要出去和伯邑考見上一面說幾句話,可見伯邑考魅力之強,絕對比現在那些小鮮肉還要強得多。

伯邑考的魅力還不僅限於容貌和風度,他善能鼓琴的名聲當時傳遍滿朝,就連身處深宮中的妲己都知道,因此逼伯邑考當場獻曲。

在得到紂王的承諾,說只要能撫琴讓他高興了,就特赦他父姬昌與他回國後,立即使出渾身解數,撫弄了一曲「風入松」。

文中說邑考這一曲撫罷,只見音韻悠揚,真如戛玉鳴珠,萬壑松濤,清婉欲絕,令人塵襟頓爽,恍如身在瑤池風闕,而笙篁簫管,檀板謳歌,覺欲氣逼人耳。正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就連紂王這等多了大場面的人都不由得驚嘆,對妲己說伯邑考之曲可稱盡善盡美,真是連刺都挑不出來。這樣一位面容俊美之極,又才情冠絕天下的男子,有幾個少女能抵擋得住他的魅力呢。

就連妖妃妲己都不行,妲己聽完伯邑考撫曲偷看邑考,只見其面如滿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風情嫋嫋動人,頓時就動了情。進饞言讓紂王把伯邑考留在深宮之中傳她撫琴之技,實際上卻是想趁著傳藝之時對其百般挑逗,欲引伯邑考為自己的床上之賓。

讓大名鼎鼎的一代妖妃,變成尤如現代社會的迷妹一般,伯邑考個人魅力之強,在歷代文學作品中,也可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


三.坐懷不亂,有禮有節,寧折不彎


說服紂王將伯邑考留下教琴後,妲己迫不及待地就把紂王給灌醉睡下,然後命人取來琴,竟是一刻也不願意多等,立即就想借學琴之名與伯邑考親近。

伯邑考欲正經授琴,妲己卻是曲意勾引,面若桃花,眉目含情,甚至藉機在伯邑考耳邊輕語吹氣。

儲君,妲己能以一己之力引得紂王荒廢朝政,其美豔之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這般刻意行使妖媚之力,一般的男人哪裡頂得住,可是這伯邑考卻是絲毫不為所動,謹守禮儀只管授琴。

妲己眼見勾引不動伯邑考,又借學琴之名,讓伯邑考抱著自己,握著自己的雙手來傳授琴藝,這就是赤果果地表明自己的欲望了。

伯邑考這一次過來朝歌,唯一的目的就是迎回自己的父親,而當時妲己亂政,幾乎可以幫紂王作主。相信伯邑考也明白,只要他一點頭從了妲己做了這個入幕之賓,回頭妲己隨便對紂王撒個嬌賣個萌,放他父子二人回西歧只是小事耳。

再說這種事反正男人吃不了虧,還能給囚禁自己父親七年的紂王戴上那麼一頂綠帽子,真可謂是兩全齊美呢,何樂而不為呢?

可惜這只是咱們這些普通人的想法,伯邑考卻只是暗暗切齒,認為妲己把自己看輕成了不忠 、不德 、不孝、不仁、非禮、非義、不智、不良之類,寧願自己受萬仞之誅,也不可敗壞了姬家的門風,否則九泉之下也無顏見先祖。

因此伯邑考勃然作色,怒斥妲己是想讓他遺臭萬年,請她不要自誤,侮辱了自己也侮辱了紂王。直把個妖妃羞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可惜妲己豈是好相與的,回頭就惡人先告狀,言說伯邑考欲對自己行不軌之事。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伯邑考竟然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琴音,讓紂王感受到自己的一腔忠心愛國之意,竟是沒辦法生出加害之心,可見其琴藝之神。

奈何妲己此時已是對他因愛生恨,緊咬著不放,饞言一波接著一波,伯邑考眼見實在躲不過去,最後竟又用琴藝想對紂王一勸諫,期盼他施行仁德之政,最後還以琴擲去行刺於妲己,存了以死相諫的心思。

可憐一代風華絕代奇男子,被妲己進饞言千刀萬剮剁成了一堆肉醬,甚至還被做成了肉餅送去給父親姬昌食用,以此來試探姬昌是否真能料事如神,有聖人之象,如果是的話就會對其進行加害。

姬昌擅長先天推演,強忍著傷痛吃下了伯邑考的肉做成的餅,從而讓紂王放鬆了對自己的警惕心。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伯邑考也算是用自己的生命,為父親最終脫離囹圇出了出後一分力!

封神之時,姜子牙感其忠孝,封其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神權之重僅次於玉皇大帝,命為尊貴之神,代表尊貴、權力、帝皇,這個位置《封神演義》中也僅有伯邑考一人當得起了!

《封神演義》原著有詩一首贈伯邑考曰:

忠臣孝子死無辜,只為殷商有怪狐。淫亂不羞先薦恥,貞誠豈畏後來誅。寧甘萬刃留青白,不受千嬌學獨夫。史冊不汙千載恨,令人屈指淚如珠。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眼睜睜看著玉帝的女兒被殺,為什麼就是不救
    在《封神演義》中提到,三界之主的玉帝,有一個女兒,叫龍吉公主。本來在天上好好的,結果有一次蟠桃會上,失了禮數,結果被玉帝懲罰下界。若干年後,龍吉公主出手幫助姜子牙伐紂,希望通過封神之戰,重回天庭。,畢竟封神之戰,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給玉帝招收神仙。
  • 封神演義中,他是三界第一仙,玉帝依仗他,元始通天懼怕他
    在《封神演義》中,有個貫穿全文卻一直沒有現身的神仙,他就是天庭之主。關於封神中天庭之主到底是昊天上帝還是玉皇大帝,一直都備受讀者爭議。這也就是為什麼封神演義中,一會說是奉玉帝之命,一會說是奉昊天上帝之命,稱呼混亂的原因吧!
  • 《封神演義》中,妲己為何沒上封神榜,或許有人要她當替罪羊
    《封神演義》中有很多很好玩的陰謀論,很多起爭論,有時候和小說本身已經關係不大。《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對標的是《西遊記》,很多人物也有碰瓷西遊記的嫌疑,但是小說寫得很爛。封神榜就是封神演義這部小說的排行榜。封神演義小說中,每個角色死後都會獲得一個認證,這種認證和神仙體系掛鈎,算是對古典神話體系進行了一個梳理。在封神中即使壞人死了,也被封神。
  • 《封神演義》十大謠言
    西遊記的主旨是三教合一,兩邊都既黑又粉;而封神演義的作者雖欲與西遊、水滸鼎足而三,但限於筆力,無論道教還是西方教的大能,均塑造得缺乏宗師氣度。二、聖人之下皆螻蟻這個是現代小說《佛本是道》的設定,被各種洪荒流沿用。其實,《封神演義》原著中,&34;的意思並非洪荒流中&34;之意,而是&34;。
  • 《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人
    《封神演義》:李靖原是商朝的陳塘關總兵,後為周朝的中軍元帥——最終成為掌管十萬天兵天將的託塔天王,住天宮(雲樓宮、昆沙宮)。他是金吒、木吒、哪吒之父,自幼訪道修真,曾拜西崑侖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後因仙道難成,下山為官,乃地方官員,商朝的關口守將,曾任職陳塘關總兵,因為收服三子哪吒之故,得燃燈道人賜予玲瓏黃金塔,並拜燃燈道人為師,因燃燈道人在玉虛宮中身分特殊,地位高於其他十二仙,故此李靖在玉虛三代弟子中輩分也較高,至少,他不稱姜子牙「師叔」。
  • 你知道《封神演義》中的五方旗分別是什麼嗎?有什麼能力?
    因為《封神演義》裡面沒有提到北方的旗,在《封神演義》第六十五回:「殷郊岐山受犁鋤」中,為治殷郊,廣成子先後借來了離地焰光旗,青蓮寶色旗,南極仙翁借來素色雲界旗所以,在封神原著中大家只看到了四方旗。那麼北方的旗子是什麼呢?答案在《西遊記》中,在《西遊記》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哪吒三太子向北天門的真武大帝借用的一面旗子,名為皂雕旗。全名為:真武皂雕旗。因為《封神演義》沒有提到北方旗,所以這面北方旗,也僅僅是後世讀者的合理聯想而已。
  • 封神演義:姜子牙掌握封神榜,為何沒給自己封神職?
    封神演義,作為古代傳統以神話背景為題材的小說,自古至今一直很受大家喜歡,近年來更是多次被拍成影視劇,或電影呈現在觀眾面前。筆者小時候看《封神榜》,就非常羨慕,甚至希望自己被姜子牙封成神仙。然而相信包括筆者以及很多觀眾好奇,為何姜子牙最終不封自己做神仙呢?而是寧願選擇做一個凡人,了此殘生?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否是真心下山助周伐紂的?
    另外涉及到影視作品中的演繹片段進行對比皆為筆者個人情感。說是姜子牙上崑崙山求道已經四十年了,元始天尊見時機已到,就給姜子牙發布了下山的任務,在演義中這樣寫道「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富貴。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 《封神演義》中紂王真的只是因為一首詩而遭到亡國之禍嗎?
    說封神,道封神,千修萬載得道行,只因興亡劫運至,封神榜上定遊魂。說到封神榜,相信各位觀眾都已經看過不少版本的相關影視作品,無論是完整的故事演繹,還是經典片段的精彩改編,都向我們講述了一段傳奇而又古老的神話故事。那麼從本期節目開始就由小土豆我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封神演義》。
  • 封神九聖,實力地位應該怎麼排,誰是第一
    《封神演義》以姜子牙助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為歷史背景,描寫了一段精彩絕倫的上古神話,以玉虛宮元始天尊為代表的闡教和碧遊宮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諸仙為主,還有人教天上老君,西方教接引準提,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
  • 《封神演義》中十大凡人猛士排行榜
    封神演義,是我國歷史上最具演義色彩的長篇神話史詩,重敘事,輕人物心理刻畫,以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為軸,以封神為主線,展現了道家闡教和截教兩派的明爭暗鬥,相互鬥法。書中姜尚所統領的西周將士,從岐山之西開始,一路東徵,過關斬將,直破殷商國都。
  • 為什麼說《封神演義》在某種程度上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
    近幾年各種以古典名著和知名小說為基礎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以四大名著和《封神演義》為基礎的改編作品數量極多。有意思的是,《封神演義》的改編作品的好評好像要多於改編四大名著。那麼《封神演義》為什麼要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呢?
  • 封神演義裡有名有姓的仙人妖,死後大多成神,有九位卻沒被封神
    封神演義裡面,有名有姓的仙、人、妖,死後大多都被封為了正神但也有幾個特別的,死後沒有上封神榜,是哪幾個呢? 第一:龜靈聖母 封神演義裡面,死得最憋屈的高手就是龜靈聖母。她是通天教主四大親傳弟子之一,能力很強。雖然廣成子的番天印把她打回了原形,她卻能保住性命,已是非常不錯。
  • 封神演義,紂王手下一諸侯,因地位太高,姜子牙都沒資格給他封神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在這些正神中,大家會發現,商朝紂王旗下的大臣們,不管是奸臣和忠臣,很多都被姜子牙封神了。對於那些奸臣被封神,有些夥伴或許會疑惑,連壞人都能被封神,天理何在啊。姜恆楚死後被姜子牙封為帝車星,鄂崇禹死後被封為天馬星,崇侯虎死後被封為大耗星,而姬昌死後並沒有被姜子牙封神。
  • 封神演義中那些旁門左道的邪術
    封神演義,以武王伐紂為主線,替昊天上帝選神職人員,引發了闡教和截教之間的理念和道法之爭。到高潮時,成了幾大聖人之間的對戰,雙方各施本領,在誅仙陣和萬仙陣進行了兩次巔峰對決,讓觀者直呼過癮。縱觀封神演義,闡教和截教等級比較高的門人,除了闡教喜歡整點陰謀詭計或者偷襲之外,雙方的交戰基本還是一板一眼,按照既定套路展開。有道術的用道術,金木水火土遁,玄功變化,三頭六臂,或者金身無敵,基本就是這些套路。有法寶的用法寶,戰至最後,法寶強者為王。
  • 《封神演義》中蘇護髮誓永不朝商,卻為何又送妲己進宮?
    說封神,道封神,千修萬載得道行,只因興亡劫運至,封神榜上定遊魂。在上一期的節目中,咱們聊了聊《封神演義》一書中,女媧對於紂王題詩褻瀆大怒,原本想親自動手教訓紂王,但是算到天數使然,成湯氣數未盡,且自有正義之師取而代之,所以暫且放過,轉而安排軒轅墳三妖去迷惑紂王的一些緣由。
  • 大爭之世的新封神演義(下)
    所以誰上封神榜他不管,但必須要完成這個封神殺劫的任務。更甚者,鴻鈞雖然沒有人格化上的喜好,但是他是有看門童子存在的!這個當年的看門童子就是如今的天庭昊天上帝。(你沒看錯,不是玉帝,玉帝是宋朝人的道君皇帝封的!)而昊天上帝只重點出場了一次:就是向鴻鈞哭訴手下沒人,需要眾多的神人協助,所以要管束人闡截三教的諸位仙人。
  • 從古典籍中探尋《封神演義》的歷史原貌
    能夠用如此隆重的物品祭祀文丁,足見文丁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祭祀文丁的這位商王,不是別人,正是文丁的兒子——商王帝乙,帝乙是商王帝辛(即《封神演義》中的紂王)的父親。這其中,最主要的莫過於《尚書》、《詩經》、《史記》、《竹書紀年》等,這些資料也是作者在創作《封神演義》過程中,重點參考的文獻資料。
  • 《封神演義》之真假蘇妲己(上篇)
    在《封神演義》書中第四回講到,蘇護妥協答應送女進宮,一家人含淚告別之後便帶著女兒蘇妲己一行人馬趕往朝歌,蘇護此番乃是戴罪之身,自然路途耽誤不得,一路前進,行至恩州時,天色已晚,有恩州驛丞接見,安排住宿問題,雖然驛丞勸告過蘇護此地鬧過妖怪,住不得,不過蘇護身為一州之候且一身正氣,又有不凡的武藝,豈會懼怕妖精邪魅。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聞仲為雷神,聞仲就是雷公嗎?答案很明顯
    在《封神演義》中,聞仲是商朝太師,權力極大,甚至可以說,他才是凡間的掌權者,因為他是託孤大臣,是擁又打王金鞭的人,能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紂王作為凡間的君王,其實是非常怕他的。是打心裡的怕。聞仲用自己畢生的能力,還邀請了截教各位師兄弟,但最後還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