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英蓮丟失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陷害?

2020-08-29 瓊琚品紅樓

上篇文章我們講到,甄士隱通過三件事無意中得罪了嚴老爺,甚至可能激怒了嚴老爺。嚴老爺是個什麼人?極可能是姑蘇閶門最有勢力的人。

甄士隱得罪了嚴老爺,必有後患。果然,禍患很快就來了。

又是元宵佳節矣。因士隱命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半夜中,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急得霍啟直尋了半夜,至天明不見。那霍啟也就不敢回來見主人,便逃往他鄉去了。

這也太巧合了,我們不得不問一句,這甄英蓮的丟失到底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陷害

答案是人為陷害!

為什麼?因為整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都有蹊蹺,幾年後見證人門子(即當年葫蘆廟的小沙彌)也揭示出甄英蓮是被人拐賣。



誰作的案?

嚴老爺!

因為他最有作案動機。原因如下:甄士隱已經退休了,他最看重和寶貝的一是他的女兒,另一個就是他的錢財。嚴老爺打過甄士隱錢財的主意,沒有得逞;正面不行,就用陰謀

時間為什麼選在元宵節

甄士隱讓家人帶女兒出去看社火花燈,說明他根本沒防備。

時間為什麼選擇的是元宵節?

因為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主要習俗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有些地方還有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元宵節自古以來就以熱鬧喜慶而著名。


小說中霍啟帶著英蓮出去看社火花燈,半夜都沒歸,可見當時的熱鬧。甄士隱半生只這一個女兒,平時都看得比較緊,元宵節是少有的機會可以讓家人帶她外出。

時間選在元宵節也是乘亂好下手,容易把蓄意混成偶然,可以麻痺人。

當事人為什麼叫霍啟(禍起)

讓霍啟負責帶小姐出門,可見甄老爺對霍啟的重用和信任。

元宵丟女兒的家人為什麼叫「霍啟」?「霍啟」諧音「禍起」,偷走甄士隱女兒英蓮是禍事的第一步,所以叫禍起。

曹雪芹寫作草蛇灰線,非常含蓄,常常話說一半,似說非說,欲說還休。目的就是不讓人一眼看穿真相,但作者又留下隱約的線索,讓我們細心去推求事實真相。這裡巧妙地應用諧音這種含蓄隱晦的修辭提醒讀者去注意事件背後的原因。



「禍起」來自於詞語「禍起蕭牆」,意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也比喻身邊的人帶來災禍,出自《論語·季氏》。這裡「霍啟」就指「禍起蕭牆」,意指家人霍啟裡應外合,聯合外人算計甄家。因為後面第四回門子(葫蘆廟的小沙彌)揭示,英蓮是被拐子拐賣。

就是說英蓮丟失不是巧合,是人為,是設計陷害。

霍啟就是當事人之一!霍啟為什麼要背叛主人?是主人對他不好嗎?書中介紹甄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這就排出了她苛待家人的可能性,也就說這個霍啟(禍起)偷賣英蓮或故意給拐子留下機會,不是因為家主母對他不好的原因,而是被外人蒙蔽,或者說被外人誘使幹出的事情。



這句話也同時排除了甄家禍事是因士隱妻子惹事的可能性,把可能性只集中到甄士隱的行為上。

甄士隱的故事裡他只接觸了兩個外人:一個是賈雨村。雨村還太弱小,不具備做壞事的能力,況且他八月十五中秋夜就進京趕考去了,可以排除賈雨村謀害甄家的可能性;餘下就只一個人:即嚴老爺。

作者筆下多麼縝密,一筆不漏,一筆不多。

前面分析過,甄士隱無意中做了三件事得罪了嚴老爺,嚴老爺又是當地最有勢力的人。他要陷害甄士隱有作案動機,也有作案條件。

嚴老爺拜訪甄士隱的目的是要錢,錢沒要到,還變相被羞辱,激怒了嚴老爺。很可能嚴老爺這夥人策反了甄士隱的家人。這是個陰謀,還是一個集團作案。



英蓮丟失這事件表面看是霍啟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實際上是裡應外合串通好的。

地點為什麼是十裡(勢利)街

霍啟為什麼能夠被外人蒙蔽或誘使?去禍害自己主人?

是因為勢利,胳膊擰不過大腿。

以嚴老爺為代表的這波想陷害甄家的人應該是謀定而後動。能夠策反他的家人,那要先替霍啟考慮好後路,還要考慮好把英蓮帶到哪兒去賣,可見十裡街嚴老爺代表的勢力是股很大的勢力,最起碼大過甄老爺很多,才會讓霍啟背叛他的主人去做這麼一個危險的舉動。估計嚴老爺許諾給霍啟豐厚的報酬,肯定比在甄府的報酬要高。報酬高,嚴老爺勢力大,霍啟一是為自己出路考慮,另一也是為了明哲保身。

所以這地方叫勢利街人情巷



勢利:以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指權勢和財利,形勢便利。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天下吏士趨勢利者,皆去魏其歸武安。」

《紅樓夢》的勢利是指霍啟背叛主人甄士隱歸順嚴老爺,幫嚴老爺辦事陷害設計自己的主人甄老爺。自己家裡用老了的家人都能背叛主人,就因為新老闆是比他的舊主人擁有更大的權勢。可見世態炎涼,人心不古。

家人勢利,趨炎附勢,做出讓家主人骨肉離散的壞事。地方勢力無恥,為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威,不容挑戰。嚴老爺幹慣了欺壓百姓的流氓事,沒想到在甄士隱面前玩不轉,他們的手腳豈會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退休書生給束縛住?

遇到一個不懂事的,要挑戰他的權威的,他覺得必須給甄士隱一個教訓。老虎不發威,你還以為是病貓呢!所以故意推這麼一個甄家自己內部的家人出來,幹出這種離散骨肉、傷天害理的無恥流氓事!

不把甄老爺教訓住,叫他以後在這地方怎麼稱王稱霸?哪有更大的空間騰挪轉寰?

所以這地方叫勢利街人情巷,真真名符其實。

多年後見證人門子的話透露英蓮是被拐賣

英蓮是被拐,並且是蓄意拐賣,不然門子怎麼知道這事?

這門子就是當年葫蘆廟的小沙彌,門子曾對賈雨村說過:「一併這拐賣之人我也知道「。再看門子替賈雨村判案:其禍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鄉某姓人氏,按法處治,餘不略及。這話可見出門子對這拐子是知道得非常詳細,家住哪裡,姓什名誰,什麼原因。不僅把拐子消息搞得透裡透,連被拐之人及原由也明明白白,從他對賈雨村說的話:老爺,你當被買之丫頭是誰?……這人算來還是老爺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蘆廟旁住的甄老爺的小姐,名喚英蓮的。」門子又告訴賈雨村:「這一種拐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了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



門子對這些事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可見當時的陰謀,是參與作案的一伙人都知道的事。門子(當時的小沙彌)和這事脫不了干係。閱歷決定一個人對一件事的判斷,門子看到十裡街發生在甄老爺家的悲劇,是他人生的一次大震撼,也是大成長。在這次事件中,他形成了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學,先要生存,再圖發展,絕不可以惹有權勢的人。

所以他知道英蓮被拐的全部真相卻不敢去管,也是深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力量。他一定知道是嚴老爺指使人幹的,知道是甄士隱得罪了嚴老爺。明了這些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他唯一的善良就是去勸勸英蓮、安慰一下。



這也可以解釋英蓮累及爹娘的說法。

嚴老爺指使人拐走英蓮,就拿走了甄氏夫婦活著的希望,孩子五歲,正是最可愛的時候,老夫妻倆的感情寄託突然沒了。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豈不思想?因晝夜啼哭,幾乎不曾尋死。看看的一月,士隱先就得了一病。當時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構疾,日日請醫療治。

此事擾亂了甄氏夫婦的心智,導致下一個災禍,所以說英蓮累及爹娘。



小結:所以甄英蓮丟失,表面上的一系列巧合是作者寫出來混人的表象,既要遮蓋,又要揭示,反而是欲蓋彌彰!時間恰巧在元宵節是因乘亂好下手,易把蓄意混成偶然;當事人霍啟諧音「禍起」意指「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小說意指家人霍啟裡應外合算計甄家;地點勢利街,指這裡是以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的地方;幾年後見證人門子透露英蓮是被拐賣證明甄英蓮丟失是人為陷害。嚴老爺終究還是報了羞辱之仇,第一把火燒到甄家,讓他們骨肉離散。做這件事不僅報復和教訓了甄士隱,還擾亂了甄家夫婦的心智,易引起下一個災禍。

相關焦點

  • 明代「青蛙救人」奇案:郭子章聽蛙叫斷案,巧合還是冥冥中的天意
    青蛙明代有個「神探」名叫郭子章,世人多稱其為郭青螺郭公附近傳來聲音異常的大片蛙叫,持續不斷讓人難以心安。出於職業敏感,郭子章派人前去查看。很快衙役就來回報,前方不遠處有一個淺坑,裡面有一個人死在裡面。郭子章率隊前往查看,只見淺坑中有一人口鼻被人用溼泥堵死躺在裡面,身上爬滿了水蛙,這些青蛙都在跳躍、悲鳴。
  • 16衝動殺人,20年後出獄,心愛的女孩早已離世,是天意還是巧合
    雖然後來家道中落,但父母都算是有點文化的人。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開始教他認字。他自幼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整個小學階段一直到初二成績都名列前茅,還一直擔任班幹部。那片樹林,以河為界,屬於相鄰的兩個村子。他們見面以後像往常一般聊了才幾句。突然女孩猛地尖叫起來。他連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女孩說剛才她看到一個女的,穿著一件長長的白衣裳。頭髮長長的,沒有臉,也沒有腳。可是順著女孩子指的方向望過去,什麼都看不到。「肯定是你的幻覺,天這麼黑,就是有什麼你也看不到的。」他安慰女孩。女孩渾身顫慄,連話都說不清楚了。他也慌了,拉起女孩的手就往村子裡走。
  • 比幹的身死,是人為還是天意?
    姜子牙開了一個算命的命館之後,一日,玉石琵琶精在皇宮找妲己吃人後要回軒轅墳內。但卻發現姜子牙在給人算命,都說他算的很準。不相信的琵琶精,化身為一個穿著重孝的女子去試探姜子牙的算卦之術,但結果卻被姜子牙運起火眼金睛看穿了妖怪的本體。
  • 小說:男子離奇身亡,身處一室的記者成嫌犯,這是巧合還是陷害?
    山爺對他笑道:「這個地方一點也不保險,可是存放一點小偷們不感興趣的資料,還是不成問題的。」肖炘傑勉強笑了笑,在城北,沒有什麼小偷會這麼不開眼光顧山爺的辦公室。打開保險柜,山爺從裡面拿出一個文件袋,看了一下後遞給肖炘傑。
  • 小說:工友合影,所有拍照閉眼的人意外死亡,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濱河建設工程剛起的時候,工頭為了紀念新的建程開啟,所以為四叔他們合影,然而工友大合影中,所有拍照閉眼的人全都意外死亡了!眾人唯恐避之不及,全都捲鋪蓋逃離工地!再沒有人敢踏入半步!最開始接觸相機的時候,許多人總說鏡頭可以吸走人們的靈魂,關於相片全都避之不及,如今看來,大家都不以為然。
  • 總有些無法解釋的巧合
    在你身邊有沒有那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巧合呢?我來講一下自己見過的一件像是天意的巧合。那是1998年的一個秋天,農村還十分落後,村裡大部分是木柵欄門子。一戶人家家裡有一顆枯樹,枯樹就在木柵欄門旁邊,上面長了很多木耳,幾個孩子就商量去摘。當時大人不在家,木門是關著的,除了上樹那個其他孩子都站在外面看著。木耳長在樹上一層房屋的高度,其中一個就爬樹上去摘。
  • 忘羨團聚_為一人燒羹飲酒,聽兩位撫琴吹笛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成佛了,但是沒有看見他傳法度人,而這個傳法度人的任務就交給甄士隱了。甄士隱其實就是警幻仙子的夫君,實為彌勒菩薩,為舜帝再來,為玉清真王,為太上老君,為一切眾生之父,所以男孩子賈芸認賈寶玉為父,這表示芸芸眾生認玉清真王為父。
  • 小說:天意使然
    趙明心裏面也有些傷感,但是這個時候已經十二點了,所以趙明還是決定回家,因為老婆孫靜雅還在等著自己回去。於是趙明咬了咬牙,做出了一個比較艱難的決定,轉身離開了病房。回到家之後,趙明發現孫靜雅果然還在等著自己。於是趙明上去給了老婆孫靜雅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就去洗澡了。
  • 被坑死的殷郊:有心抗爭天意,卻敗於師門上下的算計
    筆者在前文中提及,殷洪之死不過是殷郊反水的一個誘因,他心中始終視自己為成湯的太子其二,申公豹的道行不過爾爾,為何就能這麼巧合地跟兄弟二人碰上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故意走漏了消息,如果反水是註定的,那就通知申公豹在半路截胡;如果不是,那就碰碰運氣算了。
  • 經典故事:天意!
    才走出沒幾步,突然半空中傳來一聲斷喝:「什麼人?」郝郎中定神一看,見眼前橫著四條漢子,一個個臉上全用鍋底灰抹得一塌糊塗,手裡的鐵棍在夜光下閃著寒光。郝郎中知道遇上匪徒了,連忙說:「我是替人看病的郎中,借道給個方便吧?」
  • 看《天下第一》,淺析朱無視陷害古三通的真正原因
    現在再看才明白,朱無視陷害古三通,要除之而後快,是因為他害怕古三通。 朱無視生於皇族,野心勃勃。但是因為母親身份低微,礙於周邊環境的束縛,他不得不把野心壓制在心裡。第一集的時候,他就和段天涯,歸海一刀,上官海棠說過,人要懂得忍耐和堅持,才能成功。這句話說的就是他自己。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他一直在忍耐,也從來都沒想過放棄,最後終於在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全部都爆發出來。
  • 原以為只是巧合
    細細算來,浣碧和流朱雖同為丫鬟,流朱是為他人活的,所以,也為甄嬛而死的。而浣碧是很 ,僅僅是為了自己活。從這點就能看出,流朱對甄嬛很是忠厚。很多人都很喜歡流朱這個角色,小編也是很喜歡。可惜的是,流朱死的早。
  • 一切都是天意?
    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曾經還有人勸說幾句,時間久了,大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就見怪不怪了。曾經這個小院也算平靜,一對夫婦,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曉川和曉然,一年前,隨著曉川結婚,一切平靜都被打破,曉川的老婆小靜是個溫柔似水的女子,勤勞能幹,兩個人相親相愛。開始還算平靜,奈何婆媳是「天敵」,從開始小打小鬧,到最後大打出手,曉川厭了,小靜委屈,婆婆亦是委屈。
  • 我掉過一次坑,雲裡霧裡,不知是巧合呢,還是其它什麼套路?
    這還是多年前的一件事了。一直是在雲裡霧裡中,沒想清楚是怎麼回事,不知是巧合呢,還是另有什麼原因?真的是很詭異。一天早晨,老婆同我說,今天想去換個手機,我說好呀,一起去吧。吃過早餐,我們就一起出門去上班,想順路去手機店看看。當我們走出小區大門,走在行人道上時,突然一個中年男子神神密密地來到我們身旁,貼近我耳邊說,「大哥,要手機嘛?私貨便宜賣。」
  • ''靈異''與巧合
    各種&39;&39;&34;事情,也許只是巧合中的巧合。今年四月初五,我大姐下葬。由於我在家要照料母親,沒有送我大姐最後一程。三姐吃完午飯,還沒等大姐的紙紮靈屋燒,就離開大姐家,來到我家。三姐進屋還沒落坐,就追問我:&39;媽媽去年十一月為什麼說大姐會死。
  • 兒子丟失二十年,憑著記憶回鄉,看見二十米外的家,扔下百萬離開
    兒子丟失二十年,憑著記憶回鄉,看見二十米外的家,扔下百萬離開天剛蒙蒙亮,寂靜的黃坑村就被一陣新婚夜,李大哥唉聲嘆氣地自責:「要不是我太著急了,小秀也不會丟失,都怪我,素啊,我們真的要認真找找了,或許這孩子只是躲到哪個親戚家去了,不是遇到拐子呢!」苗素興低頭不語,許久才緩緩說道:「都是命,我跟這孩子沒緣,丟失是天意!」李大哥再不說話,生怕再勾起苗素興的傷心事,可他也沒有放棄,只要一有空就悄悄四處尋找。這一找就是二十年。
  • 《甄嬛傳》中秋夜宴的所有「巧合」體現出浣碧自私本性
    浣碧一直都喜歡王爺,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回應,王爺心裡一直喜歡的人是甄嬛!浣碧只能在一旁看著,但她並不是那麼安分認命的人,所以她一直在找機會接近王爺,更希望能嫁給王爺。在一次中秋夜宴中,她找到了機會。 中秋夜宴的那場戲真真是讓人捏了一把汗,那一切看似都那麼巧合,其實一切都是浣碧的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