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講到,甄士隱通過三件事無意中得罪了嚴老爺,甚至可能激怒了嚴老爺。嚴老爺是個什麼人?極可能是姑蘇閶門最有勢力的人。
甄士隱得罪了嚴老爺,必有後患。果然,禍患很快就來了。
又是元宵佳節矣。因士隱命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半夜中,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那有英蓮的蹤影?急得霍啟直尋了半夜,至天明不見。那霍啟也就不敢回來見主人,便逃往他鄉去了。
這也太巧合了,我們不得不問一句,這甄英蓮的丟失到底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陷害?
答案是人為陷害!
為什麼?因為整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都有蹊蹺,幾年後見證人門子(即當年葫蘆廟的小沙彌)也揭示出甄英蓮是被人拐賣。
誰作的案?
嚴老爺!
因為他最有作案動機。原因如下:甄士隱已經退休了,他最看重和寶貝的一是他的女兒,另一個就是他的錢財。嚴老爺打過甄士隱錢財的主意,沒有得逞;正面不行,就用陰謀!
甄士隱讓家人帶女兒出去看社火花燈,說明他根本沒防備。
時間為什麼選擇的是元宵節?
因為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主要習俗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有些地方還有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元宵節自古以來就以熱鬧喜慶而著名。
小說中霍啟帶著英蓮出去看社火花燈,半夜都沒歸,可見當時的熱鬧。甄士隱半生只這一個女兒,平時都看得比較緊,元宵節是少有的機會可以讓家人帶她外出。
時間選在元宵節也是乘亂好下手,容易把蓄意混成偶然,可以麻痺人。
讓霍啟負責帶小姐出門,可見甄老爺對霍啟的重用和信任。
元宵丟女兒的家人為什麼叫「霍啟」?「霍啟」諧音「禍起」,偷走甄士隱女兒英蓮是禍事的第一步,所以叫禍起。
曹雪芹寫作草蛇灰線,非常含蓄,常常話說一半,似說非說,欲說還休。目的就是不讓人一眼看穿真相,但作者又留下隱約的線索,讓我們細心去推求事實真相。這裡巧妙地應用諧音這種含蓄隱晦的修辭提醒讀者去注意事件背後的原因。
「禍起」來自於詞語「禍起蕭牆」,意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也比喻身邊的人帶來災禍,出自《論語·季氏》。這裡「霍啟」就指「禍起蕭牆」,意指家人霍啟裡應外合,聯合外人算計甄家。因為後面第四回門子(葫蘆廟的小沙彌)揭示,英蓮是被拐子拐賣。
就是說英蓮丟失不是巧合,是人為,是設計陷害。
霍啟就是當事人之一!霍啟為什麼要背叛主人?是主人對他不好嗎?書中介紹甄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這就排出了她苛待家人的可能性,也就說這個霍啟(禍起)偷賣英蓮或故意給拐子留下機會,不是因為家主母對他不好的原因,而是被外人蒙蔽,或者說被外人誘使幹出的事情。
這句話也同時排除了甄家禍事是因士隱妻子惹事的可能性,把可能性只集中到甄士隱的行為上。
甄士隱的故事裡他只接觸了兩個外人:一個是賈雨村。雨村還太弱小,不具備做壞事的能力,況且他八月十五中秋夜就進京趕考去了,可以排除賈雨村謀害甄家的可能性;餘下就只一個人:即嚴老爺。
作者筆下多麼縝密,一筆不漏,一筆不多。
前面分析過,甄士隱無意中做了三件事得罪了嚴老爺,嚴老爺又是當地最有勢力的人。他要陷害甄士隱有作案動機,也有作案條件。
嚴老爺拜訪甄士隱的目的是要錢,錢沒要到,還變相被羞辱,激怒了嚴老爺。很可能嚴老爺這夥人策反了甄士隱的家人。這是個陰謀,還是一個集團作案。
英蓮丟失這事件表面看是霍啟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實際上是裡應外合串通好的。
霍啟為什麼能夠被外人蒙蔽或誘使?去禍害自己主人?
是因為勢利,胳膊擰不過大腿。
以嚴老爺為代表的這波想陷害甄家的人應該是謀定而後動。能夠策反他的家人,那要先替霍啟考慮好後路,還要考慮好把英蓮帶到哪兒去賣,可見十裡街嚴老爺代表的勢力是股很大的勢力,最起碼大過甄老爺很多,才會讓霍啟背叛他的主人去做這麼一個危險的舉動。估計嚴老爺許諾給霍啟豐厚的報酬,肯定比在甄府的報酬要高。報酬高,嚴老爺勢力大,霍啟一是為自己出路考慮,另一也是為了明哲保身。
所以這地方叫勢利街人情巷。
勢利:以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指權勢和財利,形勢便利。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天下吏士趨勢利者,皆去魏其歸武安。」
《紅樓夢》的勢利是指霍啟背叛主人甄士隱歸順嚴老爺,幫嚴老爺辦事陷害設計自己的主人甄老爺。自己家裡用老了的家人都能背叛主人,就因為新老闆是比他的舊主人擁有更大的權勢。可見世態炎涼,人心不古。
家人勢利,趨炎附勢,做出讓家主人骨肉離散的壞事。地方勢力無恥,為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威,不容挑戰。嚴老爺幹慣了欺壓百姓的流氓事,沒想到在甄士隱面前玩不轉,他們的手腳豈會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退休書生給束縛住?
遇到一個不懂事的,要挑戰他的權威的,他覺得必須給甄士隱一個教訓。老虎不發威,你還以為是病貓呢!所以故意推這麼一個甄家自己內部的家人出來,幹出這種離散骨肉、傷天害理的無恥流氓事!
不把甄老爺教訓住,叫他以後在這地方怎麼稱王稱霸?哪有更大的空間騰挪轉寰?
所以這地方叫勢利街人情巷,真真名符其實。
英蓮是被拐,並且是蓄意拐賣,不然門子怎麼知道這事?
這門子就是當年葫蘆廟的小沙彌,門子曾對賈雨村說過:「一併這拐賣之人我也知道「。再看門子替賈雨村判案:其禍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鄉某姓人氏,按法處治,餘不略及。這話可見出門子對這拐子是知道得非常詳細,家住哪裡,姓什名誰,什麼原因。不僅把拐子消息搞得透裡透,連被拐之人及原由也明明白白,從他對賈雨村說的話:老爺,你當被買之丫頭是誰?……這人算來還是老爺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蘆廟旁住的甄老爺的小姐,名喚英蓮的。」門子又告訴賈雨村:「這一種拐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了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
門子對這些事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可見當時的陰謀,是參與作案的一伙人都知道的事。門子(當時的小沙彌)和這事脫不了干係。閱歷決定一個人對一件事的判斷,門子看到十裡街發生在甄老爺家的悲劇,是他人生的一次大震撼,也是大成長。在這次事件中,他形成了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學,先要生存,再圖發展,絕不可以惹有權勢的人。
所以他知道英蓮被拐的全部真相卻不敢去管,也是深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力量。他一定知道是嚴老爺指使人幹的,知道是甄士隱得罪了嚴老爺。明了這些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他唯一的善良就是去勸勸英蓮、安慰一下。
這也可以解釋英蓮累及爹娘的說法。
嚴老爺指使人拐走英蓮,就拿走了甄氏夫婦活著的希望,孩子五歲,正是最可愛的時候,老夫妻倆的感情寄託突然沒了。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豈不思想?因晝夜啼哭,幾乎不曾尋死。看看的一月,士隱先就得了一病。當時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構疾,日日請醫療治。
此事擾亂了甄氏夫婦的心智,導致下一個災禍,所以說英蓮累及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