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劇資料後我得到的第二點啟示是,演員入戲不易,出戲更難。我之所以說入戲不易,是因為要求演員的外貌氣質,性格特徵都要與劇中的人設神似。光神似還不夠,還要付出真心,全心身地投入。然而,由於用情至深,在演完戲後的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從戲中走出來,拋不卻戲中人設的性格氣韻。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因而,用情至深的劇中演員,他(她)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結局,會或多或少地與所飾劇中人物的結局有點雷同或相似。紅劇中的主要演員有的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不信的話,我們不防一起來看看,比對比對。
陳曉旭應該是紅劇中的第一號主角,她簡直把林妹妹那種多愁善感,千古絕唱的悲情女的病態美演活了。出戲後的陳曉旭憑著她的聲譽和智慧,進入商界賺了大錢,卻始終是鬱鬱寡歡,很少言笑。特別是當她患了乳腺癌後,在保持生命和維護清高及固守美麗的選擇中,她選擇了後者,放棄了手術。最後她皈依佛門,抑鬱早故。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雖然沒有象寶玉那樣出家,但自從演紅劇後,再沒有拍過其他有影響力的片子了,儘管後來當了導演,但與當年大紅大紫的落差很大。
飾演賈瑞的馬廣儒,其命運的結局與賈瑞的結局就更象了。馬廣儒本來是衝著賈寶玉這個角色進劇組的,而卻讓他飾演了賈瑞這個配角。為此他鬱郁不得志,縱酒成性。他雖然沒有演賈寶玉,而卻偏偏喜歡上了演林黛玉的陳曉旭,傳言多次向陳曉旭表白後,因被拒而割腕自殺。最後,年紀青青的就暴病身亡,這與劇中的賈瑞因喜歡鳳姐,最後在單相思中,為情而死是何等相似啊!
還有,面如銀盤,眼若流誅,文雅富態的薜寶釵飾演者張莉,遠赴加拿大留學,之後房地產生意搞得風生水起,但終是孤身一人,帶著一個兒子相依為命,最終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賈寶玉。妙玉的扮演者姬培傑也是這樣,自演妙玉這個角色後,她為自己改名為姬玉,並成為了一名一心唸佛,持戒精嚴,希求靜土的居家佛弟子。在紅劇中醉臥大觀園裡青石板上的史湘雲,是由郭霄珍飾演的,現實中的她在報考北京藝術院校未被錄取後,拍了幾部不溫不火的黃梅戲,無奈回安微老家擔任黃梅戲的教員。這與劇中那『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心高氣傲的史湘雲終未嫁入豪門,心願未逐也有點相似。在紅劇中飾演襲人的袁枚,在現實生活中也與襲人一樣,為人乖巧,端莊大方,轉戰幕後後,歸宿安穩。
在飾演紅劇的演員中,也有一個是特別的,那就是飾演苦命丫環和苦命小妾香菱的陳劍月,她在劇組時,就已經和飾演柳湘蓮及北靜王的侯長榮在暗暗地談戀愛,並生了一個小孩。她的結局是美滿的,不象香菱那樣苦澀。
推而廣之,如果說所有
情至深的演員都逃不脫所飾演的角色的命運,那是不對的,如果說戲中的角色會影響所飾演員的性格,我是贊同的。我前面所舉例子,都是在87版紅劇中擔任角色的演員,因為這個版本最精,故其演員也就用情更深。又因用情更深,所以受的影響更大。有人說,王扶林導演當時挑選的不是演員,而挑選的是以前那些公子小姐的轉世真身。如果這樣講的話,對以上所舉的例子就更好理解了。
以上所寫,就是我看完87版紅劇資料的兩點啟示。如無大錯,於此共勉,並請能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