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人讀的路內的第六本小說
讀路內的小說可能是一種承諾吧。
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紀錄片一定要寫感知,要不然就是雁過無痕。
以前讀書發現自己是不是讀書特別慢啊?怎麼一年下來最多也才讀20~30本書啊?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太愛玩了,連續下雨兩天沒有打羽毛球,連續兩天讀完兩本書。這已經創造自己最好的記錄的。
生活中會有很多誘惑和無謂的瑣事,比如刷一下短視頻兩個小時過去了、看部電影一個半小時過去了……逛街和喝酒一個晚上就過去了。
有時候覺得自身缺乏那種做事的持續專注力。
以前會刻意避免自己去玩抖音,現在發現它的內容已經對自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更多的是什麼呢?看書一個多小時眼睛酸了,上個廁所、遠眺一下、看下視頻調節一下節奏。
手機拿走人們的無聊,也順便把與無聊有關的偉大一併拿走。
一個人的愛好堅持等於煎熬。古人說「慎獨」,我想一個人獨處的樣子才是你最真實的樣子。如果你有表演型人格,那麼你在大家的面前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獨處很重要。
我們來說《花街往事》
它講述的是一個人的童年,從出生到成年。大概是20世紀70年代~90年代初這段時間,發生在薔薇街的大小事。圍繞攝影師顧大宏和女兒顧小妍、兒子顧小山一家的主要故事線。
舞廳、賭博、偷親、鬥毆、監獄、筆友、撈屍人、屠夫。
涉及到小孩的學校生活、大人的感情生活加上重大的歷史事件穿插其中。
開著照相館的顧大宏華爾茲跳得很好,八十年代跳舞開始慢慢復甦他教了很多人跳舞。
那個年代剛剛解禁,所以跳舞是很多人的愛好。聯想到現在的廣場舞,其實我們的人民一直都喜歡跳舞的,民國類似於上海十裡洋場的歌舞廳出入的都是上流社會,到八十年代逐漸平民化,到現在已然十分普及了。
廣場這個東西需要去寫去解析嗎?我想不太需要了,它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東西。以前因為廣場舞引發了一些社會矛盾,其實我們討厭的並不是廣場舞,我們討厭的是跳舞的大爺大媽嗎?如果你換作身姿曼妙的年輕女子來跳廣場舞,想必大家就不會嫌棄了。個人呢認為是老年人退休後的文化活動需求和社會文化活動場所分布不均和不足的矛盾,不過現在我們對於老年人正常的需求可能會造成的擾民情況,包容許多了。這是我們的進步。
《長幹行》[唐] 李白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青梅竹馬」這大概是對於男女小朋友的友誼的一個詮釋。20世紀90年代老家重男輕女的觀念還十分嚴重,同族中同齡的男生有十五六個,但是女孩子只有三四個。就達到這種恐怖的地步,他們為了生男孩不惜去非法鑑定胎兒或者懷上女孩就去墮胎。他們可能沒有讀過李白的《長幹行》不知道青梅竹馬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這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文化斷層。他們做出改變並不是自身反省做出的改變,而是國家政策變化了或者環境改變而做出的一種從眾心理。
農村有幾個東西非常重要:環境、物產和文化。
大人的世界是精彩紛呈的,不過還是孩童的青春比較有意義。康家三兄弟、顧小妍、顧小山、野兔兒、方小兵
很羨慕書中顧小山和羅佳那種青梅竹馬的友誼吧,羅佳帶顧小山坐著公交車去看監獄的父親,羅佳帶著他去打撞球、去賭場。
「那是她看我的目光清澈而乾淨,偶爾嘲笑我一下也帶著童年的善意,沒有任何不甘,我們成為了親密的朋友,好像真的經歷了一個青梅竹馬的時光,好像未來的道路不存在了。」
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