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中,隨著全網人民坐等顧佳離婚的同時,想到顧佳離婚後,子言寶寶就將失去原本美好而和睦的家庭,內心就一陣陣難過。這也是為什麼,很討厭林有有。成年人的世界,可以選擇喜歡或更合適的人。可孩子,卻永遠無法選擇父母。
大家討厭林有有,最主要就是因為她的出現,深深地傷害了可愛無辜的子言寶寶。也是目前為止,全劇的唯一男主擔當。在我看來,目前顏值演技和情商都在線的男主,非我們子言寶寶莫屬。他是一個善良,敏感,機智而善解人意的暖寶寶。而這樣的寶寶,哪裡離得開父母的呵護與教育呢。
有人說,顧佳霸道跋扈對老公兒子限制過寬,可是,你看她教出來的孩子,有跋扈的痕跡嗎?看顧佳教出來的兒子,你就知道,為了這麼可愛的孩子,背後媽媽付出了多少。連顧佳自己都說,生完孩子的時候,顧佳就已經死了,活著的是許子言的媽媽。這大概是大部分為人母的心聲,對於現在女性來說,我們的確不是為了冠著夫姓而活,卻真心實意的願意別人喊你一聲,誰誰的媽媽。
我們來討論下,顧佳是如何教育出這麼可愛的寶寶的?
我們看看言寶寶,班裡的同學有癲癇病發作的時候,他確實也害怕,也迷茫。可是,當媽媽給他解釋過,並希望有類似事情再次發生的時候,希望他可以為同學提供幫助的時候,子言很爽快地就答應了媽媽。每個寶寶的內心都是善良的,只要我們正確加以引導。
所以,子言把自己有定位的手錶,送給了外公,希望媽媽可以時刻了解外公的行蹤,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外公了。這一幕,真的是看得我心裡好暖。這個孩子,會去關心他在意的人,甚至學會了愛屋及烏。
子言在幼兒園面試,由於對老師表達的問題,有歧義,而與老師爭執,甚至咬人。這是小朋友很常見的行為。顧佳費了如此大的波折,才爭取到的名額就這樣失之交臂。作為媽媽的她,沒有指責孩子,而是抱著孩子安慰他。轉身自己想辦法。這一點,讓我覺得顧佳是個特別了不起的媽媽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也是似乎只有對錯的。他們認知的對錯很簡單,可是,無論他們對錯,都無法忍受爸爸媽媽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尤其是在旁人在場的情況下。所以,我覺得當著外人的面,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回家教育的方式,才會讓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同時,又認識到自己的過失。
就這一點,顧佳表現的真的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才有了子言從心而外地喜歡媽媽,一次次對媽媽表白。孩子對父母的表白,不是教來的,更不是求來的,而是他們那顆敏感而脆弱的心,可以真實體會到的。
子言真的是記憶力和觀察力都很贊的小寶寶。他畫了幅畫給媽媽,並說煙花形狀是「UU」。顧佳謹慎地問許幻山煙花形狀「UU」是什麼意思,許幻山打著馬虎眼說本來是想弄成「oo」的形狀。以顧佳的機智,肯定發現端倪,但是她卻沒有在兒子面前顯露出來。
在顧佳與許幻山就育兒師問題爭吵不下時,顧佳看到站在門口的許子言,馬上閉上了嘴,哄著兒子回去睡覺,並答應兒子不再請育兒師。所以,顧佳的妥協,不是妥協給許幻山,卻是妥協了兒子。她不希望孩子有那麼深的誤解,或負擔,只希望孩子可以快樂的長大。
這樣可愛的孩子,幸福的家庭,因為林有有的出現而支離破碎。因為林有有,而讓許幻山教孩子撒謊,發燒住醫院。現在廣大群眾已經不是單純心疼顧佳了,這麼可愛的孩子,是全網守護的對象,所以也不難理解大家對林有有的憤怒。甚至波及到飾演林有有的張月。
有人因為角色被罵,有人因為角色而圈粉無數,比如言寶寶。這樣的言寶寶,隔著屏幕都想寶寶,他不是古靈精怪的那種淘氣,卻是天真無邪地健康長大的寶寶。子言戲裡是顧佳的寶寶。戲外,也不難看出他的媽媽,一定也很愛他,為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現在全網的抵制與喜愛,或許是對演員成長的動力甚至是流量引導。但是,無論是謾罵詆毀,或是寵溺,都建議大家斟酌用詞,相對客觀。網絡暴力,很多時候會給這些演員帶來很多傷害。我們討厭的是林有有這個角色,卻不是張月這個演員。但是,我們喜歡許子言寶寶,卻可以關注他的成長,感受著他父母對他的付出與培養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的看法。讓我們給予那些演員多一些私人空間,學習那些值得我們借鑑的事情,讓我們變成更好的父母,更理性的看官。
我是,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評論與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