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這似乎是我們一生都在做的功課!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為何說「莫勸他人善」,才是最大的善良?
林姨娘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也有這麼一群善良的人,可是他們善良到最後,自己卻沒有吃到什麼好果子。反而奮起反擊,才為自己掙了一片天。女主盛明蘭有一句至理名言:
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只要不是死了自家人,也是可以慷他人之慨的。真扯到自己身上來了,是寬宥也沒有了,慈悲也沒有了,是不是很好笑。
不論是在影視劇還是原著中,康姨母始終都不是一個善良的人。可是,她卻一直要身邊的人對她善良:
康姨母
有句話說得好:不是人老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康姨母年紀越長做的壞事越多,直到給盛老太太下毒,碰到了硬核明蘭,她才覺得自己是陰溝裡翻船。
康姨母看不上庶女明蘭,眼紅明蘭嫁的好。就將庶女兆兒塞過去,一來噁心明蘭, 二來可以從顧府分一杯羹。
顧廷燁的好繼母小秦氏,居然勸明蘭接受兆兒。可是,小秦氏把兆兒誇的那麼好,為何不將兆兒給自己的兒子顧廷煒做妾呢?康姨媽為何不將兆兒送給嫡長女允兒,讓她們姐妹共侍一夫呢?非要讓明蘭慷慨大方的接受一個「妹妹」!
後來,兆兒被送去宥陽,盛家大房怕與二房生了嫌隙,將允兒喊回宥陽。康姨母為了女兒,不禁昏厥。所以,她為了報復,為了心裡的不平,給盛老太太下毒。
盛老太太
可是,康姨母唆擺親妹子王大娘子下毒是鐵證如山,王老太太還是要為女兒辯駁。在原著中,王家老太太為了給康姨母和王大娘子求情,差點給盛紘跪下,打了一手感情牌後,明蘭不禁感慨:「我差點以為將我爹爹撫養長大,延請名師指點,教以科舉中榜,聘妻生子的,不是我祖母盛老太太,而是您王家老太太呢!」
後來,王家老太太見親情牌沒有效果,以盛家的華蘭和長柏威脅明蘭,倘若你不放過我女兒康王氏,你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怎麼辦?
如果不是盛長柏大義滅親,顧廷燁一心護妻,並為盛老太太討回公道,那麼,結局會變成這樣:
明蘭
在原著中,康姨母下毒之事,只有王老太太一直為女兒辯解,一副慈母心腸。可是,如果躺在床上的是康姨母,下毒的是盛老太太,那麼王老太太又會如何?
依著王老太太的性格,她會想辦法為女兒討回公道。哪怕康姨母下毒之事鐵證如山,她依舊想將此事囫圇。最後,還是長柏哥哥上道,說出了眾人為何給一定要給盛老太太討回公道:
「這世上親或不親,也難說地很。老爺並非祖母親生,我等兄妹更與老太太沒有血緣干係,可這些年來,老太太為這個家窮盡心血,一片慈愛純然肺腑。而姨母呢,她和母親同胞所出,這些年來,只見她拆盛家牆角,未見她半分關懷母親。明知此事駭人聽聞,依舊還攛掇母親給祖母下藥,更有甚者,要拉我娘當替死鬼?這是親骨肉會做出來的事麼。」
如蘭和王氏
康姨母將兆兒送顧廷燁為妾,小秦氏勸明蘭寬容接納,是康他人之慨;而王老太太勸盛家放過康姨母,是勸他人為善。可回頭想想,如果明蘭接受與兆兒共事一夫,被噁心的只能是明蘭。盛家饒過康姨母,最後受傷的依舊是盛家。
可見,不分是非的很多時候,慷他人之慨,勸他人為善,從本質上就是錯誤!甚至會助長壞人的氣焰,讓這個世界,都變成灰色!
編後語: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人,總是勸說你對他人大方些,勸你與他人為善。如果,你聽從了建議,一味的慷慨大方,一味地與他人為善,最後委屈不平的,始終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