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沙僧顯然是屬於前者。沙僧是西遊官場中最急功近利的人,平時一聲不吭,關鍵時刻一語驚人直中要害,這才是官場的心機婊。
1.揣摩聖意的高手
沙僧下凡之前是捲簾大將,是玉皇大帝跟前的紅人,原文寫:······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捲簾將。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給最高領導當保鏢的,就算沙僧關係再硬、有三清級別的大佬作為後臺,如果他自己沒有兩把刷子,不會看人臉色,不懂人情世故,那麼也在玉帝身邊待不長。
正因為沙僧會來事兒,對玉帝的心裡吃得很透,玉帝感到了威脅,所以才找個藉口重拳出擊,收拾沙僧。原文寫道:「只因在蟋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
曹操之所以殺楊修,因為官場大佬玩弄權術的關鍵就是要保持神秘性。你沙僧都比我自己還懂自己了,不懂得把握分寸,你說你該不該死?所以,沙僧打碎了個杯子,就被暴打一頓流放下界,還被飛劍穿胸,這是多麼殘忍的報復?
工於心計的人,到哪兒都能吃得開,到了取經隊伍,一樣是領導唐僧跟前的紅人。電視劇看多了,大家有個錯覺,認為挑擔的是沙僧、牽馬的是八戒,實際上剛好相反。在最後的加官進爵儀式上,如來說:「豬悟能······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又說:「沙悟淨······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給領導牽馬和給領導撩門帘是一個道理,職位雖然不高,但是離最高權力近;沙僧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對領導產生影響。本來挑擔子的是猴子,後面八戒進入隊伍接過了擔子,結果沙僧來了卻沒有挑擔而是牽馬。原文並沒有記載沙僧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這懸念更讓沙僧的手腕顯得更加神秘高深。
2.偷奸耍滑的老油條
沙僧給我們最深的印象的臺詞就是:大師兄、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難道沙僧是個窩囊廢?給玉帝當保鏢的怎麼可能是個廢物!
豬八戒和沙僧交手的時候,原文寫:捲簾將,天蓬帥,各顯神通真可愛·······二人整鬥有兩個時辰,不分勝敗。這才是銅盆逢鐵帚,玉磬對金鐘。
悟空和八戒交手的時候,原文寫道:金箍棒,九齒鈀,兩個英雄實可誇······他兩個自二更時分,直鬥到東方發白。
前幾個小時,悟空和八戒是不分勝負,八戒和沙僧是不分勝負,沙僧的水平能差到哪去?
沙僧為啥不賣力呢?因為功利才是沙僧的人生信條!如果能出最少的力,獲取最大的利益,何必賣力?
菩薩經過流沙河,試圖招聘沙僧當馬仔的時候,沙僧說:「······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34;豈有不到之理······」
沙僧說話直指要害,一心想的就是自己的前程問題,得到菩薩的肯定答覆後,沙僧才最終放心。我不管你是何方神聖,反正你答應我,我加入西遊項目是有前程的,我才幹,否則免談。
不過沙僧沒曾想,自己居然是最後加入取經項目的!猴子和豬都排到自己前面去了,那自己還有什麼存在感?原文寫道:悟淨看見了八戒道:&34;又看見行者,道:&34;
和猴子、豬交過手後,本來答應過要加入西遊計劃的沙僧,居然要打退堂鼓了!沙僧的看了八戒,又看了猴子,這兩貨已經這麼猛了,我還去幹嘛?
不過,沙僧終究是沙僧,能根據環境時刻調整自己的心態,既然我沒你們能打,罷了罷了,我還是走逢迎拍馬的路線吧。從此,沙僧轉變思路,找到了自己在西遊隊伍中的定位:牽馬,讓猴子和豬去打怪升級,自己留下來陪領導唐僧嘮嗑。
3.出手快、準、狠
一個合適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沙僧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一有機會就想著上位。在四聖試禪心這一章,師徒四人面對四個菩薩變成的妹子的誘惑,唐僧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春心蕩漾,豬八戒就不必說了,口水都流了一地。
沙僧前後對八戒的稱呼耐人尋味:悟淨道:&34;·······悟淨道:&34;八戒道:&34;·······沙僧笑道:&34;
博弈剛開始,沙僧先是試探大家對八戒的態度,所以叫「二哥」;等到師父和大師兄都沉默的時候,沙僧出手了,說大家已經商量好了,讓那個「姓豬的」留下!事實上,商量了麼?沒有。原文只寫道:那三藏合掌低頭,孫大聖佯佯不睬,這沙僧轉背回身。你看那豬八戒,眼不轉睛,淫心紊亂,色膽縱橫······
根本沒商量!只是沙僧語出驚人,打破了大家的沉默,根據形勢判斷:這下子八戒確實要出局了,那我這個老三就要晉升為老二了,還等什麼?臨門推一把,把這姓豬的趕出隊伍,這才是自己的機會。
最後,知道這一切只是菩薩的試探,沙僧知道上位無望,趕緊來賠笑,又開始叫「二哥」並且開玩笑,伸手不打笑臉人,沙僧這次狠毒的出手就這麼在笑聲中被抹平、掩蓋了。不愧是高手。
在三打白骨精這一段,面對唐僧、八戒、悟空三人的鬥爭,沙僧自始至終沒說一句話。與沙僧相關的只有兩處: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於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於行者·······大聖跳起來,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卻又吩咐沙僧道:&34;師父,你還不曉得哩,他見這西方上人家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飽了才來哩。&34;好呆子啊!師父教你化齋,許你在此睡覺的?"
等沙僧找到正在睡覺的八戒後,二哥也不叫了,直接叫「呆子」,而且是揪著八戒的耳朵!平時這言行是猴子才能做得出來的,可見,現在的沙僧,在猴子走後,已經想著要把豬也排擠走了。
原文裡關於心機婊沙僧的類似記載還有許多,本文就不再一一贅述。
沙僧這種表面老實巴交、沉默寡言的人才是官場的心機婊,這種人才擅長討好領導,打小報告才能天衣無縫、水到渠成,上位顯得順理成章,正因為隱藏得太深,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天然無公害的老實人!
然而,職場中最讓人防不勝防的才是沙僧這號人,你中招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