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弘文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可盛明蘭為什麼容不下曹錦秀?

2020-08-27 瑩潔時光

為挽回明蘭,賀弘文用盡全部心力

《知否》裡,盛明蘭一共有過3次感情:齊衡、賀弘文和顧廷燁。原著小說和電視有所不同,齊衡的感情線基本略過,因為從頭到腳,只是齊衡單戀明蘭。倒不能說是明蘭不喜歡齊衡,而是她自知和齊衡之間的門第差距實在雲泥之別,再加上平寧郡主目中無人,所以她從一開始就完全沒有考慮過齊衡,只是作為一個美好卻遙遠的存在來欣賞。

但是賀弘文不同,這是明蘭從頭到尾親自參與的一段戀情。從跟著祖母江上偶遇,到兩戶人家你來我往賞花喝茶,到賀弘文一有什麼寶貝或者家鄉的鮮魚,就往盛府裡送,再到盛老夫人和賀老夫人又是從小到大的手帕交,一對小年輕也是互有好感,怎麼看他倆成親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兩家人都心知肚明,就只差下名帖送定禮了。可偏偏就是這些形式沒開始走,半路殺出個曹錦秀,這樁婚事黃了。

要說賀弘文是真心愛著明蘭,雖然之前也曾幻想能遂了曹家和自己母親的心願,把錦秀表妹收當小妾。但是明蘭跟他說得很清楚,有曹錦秀就沒有我,有我就沒有曹錦秀,不管是偏房、小妾還是丫頭,統統不行。所以在原著裡,他已經做了一切努力,去爭取明蘭和這樁婚事。

他先是去曹家,說自己母親會把曹錦秀收做義女,然後給曹錦秀添上豐厚嫁妝,好好找個人家嫁了。整個曹家的生計問題,基本賀家也會幫忙解決。可惜,他是被曹錦秀他爹,和幾個兄弟打出來的。人家不要,就是非要把曹錦秀強塞進賀家。

曹家雖然是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時被放出來的,但是如果沒有旨意,犯官不能呆在京城,只能回老家。賀弘文為了斬斷曹錦秀和娘家的聯繫,甚至偷偷去官府告發了曹家留在京城一事,這也算得上「大義滅親」了。

曹錦秀最後上演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上吊未遂,她向所有人交代了終極的秘密:她在涼州給千戶做小妾時,曾經惹惱了人家正頭娘子,被生生灌了好幾碗紅花湯下去,再也不能生育了。

曹錦秀,一個失了身,且無生育能力的女人,在封建時代,又能找什麼樣的人家呢?沒有人會要一隻不會下蛋的母雞。

這種情況下,賀弘文說,他給曹錦秀一條活路,但是進門之後,什麼男女之情,噓寒問暖什麼的,都不要想了。如果再要尋死覓活,他也再無半點愧疚。還有個條件,從此以後對曹家幫忙救急可以,卻不再是正經親戚了。結果挨了曹母好大一巴掌。

「明妹妹,她若就這麼死了,就會變成一塊疙瘩,一輩子梗在我心頭,叫我永遠記著她……我……我不想老記著她,我的心裡只應放著我的妻子!」說完這句,明蘭堅硬的心稍稍柔軟了一丟丟。

豪賭不起的經濟適用男

可是對明蘭而言,只要和曹錦秀在同一屋簷下,這便是讓她始終不能放心和釋然的心結。雖然她也知道,賀弘文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盡了他自己的全部心力了。說到底,賀弘文也只是個普通又平凡的古代男子。換他生活在今天,也就是一個經濟適用男。小富即安是有的,兩口子互敬互愛也沒問題,能做到這兩點就已經秒殺了很多男同胞。

但是賀弘文這樣的經濟適用男,說到底不像顧廷燁這樣,從一開始就出生在羅馬。雖是婚嫁市場的二手男,但卻是個頂配版的二手男。青年時浪蕩不羈,飽嘗人情冷暖,心底裡自有他的驕傲、性格上拿得起放得下,大開大合,殺伐極其果斷。在沒認清曼娘嘴臉前,對一個風塵出身的女人,他可以百般寵愛,找正妻的首要條件是溫婉大度,能容得下曼娘。可一旦識破曼娘時,也是可以狠下心來不管不顧的。

我相信賀弘文說的,不願意曹錦秀因自己而死,背上包袱,心中愧疚。但他就是不敢賭一把,看看曹錦秀的尋死到底是來真的,還是只是演一場戲而已。經濟適用男無論家底,還是自身格局,他都賭不起。

明蘭為什麼容不下曹錦秀

就算知道了曹錦秀父母已被官府打回原籍,曹錦秀也不能生育之後,照理來說,曹錦秀一個永遠都生不出子嗣的小妾,實在對明蘭形成不了什麼威脅,更何況論家世,論樣貌品性,盛明蘭對曹錦秀,都是絕對碾壓。可她,為什麼還是容不下曹錦秀呢?

原因有三:

1、人物關係定位混亂。假如明蘭嫁給了賀弘文,曹錦秀是妾,那是把曹錦秀當成是可以被正頭娘子呼來喚去的身份低下的婢妾,還是作為賀家親戚的尊貴姨表妹?如果說是婢妾,出了事有賀母這樣姨媽護著,那正妻的日子也太難了。

2、曹錦秀不是一般女子,是跟賀弘文一起長大的表妹。有著太多共同回憶,如果婚後她拉著賀弘文追憶往昔,來點白月光或是「小甜甜」什麼的,明蘭聽是不聽?不聽麼,難免好奇嫉妒,聽麼,回頭尷尬生氣的還是自己。更要緊的,共同回憶再催化出新的感情,也不是不可能。

3、曹錦秀一個不能生育的妾室,一顆心肯定朝著娘家。哪怕就算曹家被趕回原籍,可還是會找機會來賀家擺親戚的譜,時不時地打秋風要銀子。或者做女兒的曹錦秀,自己先偷摸著把賀家的銀錢往娘家送。那這個正妻在看家護院這件事上,也要費很多神。

說到底,還是明蘭自己足夠優秀,不是說沒了賀家她就沒人要。愛慕她的男子不要太多,小公爺齊衡,賀弘文,宥陽老家堂哥李鬱,還有隻見了她一眼就被明蘭美貌吸引的永昌侯府的公子梁晗……再加上她有仕途正好的父兄,有嫁入高門的姐姐,還有把自己護在手心裡的老祖母,她也不願意一結婚就帶著委屈和疙瘩。

天涯何處無芳草,我是盛明蘭,雖是庶女,卻像蘭花般稀有和珍貴,只有懂我的人才知道我的好!

終是意難平


看《知否》原著,明蘭和賀弘文之間的感情糾葛比電視劇裡要細膩和複雜很多:一是因為電視劇裡,小公爺才是明蘭的初戀,明蘭相信過齊衡,甚至也等待過齊衡。二是因為電視裡賀弘文為了挽救和明蘭的感情,並沒有做出太多努力,讓人只是覺得賀弘文是個善良的人,是個溫暖的人,甚至是一臺能夠溫暖big house裡所有人的中央空調!他的暖和善良,被更多的軟弱和放棄包裹,最後讓自己心愛之人受到傷害。

可原著裡,賀弘文的確為了明蘭做了他所有能做的,甚至跟曹家劃清界限,送上公堂,看得出還是有擔當的男子。至於他受不了曹錦秀上吊尋死,在我看來也真的有點難為他。一個經濟適用男,就這點膽量和出息。盡過全力,也不能太苛責他。

原著裡,賀弘文後來娶了個彪悍的武將之女,兩口子說不上恩愛有加,但是互相敬重,生兒育女,過著最平實溫馨的日子。明蘭始終是賀弘文的最愛。而他妻子也曾有心上人,可惜死在戰場上。傷心了好幾年,耽誤了一個女子的最好韶華,最後帶著心裡的「硃砂痣」,和心裡揣著白月光的賀弘文結為夫妻。

中間身為小妾的曹錦秀的確做過妖,但是都被賀弘文和他正妻「鎮壓」了,換而言之,若是明蘭過門,還是很可以恩恩愛愛過日子。

如果賀弘文不作為也就罷了,但他努力了卻沒有結果,真的是意難平。也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曾對愛有過期待,有過執著,最終卻敗給了命運。就像張愛玲說的:「有哪一段感情,不曾千瘡百孔呢?」很多人都在日復一日中,不去刻意追憶往昔,只是偶然間,一個物件,一首歌,突然撞擊心田,自己捂著傷口暗自神傷。

嫁給賀弘文,是各種因素綜合起來最平衡最和諧的選擇。賀家雖然沒有高官厚祿,但是世代行醫,家道殷實。賀弘文年紀輕輕就走南闖北,醫術也很是可以。內宅裡沒有挑剔的婆婆,沒有難纏的妯娌小姑,再加上賀老太太和盛老太太這兩根定海神針在,小兩口的日子,不要太舒服愜意。

當然明蘭嫁給顧廷燁也是兩人恩愛,對於盛家來說甚至是光耀門楣。但是考慮到顧廷燁是戰場上出生入死討生活,再加上還有個心腸狠毒,心機城府都top1的秦小娘子這個婆婆在,處心積慮要除掉明蘭,毀掉顧二爺,明蘭婚後過的也是人前顯貴,人後受罪的生活。

嫁給賀弘文,和風細雨,旭日暖陽,明蘭是「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姐姐。

嫁給顧廷燁,血雨腥風,大悲大喜,明蘭是「水來土掩,披荊斬棘」的姐姐。

好與不好,對或不對,都談不上。無非很多事情有緣無份,有些事情身不由己,更重要的還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冷暖甘苦,自己選擇,自己知道。


相關焦點

  • 《知否》賀弘文:錯失盛明蘭一生遺憾,只怪他自己模稜兩可
    賀弘文無論是家世,還是相貌,都深得盛老太太的喜歡,而且賀弘文對盛明蘭也是有情的,或許沒有顧廷燁利用曹錦繡從中搗亂,他和盛明蘭大概會步入婚姻,一輩子相敬如賓。在一開始的時候,賀弘文就很清楚自己是喜歡盛明蘭的,他也希望能娶盛明蘭為妻。
  • 《知否》盛明蘭如若嫁給賀弘文會過什麼日子?
    能參考的,多半是家世門第,還有前途財富。賀弘文看似對盛明蘭很好,但是在曹表妹出現之後,就露出了自己的短板,也就是人品的最底處被盛明蘭瞧了個一清二楚。巴菲特說:「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看一個人,盛明蘭看的是人品,賀弘文優柔寡斷,太過於懦弱。
  • 盛明蘭對待納妾前後態度不同,三個原因,透露出了她深深的無奈
    盛明蘭對待納妾前後態度不同,有三個原因,透露出她深深的無奈 十年閨閣,盛家的姐妹們逐漸的長大。而在《知否》這部劇中,盛明蘭先後經歷了小公爺、賀弘文和顧廷燁這三段感情,在這個過程中,她的婚姻觀也是慢慢的成熟起來。在追劇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 攪黃賀弘文明蘭婚事,靠「賣慘」嫁到賀家,曹錦秀真能有好結局?
    ,後來曹錦秀又自作自受各種尋死覓活的想要博得賀弘文憐憫,更是惹的老太太氣憤。,賀家的大娘子想要收拾他自然也就不必顧忌什麼,最重要的是,才曹錦秀這件事上,賀弘文的態度也是非常明了。,多次借病勾引賀弘文,賀弘文對此十分反感,但是又礙於母親只能敷衍,後來在賀弘文母親死後,曹錦秀依舊不改本性。
  • 《知否》:明蘭為何錯過小公爺和賀弘文?她從未想過嫁給他們
    她和賀弘文的錯過,很多人覺得是曹家妹妹的出現和顧二叔的算計。其實都不是,盛明蘭她從未想過嫁給他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盛明蘭為什麼不會嫁給他們。但並不是人人都能高攀的。一個好的家庭就足夠讓人羨慕,可他偏偏才華橫溢,待人友善。就光這兩點,是多少人比不上的。多少姑娘都傾心於小公爺。但是,齊衡偏偏看上了盛明蘭。因為,六妹妹在他眼裡溫柔又懂事。一個溫潤如玉,一個溫良賢淑,怎麼看都是良配。可他們就是錯過了。齊衡的確不是盛明蘭的良配,他並不了解真正的盛明蘭。而盛明蘭對齊衡,有欣賞,卻從未走近。他們之間,真正的接觸很少。
  • 賀弘文表妹讓他納自己為妾時,為什麼要戴面罩,是顧廷燁設的局
    明蘭和賀弘文兩個人,其實怎麼看怎麼都不是很搭的感覺,明顯是祖母為了明蘭好,強行湊成的CP,她並不知道明蘭對於找夫婿這件事情可有主意了。賀弘文可謂是體貼,三日送湯,五日送藥等等的,這多少其實也暖化了一點明蘭的心,畢竟作為一個醫家,多少也有點心慈面善的感覺,但是就是這樣的面慈心善,斷送了他和明蘭的大好姻緣,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賀弘文一直受祖母的薰陶很重,所以呢,他一直能夠感慨祖母的不容易,而明蘭屢次提到,能為天下發一聲嘆的人,想必不是壞人,再加上又是一個醫生,那可謂是真的很善良的人了,但是,有時候善良過了頭,那就變了味。
  • 《知否》原著「納表妹為貴妾」賀弘文:嫁了這樣的男人怎麼辦
    電視劇裡,賀弘文又幫助明蘭一起為堂姐淑蘭的順利和離出了力氣。盛家老祖母和賀弘文的祖母也願意給兩個年輕人相處的機會,願意撮合兩個人在一起。賀弘文性格溫厚寬容,盛明蘭性格活潑有趣,這時候的明蘭是認真的想要嫁給賀弘文的。但是這個時候賀弘文的弱點還沒有暴露出來,賀弘文的弱點就是:中央空調。他對所有人都暖,都善良,都容易憐惜。
  • 知否:盛明蘭最終選擇顧廷燁,無非是顧廷燁比旁人多了一份安全感
    現在想想,應該是馮紹峰能給予的安全感。哪怕當顧廷燁因為於家之事找上門,盛明蘭也是毫不客氣硬懟回去,倘若換做其他男子,明蘭是不會這麼生硬的回覆的。面對賀弘文時,關於他的認知,多數都是在講賀家男子如何如何。那賀弘文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了。明蘭不知道,觀眾也不知道的。畢竟這世上能讓你知根知底的人不多,那顧廷燁絕對是明蘭生命中的一個特例。
  • 《知否》賀老太太為何不反對賀弘文在迎娶明蘭前納妾呢?
    在劇中,明蘭與齊衡的愛戀因家世走向破裂,賀家賀弘文想要求娶明蘭,賀家老太太與盛老太太一向是故交,而賀弘文本人又對明蘭頗有好感。按理來說,這段婚事本應該成了,最終卻因賀弘文在未娶妻前先納了表妹曹錦繡為妾,致使盛老太太非常失望,最終顧廷燁抱得美人歸。
  • 「知否」如果和結婚,他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兩家知根知底,並且兩位當家的老太太私交甚好,萬一盛明蘭在婆家有什麼不順心的,老太太也能一鞭子打過去,替盛明蘭撐腰解氣。然而,盛明蘭卻並沒有嫁給賀弘文,如若她嫁給他,往後的日子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能參考的,多半是家世門第,還有前途財富。賀弘文看似對盛明蘭很好,但是在曹表妹出現之後,就露出了自己的短板,也就是人品的最底處被盛明蘭瞧了個一清二楚。巴菲特說:「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
  • 他是《知否》原著中很可憐的角色:沒有父愛的成長,性格即命運
    不管是原著中還是劇中,我始終覺得賀弘文才是最可憐的人物,不是因為他沒能娶成盛明蘭,也不是因為他被自己姨母家所困,而是因為他的成長經歷。越長大我們就越會明白,太懂事的孩子,沒有童年。從小沒有父母可依仗,只有祖母護他周全,這樣的經歷讓他過早的成熟。但是太早熟的成長,會有致命的缺點。於賀弘文而言,優柔寡斷就是他的致命缺點。他明知自家姨母是欺人太甚,卻又念著情分不願意戳破臉面,他寧願自己委屈,也將自己的婚事一拖再拖,他和盛明蘭這段感情的無疾而終,與賀弘文的性格有著莫大的關係。
  • 《知否》明蘭的三段姻緣,齊衡、賀弘文和顧廷燁誰是良配?
    他確實是經過了歲月的洗滌,但是因為過往的經歷所以對所有人都有防備。我原本覺得,顧廷燁此人,既然經歷了這麼多,那他就應該明白,愛情對於這種侯門來講是一種奢侈,重要的是找一個人安安穩穩過日子就行了,就比如明蘭剛嫁給顧廷燁的時候,明蘭的這種把丈夫當老闆的心理,顧廷燁也就是找一個賢惠聰明的人做他的「後盾」,兩人一致對外,這兩個人就很完美了。
  • 《知否》賀弘文:心疼曹表妹,錯失明蘭,但他不是渣男
    賀弘文從小研習醫術,頗有懸壺濟世的風骨。放在今天,他一定是個良醫,願意救濟世人,不求回報。他心地善良,和盛家兒女去打獵,他不忍心傷害動物,反而在山上尋找可入藥的植物。他對明蘭更是頗為關心,提醒她別喝冷酒,開藥方給她調理身體。明蘭放棄小公爺後,傷心難過,是賀弘文陪伴在身邊,一點點化解她心中的憂愁。
  • 《知否知否》原著盛明蘭這三個處世觀,暗藏格局,難怪婚姻幸福
    盛明蘭是最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子當初齊衡追求盛明蘭的時候,她本想拒絕,並沒有攀高枝的想法。在齊衡的堅持下,盛明蘭也曾經給過機會,憧憬過嫁給小公爺,婚後相夫教子。然而,平寧郡主勢力又現實,她反對齊衡迎娶盛明蘭,在得知無果的狀況下,盛明蘭果斷地選擇了放棄。這種「斷舍離」的心態,這種永遠向前看的勇氣,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缺少的生存智慧。
  • 《知否》盛明蘭:她並非善人,但一生幸運,只因遇到了兩個人
    看似盛明蘭和齊衡是初戀,但只有齊衡是認真對待這段感情的,盛明蘭似乎沒怎麼在意過,她好像怎麼樣都行。在盛明蘭心裡,和齊衡能不能在一起,似乎並不重要。齊衡在他們的感情中,爭取的也不算多,但也只有齊衡一個人在付出,而盛明蘭除了送給齊衡一副護膝之外,感情上,她真的沒有付出多少。嫁給顧廷燁,也是顧廷燁一直在為他們的婚姻忙裡忙外,盡最大能力護她周全。
  • 明蘭能主動給顧廷燁納妾,為何不能接受賀弘文動納妾的念頭?
    這個賀弘文的家世雖然一般,但是卻勝在性格憨厚老實,盛老太太瞧著他對明蘭愛護有加的樣子,就認為明蘭嫁給他一定會過得安穩,於是便與賀家老太太商定了提親下聘的事宜,差一點兒就讓明蘭跟賀弘文定了親,不料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來了個與賀弘文青梅竹馬的曹表妹,生生把這樁婚事給攪和了。
  • 《知否》小公爺錯失盛明蘭:明知道做不了主,為啥還要撩?
    不得不說,元若從小是郡主的乖兒子,有個那麼厲害的母親,他除了好好讀書,不會做別的。除了哀求,他不會反抗。郡主在考慮如果新皇登基,他們齊國公府沒有可以依靠的勢力了,所以必須讓兒子娶一個大家族的女兒,好繼續振興家族事業。
  • 《知否》:為什麼我說"白馬王子齊衡"不值得嫁
    而這一切,皆因他缺乏足夠的分寸感和同理心。比如:馬球會與明蘭組隊,引得京城官眷議論紛紛,致使明蘭被父親罰跪;闖入佛堂對明蘭表白,讓明蘭無奈,急道&34;;侯府宴會,讓貼身小廝不為約明蘭私會,導致不為被自己母親活活打死等。
  • 《知否》原著「盛明蘭身邊唯一做妾的丫鬟」若眉:她,註定福薄
    她信誓旦旦地對盛明蘭說:「我絕不做小,便是吃糠咽菜也認了。」那時候的盛明蘭敬重她這份骨氣留下了她。等到盛明蘭成了侯夫人,看到若眉的那份避嫌,對於她是有打算的。盛明蘭原本想把自己身邊的這幾個大丫頭都風光地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