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聊齋》很多想到的都是一些妖魔鬼鬼,而《聊齋》一詞本身也充滿著詭異,讓人不禁汗毛豎起。
《聊齋》一詞第一次出現,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由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提出,而《聊齋志異》便是由其所作,全篇共計494篇,也就是494個故事,而每一篇故事的背後,都富含著深層的含義,蒲松齡通過小說來抨擊當時封建統治的黑暗、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禮數的束縛,通過妖和人的戀愛,表達蒲松齡內心嚮往的理想愛情。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被後世所流傳至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故事也被翻拍成了一部部電影,或者長篇的電視劇,可以說是,《聊齋志異》有多少片就是有多少部,而且還在不在翻拍。
《聊齋》最早的一部劇可以追溯到1987年由福建電視臺編劇李棟提出拍攝,歷時三年之久,一共拍攝了72集,貫穿了《聊齋志異》50多個故事,當年這部劇一經播出便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創下了當時很高的收視紀錄,而劇中的主題曲《說聊齋》也成為了經典歌曲。
而電影行業對於聊齋主題也是非常的熱衷,比如由徐克執導《倩女幽魂》、2003年由余立平執導的《陰陽判官》等等可以說都是非常經典的劇。
今天我們要講的一部劇也是聊齋系列劇,名叫《羅剎劫》與其他劇不同的是,《羅剎劫》不是以常規的劇情來講述一段故事,導演沙發怪劍走偏鋒,將美和醜來講述了一段聊齋愛情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美和醜一直是人所關心的事情,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都希望自己更美一點,因為美和醜會被區別對待,美麗的人總是能享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可以說是人生就像紅綠燈,一路沒有紅燈,暢快直行,而醜陋的人總是受到各種排擠,人生就像紅燈,一路走走停停。
主人公馬驥馬家公子,馬家靠著靠近海港,通過船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不小的財富,在當地也是大戶人家,而馬驥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馬驥可以說是有著富家公子的特性那就是不愛讀書,遊手好閒,但是馬驥有一點就是繼承了家族的商業頭腦。
馬驥的父親馬尚再一次出海前意外受傷了,而這批貨要儘快送出去,作為不二人選的馬驥只能代替父親出海,完成這次貿易。
貨船在大海上行駛的途中偏離了航向,駛入了一片神秘而危險的海域——惡蛟海,惡蛟海因為海中有一頭惡蛟而得名,惡蛟會襲擊駛入這片海域的船隻,被惡蛟襲擊的船隻,幾乎都未能倖免於難,而馬家貨船也不例外,馬家貨船駛入惡蛟海不久,惡蛟從海底撞向船隻,以惡蛟的撞擊力,船隻頃刻間便會四分五裂,危險時刻身為俠客的司徒空出手對抗惡蛟。
司徒空是馬驥在船上偶遇到的,而司徒空的真實身份是馬驥的護衛,馬驥的父親馬尚擔心馬驥路上遇到危險,便派司徒空以船員的身份保護馬驥。
片刻間司徒空已經和惡蛟交手了手,惡蛟憑藉著地理優勢逐漸的佔據了上風,對著司徒空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司徒空因為地形限制,被打的節節敗退,最終不敵惡蛟,貨船被惡蛟撞得四分五裂,馬驥和司徒空等人被撞進大海當中,不知所蹤。
昏迷的馬驥被海水衝到了海灘上,馬驥醒來時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的島國——羅剎國,這個國家有個奇怪的習俗就是以醜為美,越醜就是越美,像馬驥這樣的大帥哥基本上就是被判死刑了,因為在這個國家越美就是越醜。
馬驥在路上遇到了一個醜女孩,醜女孩對著馬驥說了一句你真醜,這句話瞬間讓馬驥懵了,哥長這帥,你竟然說我醜,還沒等馬驥反應過來,就被附近的村民抓了起來,要處死他,理由是馬驥他醜了,馬驥頓時滿臉黑臉,不知所措。
在危機關頭,馬驥被醜女孩所救,一番交談下馬驥得知,醜女孩名叫夕月,這個國家以醜為美,越醜就是越好看,而越漂亮的就是越醜,甚至可能會被處死。
馬驥一心想要出羅剎國回到馬家,但是夕月告訴他,進來容易出去難,羅剎國被惡蛟封鎖,只有集齊三片婆娑經殘片才能出的去羅剎國,無奈馬驥只能踏上尋找婆娑經殘片的道路,同時為了防止自己在被抓起來,馬驥將自己打扮的很美(很醜)。
兩人又在路上遇到了同樣漂流到羅剎國的司徒空,經過一番交談之後,三人一同踏上了尋找婆娑經殘片的道路。
另一邊羅剎國的國師發現了馬驥和司徒空這兩個外來者,擔心兩人會破壞自己的計劃,派手下對二人進行暗殺。
經過一番爭鬥之後,馬驥等人得知,羅剎國的美醜顛倒,是國師所為,目的是控制國王,成為這個國家的主宰,馬驥等人為了拯救羅剎國,回到馬家,和國師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而羅剎國恢復了往日的祥和,馬驥和夕月也走到了,成為了令人羨慕的眷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部電影總體上來看,還是不錯,打破了《聊齋》系列劇的束縛,以美和醜為背景, 可謂是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該電影啟用的都是新人演員,可以說是為影視行業輸送了新鮮的血液,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