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故事就在身邊,《同志們體檢》記錄,把健康帶回家

2020-08-21 飄揚過海一艘船

《同志體檢》


我健康證到期了,於是航海界就開始懷疑我的身體是不是適應。那就去給自己做一次一目了然吧。

我沒有車子,因為我沒有駕駛證,又因為我不會開車就沒有駕駛證。於是又嫌棄擠公交車又嫌棄人多。步行又嫌棄累。我這種人真是活著多餘死了可惜。哈哈——我騎電動車,耶,我看行——


昨夜就開始不吃不喝,仿佛體檢前要做個神仙似的。

早晨起的很早,用手機導航,醫院到我睡覺的床——起床,穿衣服,洗漱,推電動車子,出門,摁電梯,出小區,到馬路上,天剛剛想放亮,這是我的新房子的所在,導航開始——

馬路上都是汽車,都在欺負我嘲笑我,哈哈——我開始蔑視它們,切,我是開大船的,你們這些車子放在我的船上都小如螞蟻。

騎著,騎著迷了路。切,我這個人懂得感應學,我的感應來自於第二個宇宙。我把帽子一摘,天還真冷,冷的我都想哭,哈哈——不是能哭,此時就像沒有家的孩子。馬路上都是車子,一個跟著一個屁股跑,我這種人就是怕死,總是在馬路邊上騎電動車子。

哦,還有好多跟我騎電動車的人,一個個包裹的像個粗布包。我感應了方向,絕對在那裡,順著意識提醒轉著街道。

一個小時後真的來到了體檢的醫院,於是我停了電動車,直接進入醫院大門。


醫院很大,我就跑到門診樓去,看了看諮詢臺沒人,我就跑到劃價窗口,是一位好看的護士,可能是護士,我也不懂我也不能問其她的。我揣摩著稱呼,叫人家姐姐,人家會生氣,叫人家小妹人家會誤認為我不懷好意,叫人家小姐,搞不好人家會罵我,這是在家鄉的北方城市。哈哈,乾脆叫「同志,我是海員,請問體檢中心在哪裡?」

她看了看我說「對面那小樓就是,卒中心」

我說「就是那個小白樓嗎?」

「對的!」

我道了聲謝謝,就去了那座小白樓,我看了看手機八點。我來到體檢辦公室,敲門而進。見一位年輕的醫生在忙著寫字。

「同志,您好,我是來體檢的!」


女醫生沒抬頭,依然認真地寫著:「職位?」

我說:「船長」

那女醫生這才抬起頭打量我,仿佛我是個海上怪物似的看我。

於是她聲音都變了:「你好,」

我把證件拿出來:「這是我的護照,海員證,證書——」

「不需要,把身份證拿出來」

我把身份證遞給了她,進入我個人海員檔案查看了一番!她列印出表格來先去「彩超,這一會兒病人少,去那邊樓二層彩超室。其他檢查項目在本樓都可以檢查」

「好的,謝謝」我就又跑到那樓去,去做彩超。

哈哈——彩超室很多,我領了號!剛一領就喊我「3004號」請到四彩超室。

我就推門而入,又是一位女醫生,感覺醫生和護士都是女性的專業。

我說體檢,把單子遞給她!她看了看,躺下,頭向這邊,棉衣脫了,我說要不要脫鞋!她笑了,很好看——

我躺在那上面,她就往我肚子上塗抹液體,很涼但不敢說,就感覺我上了手術臺一般。

彩超結束,我說結果什麼時候來拿。她說不用,結果會傳遞過去的!

我又回到小白樓,上班的又多了三個女孩,都很漂亮,因為都穿著美麗天使的服飾。

「我彩超過了,」我說


剛來的那女孩不屑一顧看了我一眼:「身份證,」我遞過去,摁指紋」我摁了她說不對,我把十個手指頭都摁了,系統進不去,無法打開個人空間記錄。

她說:「你去海事局把你指紋採集了,再來!」

我說「去年已經採集過了,」

先前那個女醫生說:「你先去把其他的檢查了在去採集指紋!」

我來到化驗室,一進門::「同志,我是體檢的」

也是個婦女醫生。她說,:「坐下,」就扔給我一個塑料酒杯和塑料試管。

「胳膊漏出來,抽血」

我趕緊露出胳膊,婦女醫生很不客氣,刷,針頭直接進入我血管。抽了兩管血!

「哇,抽這麼多!」

她瞅了我,沒理睬我。我就往外走,

「喂,你還有這個,」她用手一指塑料杯。

「那是做什麼的?」

「驗尿」

「哦,明白了!哪裡有衛生間,我弄了給你拿回來啊?」

她不高興地說:「不要拿來,放在那裡」

「不拿回來,你知道哪個是我的啊」

「你沒體檢過啊?問這麼多!」

「體檢過,忘了!我又沒生過病住過院,我哪裡懂啊!」我扔了一句就去衛生間了。

我又來到我✘光透視!我一推門進去,這回是兩個男醫生。就讓我站在平臺上開始檢查。

這裡是男大夫沒有故事,我就走了,等我來到心電圖室,是女孩醫生——

女孩醫生說:「請把手腕子,腳腕子露出來,我聽著她的指揮就露了出來,躺下,對的º」

女孩醫生不大,很好看,她一邊弄著微機,我一邊問:「同志,沒事吧,怎麼樣啊?」


女孩醫生也不煩,一邊微笑著說,「很正常,沒事,好了,可以起來了!」

我跳下床道了聲謝謝就有回到了體檢室,張先前的負責人說:「同志,我都檢查好了,再給我比對一下指紋吧,!」

「好的,身份證,放在這,可以啦,輸入指紋」她說

我一個手指頭又一個手指頭比對指紋,比對著,十個手指頭都沒再比對合適——我嘆了口氣,悻悻地走出了醫院——


相關焦點

  • 明明體檢沒事,可癌症篩查卻是中晚期,原來自己做了個「假體檢」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閨蜜的婆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勤勞持家半輩子,養活了三個孩子,和她公公平日裡男人幹的活一樣不在話下,下地種田,一幹就是一天,回家了還要趕緊做飯,一米七的個頭,身體很結實,五十幾歲,在家裡永遠都閒不下來!
  • 「七月半」記錄四個民間真實存在的玄故事
    下面分享記錄四個從別人口中說出的一些玄學故事,如果有特別注意的我會在故事下方備註說明。好比七月半燒錢紙,燒的時候要求個平安就求平安,求健康就求健康,燒完檢查下是否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後,不要東張西望,儘量別說話,直接回家或者去人多的場所。
  • 帶公公婆婆去體檢
    今天的任務是去接鄉下的公公婆婆進城體檢,其實七點出發也不耽誤事,因為太了解婆婆的慢性子了,必須給她留出來磨蹭的時間,果然到家後經過爺爺的再三催促,婆婆終於找出來一件我好幾年前揀給她的背心(是她最滿意認為能穿出門的衣服)換上出發了。快到的時候給小姑子打電話,一聽她迷迷糊糊的聲音就是還在夢中。到了體檢中心,我帶婆婆,小姑子帶公公,一個個科室去檢查,不幸趕上學生們開學體檢,又是討厭的排隊。
  • 故事:真實故事臺 | 一位B肝患者的煩惱
    這是B肝歧視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而後隨著類似事情的越來越多以及「戰友們」自發性的維權,極大地推動了公務員錄用標準的改革。2005年1月20日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推出《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正式取消對B肝攜帶者的限制。
  • 我和健康的故事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位來自農村的打工妹,我沒上幾天學,就講個真實的故事給你們聽。給你們講一下我和健康的故事,原來我是一個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就是抱著給別人打工,他(她)們給我給錢的心裡去了一家減肥養生店,他們給教什麼我就學習什麼,從來沒想過這些東西會用到自己家人身上,給別人說自己在養生館幹活感覺沒面子,也不好好學習,感覺學了也沒什麼用,因為想醫院都治不好的病,養生館能治好,感覺他們說的都太誇張了,身體還會有結節和瘀堵,每個人都一樣的生活,一樣的幹活從哪裡來的結節和淤節
  • 天涼了,我帶老娘去體檢
    這時工作人員來了,她拿著所有人的體檢單,念到名字,就有人答應著拿去,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工作人員念完了,她說八點才開始體檢,一下子只準進去10人,你們不要亂,今天來的人都能檢查到,不會漏掉一個人。老同志們都答應著好,有人說,你發號頭吧,要不然來遲的人最好(音四聲)串鉤,俺們先來的,凍了半天,回頭讓來遲的人佔了便宜。工作人員一聽此話甚覺有理,她就挨個發來號頭,老人們接到號頭都看一下並收好了。
  • 帶女兒去體檢,女兒忽然大叫一聲,順勢看到的畫面俺如遭雷擊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在意女兒的身體健康問題,所以也會定期帶她去醫院做體檢。可是就在有一次我帶女兒去體檢的時候,女兒卻忽然大叫一聲。因為老公以出差的藉口,已經一周都沒有回家了。我本來還在想著老公回來給他做點什麼好吃的,可是沒有想到會在這裡碰到他。女兒仿佛也知道這是什麼情況,在旁邊什麼都不敢說,緊緊的拽著我。可是此刻我的憤怒根本就壓制不住,我還是衝了上去。我一把就推開了他們,還打了老公一巴掌。
  • 小說:丈夫拿出絕精證要離婚,妻子起疑查體檢記錄,結果卻笑了
    丈夫拿出絕精證要離婚,妻子起疑查體檢記錄,結果卻笑了孫周和小雅是一對剛結婚不久的夫妻,孫周有一段不幸的婚姻,結婚兩年就和前妻離婚了,留下一個兒子現在是孫周父母在撫養。但是小雅卻是頭婚,結婚後小雅就盼著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雖說丈夫有一個兒子,但畢竟不是自己生的,再加上自己百般討好,這個幾歲的孩子還是對自己充滿敵意,甚至每次回公婆家吃飯還總是對自己做一些惡作劇。
  • 健康是最大的資本
    爸爸住院好多天了,昨天因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可能心裡太難受了,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也不知道怎麼面對來看望他的人,一早就自己坐車說回家了,不住院了,然後關機。我們去車站找,攔了一輛又一輛的車看看他有沒有在車上,找遍了能想到的地方,依然沒有消息,心裡擔心得快要死掉了,爸爸胃癌晚期,身體已經很虛弱了,擔心他在外面會暈倒出意外,坐立不安了一天。
  • 小會計之(2)體檢出狀況
    那個年代,新生入學沒有像現在一樣的軍訓,但是,作為當地的最高學府的省重點中學,在高一新生報到時是會被學校安排體檢的。那種體檢其實也是簡單的請當地醫院的醫生到學校做個簡單的檢查,她的病就是被這麼簡單的檢查出來了。反正也沒有用到任何儀器,記得當時的醫生在用手按壓了她的腹部以後,就神色凝重地跟陪在一旁的校醫說,建議讓家長帶她去大醫院做進步一檢查,問題看來有點複雜。
  • 原創微小說 體檢
    所以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就格外的重視。,不管是單位統一組織或個人體檢,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任是件好事兒。做為一般人每次體檢過後,如果存在一些問題,或是去專科醫院複查,或是調整自身的生活習慣和規律。雖說人到中年,很多人還是以自身工作和事業為重,畢竟養家餬口先吃上飯嘛!當然這樣也是不對的,邏輯關係還是該先把身體養好,才能好好的工作,才能為單位和國家做貢獻。朋友老丁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事無巨細每件事都做的細緻入微(以後可以再講講老丁的事兒)。
  • 父親癌症晚期最後的日子真實記錄
    1.火車接到媽的電話,說爸情況最近不太好,連夜買了第二天出發的車票回家,第二天就是五一長假,五一前一天大堵車,錯過了火車,家群裡發消息,告訴全家人我的火車沒趕上,依舊是石沉大海的消息。我翻了翻聊天記錄似乎這個小家群沒有必要存在,只有我一個人在不斷地說話,發一些日常,沒有人回應。一種消沉的感覺湧上來。我們家依舊不善言辭。
  • 一個軍人真實的愛情故事。(原創:青雲自薦)
    在30來年前,發生在我身邊的一樁真實故事正當小芸大學畢業哪年的寒假,邀請長生到她家去作客,長生帶了點禮物正巧遇上冬季應徵入伍,特種兵种放寬一年年齡機會,經體檢合格因特殊需要,也應證入伍成了一名特種技術兵。
  • 兒子帶父親去醫院體檢,結果父親回到家一個月不到就離世了
    村裡的那些老爺們兒、老娘們兒,不是拿東高解悶子,就是騙東高一些酒錢什麼的。但所幸的是,艱苦的生活中,兩個孩子的身體卻一直很健康,從未得過什麼大病。素日裡頂多得個感冒,但不吃藥三天準好。但不幸的是,東高69歲那年,體檢開始流行了起來。東高的兒子於是也想藉此給父親查查,看身體有沒有什麼問題。
  • 我的父親施愛國同志
    小時候是個苦命孩子,他的母親我的奶奶早亡,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留下五個孩子,我姑姑和我爸爸年齡稍長,分別是18歲和16歲,其餘的叔叔們大的10歲,小的5歲 。爺爺當時是個生產隊長,一心撲在工作上,家裡全靠姑姑和爸爸帶著幾個叔叔。我家居住的地方叫青草衝,解放前,我爺爺「走日本反」漂泊到此地,當時他隻身一人,目不識丁,全憑一身力氣給人種田,家裡可謂一窮二白———一直到70年代都是如此。
  • 永遠無法勾掉的黑名單——經典電視劇背後的真實故事(一)
    儘管和所有的文藝作品一樣帶有虛構成分,但這部連續劇的許多故事都是根據南斯拉夫解放戰爭時期的真實事件所改編的幸運的是醫院裡也有黨組織存在,地下黨員米特拉·米特羅維奇認出了蘭科維奇(她只知道蘭科維奇的化名),於是立即向組織報告:「萊卡同志被捕了!」
  • gay愛上直男――同志小洛的故事
    因為工作不好找,又不能回家,只能困在這家石板場裡。和小洛一個宿舍的也有好幾個師傅級別的,其中有個河南的師傅平時是住在場外租的房子裡,因為他老婆回家了因為當時的疫情一直也沒回來,這個師傅就搬到宿舍裡一直住著。
  • 一位比丘尼師父,記錄的11個真實故事
    能否往生,全憑信願……還是給大家講故事吧!真實的!幾年前,在福建接到小師弟的電話:「師兄,告訴你一件震撼人心的事,師父的媽往生了……」話說這位「師父的媽」,是長沙一位老太太。丈夫是高幹,自己是歌唱家,唯一的女兒是收養的。
  • 薛凱敏:體檢
    體檢作者:薛凱敏「夠不夠?給你勻一點?」我隔著牆喊道。「不用不用,那化驗出來算誰的。」奎哥一邊笑著,一邊從女廁所裡走出。「你咋進了女廁?」我有點驚訝,以為隔壁也是男廁呢。「借用借用,借用借用。」奎哥從裡面出來,一臉的歉意,一邊端著接出的液體,一邊對著廁所門口正團團轉的女人說,也似乎是在和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