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看不起窮外甥:後果很嚴重!!

2020-08-25 大鵬長空

任尚書與樓茬子的傳說

經常聽他們講起,發生在沂源縣燕崖鎮西北峪村的任尚書與樓茬子的故事,一直想去村裡看看樓茬子,還有那兩棵五百年老槐樹和千年銀杏樹,或許是年齡原因,總感到自己越來越懶了,今日復明日,始終未能成行。

8月15日,周六,從瓦屋河回來的路上,終於順道去看了看。序屬初秋,時維三伏,溼熱難耐。接連幾場透地雨,搖下車窗,一路駛來,懸崖掛飛瀑,湧泉處處流,村前白馬河裡的水,拖藍曳練,奔流東去,蔚為壯觀,不禁心生絲絲涼爽。

在村委門口,遇到楊委員,沒等我說完來意,他便向我講起了任尚書的故事。他說老槐樹還在,但樓茬子早沒了,有一戶人家早就在那個地方蓋了房子了。

樓茬子沒了不要緊,但我一定要去那個地方看看,了卻心願,好奇心使然。在他的指劃下,轉了一道∽彎街巷後,位於村中的那棵500多年的老槐樹便映入眼帘,樓茬子的位置就在老槐樹附近。在老槐樹下,停留良久,慨嘆不已,樹幹雖已朽空,但枝葉依然茂盛,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在默默訴說著人間風雲與過往,在不停地講述著任尚書與樓茬子的故事。

在巷子裡乘涼的一位老大娘,告訴我,千年銀杏樹在村東頭,我又折轉過去,一睹千年神樹的風採。讓我沒想到的是,千年銀杏樹的好多樹枝,明顯因受到過侵蝕而枯死,值得慶幸的是,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保護措施。我一直認為,村裡的古樹是活化石,是一個村莊的胎記,她見證了一個家族、一個村莊的成長與發展,見證了苦難與輝煌,應該好好呵護,樹有根根深葉茂,水有源源遠流長!

從村子裡走出來時,在鎮糧所門口,遇到了在此納涼的幾位老大娘和大嫂,她們又熱情地給我講了一遍任尚書和樓茬子的故事,那位老大娘說,他親眼見過完整的樓茬子。

故事就此開始吧,我給您複述一遍。

很早以前,在燕崖鎮西白峪村北,現燕崖鎮衛生院南50米處,有一座兩層石砌樓,樓高13米多,寬約7米,呈正方形狀,每塊樓石長2米多,厚0.5米,結構非常堅固。在石樓的東、南、西三面的二層樓的石縫處嵌著錯落有致的三顆松樹,樹形奇特,景色迷人。樓的最上部卻是雜草叢生的野花、野草。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座孤兀禿的小丘。

石樓坐北朝南,二層樓南面中間各有石碹門一個。進入一層石碹門左右各有一個向二層樓的石階通道,登上二樓,可俯視周圍全景。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樣堅固美麗的石樓怎麼沒有頂呢?在當地,有一段任尚書蓋「樓茬子」的傳說。

明末清初,西白峪村有一個姓楊的財主,家產萬貫,有一男二女。兩個女兒都是訂的門當戶對的娃娃親。到了女大當嫁的年齡,大女兒嫁給了現在悅莊鎮兩縣村姓宋的一家當地有權有勢的富裕戶,轉眼間二女兒也到了嫁娶年齡,婆家是博山夏莊一家姓任的人家,可在當時嫁娶時,任家已經門戶破落,家境貧寒,財主硬是不同意這門親事,二女兒對爹爹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扁擔抱著走,爹爹已把親事定好,就不能改變!&34;

此時,楊財主如夢方醒,知道這是前來報復,只是啞口無言。其實大外甥家早家庭敗落,流離他鄉。是啊,帽子沒頂不能戴,樓沒頂能住嗎?帽子沒頂,樓沒頂,這是應得的回報啊,我小看人了。

由於種種原因,石樓子再也沒有封頂,鬥轉星移,幾百年過去了,經過了風風雨雨,這座樓還是那樣堅固沒頂。

可惜的是,這座石樓在1958年大躍進時被破壞了,永興水庫(現在天湖)修建時,樓上大部分巨條石被拆走,運去築水庫大壩,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

聽完故事,忍不住賦詩一首:

七絕 無題(通韻)

窮富親生兩外甥,怎能戲弄寄籬童。

人窮有志輝煌日,無頂石樓報帽稜。

相關焦點

  • 姥爺和阿黑
    *小說* 姥 爺 自從聽說了我們武家村知青要回城的消息,阿黑的姥爺(當然,也是我的姥爺)就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幾天來,他除了給我們做飯,就是一袋接一袋的抽旱菸。就連平時活潑好動、愛說愛笑的阿黑話也少多了,在姥爺跟前和我說話都是放低了聲音。
  • 姥爺這一輩子(2)
    姥爺由於殺人被判刑15年,等到出獄以後已經是三十一歲了。回到家裡,老姥爺由於姥爺的殺人入獄,連驚帶嚇,在姥爺入獄第二年就去去逝了姥爺出獄後,家裡只剩下一個老娘和三間土坯房,可想條件很困難。日子還得繼續過,姥爺就這樣起早貪黑自己種點地,平時給地主家打零工。村裡人看到這小夥子能幹,是個過日子人。就打算給介紹個媳婦,可是說了好多家。
  • 村裡發生的事之姥爺
    姥爺是位教書先生,我從沒見過。好像舅舅家連張照片都沒有。聽母親說,姥爺學識淵博,大個,英俊,可以說是一表人才,為人正直。兒時的我每當聽母親講姥爺的故事,都會託著下巴,聚精會神地盯著母親的臉,生怕落下一個字。最經典的是七隻狼的故事。教書先生在四五十年代被稱為「臭老九」,掙錢少,酸腐之氣嚴重,不受人待見。
  • 姥爺的傳奇一生:鐵匠師傅想讓姥爺做他家的上門女婿(三)
    姥爺在鐵匠鋪學徒,勤快下力不偷懶。閒下來一會兒還挑水掃地給師娘幫把手。對兩個小師妹也是像個兄長一樣恭讓有禮。深得鐵匠一家的器重喜歡。轉眼春去秋來,姥爺在鐵匠鋪已有兩個年頭了。當下世道還是不太平,姥爺很是掛念家鄉的親人。姥爺在那兩年當中也慢慢打聽到了原來自己離家鄉的距離有七八百裡地。
  • 姥爺的傳奇一生:姥爺趕著馬車拉上漂亮媳婦回老家(五)
    昨天講到我姥爺當了鐵匠鋪的上門女婿,結婚成家。那年是新中國成立前一年,已經解放了大半個中國。大江南北的農村正在如火如荼的鬧土地改革。廣大人民窮苦老百姓終於能種上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了。那真是翻身農奴把歌唱。鐵匠鋪當時被劃為中農,當年的土改大潮對他們家的衝擊力不是很大。我姥爺當時就有些坐不住了,因為我姥爺家祖輩貧農,只是種了幾分不夠填肚子的薄地。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之二:當婚姻只剩下一個空殼,後果很嚴重
    當婚姻只剩下一個空殼 後果很嚴重這是一段不幸的婚姻。新婚後一個月,丈夫克裡福德就上了戰場負重傷而歸,成了下半身永久截癱,喪失了性能力。善良的妻子康妮接受了這個現實。幾年如一日默默的照顧著丈夫。自從康妮和情人邁克利爾分開後,又回到了以前那毫無生氣的日子。但是這種日子的持續讓康妮越來越痛苦。
  • 娘讓俺給姥爺端杯酒
    娘哭了,她從西床上披上衣服坐起來,說想你姥爺了,她腦子好像比以往更清醒,我在北邊床頭上陪著父母老人,娘給我說了姥爺趕集的事。俺娘說,您大姨曾給俺說,妹妹,您多好呀,咱爹趕個欒灣集回來,您能炒幾個雞蛋弄幾個菜叫老人家吃,您看俺家窮,吃的也顧不上,也餵不起個雞,不能讓爹享點福!我聽到娘這麼說,眼淚簌簌流下來了,難受極了。我外祖父家在南聖井村。
  • 靠著乞討,旁聽,在月光底下背書,硬是考上了大學的姥爺
    再過兩個月就92的姥爺,從小因為家裡窮,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送了人。本來不會生養的養父母,收養了姥爺後,竟然奇蹟般的生下3個子女,於是姥爺就淪落為他們掙錢的工具。,因為他是自學成才的「狀元」,村裡唯一 一個考上大學的窮孩子。
  • 《天道》什麼叫破壞性開採市場資源,後果嚴重嗎?
    《天道》什麼叫破壞性開採市場資源,後果嚴重嗎?破壞性開採市場資源的後果第一、破壞生態,整個遊戲世界的規則和底層邏輯的變化
  • 姥爺的傳奇一生:瞞天過海撿小命(一)
    我姥爺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是個見過世面的人。到老了跑不動了,就像個反芻的老黃牛,閒著沒事兒就給人嘮過往的那些歲月。姥爺那時候處的年代是建國前的動亂年代。家裡窮得喝稀飯都接不上頓,姥爺正是半大小子那一年,肚子成天餓得前心貼後心,為了一個饅頭,就去當兵了。當時有一些散亂軍閥,豎根杆子拉大旗招一些兵馬就是一個隊伍了。
  • 姥爺的診所
    姥爺反駁幾句後,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跑到山上去了。媽媽和舅舅姨媽們一面安撫姥姥姥爺,一面達成共識——最好讓姥爺趕緊把診所關了。*姥爺的診所開了幾十年了。1971年,鎮上辦赤腳醫生學習班,一個大隊兩個名額,姥爺爭取到了一個,姥爺1951年生人,當時二十歲。赤腳醫生學習班兩年,縣醫院培訓三個月,姥爺學成回來,去大隊上班了。
  • 從姥爺住院那天起,我決定存錢了
    正文大年初八,我收拾好行李準備返回上海的時候,這天早上,姥爺突然病倒了。我拿著行李和媽媽,舅舅,姥姥一起陪著姥爺趕往醫院給姥爺看病。之前本以為是簡單的體檢,卻看到平常精神抖擻的姥爺帶著厚厚的醫用口罩虛弱地坐在車上的時候。我才開始慌了,才開始意識到姥爺是真的病重了。
  • 《審計利劍》小說連載五十八 | 郭春來的外甥周小偉捲入東州銀行事件
    馬偉華走後,郭春來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最擔心的就是他外甥周小偉無形之中捲入這次審計。可事情的發展並不以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關於東州銀行給周小偉貸款一事,可以說他的頭腦始終是清醒的,一開始也是堅決反對的。無奈,他這個外甥實在不爭氣,他從統計部門辭職後,開了一家實業公司因經營不善很快陷入困境,走投無路之際,是沈東方主動找上門去,才使公司絕處逢生。
  • 後姥爺(民間故事)
    一後姥爺活著的時候,我的親姥爺也還在世。後姥爺在鄉下,親姥爺在城裡。可是一直到親姥爺過世,我也沒能撈著見上他一面。我自小就是跟著後姥爺在膠東半島的一個小山村裡混歲數的,混夠歲數後也離開小山村進了城,跟父母住在另外一座城市裡。不知為什麼,我媽從沒帶我去認一認親姥爺。
  • 姥爺的故事
    因為姥爺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姥爺早先已經在這裡開了小的毛筆作坊,十幾歲的姥爺就帶著簡單的行李徒步走了幾天幾夜來天津投奔哥哥了。到了哥哥開的作坊後,開始在作坊裡做工匠同時也協助哥哥經營這個毛筆作坊,後來哥哥因為身體不好就把作坊的經營權給了我姥爺。 毛筆作坊在天津市南開區三馬路68號,後來的正式名稱是&34;,名字可能來源於姥爺名字中的&34;字。
  • 《追憶我的姥爺》
    姥爺聽了母親的哭訴,姥爺眼淚直掉:&34;於是把我抱回了他和姥姥的家。 從此,姥姥姥爺家就成了我的家!那個時代沒有奶粉也沒有其它的替代奶,姥姥姥爺用烤紅薯用麵糊一口一口餵我,為了能讓我偶爾吃到奶,姥姥姥爺幫哺育期的婦女做農活,給人家說好話,儘自己所有送人家好吃好喝。誰能夠讓嗷嗷待哺的我吃上一口奶,姥姥姥爺對人家總是感激不盡!我就這麼在姥姥姥爺的辛苦養育下一天天長大!
  • 我的啞巴姥爺
    那時我和表兄都鉚勁要看誰能幹,卻發現怎麼也比不過牆頭上的二姥爺。二姥爺和姨夫幹完每天的活都很累,為了解乏,姨夫帶著我們去河裡遊泳,二姥爺則會到村裡小賣鋪買上冰鎮啤酒,不就其他東西,一會兒便喝完一瓶。我猜想喝冰鎮啤酒應該是二姥爺一天閒暇時間裡最愜意的事了。也是在那個暑假,我和二姥爺慢慢多了相處。
  • 我姥爺的故事
    我的媽媽很少提起她的父親,我只知道我姥爺是位教書先生,是當地一所小學校長。媽媽在家裡排行老大,下面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在我的印象裡姨媽、舅舅們都非常尊重我的媽媽。 直到八十年代初,我們才聽說姥爺是被打死的,但媽媽從來沒有對我們說過,所以不知怎麼開口向媽媽求證。
  • 我的姥姥姥爺
    說起我的姥姥,就絕對得提那個跟她過了四十多年的男人——我的姥爺。我的姥爺是我姥姥這輩子最忠誠的贊成者和追隨者,別人家都是夫唱婦隨,姥姥家是婦唱夫隨。在姥姥家,姥姥是家裡主大事的人,在我姥姥家,不管我姥姥做什麼樣的決定,我的姥爺都會表示贊成。每當我的姥姥嘮叨我的時候,姥爺就會坐在我旁邊的小板凳上,對我姥姥的話語頻頻點讚。
  • 姥爺70歲壽宴,來了一個陌生人,跪在門外遲遲不露臉
    姥爺家不一樣,聽媽媽說姥爺家可是地主,當年在老家那邊可是有頭有臉的,孩子有五、六個,為什麼我不確定,故事要從姥爺70歲壽宴說起。在我四歲時姥爺搬過來的,我喜歡姥爺養的大花貓和姥爺講不完的故事,常常住姥爺家。姥爺講了那多麼的故事,很少提起媽媽她們小時候的事情,媽媽也從未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