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修道不及一夜成魔」
「舍神棄佛離經叛道」
這種理念和方向一直是比較受人關注的,因為這不僅代表著與眾不同,更代表著它是一種全新的修行方式,比一步一步成長更令人心動。
誰不想一步登天?誰不想走捷徑?
想一步登天,想走捷徑,那就只有捨棄正道的一步一個腳印,轉而向著另類的速成之法前進。
可是一旦走上了速成之道,短期內確實很容易突飛猛進。但從長遠來看,未必就會比一步一個腳印走的更遠。
因為萬變不離其宗,再速成的東西,最終都要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終都需要慢慢沉澱。
所以原本一步一步走的打實了基礎擁有了往前跑的力量,而原本想要速成的人,最終卻越來越慢,以至於最後事倍功半前行無望。
這一套,是《風雲》中的第一邪皇所創的魔功,稱之為《魔刀》,號稱「世間最奪命最理想的刀法」。
然而世間怎麼可能會有「最理想」的刀法呢?所謂的「最理想」,到頭來終究會被「更理想」打敗,成為了一個被一腳踢開的參照物。
因此,第一邪皇的道路,其實是想走捷徑,想一步登天。但無論是追求還是成就,第一邪皇的道路終究都只是止步於「術」的行列,無法「由術及道」達至真正的大道之上。
這能夠非常直觀的體現第一邪皇與武林神話無名之間的差異和差距,因為雙方歷來都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無獨有偶,無名比第一邪皇更加厲害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仍舊有一部分人迷信第一邪皇的「巔峰」力量,深信第一邪皇不遜色於無名,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第一邪皇最初確實是一個足以對標無名的人物。
風和雲,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們的各種方面都是互相對應的,尤其是在師父和武功方面就更是如此了。
一前一後,聶風前腳拜第一邪皇為師學習魔刀,步驚雲後腳就跟隨無名學劍,領悟了雲十劍。
從雙方的身份、武功,都能夠非常直觀的看出,風對應雲,第一邪皇自然是對應無名。而且無名素有「武林神話」的美譽,第一邪皇也有「事事第一」的威名,雙方算得上互相對應,在理論上來講也應該放在同一級別。
但第一邪皇從最初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他根本及不上無名,無論是武功、威名亦或者所行走的道路,第一邪皇與無名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這一點在雙方所選擇的道路上展現的尤其明顯。
這裡就來談一談,第一邪皇與無名之間的「術道之別」。
1、投機取巧與正大光明
第一邪皇的魔刀是貫穿《風雲》三部曲的絕世武功,可以將其稱之為刀法中的佼佼者,威力絕倫。
但仔細解讀就會發現,魔刀其實是投機取巧的歪門邪道,存在著重重缺陷,算不得一門完整的刀法。
首先學習魔刀先要能夠觀察出魔字溝壑內看不見的刀法路徑,將其在腦海裡不斷的運轉、銘記。
僅僅只是這第一點,魔刀的缺陷便撲面而來,足以使學習者由此陷入殺戮之中無法自拔。
因為魔字溝壑內充滿著強烈的魔性殺意,足以動搖人的意志和信念,甚至可以輕易讓人陷入狂暴的狀態,無法從狂暴冰冷的殺意之中解脫。
聶風僅看過一遍就額頭冷汗直冒,可見若不是有冰心訣的常年浸染與瘋血的影響,聶風或許就會在一眼之間陷入魔刀殺意之中無法自拔。
其次,要真正融會貫通的學會魔刀,就需要在濁世魔池之中完全入魔,成為一個失去神智被魔操控的傀儡。
此處就將魔刀的最大缺陷暴露無遺。因為修行者練成魔刀完全入魔就意味著失去自我,成為了一個行屍走肉,變成了「另外一個自己」。
同時,此處也將魔刀的投機取巧之法顯露無疑。
魔刀的刀法行進路線或許威力絕倫,但魔刀的根本卻在於一個「魔」字,無「魔」的話,魔刀便沒什麼威力。而一旦入魔,藉助的就是魔的力量,讓別的力量來主宰自己換取力量。
所謂的「千年修道不及一夜成魔」,其實就是走偏門的歪門邪道,來路不正去路也不正。
畢竟魔刀修成後,最終都要面臨化身麒麟魔的下場。最終不僅保持不住自己的人性,甚至於自己存在的一切都將會被抹除,然後化身成只會殺戮的麒麟魔,永遠都無法再行回頭。
相比之下的無名,他創立的莫名劍法是他的根基,他的天劍境界是他在劍道之上的重要成就,比之旁門左道的魔刀好了很多很多。
因為無名的劍道來路很正,去路也很正,是真正的光明正大。
修行莫名劍法,沒有什麼門檻,修成什麼樣,需要看個人天賦。
因為無名的莫名劍法皆來自於自己對於人生、對於江湖、對於世事的感悟。一招一式之間,都充滿了無名面對世間的態度。
所以學習莫名劍法,修行無名的劍道,最終都會殊途同歸,感悟到無名的真正際遇,莫名劍法也不會把人導向異途。
這是無名劍道的來路。
而無名劍道的去路,其實非常寬廣、博大。
天劍境界本身就是劍道之中的至高境界,後來無名更是悟出了無天劍境,可見無名本身之道,可直指大道!
能不能再有人悟到天劍境界、無天劍境不重要,重要的是無名所傳之道可直指大道,旁人天賦足夠便可達至高深境界出神入化,這就是無名與第一邪皇的區別!
第一邪皇的魔刀來路不正,去路也將使人萬劫不復。無名的劍道來路最正,去路也直指光明大道。
雙方對比可見差異、差距。
聶風修魔刀,若無第三桐、步驚雲等人,最終只會萬劫不復。步驚雲修無名劍道,悟出雲十劍、雲十掌絕學,超越聶風魔刀許多,且往後只會越磨越利,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雙方之間更可見差異。
2、第一邪皇止於術,無名不止於道
術與道,於習武之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略微高深的武功,都是術與道兼具,但通常都是道決定上限,術受限於道的上限,這幾乎是恆古不變的真理。
道就是根源,術就是表象,沒有根源的表象不會長遠,沒有表象的根源卻可能會自動發展出表象,這就是術與道的差距。
另外,有「由術及道」的說法,說的是術達到巔峰也可衍生道,表象也可自行繁育出本源。
這是對的,但這種說法與第一邪皇的魔刀並無任何契合之處,魔刀已經斷絕了由術及道的可能,所以這種說法對魔刀來說並不成立。
我們先看第一邪皇,他的魔刀最終也只是初成,遠遠達不到由術及道的境界,只停留在以術為根本的層次。
再來看聶風,聶風的魔刀經過絕無神、拳道神、老天皇的淬鍊,其實已經大成了。他體內的魔性也在累積之中轟然爆發,面臨著最重要的轉變,也就是化身麒麟魔。
化身麒麟魔之時,就是聶風人性滅絕徹底成魔之時,到時候聶風萬劫難救。
第一邪皇的對此的結論是,刺破聶風的魔眼從而破除魔性真元,避免聶風變成麒麟魔。
想想看,這其實有些可笑。
魔刀的歸宿,最終都是解除魔性返回普通狀態,然後把魔刀徹底丟掉。或者一念成魔萬劫不復,成為一個真正的魔。
這還是那個「舍神棄佛離經叛道」「千年修道不及一夜成魔」的不可一世的第一邪皇嗎?這還是那個號稱「最理想最奪命」的刀法嗎?
很顯然,魔刀就是一條絕路,最終要麼萬劫不復,要麼回頭。
無論哪一條,都與道無關。且這兩種可能性,都把由術及道的可能性斷絕了,魔刀是絕不可能由術演化出一條可行之道的。
而聶風最後的魔心渡,並不是魔刀本身的可行之道。因為頓悟魔心渡的聶風,已經度過了化身麒麟魔的階段。且魔心渡的基礎是冰心訣、魔心、瘋血,是以冰心訣駕馭魔心,再用魔心配合瘋血,三者渾然一體,這才是魔心渡。
因此魔心渡不是魔刀所能夠達成的境界,魔刀也遠未有這種真理大道。
所以,魔刀的最終歸宿都是魔御人,只停留在術的境界之中,遠達不到道的高度。聶風的魔心渡就是結合冰心訣、魔心、瘋血開創的新的道,所以無名才評價他「出神入魔只在一念之間」。
無名的道是真理大道,不僅光明正大而且前途無量,是世間最正統的道路。
無名憑藉著自己的道,達至了劍道至高境界的天劍境界,超越了劍聖的人劍合一,從而身有萬劍護佑,行有萬劍拱衛,萬事萬物隨心所欲。
同時期的第一邪皇,卻因魔刀的魔性而與魔苦苦對抗無法解脫,雙方高下立判。
而後無名天劍境界被廢,卻重拾自我,突破到了更高層次的無天劍境,更加證明了無名的劍道一片坦途,直指真理大道。
但是聶風卻受困於魔性,先是要化身麒麟魔,後被刺破魔性真元後再不敢動用魔刀,雙方之間的高下又一次涇渭分明。
旁人修行無名劍道,大部分可能籍籍無名,卻也有可能讓人直指天劍境界、無天劍境甚至是超越無名的成就達至一個全新的境界。
總之,就是無名不止於道,在他的道達到一定高度的情況下,他的術也是高深莫測的。這種道與術相輔相成之下,遠比單純的術更圓滿也走的更遠。
特別聲明:本文純粹個人觀點,若有異論一起探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