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老電視劇《神聖使命》,是根據一部小說改編的。主人公是由張嘉譯飾演的馬其銘。故事的背景發生在林河市,臨河市有一家大企業叫百山集團,百山集團的老總童百山,表面上百山集團是林河市當地最大的企業,每年繳納的稅收佔據了林河市稅收的很大部分,對林河市的經濟有著重要影響。
但是,暗地裡,童百山卻利用自己的百山集團經營著製造、販賣毒品的生意,並且是林河市當地最大的黑社會犯罪團夥,殺人越貨,欺壓良善,可以說是無惡不作。而且,童百山還以各種方式拉攏了公安、檢察院等政法系統的許多公職人員為他賣命,如檢察院的向本貴;公安局的副局長吳達功、防爆大隊長胡權禮、看守所所長潘才章、副所長王正茂等,這些人都因為各種原因成了童百山的保護傘。
為了給自己的犯罪勾當尋找亡命之徒,童百山利用潘才章看守所所長的身份,從監獄裡撈出重刑犯為自己賣命,進行犯罪活動。林河市原來的政法書記車光遠為人耿直正派,但是在剛開始調查案件時,就被童百山指使人員以行賄受賄的罪名舉報到紀委部門接受調查,最後車光遠被調離林河。
馬其銘是一名從景山市下派到臨河市的政法書記,面對林河最大的企業,同時又是和政法部門內部關係錯綜複雜的最大黑社會團夥,馬其銘與他們鬥智鬥勇,最終將這夥黑社會團夥徹底消滅了。
在這部電視劇裡,最讓我印象深刻,反覆思考的就是臨河市的市長孫吉海,他在臨河市以及黑社會團夥的犯罪活動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孫吉海是一名工作盡職盡責的市長,心裡一心為了林河市的經濟發展想方設法,這原本是一名市長應盡的職責,從這方面來說,他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市長。但是,另一方面,孫吉海眼中只有經濟發展,而忽略了林河市社會治安的穩定,最終造成他被童百山以經濟發展相要挾的地步,因為經濟發展,拉攏投資,他也在無形中為童百山做了很多違反規定的事。比如他知道前任政法書記車光遠貪汙受賄是被人誣陷,但是他為了拉攏童百山的企業投資並沒有出面作證。他知道公安局副局長吳達功能力有限,不堪大任,卻因為童百山的說情而建議他為公安局長;如此種種,都足以說明,孫吉海為了經濟發展成了黑社會企業頭子的裹挾對象,無形中成了這些黑社會犯罪團夥的幫兇。
由此可見,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很重要。但是,一個社會的發展應該是建立在社會公平、法治、正義的制度基礎上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才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要求。不能為了發展而忽視了社會公平正義,不能因為發展而被黑惡勢力裹挾以整個社會的法治和公正公平正義為代價。經濟發展是造福人民群眾的,經濟發展的果實應該有全體人民群眾共享,而不是表面上地方經濟發展了,結果只是富了企業,卻害了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