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馬配銀槍,今天我們還是來說一說西遊。
眾所周知,不管是小說裡還是在電視劇中關於「」真假美猴王「這一章的描寫可謂非常經典」,尤其是「猴哥」與六耳獼猴一直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大師兄與六耳獼猴四處找人證明自己才是真猴王的這一段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當然,最後不管是原著也好還是電視劇也罷,「真假美猴王」的這一難師徒五人也算是順利過了關,不過關於六耳獼猴的來龍去脈大家還是各執一詞,眾說紛紜,有人甚至認為真的大師兄已經被六耳給打死了,那麼就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好好捋一捋。
其實關於六耳獼猴到底是如何出現的,個人覺得地藏王菩薩的司機——諦聽獸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眾所周知,這大師兄在找地藏王菩薩之前,其實大師兄和六耳獼猴是找過閻羅王的,因為二猴想借翻看生死簿來辨別對方,可是,大家都知道,大師兄的名字早在500年前就沒有在生死簿上面了。所以二猴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之下,只好去找地藏王菩薩,當然,地藏王菩薩也不能識別二猴,所以只好把自己的司機——諦聽獸叫了出來。
要說這地藏王菩薩的司機可就厲害了,由於這諦聽在沒有成為地藏王菩薩的司機之前乃是一支通靈神獸,只要將他的耳朵往地上這麼一貼,他便能辨認世間萬物,而諦聽最擅長的就要當屬窺探人心。
所以對於有辨別世間萬物能力的諦聽來說,辨別二猴可謂易如反掌,然而諦聽卻不願意當場點破。只留下這樣一句話。
「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騷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
雖然諦聽的這段話說的有些模稜兩可,不過我們從諦聽和地藏王菩薩的對話之中就能比較清楚的知道諦聽已經聽出這二猴的秘密。
其實,諦聽早就聽出這兩個猴子都是大師兄,之所以諦聽不想說,完全就是因為之前地府已經被猴子給打怕了。
我們試想一下,不管是諦聽點出他們其一誰是假「猴哥」,二猴在地府必定會分個輸贏。而要知道當年就「大師兄」一個猴子就將地府鬧了個天翻地覆,如今又來了一個與大師兄法力不相上下的「六耳獼猴」,如果他倆就這樣在地府大打出手,就算是十殿閻羅加他和地藏王菩薩肯定都不能力保地府的周全。所以,這通了人性的諦聽索性就來了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將二猴像「踢皮球」一樣踢到了他們的大領導如來那裡。
小編覺得還是如來的一句說的典型了眾神,當看到二猴邊打邊向如來飛來時,如來這樣說道:
看,那邊二心打過來了。
那麼何為二心?
其實與其說是二心,倒不如說就是猴哥自己,我們試想一下,當年猴哥大鬧天宮是何等威風,何等灑脫,就連玉皇大帝都要懼他三分,而如今,必須跟這個窮和尚一起去西天取經,這一天兩天或許猴子還能忍受,但是這時間一長,這猴子哪有不煩的道理。
我們再這樣想想,這唐僧餓了:猴子,去化點齋飯。唐僧無聊了:猴子,來跳支鋼管舞給為師看,唐僧寂寞了:猴子,來,變個女妖精給師傅玩玩......
當然,面對如此多甚至無理的請求,猴子肯定煩,但是唐僧有金箍咒啊,所以猴子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對唐僧爆發了,於是他的惡念便藉機出現,做了他最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而當二猴來到靈山問如來時,其實誰是真誰是假,猴哥的內心早已有了答案,而當如來指出猴哥的心魔之時,猴哥便一棒將其消滅,這便足以證明猴哥其實早就知道對方就是自己惡念 。
至於最後剩下的猴哥到底是不是六耳獼猴,相信如來也不會傻到將心魔已露的悟空留在自己的弟子(金蟬子)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