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劉叔叔以善良聞名。他家裡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仍然經營著一家磨坊。過日子不說他很有錢但是也還可以。
農曆十二月快到了,一個小乞丐從村子裡出來,被趕出了人的房子。畢竟,沒有人願意讓一個帶著壞運氣的乞丐進門。
最後老劉收留了他,給他提供衣食,時間長了就成了他家的孩子,和兩個孩子一樣被稱為父母。
儘管養子是最小的,但他是最懂事最聽話的,如果家裡有好吃的,他可能知道自己不是這一家人。
轉眼間,30多年過去了,老劉的妻子前幾年因病去世,老劉是家裡唯一剩下的老人。老劉生日那天,他把三個孩子召集在一起,給他們看了他寫的遺囑。
家裡這些年有20多萬的積蓄,兒子女兒各10萬。老劉說:「我的孩子,父親不把它給你,並不是說狠心。畢竟你大哥大姐都是親生的。我不希望你們孩子幾個不和。我走後把我所有的錢都給你可以嗎?」
乾兒子跪在養父面前:「爸爸,別這麼說。我一分錢都不要。要不是你,我早就餓死了。你給了我生命比我的兄弟姐妹珍貴得多。」
兄弟姐妹們笑著互相點頭。從那以後事情慢慢變了。
大哥得知父親還有10萬積蓄,非常高興。他在家裡買了很多家具和電器。每天都在想那10萬。每天都在想:老人什麼時候會死?老父親生病從來不在乎,更不用說看望老人了。
大姐也好不到哪裡去。每天對兒子說:「你娶妻的錢呢在你爺爺那?你爺爺一死,就什麼都有了。''
從那個生日以後,這個乾兒子在老劉家出現的最多。劉叔叔吃飯穿衣,乾兒子什麼都管,乾兒子比誰都著急。老劉看著養子,想著自己的孩子,不禁有點難過。
終於,臘月初一,老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聽到這些,他的孩子興奮地跑了進來,忘記了象徵性地哭。當他們找到村長時,他們要錢。錢呢?
老村長拿出遺囑,念道:「我有一兒一女。照顧老人的就是養子。所有積蓄都給養子劉剛。」下面是劉叔叔的籤名和手印。
一兒一女當場坐在地上,號啕大哭:爸爸,你老糊塗了,家裡的財產都給外人了。村長低頭一看,說:「外人是誰?我覺得你們兩個是外人!你們知道劉叔叔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嗎?''
乾兒子劉剛聽後,抱著養父的棺材哭了起來。村裡的人紛紛表示,這種孩子為了遺產沒有良心,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