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紫禁城真正的主子只有太后和皇上,然而在這個拜高踩低的環境裡,得臉的奴才比不得寵的主子,更加地受人待見,蘇培盛就是最好的例子。
紫禁城除了皇上和太后,最不能得罪的人就是他了。
蘇培盛打小就跟著皇上,朝夕相處的時間比後宮嬪妃都要久。皇上的喜好和脾性,蘇培盛可謂了如指掌,一清二楚。畢竟是皇上身邊貼身伺候的老人,若是沒有一點過人之處,也不可能在皇上身邊呆這麼久。
第一,兢兢業業,忠於職守。
蘇培盛和槿汐對食的事件爆發後,雙雙被打入辛者庫。蘇培盛的弟子給皇上遞茶,不是太燙就是太冷。果然還是老馬識途,少了蘇培盛,底下的人就變得一團亂。可見蘇培盛日常伺候皇上周到勤懇。
第二,情商很高,極其擅長看臉色行事。
甄嬛初得寵,一連侍寢七日,引得後宮醋意橫生。麗嬪跑到太后面前嚼舌根,皇上心裡不痛快,卻找不到理由疏遠麗嬪。蘇培盛真正是皇上肚子裡的蛔蟲,趁著上牌子的機會,找了個由頭,撤了麗嬪的綠頭牌,為皇上解決了一個痛點。
第三,皇上的想法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祺嬪失勢,全族都被連累,皇上有心放祺嬪一條生路,下旨只貶為庶人,不曾賜死。蘇培盛直接打死了祺嬪,只因為他猜到皇上打算賜死祺嬪,又害怕背上刻薄後宮的罵名。這麼棘手的事情只能他出手料理了。當然,這其中不乏公報私仇的成分。
第一,餘鶯兒
餘鶯兒並沒有直接的得罪蘇培盛,她只是在一次失寵的時候,沒有得到小夏子的幫助,於是懷恨在心。餘鶯兒重新上位之後,就罰小夏子用手剝核桃,現場慘烈。
後來餘鶯兒冒名頂替的事實被揭發,皇上下旨賜死,在蘇培盛的授意下,小夏子活活用弓弦勒斷了餘鶯兒的脖子。
第二,祺嬪
祺嬪也沒有直接得罪蘇培盛,但是她屢次招惹槿汐,尤其是在滴血認親的環節,她強烈建議將槿汐打入慎刑司,過72道刑罰。祺嬪屢屢跟槿汐過不去,槿汐是蘇培盛的心上人,這個梁子早就結下了。
祺嬪失勢後,貶為庶民。一轉眼蘇培盛就命令身邊的侍衛打死了她。
第三,安陵容
和上面兩個人一樣,安陵容也沒有直接的得罪蘇培盛。安陵容小產,香料催情的事情爆發,皇上下令搜宮。安陵容很輕蔑的說了一句閹人。蘇培盛毫不客氣的回了安陵容一句「閹人也是人,說的也是人話」。
安陵容最終被軟禁延禧宮,吃苦杏仁自殺身亡。
第四,年羹堯
從來臣子得功易,守功難。年羹堯戰功赫赫,不知收斂,整日裡居功自傲,高人一等。蘇培盛是伺候皇上的人,在宮中也算得上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年羹堯卻在飯桌上耍威風,故意要蘇培盛親自伺候。
西北戰事平定之後,皇上對年羹堯的依賴漸漸地減少,打算收拾他了。年羹堯拜見皇上的時候,蘇培盛故意搬出凳子,讓他坐等,這才有了見到十七爺不起身行禮的實錘,導致皇上對年羹堯的厭惡又增加了一層。
第一,甄嬛。
甄嬛不管是在出宮之前還是在回宮之後,對蘇培盛的態度都未曾改變,一如既往的尊重。回宮之後,因為槿汐的緣故,蘇培盛對甄嬛更是青眼有加。
第二,眉莊。
眉莊的品性和甄嬛一樣,對待蘇培盛一直是客客氣氣的,視若座上賓。眉莊設計重獲恩寵,蘇培盛送來賞賜,眉莊更是抓了一把珍貴無比的「金瓜子」,賞賜給蘇培盛。
綜上所述,蘇培盛雖然是小角色,卻是皇宮中除了皇上和太后之外,最不能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