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
詩一:
金字書名雲裡見,風狂雷急浪相撞。
諸人倘顧同舟誼,會看徑帆穩渡江。
詩二:
執概從無一取盈,如何偏得不良名。
若非賈客親相訪,賞罰安能示眾生?
聊齋先生
明末清初。
有一次,山東諸城人孫必振乘船渡江,船到江心,忽然風雨大作。
風高浪急,船隻起伏不定,劇烈顛簸,浪頭一個接一個打進船艙,同船的人慌作一團,擠在艙中瑟瑟發抖。
忽然,天空中光芒耀動,只見一尊金甲神人立在雲端,手持一塊金光閃閃的牌子,牌面向下,眾人紛紛仰頭觀看,上面寫著三個鬥大的金字:「孫必振。」字跡清晰,真真切切。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孫必振
眾人看得明明白白,於是異口同聲對孫必振說:「一定是你做了壞事,獲罪於天,天神要來取你狗命。」當即將他推搡出船艙,道:「你還不趕緊下船,難道要連累這麼多人陪你一起翻船,去餵飽江裡的王八才高興麼?」
孫必振不及解釋,眾人見大船旁還有一葉扁舟,不由分說將他推了下去。孫必振慌忙間跌入舟中,好容易扶住船槳,艱難站穩。等他回頭看時,一個巨浪捲來,先前坐的大船已沒入江中,轉眼間無影無蹤。
可見:「孫公自有天相,他人焉能寬心?」
話說,有個賈大外出行商,途徑直隸(今河北省)地界,忽然天降大雨,雨中夾雹,雨雹齊下,形勢猛急。
賈大趕忙躲進路旁莊稼地裡。忽然聽到天空中有人喊道:「這是張不量的田地,不要傷了他家莊稼。」
賈大心下犯疑:「既然叫這姓張的『不良』,神仙又為什麼要保佑他呢?」
等雹雨停了,賈大進村打聽這人,又問這名字的來歷。
原來村裡果然有個張大戶,家境殷實,廣積糧米。每到開春青黃不接之時,貧苦百姓家中口糧短缺,時常向他借貸。夏秋兩季豐收,他們前來歸還時,張大戶從不過秤計量,也不爭多論少,足不足數,一概照收不誤,所以得了個「不量」的美名,並非賈大以為的為人「不良」。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張不量
這時,村民們紛紛到田間地頭查看自家莊稼,果然見到田中稞穗多被冰雹打壞,遍地倒折,只有張家田地絲毫未損。
天佑有德者,有德者該當居之。但其他百姓又有何罪?貧民既已到了向人借貸的地步,上蒼為什麼還忍心降下雹雨打他莊稼?令他顆粒無收,雪上加霜。試問,是因他貧弱無力,而少了給你的供奉而令他獲咎於天麼?
悲哀啊!蒼天獨佑張不量,忍加貧民雪上霜?
本則與《孫必振》篇異曲同工,說的是「吉人天相,天佑有德」。
註:
孫必振(1619年-1688年),字孟起,號臥雲,山東諸城人。順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進士。歷任河南淮慶府推官、山西陵川知縣、河南道御史。
陵川縣名宦祠所奉祀的十三位名宦之一。平生能識人,為官多惠政。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