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到底是誰害了夏冬春?

2020-09-03 講故事的婉小姐

文/婉兮 圖/網絡

1

「把你放在宮鬥劇裡,肯定活不過第三集!」

聽過這句話吧,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智商情商都欠費,言行舉止處處紕漏,極容易被人抓住錯處給予致命一擊,然後徹底淘汰出局。

這個梗來自夏冬春

在《甄嬛傳》第三集裡,華妃雲淡風輕賞了一丈紅,夏冬春的後宮生涯,便立刻宣告結束。

劇中未詳細交代她是死是活,但結局可以想像:

遭受那能把楓葉染紅的酷刑,不死也得殘廢,被送回母家的可能微乎其微,大概率是往冷宮一扔,在苟延殘喘中等待死亡。

說實話,挺慘的。

人們一聲嘆息,憎惡歸憎惡,卻覺得夏冬春罪不至死。而這,也構成整部《甄嬛傳》的第一個小高潮。

由她的死亡,來揭開後宮的冰山一角,宮鬥的慘烈程度亦可見一斑。

夏冬春是個犧牲品。

可她又不完全無辜,能成為「性格決定命運」的典型例子。

細細深究,我又覺得「作死」二字不完全準確。在夏冬春的悲劇中,確實有人在推波助瀾,有心或無意,內因與外因。

當所有因素匯聚,命運的齒輪開始咬合運轉,人物性格中的某一部分被放大。在特定環境中,難免會不知不覺地淪為一個活靶子。

當然,我不是說夏冬春可憐。

每個成年人,都應該且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但在譏諷跟責備之外,或許我們更該探究其性格成因,以此警示自身、也告誡後人。

虛構的故事裡,也隱藏著真實的人性和人生。

2

夏冬春出場很早,存在感也很強。

第一集選秀,她就張牙舞爪地亮了相,言語尖酸刻薄,把安陵容為難得無法抬頭——只因誤撞了千金小姐,不小心灑出的幾滴茶汁,引發了一場大戰。

安陵容誠惶誠恐道歉、又提出了賠償,但夏冬春的利嘴不饒人,最後竟要求對方下跪,方可消心頭之恨。

眾秀女忌憚夏家的權勢,大多敢怒不敢言。唯有甄嬛挺身而出,替安陵容解了圍,也跟夏冬春結下梁子。

這個片段很有意思,各人的性格特徵都躍然紙上。

甄嬛聰敏、眉莊沉穩、安陵容怯懦。而屬於夏冬春的形容詞,則是仗勢欺人、張狂跋扈,與標準意義上的「溫柔賢淑」相去甚遠。

夏冬春一定不曉得,候場表現也會計入總分。

在她肆意撒潑時,這一幕已被有心人看在眼裡,轉頭就報告給了諸如太后、皇后、華妃一類的後宮當權者。

就好比是大公司招聘,應聘人員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暗中觀察,以此作為淘汰或晉升的依據。

但夏冬春哪裡想得到這些呢?

她嬌縱慣了,滿以為頂著「包衣佐領家小姐」的頭銜,就能夠四處豪橫,乃至在後宮中橫衝直撞,一切都憑著自己的喜好行事。

所以,她敢處處給安陵容臉色瞧,也敢明目張胆地站到皇后那一隊,以至華妃不滿,隱患在不知不覺中潛藏下來。

這也為後來的一丈紅埋下伏筆,華妃認為,她(將)跟皇后沆瀣一氣。

給人的感覺就是,夏冬春的惡中透著一絲蠢,蠢裡又藏著狂,且口無遮攔、喜怒完全形於色。她絲毫不懂什麼叫謹慎小心,也根本不曉得何為人心莫測,甚至聽不懂旁人話裡的揶揄。

華妃給過一句很貼切的評價:「世上竟有如此蠢笨之人,竟然還被封為常在?常在這裡惹人笑話吧。」

她來到後宮,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錯誤。

3

原本,夏冬春是有機會活命的。

被選中的秀女入宮前,會有一位教習嬤嬤上門去,耐心教導宮中禮儀,同時也分析宮中局勢,委婉暗示勢利分布狀況,再話裡話外地提點一番。

關係親厚些的,或許還能收為心腹,在宮中彼此照應,共攀高峰。

所以,甄嬛始終對教習嬤嬤客客氣氣。

就連小門小戶出來的安陵容,都曉得要禮敬有加,儘可能地從嬤嬤身上獲取有用信息,好準確提煉出一套「後宮生存法則」。

夏冬春卻反其道而行之。

姑姑一上門,她就擺出千金小姐架勢,以主子的身份,狠狠把「前輩」教訓了一番。

當然,這都是沒拍出來的細節。

它們由頌芝轉述,然後換來華妃一個冷笑:既然如此,那就隨便教一下吧。

而這「隨便」的結果,是夏冬春喪失了最好的學習機會,對後宮的認識,始終停留在自己的想像中。她想當然地認為,皇后一家獨大,皇后在萬人之上。

就好比是打一局遊戲,別人都買武器買裝備,可她卻赤膊上陣,誤將無知當勇猛。

所以,夏冬春只能靠自己的有限認知來闖蕩,踩坑踩雷,幾乎是意料中的事情。

可在反覆刷過很多遍後,我發現了一個疑點:夏冬春不懂事,難道她的父母也不懂事嗎?

別的不講,在代表著皇家的教習嬤嬤到來時,他們怎麼可能放縱女兒,任由她胡作非為而置之不理?

那可是堂堂的包衣佐領家啊。

對可能進宮的女兒,哪怕不傾盡全力用心栽培,論理也該教規矩、磨性情,無限度向閨秀的標準靠近。

但如你我所知,夏家小姐到底是被養殘了,最後淪為後宮鬥爭的犧牲品,死得可笑而可悲。

4

講真,蠢姑娘是不應該入宮的,尤其是她集愚蠢、狂妄與兇惡於一身時。

我總覺得,當蠢、狂、惡混合在一起時,會發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把主體往不歸路上推。

因為她始終學不會審時度勢,偏又會被內心的慾念驅使,稍有不慎,就會行差踏錯滿盤皆輸。

後宮不好混的啊。

女人多則是非多,口舌本就如利劍。更何況她們還互為競爭對手,盈盈笑臉背後,往往還暗藏禍心,使絆子、捅刀子都是常有之事。

這樣的環境,夏冬春根本玩不轉。

她只適合在自家後花園內耀武揚威,關起門來做個不可一世的小公主,在父母的寵溺中任性一生一世。最好永遠不必踏足後宮,也無需面對社會。

寫到這裡,我簡直要懷疑夏冬春是長在繼母手中,自幼被溺愛、被捧殺、被軟刀子慢慢殺死。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但這確實是個警鐘。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愛」的深層次含義絕非百依百順,而是磨其心志、修其枝葉,使其適應社會,穩穩噹噹地存活於世。

畢竟躲得開後宮,也躲不開萬丈紅塵啊。

我們提起其他嬪妃,總愛感慨一句:若不進宮,她會有美好的人生,她能夠子孫滿堂,死在暖和的大床上。

可我們提起夏冬春時,卻只覺得:她無論如何,都沒辦法過好這一生。

禍根早就埋下了。

只是當時,夏小姐根本想不到。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到底是誰害了瑛貴人?
    絕頂聰明的甄嬛(孫儷飾)撐到了大結局,智商不在線的夏冬春(穎兒飾)閃亮登場後就收穫「一丈紅」。到底是誰害了瑛貴人?到底是誰害了瑛貴人?(1):浣碧。瑛兒是浣碧推入宮中的,美其曰幫甄嬛在皇上身邊留人,其實是猜透了瑛兒對允禮的情義,她這麼做是為了掃清自己在王府的障礙。
  • 從金枝欲孽到甄嬛傳,夏冬春是歹命的玉瑩,玉瑩是幸運的夏冬春
    重看甄嬛傳,又多了些不同的觀感。 夏冬春是個蠢人嗎。也未必吧,甄嬛傳後期的一系列低位嬪妾們,又比她更蠢的,都活得好好的。 她是包衣佐領家的女兒,生得明豔大氣,無疑是極美的。 秀女來自各處,彼此少見,誰知道是不是哪家的千金。
  • 甄嬛傳原著:「一丈紅」原罪,淺論夏冬春教養和文化之缺失
    這句話很適用於《甄嬛傳》中的夏冬春的悲劇,就是缺少教養和文化惹的禍。《甄嬛傳》中,宮廷大戲剛剛開始,華妃娘娘就輕攏慢捻地懲戒了一個新人,而且一出手就是「一丈紅」。華妃娘娘美名其曰要為宮裡的楓葉添點顏色。
  • 《甄嬛傳》:那些最後下場很悽涼的人物,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2011年熱播的《甄嬛傳》算是清宮劇裡的一股清流了,百看不厭,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服化道等方面,都十分精良。即使《甄嬛傳》已經播出將近十年之久了,仍有很多觀眾願意一次又一次刷劇,而其中值得回味的點非常多,其中對於人物的描述是非常細緻的,這也足以證明導演編劇的良苦用心。
  • 甄嬛傳:華妃給夏冬春一丈紅其實也是幫了她,並不心狠手辣
    甄嬛傳:華妃給夏冬春一丈紅其實也是幫了她,並不心狠手辣,可惜會錯了意甄嬛傳這部電影中有一個二的無釐頭的人,那一張口竟能惹得滿宮裡人的笑話!夏冬春這個無釐頭的人仗著自己父親的身份官職比安陵容的高,就一次次的羞辱詆毀,還好這一切被甄嬛看到了並阻止了這些事情的發生!
  • 《甄嬛傳》第三集就被賞了一丈紅,夏冬春做錯了什麼?
    在《甄嬛傳》裡,夏冬春出場很早,一出場就頂著「包衣佐領家小姐」的頭銜,要安陵容下跪道歉,一群秀女敢怒不敢言,在後宮中仗勢欺人,連後宮老二華妃都敢惹。夏冬春無辜嗎?不,她更多是咎由自取。在教習嬤嬤教導宮中禮儀的時候,懂得要禮敬有加,多從嬤嬤身上得到一些有用信息,或許會知道一些「後宮生存法則」。
  • 重看《甄嬛傳》:夏冬春,死於優越感
    夏冬春,在《甄嬛傳》裡就是這樣的,鑲嵌在長篇小說裡的短篇小說。,夏冬春的反應很微妙,她問安陵容,「你是哪家的?」當夏冬春知道安陵容的父親只是一個縣丞,官位遠低於自己家之後,才表現得非常囂張,她讓安陵容跪下道歉。這個出場的小細節,就把夏冬春這個人物最核心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了,她看人下菜碟,非常勢利,很喜歡秀優越感。後來甄嬛過來解圍,幾句話就讓夏冬春閉嘴了,其實本質原因不是甄嬛的話多麼有道理,而是夏冬春知道甄嬛家和自己家官位不相上下,她在甄嬛面前沒有優越感可秀。
  • 甄嬛傳:夏冬春是皇上欽點的人,為什麼開局華妃就賞了她一丈紅?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期:前情回顧:甄嬛本不想入宮,且在菩薩面前許了願,希望嫁給全天下最好的那個男人,共結連理,白首到老,希望自己在最後被撂牌子,落選。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期:夏冬春是皇上欽點的人,為什麼開局華妃就賞了她一丈紅?
  • 甄嬛傳:夏冬春剛進宮,為何華妃就急著了結她?看懂能多活兩集
    導語:甄嬛傳:夏冬春剛進宮,為何華妃就急著了結她?看懂能多活兩集!《甄嬛傳》中,華妃應該算得得上是活得最隨心所欲的妃嬪了,後宮裡看不慣誰就直接開口懟,就算是高高在上的宜修,也經常被華妃拿出來譏諷。夏冬春剛給宜修請完安,華妃都不等夏冬春回去,就直接讓人拖下去打死。其實很少有人注意,華妃處置夏冬春,是有原因的!
  • 甄嬛傳:夏冬春囂張跋扈,卻不知在皇帝心中她連宮女都不如
    甄嬛傳:夏冬春囂張跋扈,卻不知在皇帝心中她連宮女都不如《甄嬛傳》是近些年的一部非常火爆的宮鬥劇,可以說這部劇是宮鬥劇中的經典之作,這部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點,場景之類的也非常考究,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劇才會如此火爆,三刷四刷它的大有人在。
  • 甄嬛傳:為什麼華妃賜夏冬春一丈紅,卻動不了娘家勢力更弱的甄嬛
    《甄嬛傳》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耐看,還因為劇情中有很多值得反覆推敲之處,放到現在來看也是永不過時的。就比如在甄嬛傳的劇情中,華妃一開始就賜了夏冬春一丈紅,而且自己的地位恩寵絲毫不受影響。但華妃面對甄嬛時,可以說恨得牙痒痒卻動不了娘家勢力更弱的甄嬛呢?
  • 《甄嬛傳》家境容貌俱佳的夏冬春,為什麼會這麼容易被華妃處死?
    《甄嬛傳》中,沒有一個人是像表面上那麼無害的。每當遇到安陵容,話裡話外都是一種諷刺,可實際上安陵容與她相同,都為皇上新選入宮的妃子,兩人壓根談不上誰比誰強。夏冬春完全不了解宮中現有的妃嬪競爭,她一心想要巴結皇后,不將華妃放在眼中。
  • 甄嬛傳:一出場就註定了死亡,被扔井裡的福子,究竟是被誰害的?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4期:前情回顧:隨著眾位秀女入選後宮,皇后跟華妃的爭鬥再起波瀾,而這期間,飛揚跋扈的夏冬春被華妃記恨在心。楊角風談《甄嬛傳》第4期:一出場就註定了死亡,被扔井裡的福子,究竟是被誰殺死的?
  • 看甄嬛如何秒殺夏冬春
    《甄嬛傳》第一集中,有這樣一幕戲:夏冬春逼著安陵容下跪賠罪才肯罷休時,甄嬛出馬了,幾乎只用三言兩語就把輕狂的夏冬春趕跑了。沈眉莊說:「皇家宮苑,天子近旁,誰這般輕狂?」甄嬛當時沒有做聲,也許她在思考如何對付夏冬春了。就這一句話,暴露了夏冬春的為人——輕狂。沈眉莊說得一點兒也不錯。
  • 《甄嬛傳》中夏冬春為何早早下線?因為她犯了這幾大錯
    最近為了看《甄嬛傳》特地開了個優酷會員,上一次看這部劇還是上初中,沒想到時隔七八年,這部劇依然能讓人為之震撼,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而這時夏冬春竟然和身邊的一位嬪妃說:「華妃聲勢浩大的,做給誰看呢!」華妃正好聽見了這話,還瞥了夏冬春一眼。華妃說:「夏常在可真會打扮,這身料子很貴吧!」夏冬春還一臉開心地說:「這是皇后娘娘賞賜的料子,今日覲見特意穿上來感謝皇后娘娘。」這不擺明了說皇后賞的東西比華妃賞的東西好嗎?
  • 後宮甄嬛傳:夏冬春為什麼一進宮就被華妃賞一丈紅?她犯了致命錯
    《後宮甄嬛傳》中新涪司士參軍的千金夏冬春,是個既有趣又悲劇的人物,她選秀時就與陽縣縣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發生爭執,飛揚跋扈,後又嫉妒甄嬛和眉莊得了禮物出言挑釁,被華妃賞了一丈紅「領盒飯」了,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夏冬春究竟犯了哪些致命錯誤呢?
  • 《甄嬛傳》夏冬春名字暗藏的人生玄機:春去秋會來,夏去秋未至
    《甄嬛傳》夏冬春的悲慘結局提醒人們:良好的家庭教育決定你的人生攏共能走幾步;不懂藏鋒逆入,更寫不好人字的一撇一捺。雍正王朝的第一次選秀」高考」,初試入選四個人:狀元沈眉莊、傍眼甄嬛、探花安陵容、第四名夏冬春
  • 甄嬛傳:最傻的小主不是夏冬春,不是餘鶯兒,是以色侍君的她
    導語:「甄嬛傳:最腦殘的小主不是夏冬春,不是餘鶯兒,是以色侍君的她!」一、夏冬春把自己作死她就是夏冬春了。她一出場就下線了,也難怪大家沒有什麼印象。按道理來說呢,夏冬春長得還是很標誌的,家裡的背景也不錯,要是她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不說會比眉莊和甄嬛混得要好,但是比安陵容好還是沒有問題的。
  • 甄嬛傳:活不過三集的夏冬春,都是因為張狂和口無遮攔惹的禍事
    在《甄嬛傳》裡,想到一丈紅就想到夏冬春,她是甄嬛哪一屆秀女中第一個被處罰的常在,她被處罰除了是她的態度問題和口無遮攔的後果,更重要的是夏冬春以為自己是皇后的人,覺得華妃不敢動她,才如此張狂的覲見華妃的時候,和旁人議論華妃,華妃注意到夏冬春,倒是覺得她除了出身外,其他都拿不出手的。進宮後,覲見皇后和華妃的時候,華妃特意給其他秀女下馬威,秀女們都沒有出聲,只有夏冬春和旁邊的秀女交頭接耳的,還是華妃這樣的架勢是做給誰看呢?
  • 她是《甄嬛傳》裡最無知的女人,到死也不知道做了誰的棋子
    《甄嬛傳》裡當然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角色。像是餘答應、蘇培盛、安茜、果郡王妃等等,以及我今天要寫的夏冬春。眉莊不願多管閒事,但也看她極不順眼,拉著甄嬛,對夏冬春撂下一句評價:「皇家宮苑,天子近旁,誰這般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