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得到母親的拆遷補償款,兄弟倆爭著贍養母親

2020-08-23 小黃談情感

弟弟上門討要母親

年初的一天,張大軍家門口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張大軍把門打開一看,在防盜門外站著自己的弟弟張小軍和兩個陌生人,張大軍眉頭一皺就想把門關上。這時其中一個陌生人說話了:「對不起張先生,我們是警察,請你開門。」說著向他亮出了警察證。

張大軍隔著防盜門問道:「你們找我有事嗎?」

其中一個警察對他講:「我們接到了張小軍的報案,說你對老人拘禁和虐待,我們要上門進行調查。」張大軍迫於無奈就把房門打開讓弟弟張小軍和兩個警察進屋。

結果等他們進屋仔細查看以後,在房間裡並沒有發現張大軍、張小軍的母親,民警就問張小軍:「張先生,你不是報案說你母親被你哥哥拘禁虐待嗎?老人在哪裡?」

張小軍指著張大軍說:「你們應該問他,是不是因為這段時間我常來看望我母親,他不讓我看,就把老太太給轉移了?」

張大軍說:「那是我母親,我為什麼要轉移她?」

那警察一看哥倆一見面了就光掐架,兩個人誰也不說母親的下落,於是民警就說:「既然你們兩個人都不說出母親的下落,那你們跟我一塊到派出所走一趟。」

張大軍一看沒辦法了,只好對民警說:「好吧,我領你們去見我的母親。」

張大軍帶著張小軍和兩個警察來到了一家醫院,張小軍還以為自己的母親生病住院了,沒有想到張大軍直接把他們領到了醫院的太平間。進了太平間了以後,張大軍拉開了一個冰櫃對民警說:「這就是我媽。」

張小軍一看冰櫃裡的老人,馬上跪在地上失聲痛哭大叫道:「媽啊。」

見此情景,兩個警察也驚呆了。他們本來以為這只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糾紛,現在竟然發現老人已經死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這裡面另有隱情?

哥哥張大軍流著眼淚對兩個民警解釋說:「我母親身患多種老年人的疾病,一個多月前她突然發病,我把她老人家接到了醫院住院治療。在半個月前的一天晚上,半夜的時候她老人家突然病重,我連喊了三遍才來了一個醫生進行搶救,結果我母親搶救無效去世了。我母親的死亡和醫院的診療過錯是有了直接因果關係的,為了向醫院討要說法,所以我母親一直沒有火化。」

張小軍聽到張大軍說完以後,他在地上紅著眼站了起來,他雙手揪住哥哥張大軍的衣領說:「咱媽住院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咱媽以前身體這麼好,為什麼一住院說走就走了?肯定是你貪財把她老人家虐待致死。」

民警一看哥倆在太平間裡吵了起來,又把他們哥倆分開,然後民警帶著他們來到了醫院的醫務科,經過醫務科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了解到確實如哥哥張大軍所說,患者死亡,患者的家屬和醫院之間確實有糾紛,目前正在進行調解。

民警了解到這些消息以後就告訴張大軍張小軍哥倆:「老人已經不在了,你們哥倆不要再吵了,要配合調解把事情妥善解決。」

張大軍,張小軍哥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個人都板著臉誰也不理誰。


母親的房子要拆遷了

說起來張大軍和張小軍哥倆以前關係還是非常和睦的,他們的父親早逝,母親把他們哥倆拉扯成人,後來哥哥符合上山下鄉的政策,下了鄉當了知青,而弟弟張小軍留在城裡頂替了父親接了班,他們母子二人在城裡分了一套2室1廳的公房。

隨著改革開放,在農村已經結婚生子的張大軍一家又全部回到了城裡,然後張大軍一家把他們的戶口落在了老母親處,哥兩個都是在外邊單獨居住。

回來後的張大軍和弟弟張小軍關係一直很融洽,兩家人也是常來常往。但是隨著一次意外事件的發生,卻讓兄弟兩的和睦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這年當地房屋拆遷,老母親所住的這套房子經過評估價值300餘萬元,評估報告貼出來以後,張大軍就搬回老母親家去住。張小軍知道以後非常不高興,因為他知道哥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回家的目的毫無疑問是想在房屋拆遷的過程中攫取家庭的財產權益。

張小軍到了母親家,哥哥張大軍對他解釋說:「母親年紀大了,我怕她和拆遷公司談判的時候吃虧,所以我就搬回家來居住。」

張小軍把哥哥這一番話回去跟自己的老婆一說,他老婆就明確告訴他:「你哥哥什麼怕母親吃虧啊,都是藉口!實際上你哥哥就是想利用這個機會把家庭的財產佔為己有,你不能傻啊,你自己要盯得緊一點。」張小軍覺得自己妻子講得有道理,所以就按照妻子講的話牢牢地盯住母親和哥哥。

雖然他天天回家去看,但是事情還是發生了他意想不到的變化。

有一天張小軍回到母親家,哥哥張大軍對他說:「小軍,我已經代表咱媽和拆遷公司籤訂了拆遷補償協議,過幾天這個款就可能打到咱媽的銀行卡裡去。這次拆遷因為我全家的戶口都在這個房子裡面,所以拆遷的財產呢我準備分成五份,我們一家拿三份,你和媽一人拿一份。」

張小軍一聽馬上就不願意了:「哥,我不同意,你們家戶口在房子裡跟房子沒有關係,拆遷補償的是房子,你不應該拿錢。」

哥倆在外面一吵,老母親聽見了,老母親就從裡屋走了出來,老太太對張小軍說:「小軍,你哥過去上山下鄉吃了不少苦,現在他家又是一個男孩,我看你哥這樣的分配方案可以,你就接受吧。」

張小軍一聽就知道母親還是個老觀念,偏向家裡的長子長孫。所以張小軍就想,必須得把老母親從家裡接出來,然後給老母親講清法律的規定,讓老母親不要偏袒哥哥張大軍一家。


第一場官司

第二天,張小軍就以為母親體檢為名,把老母親接到了自己家。接到自己家以後,張小軍就請律師來給老太太做解釋。

律師給老太太講了房屋拆遷的法律規定和政策,告訴老太太,哥哥一家人戶口雖然在被拆遷的房屋裡,但是他們並不在裡面實際居住,所以他們是空掛戶口。房屋拆遷補償的是被拆遷的房屋,是補的磚頭而不是補的人頭,所以哥哥張大軍一家不應該分得任何拆遷補償款。

道理一講老太太是聽明白了,但是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兒子,兩個兒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所以老太太就說:「小軍啊,這個道理我是明白的,但是你想想,沒有你哥下鄉就不可能有你留城,現在咱們家好不容易攤上了這樣一個機會,能不能多給你哥分一點?」

張小軍苦笑著對媽媽說:「媽,房屋拆遷,剛才律師已經告訴你了,它補的是磚頭不是人頭。我哥一家如果今後生活有困難,我可以贊助他們,我可以幫助他們,但是房屋拆遷補償款你分給他,我不同意。」

經過張小軍幾次和母親交換意見,最後老太太也想通了,她也知道法律上的權利和生活中道義上的情感是不同的。

老母親一想通,張小軍就趁熱打鐵,讓律師起草了房屋拆遷補償款的分割協議,確定張小軍與母親兩人對這300萬元的房屋拆遷補償款兄弟倆平均分配,一人一半。

拿到了母親籤訂的協議以後,張小軍回到母親家中見哥哥,告訴張大軍說:「我和咱媽已經籤訂了房屋拆遷補償款的協議,我們倆一人一半分配,我今天來就是告訴你一聲。」

哥哥張大軍一聽這才明白,原來弟弟給老母親檢查身體實際上只是一個藉口,短短的幾天時間,自己要到手的180多萬元現在一分都沒有了。張大軍氣急敗壞地對張小軍說:「我要和你們打官司。」

果然,沒有幾天張大軍就把老太太和弟弟張小軍告上了法庭,他主張分得五分之三的房屋拆遷補償款,理由就是自己一家的戶口在被拆遷的房屋之內。

張小軍代表母親進行了答辯和應訴。

法庭經過審理查明,張大軍一家雖然戶口在被拆遷的房屋裡,但是第一,他們在被拆遷房屋內沒有任何產權,第二他們不實際居住在被拆遷的房屋內。因此法院判決:不支持哥哥張大軍的訴訟請求。


第二場官司

張大軍本來是想通過打官司來為自己討得經濟利益,他沒有想到這個官司竟然打敗了。官司輸了以後,張大軍還是不肯善罷甘休,他竟然把老母親從弟弟張小軍家接走了。

張小軍下班後到母親家中一看老母親不在了,他一打電話,哥哥張大軍告訴他說:「媽在我這。」張小軍心裡就開始嘀咕:壞了,哥哥雖然打敗了官司,但是他沒有善罷甘休,他還在想辦法。

果然沒過幾天,張小軍接到了法院的傳票,這回他第二次當了被告,但是告他的不是哥哥張大軍,而是他的老母親。

老母親在訴狀中寫到:被拆遷房屋在母親一人名下,因此被拆遷房屋的房屋補償款應該都歸母親所有,鑑於張小軍在買房子的時候曾經出了一部分錢,所以願意分五分之一的房屋拆遷補償款給張小軍。

張小軍不甘心,他決定馬上去見自己的老母親,把這個道理講明白。但是他到了哥哥張大軍家才發現,鐵將軍把門。再一問左右鄰居,鄰居說張大軍家已經搬家了,而此時哥哥張大軍的電話始終都是關機狀態。這個時候張小軍明白,在這場官司有結論之前自己不可能再見到老母親了,所以張小軍只有做好跟自己的母親打一場訴訟的準備。

到了法院開庭那天,原告老太太沒有到場,哥哥張大軍特別授權代理母親出庭,被告張小軍出庭進行應訴。

法院經過審理查明,原、被告之間曾經籤訂過一個房屋拆遷補償款的分割協議,在這個協議當中確定了弟弟張小軍也是被拆遷房屋的共有人之一,同時被拆遷房屋的補償款在原、被告之間平均分配。根據這個協議,法院最後判決認定:房屋拆遷補償款應當在原告老母親和被告張小軍之間平均分配,不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哥哥張大軍導演的第二場官司又以敗訴而告終。

但是老母親並沒有回到張小軍家,所以張小軍心裡知道,哥哥張大軍肯定還是不甘心,還會繼續想辦法把錢弄到他的手上。

沒有多久,房屋拆遷補償款張小軍拿到了一半,但是由於老母親還在張大軍家生活,所以屬於他的那一半錢跟著老母親也到了張大軍家。

張小軍知道,哥哥張大軍兩個官司都打敗了,現在還把母親藏起來不讓他和母親相見,霸佔著老母親的目的是為了把這筆錢據為己有。

張小軍不能讓張大軍這個陰謀得逞,所以他就千方百計去找張大軍一家搬到了何處居住。找了好長時間他終於找到了,先後幾次上門都吃了閉門羹,因為張大軍一看是張小軍就不開防盜門。結果幾次不讓張小軍見老母親,終於把張小軍給惹毛了,於是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張小軍把警察領到了哥哥張大軍家。


去哥哥家門口設靈堂

現在老母親不在了,張小軍就向警方反映,他認定一定是張大軍拘禁虐待母親,導致老母親死亡,因此要求追究張大軍的刑事責任。警方考慮到他們哥倆對於母親死亡的原因有爭議,於是警方經過和張大軍,張小軍哥倆商量,決定對老太太的死亡原因進行鑑定。

沒有多久,鑑定出來了,老太太營養良好,體表沒有外傷,死亡的原因是因病自然死亡,醫院救治不及時是有過錯的,但是不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院搶救不及時在老太太死亡這個過程中過錯的大小,最後醫院賠償了張大軍,張小軍哥倆3萬元,老母親終於火化,入土為安。

張大軍和張小軍哥倆把母親的後事辦完以後,張小軍就正面問哥哥張大軍:「咱媽的遺產怎麼分配?」

張大軍看了一眼張小軍說:「咱媽沒有遺產。」

張小軍一聽火就上來了:「你說什麼?咱媽分到手的150多萬元這兩年不到她全花光了?」

張大軍沒有和他爭吵,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張小軍。張小軍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了這樣幾行話:我房屋拆遷所分得的150餘萬元人民幣,現贈予給我的孫子張猛所有,任何人不得侵佔。大兒子張大軍負責對我生養死葬。下面落款是老母親的名字。

張小軍見這張紙雖然是複印件,但是字跡毫無疑問是他老母親的,他心裡明白,張大軍就是利用掌控了老母親的便利條件,逼著老母親將150餘萬元的房屋拆遷補償款給了他的兒子、老母親的孫子張猛。現在老太太已經死了,再說哥哥逼老母親也沒有了證據,想問老母親是否是她真實的想法也不可能了,所以張小軍知道這個官司沒法打,要打他也打不贏。

但是想想自己從小被老母親養到大,在老人家病重和去世期間自己居然不能在身邊盡孝,而母親的遺產又這麼被哥哥奪走,張小軍是既傷心又上火,所以他決定報復一下哥哥張大軍。

清明節這天早上,哥哥張大軍家所居住小區的居民們就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景象:只見弟弟張小軍一家披麻戴孝,張小軍和他的妻子舉著花圈,他們的女兒懷中抱著老太太的遺像,來到了哥哥張大軍家的門口。張小軍把花圈放在一旁,將老母親的遺像擺在中間,然後全家人跪下來,一邊哭一邊罵自己不孝,沒有為老母親送終,實際上他們罵的全都是哥哥張大軍張。

大軍一看,張小軍一家在自己的門前設起了靈堂,就向物業公司報警。物業工作人員聞訊來到了現場,勸告張小軍一家不要在樓道口擺設靈堂,影響公共秩序,如果他們兩家有什麼糾紛可以協商解決,不要採用這種極端的方式。

但是張小軍不服,他堅持要在哥哥張大軍家的門口設立老母親的靈堂,要祭奠老母親。物業公司無奈只好報了警,警察聞訊趕到了現場,喝止了他們雙方,同時告誡張小軍:「你在哥哥家的門口設立靈堂,實際上是擾亂了小區居民的生活秩序。」

張小軍在哥哥張大軍家為母親設立靈堂,受到了物業公司和警方的雙重阻攔,他心裡這口氣還是沒有發洩出來,他決定要去告哥哥張大軍。


第三場官司

沒有多久,張家兄弟之間的第三場訴訟就開啟了大幕,弟弟張小軍將哥哥張大軍告上了法庭,起訴哥哥張大軍利用掌控母親的便利條件,阻止自己探視老母親,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使得母親病重和死亡期間自己不能在身旁盡孝,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損害,要求法院判令哥哥章大軍賠禮道歉,同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被告哥哥張大軍在法庭開庭時答辯說:「我沒有侵犯張小軍的探視權,老母親是自願隨我一起生活的。老母親去世以後,張小軍也全程參與了老母親的後事辦理。因此張小軍說探視權受到了侵犯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的。」

我國法律有明確的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弟弟張小軍如果要想贍養老人,他就必須探望老人,要想生活上照料,經濟上扶助,精神上慰藉,哪一樣都需要和老人有接觸。因此哥哥張大軍以和弟弟張小軍有矛盾為由,拒絕張小軍上門看望老母親,毫無疑問這個行為是侵權行為。

法院最後判決:哥哥張大軍向弟弟張小軍賠禮道歉,同時沒有支持張小軍提出來的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請求。


結束語

這場鬧劇終於落下了帷幕,經過三場官司,不管勝負如何,兄弟倆的手足之情已經消耗殆盡。

張氏兄弟爭來爭去爭的不是贍養老人,而是老人名下的財產,他們兄弟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割裂了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紐帶親情。

兄弟乃手足,只要兄弟之間互諒互讓,還有什麼樣的糾紛不能解決呢?

相關焦點

  • 為了分拆遷款,父女對簿公堂(一)
    天不遂人願,大女兒於2008年去世,老兩口白髮人送黑髮人,自是痛苦難當;兩年後,母親隨大女兒而去。自此,父親與大女婿、孫女共同生活;生病住院時,由小女兒與大女婿輪流照顧。隨著城市的發展,村裡終於要拆遷了,父親家和小女兒家的房子均在拆遷範圍內。緊隨財富而來的,還有家庭矛盾。小女兒覺得,自己也是父親的孩子,也要對父親養老送終,他得到拆遷款自然應該有自己的一份。
  • 故事:拆遷,讓這兄弟倆反目成仇
    文:林雨圖:來自網絡有這樣兄弟倆,兄叫劉亮,弟叫劉明,他們是我二姐的兒子。兄在礦上開商店,弟在城南印刷廠開車。兄弟倆早已結婚生子,分家另住。按理說,應該和睦相處,互幫互愛,沒想到卻視為仇敵,相互埋怨,都一肚子怨氣,捶胸頓足,勢不兩立,不共戴天。
  • 母親病逝,兩不孝兒為爭老房子大打出手,一本房產證讓他們傻了眼
    現年六十五歲的獨居老人張奶奶在家裡病逝了,居委會給她兩個在城裡混的有模有樣的兒子報了喪,聞訊趕來的兄弟倆給母親辦了個簡單的喪禮,喪禮過後,兄弟倆就去了居委會找幹部,因為他們母親所居住的這個老房子就要拆遷了,而這房子坐落在城中村,周圍都是高樓,拆遷後能得到一筆高額補償款。
  • 九個兄妹沒人性,冷血瓜分小妹拆遷款,不料最後事情反轉大快人心
    當時母親名下房子有母親、小弟以及他兒子、小妹四個人的戶口,所以拆遷的時候針對這四個戶口分了四套樓房和五百六十萬的拆遷補償款。據了解胡家拆遷事宜都交由小弟去辦理,現在小弟已經得到了自己該得的,那麼小妹是否有什麼利益沒拿到呢?
  • 老房子拆遷母親把拆遷款都給妹妹,看到老婆的朋友圈,我急忙往家裡跑
    我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父親也去世的早,母親一個人養大了我和妹妹,妹妹比我小五歲,那時候為了讓妹妹和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沒有讀大學,雖然讀大學可以勤工儉學,但是要耗費四年的時間,加上母親年輕的時候太過於勞累了,導致母親到中年的時候,身體就不是很好,我不想母親那麼辛苦,母親把最好的年華都耗費在和我妹妹身上了,我已經長大了,我要擔起這個家的重任。
  • 故事:600萬拆遷補償款,讓我撕下了前夫的面具
    從那之後,母子倆就常常為了這事吵架,關係很差,辛瑤沒少在中間調和。辛瑤和高志遠到餐廳一問,店面經理說,杜成七天前就離職了。高志遠一聽就非常惱怒:「我早說了吧!肯定是跟那小白臉跑了!」十幾年前,婆家在郊區的老屋拆遷,上頭按規定給六百萬補償,附近的人都接受補償搬走了,但辛瑤的婆婆不願意,她想要八百萬。高志遠還跟他媽狠狠吵了一架,因為當時六百萬可以買兩套別墅,這樣母子兩人可以各自一套居住。
  • 老人把20萬拆遷款都給兒子,女兒未得一分:我指望兒子養老呢
    當年為了供自己兒子上大學,劉老太當機立斷,把剛考上高中的女兒喊回了家,意思就是讓女兒退學,當時學習成績優異的女兒怎麼會甘心,可是就老太的態度非常堅決,最後胳膊還是沒有擰過大腿。女兒退學去了南方打工。女兒結婚以後,出於對母親的怨恨就很少回來探望,女兒的表現更讓劉老太覺得女兒真的靠不住,要想養老還得靠兒子。日子過了幾年,兒子找了一個城裡媳婦,也在城裡買了房,雖然兒子兒媳也會回來探望自己,不過劉老太和兒媳的關係並不太好。
  • 故事:拆遷款補償了一百多萬,老太太生病住院沒有錢交醫療費了?
    認識老王的人都知道,他去年才補償了一百多萬的拆遷費,不到兩年多時間一百多萬就花沒了?大家都紛紛搖頭表示不信:老王平時無不良嗜好,一生節儉一百多萬他三輩子也花不完啊!又有人反駁說:要是有錢,這人命關天的時候他會不拿出來花嗎?這話說得也對,那麼,老王的錢到底去哪兒了呢?
  • 兒子不願贍養母親,一聽說要拆遷馬上回來,推開門傻住
    但是母親不知道,在母親眼裡宋寶永遠是最孝順的寶貝。 宋寶是獨生子,可是宋寶從來不回家,也沒有給母親一分錢。 年輕的時候,母親倒沒感覺,現在母親老了,也終於知道自己的兒子是有多不孝順了。於是母親就跟兒子打贍養費的官司,打完了也沒用,兒子就是不執行,不贍養。 就這樣,因為打了官司,兒子更恨母親了,覺得讓他的面子丟完了,於是母親就再也沒有聽到過兒子的消息了。
  • 為了房子拆遷,兄弟反目成仇,值得嗎?
    鍾家兄弟倆出生在上海近郊,父母從小就對兄弟倆嚴加教育,所以,這哥倆學習一直很好。哥哥大學畢業,進了一家上市公司工作,薪水不菲。弟弟儘管沒考大學,但是,也很優秀,成為了企業家。父母給兄弟倆留下了二套房子,哥哥結婚在市區,公司裡分配了房子,自己又購買了一套。所以,那會兒,哥哥對鄉下父母留下的房子,沒想到要去好好珍惜。
  • 故事:老房拆遷,父親拿著60萬拆遷款給自己買了一套房,我成了不孝子
    老房拆遷,父親拿著60萬拆遷款給自己買了一套房,我成了不孝子我是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從小就目睹了父母的辛苦,那時我就發誓,等我長大了要掙好多好多的錢,讓我的家人過上好日子,讓他們享福,所以長大後的我也一直很努力,如今的我,已經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在城裡買了房和車,小日子過得很愜意。
  • 兄弟五人質疑爺爺3年花掉1500萬拆遷款,真相大白後,所有人閉嘴
    爺爺老房子拆遷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拆遷補償一共是2000萬,全部由爺爺自己存著,有爺爺在,我爸兄弟5個也沒誰敢提出要來分這個錢。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拆遷了今年爺爺因病去世,兄弟五個處理完爺爺喪事,整理遺產發現只剩下
  • 家中老房拆遷,百萬拆遷款卻要拱手讓人?背後原因讓我傻眼
    最近可算是喜上加喜,我結婚對象有了著落,老家的房子也要拆了,馬上就要成為「拆二代」,享受一筆幾百萬的拆遷款了,我整個人都神氣了不少。從小我學習不好,但是幹什麼都有一股拼勁,打架我也打,錘人我也錘,但是對我爸媽我是一頂一的好,在我心裡沒有比孝敬他倆老人家更重要的事兒了。以前剛輟學的時候,在電子廠裡打工被人排擠,拉著被人群毆,我都沒喊過苦與累。
  • 故事:為了給女友買禮物,他問母親要錢,拿到錢才知道愛情的代價是親情
    據說,徐順風的死鬼老爹留下的那幢舊宅幸運地被划進了拆遷範圍,如果開工動遷成功的話,政府將會補償一筆不菲的拆遷款。麗麗似乎也聽到了這個消息,破天荒的主動給徐順風打來了電話,還溫柔的叫了他一聲順哥,在徐順風看來,就憑這一聲稱呼,兩人的關係已經不言自明。可誰也沒想到,就在他跟麗麗通過幾次甜蜜的電話後,老家又傳來消息,鐵路規劃到了鄰村,他們村一根毛都沒沾上。
  • 小說:家裡拆遷,繼父讓我回家分錢,路上接到母親電話我掉頭就走
    我雖是個跟著母親改嫁的孩子,但是繼父也是待我極好的,甚至連家裡拆遷的時候,繼父都想到了我,讓我回家分錢,其實繼父對我的好不僅僅是這一點。可我沒想到的是,我心中帶著對繼父滿滿的感激回家,卻在半路接道母親電話的時候,掉頭就走!十三年前,我父親因為車禍意外去世,我媽在守喪三年後,在十年前遇到了我繼父並嫁給他。在我媽嫁給我繼父之前,我跟我媽兩個人生活得十分艱難。
  • 母親假裝得重病求贍養,兩個兒女轟她走,只有大女兒接納,得善報
    為了把這三個孩子撫養成人,她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而三個孩子長大後,都出去外面工作,只留張老太一人在農村老家。人一旦年紀大了,就會感到孤獨,張老太也是如此。村裡下達通知,穿過的房子全部拆遷。而張老太在拆遷中分了100多萬。張老太心想自己一大把年紀了,這麼多錢自己留著也沒用,但張老太有三個孩子,於是張老太想把錢留給最孝順的那個。張老太裝成重病,一個個上門找孩子,看看哪個孩子願意贍養她。
  • 母親車禍去世,父親平分賠償款給兒女,女婿卻堅持留錢給嶽父養老
    張紅和老公在外地打工,而家裡的兩個孩子則交給娘家母親來照顧。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在一年前,母親在去接送孩子的路上,遭遇車禍,當場身亡了。母親去世後,肇事者賠了50萬賠償款。而這筆錢則直接交到了父親的手上。
  • 母親臨終前給兒子10萬,不給女兒一分錢,女兒這樣「報復」她
    王小珍是個孝順的女兒,雖然自己家裡不富裕,但她對老母親十分關心,每次趕集的時候都會來母親這裡一趟,不是帶魚就是帶肉。王小珍小學畢業,沒有多少文化,她在鎮上工廠打工,一個月兩千塊錢,有時候還會瞞著丈夫,每月給老人二百塊錢零花張老太院門口有一塊菜地,老人閒不住,一年到頭都會種些蔬菜留自己吃,兒媳婦周翠花從來不買菜,總會去割老人種的蔬菜吃,畢竟是兒媳婦,張老太也不說什麼。
  • 小說:母親給30萬拆遷款,婆婆連夜跑兒媳家要錢:你小叔結婚要30萬
    母親給30萬拆遷款,婆婆連夜跑兒媳家要錢:你小叔結婚要30萬李凱和張倩結婚五六年一直沒有買房,原因是他們生活的城市房價太高,而他們剛結婚時身上又沒有多少錢。為了房子的事,張倩不止一次埋怨過她的丈夫:「別人結婚要車有車要房有房,你倒好,一分錢沒花就把我騙到你家來了。」張倩的埋怨不是沒有理由的。
  • 空巢老人用幾百萬拆遷款考驗子孫:我怕死,也怕活著
    誰對她好,她以後就把幾百萬的拆遷款給誰。何奶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外地,大孫子出國了,小兒子夫妻倆開了一個飯店,多年沒有孩子。她一個人住在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子裡。大孫子在國外,手上的錢經常不夠花,需要奶奶的補貼。小兒子的飯店經營狀況一般,也是需要母親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