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帶妹妹離家20年,回鄉接父親養老,路遇恩人,我不再孝順父親

2020-11-14 話說情語


我們家原本有五個孩子,母親是遠嫁過來的,為了這個家一直費盡心力,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我排行第二,老么跟我一樣是個女娃,家裡孩子多,負擔就重,父親年紀輕輕就出去打工了,一年到頭回來一次。

母親為了照顧我們五個孩子,日夜勞作,頭上早早地生出了白髮,眼角也很快就爬起了皺紋,父親在外打工後,眼界也比較高,每次回家都會把母親數落一頓,嫌棄母親沒文化,沒氣質,穿的衣服像村姑。

在妹妹三歲那年,夜裡發起了高燒,母親給父親打電話,父親在睡覺,反而覺得母親什麼事都要問他,把電話掛了,母親急的不得了,用各種土方法給妹妹退燒,陪了妹妹一整夜,第二天妹妹就被燒成了傻子。

父親聽到這個消息後,一個勁的責怪母親,儘管我們幾個兄妹一直為母親說話,但父親就是鐵了心要跟母親離婚,把母親和妹妹趕出家門,我和幾個哥哥哭的撕心裂肺,父親卻說這是母親自作自受。母親和妹妹離家後,就杳無音訊了,父親很快就娶了一個二婚女人,城裡的,身材很完美,父親什麼事都聽她的,家裡的錢也全給了那個女人,我和哥哥都不太喜歡繼母,高中沒讀完我們就出去工作了。

在兄妹幾個裡,我混的算最好的,和老公白手起家,現在已經在城裡有了三套房子,父親也老了,我這次回鄉就是準備接父親去城裡養老,家裡的路不好走,我沒有開車回來,而是坐的公交。剛下車,一個老人就喊住我:「孩子,你知道溪村怎麼走嗎」?我疑惑的看了眼老人,穿的很乾淨,一副慈祥的面相,想不到他居然要到我們村裡去,我笑了笑,剛好帶著老人一路過去。

路上,老人不停跟我打聽:「你們溪村是不是有戶姓吳的人家?」我驚訝的點了點頭:「我就姓吳」。「那你認識劉桂英嗎?」聽完老人的話,我整個人呆在原地,心裡激動地無以復加:「老人家,你見過劉桂英?她是我母親」。

老人轉過身看了我一眼,嘴裡念叨著:「像,像」,隨後擺了擺頭:「孩子,你這為人子女的,怎麼能把母親和妹妹扔在外面多年不管不問呢?要不是你母親前幾日突然清醒,說出家裡的地址,我都尋不到這裡」。

聽完老人的話,我又羞愧又憤怒,原來母親離婚後,和妹妹過得這麼悽慘,父親還騙我們說離婚時給了母親一大筆錢,可事實呢?是母親被父親逼得發瘋,跟妹妹一起流落街頭,如果不是這個恩人收留,現在母親和妹妹早就被凍死了。

我心灰意冷,決定再也孝順父親和繼母,我跟著恩人回了家,接回了母親和妹妹,看到恩人也是個鰥寡老人,一併接來照顧,母親老了,妹妹長大了,很怕生人,唯一信任的就是恩人,接過來好幾個月才開始接受我,想起這些年母親和妹妹受的苦,我哭成淚人。

相關焦點

  • 母親去世後父親接外婆來養老,聽父親打電話,我偷偷送走外婆
    臨走前,她艱難地指了指我,把手放在胸前,嘴巴動了動,卻早已說不出話來。我知道她放不下我,還有外婆,於是我忍著淚告訴她,讓她放心,我已經長大了,會替她照顧好外婆的,她這才安心地去了。母親走的那一天,離她五十歲的生日還差兩天,雖然我無法接受母親患癌離世的事實,但我始終相信,母親的病情和父親有關。打我記事起,父親和母親隔三差五地就會吵架,輕則摔東西,重則甚至父親會打我母親。
  • 12歲那年漆黑的夜,父親推著單車後座上的我,走10裡路,我恨他20年
    1997年,我12歲,在鎮裡上初一,離家20多裡。周五步行回家,周日下午再步行去學校。有一個周五,我一個人走呀走,天黑透了,感覺離家還有好遠好遠,突然迎面撞上一個人,嚇得我「啊」地大叫一聲。我們的小村子,距離鎮上有20多裡,鎮上到村裡的路,只有少數的路面是水泥路,大部分的路面是顛簸的土路,有車開過,就會騰起一陣塵土「煙霧」。
  • 故事:父親車禍去世,兩個哥哥分走50萬賠償款,如今母親要我給她養老
    父親車禍去世,兩個哥哥分走50萬賠償款,如今母親要我給她養老父母養我們小,當父母老了,我們也要讓他們安享晚年,這樣的大道理,大家都懂,而且自古以來孝順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但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能盡一份孝心。父親車禍去世後得了一筆賠償款,而這筆賠償款,母親分給了兩個哥哥,我一個外嫁的女兒一分沒得,當然我沒意見,可如今母親的做法我感到憤怒和不滿。
  • 母親半夜離家出走,二十年沒消息,父親臨終前卻說知道母親在哪裡
    此刻在他的腦海裡全是充斥著一個女人的身影,那是他已經20年沒有歸家的母親,不知道今年春節她是否還會回來?我告訴你,她死了,已經死了18年了……」。父親一邊說著一邊含淚大哭起來,「都怪我啊,怪我當年不懂事,害了你媽......」。
  • 故事:老婆帶20萬嫁妝嫁給我,接到舅舅打來的電話,我接嶽母來養老
    老婆帶20萬嫁妝嫁給我,接到舅舅打來的電話,我接嶽母來城裡養老我家是城裡的,父母都在單位上班,有穩定的收入。而我老婆卻是農村的,在她讀高中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老婆就沒再讀書了,出來打工掙錢養家。
  • 我的三個母親和父親(完)|索奮起
    兩位哥哥一致認為,母親晚年守寡,如果兒女不孝順不瞻養,為了生活,再嫁人倒也情有可原。而我們兄弟都孝順母親,母親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錢花,為何再嫁人?如果再嫁人,人們就會說兒子不孝,不戳我們的脊梁骨才怪!大哥二哥反對親媽再嫁,自然反對親媽和教授往來。教授得知內情,看到和親媽好事難成,只好帶著深深的遺憾回到太原。同樣,親媽也帶著深深的遺憾結束了這段彌足珍貴的黃昏戀。
  • 故事:母親去世後,父親拋棄年幼的我,領人私奔,25年後他回到了
    1994年,母親因為和父親吵架,後來因為想不開,懸梁自盡。那年,我7歲。可在麥收完畢之後,父親卻帶著同村的女人私奔,而我和妹妹成了一個無父無母的人。父親走後,我和妹妹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幾個姑媽和舅舅也偶爾接濟。就這樣,我們勉強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其間,爺爺和奶奶先後去世,生活一直捉襟見肘。
  • 母親到兒女家養老,兒子給吃肉,女兒只給吃素,結果兒子樂了
    但在江河讀高三那一年,農村父親在幹活時暈倒了,被送到醫院後才知道已經是癌症晚期。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這讓原本還算不錯的家庭一下受到了重創,倆兄妹讀書也成了問題……忙完丈夫的葬禮,秀蓮把兩個孩子喊到跟前,讓他們抓鬮決定誰繼續讀書,但遭到了江河的反對,作為哥哥,江河主動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妹妹婉瑜。
  • 故事:妹妹考上大學,父親賣老宅湊學費遭爺爺阻攔,如今父母回老宅養老
    妹妹考上大學,父親要賣老宅湊學費遭爺爺阻攔,十年後父母回老宅養老我們許多人都來自農村,家裡條件並不富裕,大部分父母靠著種地為生,靠著微薄的收入支撐著一個家,供我們念書,把我們培養成才。當我們參加工作了,大部分人會選擇留在城裡生活,而父母待在農村養老。其實我們也想讓父母來城裡安享晚年,可對於他們來說,農村就是他們的根,那裡有著他們無盡的鄉愁和回憶。
  • 故事:當年,父親吹著口琴,迎娶了母親
    一鍬一鍬的黃土,即將把裝父親骨灰的紅匣子掩埋上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父親的口琴還沒給他帶上,隨即,我連忙讓人開車送我回去,找出了父親的口琴。這是一把黑色的口琴,陪伴了父親四十餘年。他去世的前一夜,還囑咐我們如果他走了,就把這隻口琴放在他的骨灰盒旁。他說,那是他和母親談戀愛時的信物。
  • 母親病逝小兒子阻攔下葬,大嫂罵他不孝順,父親卻說他是個好孩子
    圖片來源網絡與故事無關劉大爺老兩口膝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啥本事,在村裡種地,小兒子有出息在外地有個不錯的工作,由於離家太遠,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大嫂天天跟鄰居說這個小叔子不孝順,不養老…這次小兒子回家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找他大哥大嫂算帳的,這事說來話長,暫且不表。
  • 故事:父親去世後母親接奶奶來養老,無意中聽見母親打電話,我送走奶奶
    我叫劉瑤瑤,在我的印象裡,父母的關係非常不好,吵架也成了家常便飯。我媽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我爸大吵大鬧,一吵架就會摔東西,有時候甚至會對我爸動手。而我爸是一個老實憨厚的人,面對我媽的大罵,總是會選擇默不作聲。我媽喜歡打麻將,根本沒有時間管我,我爸又要上班,所以我基本上是我爺爺奶奶帶大的。
  • 我們是否還記得父親的理想,母親的艱辛
    那個年代,這個子弟小學教學就比較規範,放學按照幾個不同方向,分了幾個路隊,學生排著隊唱著歌回家。因為父親在單位地位比較低,安排的住房也比較偏,所以我總是隊伍裡最後一個到家的人。單位分給父親的是一個老倉庫邊上的一間瓦房。面積20平米左右,父親在東邊牆角砌了一個小土灶,把床支在房子裡的西邊。我們房子的西邊是玻璃廠南北走向的圍牆和圍牆外的大排水溝。我們房子門口就是沙山。
  • 小說:全家絕口不提我母親,逼問下,小姨含淚說出瞞我20年的秘密
    父親一生未娶,小姨終生未嫁。對於念敏來說,小姨就是媽媽。父親下班晚了,小姨過來照顧她。可是只要父親回家,別管多晚,小姨一定回自己的住處。念敏感覺得出,父親和小姨愛著對方,但始終隔著一層摸不到,衝不透的屏障。春節回鄉團圓,總能聽到爺爺和大伯勸父親的聲音:「這些年過去了,你們何苦自己為難自己?何況鳳敏的死和你們也沒什麼關係。」那個鳳敏何許人也?
  • 哥哥去妹妹家探親,半夜去世五年的父親對他說:快帶妹妹回家
    大成說走就走,當天去買了車票,外甥今年該有八歲了,也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大成想這麼遠的路,乾脆啥都不買,到時候給雪兒兩萬塊錢,當年她不顧父親反對,跟著妹夫私奔,婚禮沒辦,家裡什麼陪嫁也沒有給她準備,這錢就當做給妹妹補上嫁妝。
  • 故事: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我和爺爺相依為命,如今我發達了,母親找上門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我和爺爺相依為命,如今我發達了,母親找上門我叫大衛,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如今經過18年打拼,我終於在城裡買了別墅和豪車,把爺爺接來城來養養老,可這一路走來,我真的很不容易。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母親在我印象裡並不深刻,為什麼呢?
  • 父親路遇狐狸奄奄一息,好心餵水,5年後遇難它救我一家
    我家住在大山腳下的一個村子裡,村民們都以採摘草藥為生,每天早上,父親都要背著一個大筐走進深山,採摘各種珍貴而又稀少的藥材。雖然這些藥材很值錢,但確不好採摘,深山裡面危險重重,不僅有猛獸還有各種有毒的蟲子,村子裡很多人都一去不回,死在了深山裡面。有些家庭為了悼念死在山裡的親人,會偷偷上山給親人燒紙。這種行為在村子裡其實是明令禁止的,因為這很容易引起山火危及村莊。
  • 故事:父親患癌症,我想賣房給父親治病,母親:別浪費錢,好好陪陪你爸
    我當時想去打工掙錢養家,當父親得知我的這個想法後給了我一巴掌,他讓我安心去大學念書,學費的事不要操心,他會想辦法。當父親把學費遞到我手裡,我哭了,我知道我念大學機會得來不易,我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掙更多的錢孝順父母,所以大學4年,我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幾乎每年都拿獎學金,周末還出去做兼職,在我的努力下,爸媽的壓力也減輕了許多。
  • 兒子丟失二十年,憑著記憶回鄉,看見二十米外的家,扔下百萬離開
    二十年了,兒子已經闊別故鄉多年,差點認不得回家的路,只憑著星星點點的記憶碎片勉強拼湊,逐漸找到了回鄉那條熟悉而陌生的小路。二十年前,兒子李泉秀只有五歲大,瘦瘦小小,卻十分頑皮,讓新寡的苗素興一個頭兩個大。好不容易跟村裡李大哥好上了,以後生活重新有了希望!誰知,兒子李泉秀知道後居然撿塊石頭扔得人家頭破血流。
  • 父親想去兒子家養老,半夜聽去世7年的老伴說:別去,兒子在我這
    兒子許強大學讀的是警校,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緝毒警察,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許老漢聽兒子說他現在已經成為了單位的領導。老人不知道兒子的官到底有多大,只感覺到他越來越忙了,忙到逢年過節才能見到一次。許老漢做了一輩子的農民,不管颳風下雨黃土地都是他的根,以前兒子總讓他去城裡養老,但最後總因為老父親的鄉土情結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