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豬年,很多生寶寶的人都覺得是個吉祥的年份,都想生個「小金豬」。於是「豬寶寶」扎堆出生。
王阿姨的媳婦也在三個月以前生下了一個白胖的小孫女,很是惹人喜愛。
每當別人誇獎王阿姨家的小孫女白嫩水靈的時候,王阿姨總是抬起下巴,一臉驕傲地說:
「那是,我那兒媳婦啊,懷孕的時候每天都吃燕窩,燕窩可是好東西,你看我孫女長得這麼水靈,那可都是燕窩的功勞。」
為了使話題進行下去,對方都會接話說是啊,燕窩是挺好的。
可王阿姨似乎不滿對方如此平淡的回答,一把拉過對方並湊過去,壓低聲音神秘地說:「你知道不,那燕窩可貴啦,800塊錢一瓶哪,我那媳婦每天都吃......」
說完後,還一臉驕傲地看著對方,似乎不等到對方驚訝,羨慕的回答就不罷休。
一次兩次吧,大家都還能接受,畢竟喜得孫女是一件高興的事,可是每天碰見誰就講一遍,大家還是有點接受不了。
有時候大家聚在一起閒聊天,她也能擠進來把話題說到燕窩上。原來跟她一起打麻將的,跳舞的朋友們,現在看到王阿姨就繞道走。打牌也不叫她了,跳廣場舞也不喊她了,都被她那掛在嘴邊的800塊的燕窩給煩透了。
小區裡李阿姨家也添了一個小孫女,但是由於天氣熱,小寶寶長了一臉的痱子,使得原本白嫩的小臉紅通通的。這本來也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可是被王阿姨一說,就變成了李阿姨家的媳婦沒有吃燕窩的原因,如果吃了燕窩,那小寶寶的皮膚絕對跟她家孫女的一樣好。
話裡透漏出李阿姨家裡小氣,捨不得花錢的意思。這可把李阿姨得罪了,兩個人現在都不怎麼說話了。
王阿姨成了小區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燕窩大媽」。
造成王阿姨困擾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來說。
炫富,顧名思義,炫耀財富。前提是得有財富,才能炫。而對於王阿姨來說,她讓大家反感的原因並不是掛在嘴邊的燕窩,燕窩不背鍋。而是明明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卻硬是讓她說成了自家是有錢人的感覺。
王阿姨家境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她自己沒有工作,老公在離家幾十公裡外的省會打工,每個月就是2千到3千左右。她的兒媳婦在一家公司上班,工資也是一個月2千多,由於懷孕也有一年沒有上班了。兒子工資稍微高一點,大概5,6千塊。一家人的工資加起來每月能有將近一萬塊。按照王阿姨的說法,媳婦從懷孕起就每天吃800塊一瓶的燕窩,一個月就是2萬4千塊。也就是每個月全家不吃不喝還得從積蓄裡拿出一萬多塊來給兒媳婦吃燕窩。
先不說王阿姨家裡會不會這麼做,但就王阿姨家的經濟實力來說,日常生活可能會稍微寬鬆,但實在夠不上「富」的邊吧?
所以說,王阿姨這波「富」炫的不合適。因為沒有這個能力。純粹是虛榮心在作祟罷了。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
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說話的方式方法有多重要。而王阿姨本就因為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做了很多讓人不舒服的事,而促使她跟多年的老友友情出現裂痕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她不顧事實,詆毀別人。
似乎別人就是一個不捨得給懷孕媳婦進補的摳門婆婆,順帶還貶低了別人家的孩子。
本來就是寶寶出痱子的小問題被她放大了,李阿姨成了一個不心疼孫女的奶奶。
對於不會講話,有人總會說我是性子直,說話也直來直去,你別跟我一般見識。
這句話就很自我,霸道。說話不經過大腦變成了直,犯了錯你得包容。因為我性格如此嘛,你要是跟我計較或生氣,那你就是你斤斤計較,小心眼。她犯了錯,你得背鍋。
對於這種性格的人,改變不了,大家也沒有義務包容你,那只有遠離啦。
所以我們以後一定不要犯這樣的錯誤,如果覺得自己不會講話,那就不要衝動,凡是多想想,再開口。免得因為一時口快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首次發文,就寫這麼多吧。歡迎關注@蓓蕾初現, 一起傾聽你我的故事,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