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零晨一點,一周半的女兒突發高燒,一測體溫四十度,看著她燒得通紅的臉,趕緊翻出退燒藥給她餵下,可一喝下就急劇嘔吐,伴著全身的顫抖,老公出差,只能一人匆忙收拾背包,胡亂裹上一件外衣,抱起女兒心急如焚的往兒童醫院趕。
本以為此刻的醫院應該無比冷清寂寥,沒想到兒科診科還是人聲鼎沸,寶寶的哭聲,父母的哄娃聲,忙碌的醫生,抱娃來回踱步的焦慮身影……
掛號然後焦慮的等待,隔壁的一位寶媽,獨自抱著才三個月的寶寶,紅著眼眶說道:「寶寶早產,免疫力比較差,很容易生病,感冒發燒好幾天了,反反覆覆老不見好,這麼小就抽血點滴,心疼死了。」一臉的愧疚和無法掩飾的酸楚。
不知道她為何也是一人午夜孤軍奮戰於此,但我不想問及原因,也許她老公出差,也許加班,也許離異,太多的可能,但無論哪種理由,對女人來說都是一種心酸與無奈。
終於叫到號了,初步檢查後,醫生說可能是急性腸道炎,最好靜脈抽血確認下,女兒雖小,可經過幾次疫苗和看病的經歷,一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就懼怕萬分,一坐到醫生面前,就開始大哭大叫,更別提靜脈抽血了。
女兒血管本就小,手臂肉較多,加之值班醫生經驗不足,折騰半天,第一次針頭沒插成功,只能再來,第二次針頭成功插入,可由於女兒掙動針頭半途脫落,重來。
此刻,女兒哭得已近窒息,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聲就如那尖利的針頭,扎的都是媽媽的心。
第三次插針,女兒幾乎是用拼命的姿態在掙扎,雖是冬天,我感覺我的汗水已溼透了秋衣,我哽咽的問醫生能否不抽了,最後在旁邊一大媽的幫助下才成功抽到血,望著懷裡已無力掙扎的女兒,我的淚如雨下。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哪怕姑娘時你柔弱如林黛玉,嬌貴得十指不沾陽春水,但為人之母后,總會拼著命讓自己變得強大,更何況在沒有男人作依靠的情況下。
但孩子的一場病痛,足以催毀媽媽的堅強。
不是媽媽不夠堅強,而是無法替孩子承受病痛的無力感摧毀了我們的堅強。
2
曾以為母愛的形容是文學作品的藝術誇張,也曾以為自己在孩子面前會灑脫無比,不像母輩愛得那麼掏心掏肺。
可是當媽媽二字落到自己頭上時,才明白這簡單二字承載的真正含義,責任,堅忍,耐心,包容……
就像閨蜜,雖然孩子都上二年級了,體質也越來越棒,可提到小時候自己一人帶娃看病,一手抱娃,一手握掛瓶子的衣架,整宿整宿來回走動在醫院走廊的情景,她還會感慨萬千眼眶發紅。
是呀,面對孩子的病痛,每個媽媽的身心都要倍受煉獄般的折磨,孩子的一分痛,都會十倍的放大到媽媽的心上。
兩年前在電視上看到倪萍的一個採訪,記憶中的倪萍光鮮亮麗,美得耀眼,是記憶裡不可磨滅的女神級人物,可如今的她,老得讓人心酸,憔悴得讓人心疼。可當知道她以十年老了20歲的心力,終於為兒子治好眼睛的疾病時,心底由衷的感嘆倪萍是個偉大的母親。
孩子,是牽動媽媽神經的那根最敏感的繩。每位媽媽在孩子生病時,都在拼,拼體力,拼心力,拼耐力……
之前在小區,天氣很熱,見一個寶媽還給自己的寶寶穿兩件,忍不住提醒說給寶寶穿太多了,她說寶寶生病初愈,明知道不用穿那麼多,可是太害怕寶寶生病了,所以穿著安心些。
「每次寶寶生病,她爸也幫不上啥忙,總要成天成宿的照顧,太崩潰了」最後是她一聲無奈的感嘆。
在此不禁想問,爸爸們都去哪兒了?為什麼總要讓女人羸弱的肩膀獨自扛起娃生病的這份重與累?
爸爸,不是提供一粒精子那麼簡單,也不是拿錢養家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不管不顧。
當媽的,不怕苦不怕累,最怕孩子生病,自己卻要孤軍奮戰。其實,孩子生病,最需要關愛的是媽媽,也許下一刻倒下的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