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老故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十一)》

2020-12-20 Hi威海客戶端

Hi威海新聞客戶端的新老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老王。

上回咱們說到,李龍王在東北打敗白蛟之後,名聲大振。皇帝根據文登知縣歐文的奏請,御封李龍王「溥惠佑民」四字,自此李龍王成為皇帝認定的祭祀對象。

於是,各地相繼建起了李龍王廟,設立李龍王牌位,以供奉這位造福民眾的神龍,籍以褒獎他的功德,一時香火很盛。

說到龍王廟,單單文登侯家鎮就有兩處,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黑龍江的黑河和五大連池市,也都在江邊和池畔建造了李龍雕像。其中文登宋村回龍山龍王廟古建築群長達五華裡,皇帝為其題下「溥惠佑民」的金匾,就掛在上面,時為天下之最。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大多數人對於天文氣象,都有了基本的了解。龍的祭祀儀式更多的是寄託著人們對於風調雨順的渴望。

那麼,現如今,人們又是用什麼方式祭祀咱們這位平民龍王的呢?

文登的百姓對李龍王十分尊崇,每年回龍山會都按傳統習俗,村民們蒸製大餑餑,製做豬頭、雞、鯉魚等民俗「十大碗」,還隆重擺上祭祀龍母的吃餑餑百米長壽宴,為人們祈福消災。一時間,遊客雲集,四鄉百姓匯聚,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從清晨開始,山上香火不斷,山下人山人海,演出的、賣特產的,祭拜的、觀看的……宛如一個繁華大集。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村民們手裡拿的這些大餑餑,每一個都是用六斤八兩的麵粉做成的。為麼是六斤八兩?因為龍王生日是六月初八嘛,這是有寓意的。

一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蒸餑餑供奉,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為什麼蒸餑餑呢?龍王龍母為咱們帶來風調雨順,糧食豐收,蒸了大餑餑以後,龍王和龍母看到百姓們豐收了,他們也會替百姓們高興。

除了六月初八,農曆三月初二龍母的生日也同樣重要。一般從初一開始,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小商小販,都匯集到這裡。

不僅如此,龍王廟平日裡也是香火不斷。回龍山上有大廟,有山神,龍母太太的大像,修得還挺胖。每每遇到天氣乾旱,期待降雨的時候,老百姓們都去山上拜一拜。

其實,禱告也有不靈的時候,但是在老百姓的信仰中,不靈的時候,他們都忘記了,什麼時間他去禱告了,回來就下雨的事兒,就代代相傳。所以這條龍,是老百姓自己心目中的龍,是佑護老百姓安全的一條龍。

不過李龍王的神話傳說雖然發源於文登,但其文化積澱和文化影響卻是山東人民共同創造的,特別是在「闖關東」之後,李龍王的文化更是在東北地區得到普遍傳播,衍生出了眾多神話故事。

老王我不禁感嘆,勞動人民的智慧,真的是值得讚嘆。說到這兒,大家有沒有一個疑問,就是李龍王為什么姓李?有人說了,神話傳說杜撰出來的人物,哪裡有什麼依據呢?一定是隨手起的。其實啊,並不是這樣,這位生長在民間的龍王,之所以姓李,是有一個頗為複雜的演變過程的。

歡迎關注Hi威海新聞客戶端,《威海老故事》咱們下回接著講。

編輯:李木易

相關焦點

  • Hi視頻丨威海老故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一)》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老王。話說咱中國的節日那叫一個多,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文登李龍王——「禿尾巴」老李的神話故事。據傳,三月初二是李龍王母親的壽誕節,為了紀念「龍母」郭氏;六月初八則是回龍山山會,為了紀念一條龍的誕生,但是拜的也是龍母。為什麼龍王誕生,拜的也是龍母呢?
  • 威海老故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十)》
    原來呀,龍蛇相鬥,多靠尾巴,老李幼年失去尾巴,所以單憑一人之力,打不過白蛟。百姓們受盡了孽龍白蛟的苦,自然願意幫忙。於是李龍王便將戰勝白蛟的方法告訴了鄉親們,讓他們奔走相告。原來,李龍王讓大家一要準備饅頭和糯米糰若干,二要準備生石灰若干。
  • 威海老故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十二)》
    上回咱們說到,李龍王的神話傳說雖然發源於文登,但其文化積澱和文化影響卻是山東人民共同創造的,特別是在「闖關東」之後,李龍王的文化更是在東北地區得到普遍傳播,衍生出了許多神話故事。而這位平民龍王之所以姓李,其實是有一個頗為複雜的演變過程。原來啊,這都跟文登當地的歷史文化有關。
  • 威海老故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三)》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老王。 上回咱們說到,李氏夫婦老來得子,年過四十終於盼來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十月懷胎之後,李郭氏卻沒有任何生產的跡象。等了一天、兩天、三天……七天之後,李老漢坐不住了,又請了大夫過來,想知道妻子是不是得了什麼類似於懷孕的病症,心想著,生病的話得抓緊時間治療,可不能一拖再拖,延誤時辰。
  • (一)滕州小塢溝村禿尾巴老李神奇而動人的傳說[圖文原創]
    那位老人還說:「聽我村老人們傳說,禿尾巴老李傳說的故事與張天師有關。」我很納悶,於是映求那位老人講給我聽。老人一高興便開口講了起來,當老人把故事講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現在不妨把小時候聽那位老人講的傳說寫下來,奉獻讀者。(一)傳說禿尾巴老李的由來很久很久以前,每逢前村一帶天旱時,張天師就上奏玉帝懇請降雨救災。
  • (一)滕州一小塢溝村禿尾巴老李神奇而動人的傳說[原創]
    據我村老人們傳說,禿尾巴老李的傳說與前村張天師有關。」我很納悶,於是央求那位老人講給我聽,老人一高興便開口給我講了起來。當我聽完故事後,才恍然大悟。現不仿把小時候聽到的故事寫下來,奉獻給讀者朋友們。雖說倆人能幹又貼心過日子,但無子無女,老覺得是個大心思。倆人成天唉聲嘆氣,飯吃不好,覺睡不下。二、三個月過後,突然有一天妻子感覺不大對勁,老是噁心,嘔吐,飯吃不下。妻子想:「這多年的不孕怎麼會有這症狀?」於是,夫妻倆便前來藥鋪就珍。當大夫告訴老李妻子懷孕時,老李感到喜從天降,高興地不得了,他便笑著、唱著扶著妻子回到了家。從此以後老李什麼活都不讓妻子幹,妻子稍微一動,他都怕「閃」了。
  • (二)滕州一小塢溝村禿尾巴老李神奇而動人的傳說[原創]
    當他看到禿尾巴老李受傷時,心如刀絞。龍王叫來太醫,親自為太子療傷。宮中美女二十四小時轉班恃侯太子,龍王唯恐兒子受一點點委屈。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老李的傷愈全,龍鱗豐滿,龍身巨長,龍體強健。②禿尾巴老李練武有一天,龍王想父子相認,龍王把在小塢溝一帶降雨,犯色戒的事告訴了禿尾巴老李。禿尾巴老李這才明白自已落入凡間的原由,但他痛恨爹爹,哪該落入凡間遭此割尾一難?
  • (三)滕州一小塢溝村禿尾巴老李神奇而動人的傳說[原創]
    禿尾巴老李說:「大爺,我是本村李家的後代,您聽說過嗎?」老人說:「這麼說你不是人,是一條怪物龍。」禿尾巴老李說:「大爺,別害怕。我是一位善神,這不剛剛降了雨,緩解了旱情?」禿尾巴老李接著說:「南海龍王的兒子白龍,在白龍江一帶禍害百姓,搶奪民女。不是旱死良田就是淹沒良田,我想剷除他,需要您老幫個忙,不知您是否願意?事成之後我一定報答。」老人說:「怎麼個幫法?」
  • 故事:為救一方百姓,禿尾巴龍老李大戰「壞鳥」,幸虧遇到張天師
    很早以前,龍山(山東日照莒縣龍山鎮)這個埝,是一片湖水,周圍很少有人煙,當大禹治水時,把石龍口西南方向得山(恨鵠崖處)劈開了一道口子,使整個湖泊的水一瀉千裡,沿著王標河向下遊流去,匯入了沭河。正當它們填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被禿巴龍老李發了,禿尾巴龍老李勸他們不要只顧私自利益,危害這一方的百姓。而這群恨鵠鳥本來就因喝水不便,心存怨恨,根本不聽勸阻,對禿尾巴龍老李的勸說當了耳旁風,便繼續填堵。
  • 志怪故事:禿尾龍的來歷傳說,附幾個民間故事
    有很多民間傳說,山東及東北三省流傳的禿尾龍故事最終圍繞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為故事情節發展地。禿尾龍紋在主要出現在清初官窯瓷中。硯臺砸掉了龍尾巴,又飛出天門掉落下來,落到了張公清村前,砸出一個大坑。硯臺墜入地下,坑裡冒出黑水,變成了黑水灣。至今此灣猶存,取此灣之水磨墨,寫出字來格外光亮好看。再說玉皇大帝砸掉龍尾巴仍不解氣,又派天兵天將跟蹤捉拿。它在山東藏不住身,便出山海關去闖關東,隱居在黑龍江裡,為群眾做了不少好事,人們都親切地叫它「禿尾巴老李」。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黑龍江的故事 闖關東的情懷
    小時候聽大人們經常講禿尾巴老李的故事,當時小,不知道這個故事由來,後來長大後才查閱很多資料慢慢了解,原來禿尾巴老李在山東各地甚至是蘇北、河北都有傳說,尤其是山東各地最多,都自稱是禿尾巴老李的故鄉,其中山東的膠東地區最多,其次是魯南地區。
  • 青島即墨地區龍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人們把李黑龍稱為「沒尾巴老李」或「禿尾巴老李」。以後每當遇到天旱人們便到龍山龍池內取出「龍牌」求雨,由於龍山「龍牌」求雨比較靈驗,經過幾百年延變在明代禿尾巴老李成為當地百姓眼裡管理行雨靈驗的「龍王神」,禿尾巴老李也就成了管理行雨的李龍王,備地紛紛建立廟宇祭祀李龍王。每年農曆六月十三禿尾巴老李誕辰日和農曆二月初二,即墨周邊地區都會舉辦勝大的廟會和祭龍活動,其中禿尾巴老李誕辰日這天會舉辦規模盛大的取「龍牌」祭龍祈雨儀式。
  • 禿尾巴老李,這個奇特的傳說揭示了山東人和黑龍江千絲萬縷的關係
    禿尾巴老李是一個廣泛流傳於山東和黑龍江的民間神話故事吃了一顆奇異李子當年的山東文登縣(現威海市文登區),有一對夫婦,丈夫姓畢妻子隨夫姓稱為畢氏於是他趁小黑龍喝奶時一劍砍斷了小黑龍的尾巴,小龍落荒而逃再也不敢來了。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解放前,在我的老家一帶有個地主,僱個長工,人稱老李。他身強力壯,幹起活來,乾淨利落,實實在在。但是,他有個好睡懶覺的毛病,每到東方微亮的時候,地主來捶門,「老李!快起來吧,澆澆咱那菜園子去吧,都乾死了。」嘴應著,可一會兒又睡著了。地主到菜園一看,八畝菜園的蔬菜都打蔫了,還沒見老李的身影。地主又來敲門,老李說澆完了。地主站在門外暗想,他睡著了在說夢話呢。再次叫門,他還說澆完了,不信再回去看看。
  • 每天一個小故事,禿禿大王
    (啊呀,這麼大了,還把手指放在嘴裡!)有時候你去看童話。圖書館的那些兒童故事,看的人多極了。書腳弄的卷了起來。書上還有許多黑手印。(為什麼不洗手呢?啊呀,真髒!)這些書裡面說到國王、公主、三個王子、神仙、天使、魔鬼。
  • 王老師的故事(十一)
    ,這些故事饒有趣味,可讀性強,尤其每篇文後的後記或點評,可謂畫龍點睛,既揭示了所述故事的主題,又給人以啟迪,發人深省。王老師的故事(十一)文/王靜江清朝光緒年間,禮賢姜仁貴(是個醫生,上世紀五十年代死的)的父親年青時挑豬仔到浦城賣。浦城人買去後豬仔死了,浦城人便告到縣衙,說江山人把瘟豬帶浦城來了。過堂時,縣官看到仁貴父親的籮筐上有「姜記」字樣,就說,這是天熱,豬仔中暑而死,平息了此事。事後還請仁貴父親到後堂喝茶。原來縣官便是揚州姜氏,他請仁貴父親到禮賢宗祠搞一本譜頭(即家譜的前言和總目)。
  • 禿尾巴老李正傳
    不是故意所為,自然而然,《禿尾巴老李》真正的正傳出自我手,幾經舟轍,民間故事,來於民間,應該還於民間,隱藏著的悲歡離合,非淺現能理解。日,韓國家想以此作為自己國度的名人名物,據為己有,那就特錯,特錯了。方言俗語,幾千年,甚至幾萬年都無法更改。
  • 幽默小故事,老李的酒
    眼看著快要過年了,老李特意去集市上訂購了一大壇美酒,過年的時候自己喝,也可以待客。由於酒罈太大,屋裡放不下,只能將酒罈放在屋外。第二天,老李起床後想打一壺來喝,結果發現酒少了。老李非常生氣,但也不知道是誰偷的,也沒辦法,只好想了個方法,在酒罈上貼了一個紙貼,「不準偷酒,抓住送派出所」!結果第三天,老李發現酒又少了,生氣的同時怪自己晚上睡得太死,沒聽見什麼動靜。於是又寫了一個紙貼,「再來偷酒,抓住打斷腿」!
  • 憨老李的生活(一)
    老李是大寨子的一個年輕後生,父親是清真寺裡面的阿訇,他是家裡面的長子,下面有兩個兄弟,一個讀師範,一個念經,還有兩個妹妹都出嫁了,這年老李不到40歲。這天,老李剛從外面回來,正在院子歇涼,老父親虎著臉從大門走進來,邊走好像邊罵誰,老李忙起身迎上前去,老父親說:「誰讓你們結紮的」,老李被這一問,摸不著頭腦了,只是賠笑,老父親接著說
  • 故事:好人老李
    要不是他母親生病臥床十多年,老李早都娶妻生子了。老李父親去世的早,母親把他們三兄弟拉扯大,老大老二結婚後各自分了家,老李便和母親一起住。老李二十二歲時,到了結婚的年齡,陸續有人介紹。老李相中了一個,兩家都同意,說來年正月辦酒席。老李是個木匠,做的一手好活,他比以往更加幹活賣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