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沒有堡壘

2020-10-03 升值君


1


《理想國》開篇,蘇格拉底問色拉敘馬庫斯「何為正義」,色拉敘馬庫斯說「那是強者的利益」。

中產階層的三大錯覺,曰我有錢,曰我跟勞動階層不一樣,曰我是上等人。上海張曉晗女士就是這樣想的,曾經,她以為自己在上海2000w的豪宅是一座堡壘,在這座堅如磐石的堡壘裡,蒂凡妮、古馳、香奈兒是她最忠誠的騎士和士兵,保衛著他們美麗的女王,等待著她的國王歸來。

但利奇馬颱風君臨上海之際,張曉晗女王的馬桶壞了,當她手持馬桶搋子大戰的時候,當尿水濺到她的臉上的時候,她才發現,她需要一個真正的騎士來守護,當然,這個騎士最好帶著馬桶搋子。張女士「上等人」錯覺被碾個粉碎,於是她寫道,「我們最終奮鬥成了另一群蟑螂」。


張女士不是一個人。

實際上,很多中產其實都有過這樣的錯覺,我們拼命奮鬥,刻苦念書,上好大學,做體面職業,不就是為了十指不沾陽春水,遠離馬桶搋子,在颱風中,房子依然堅如磐石嗎?

或者說我們的教育本來就是如此,一個帶孩子的媽媽看見保潔工人,十有八九不會放棄教育孩子,「你看看,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是這樣。」儘管臉上可能帶著體面的微笑。

體面和平等都是表面的,我們最擅長製造鄙視鏈了,這些年發明的鄙視鏈,順義媽媽,海澱媽媽,小升初鄙視鏈,相親鄙視鏈,這些東西不就是一直這麼玩的嗎?想過top5%的生活,擺脫擠地鐵的宿命,不是每一個中產的渴望嗎?張女士唯一做錯的事,不過是把2000w豪宅,地鐵的臭味說出來而已,蜂擁指責張女士的網友,心底何嘗不是這個渴望。

事實上,能在上海擁有2000w的房子,已經是top1%了,但是top1%的生活,依然不能讓中產們徹底隔絕地鐵的臭氣,一個馬桶就能讓你現出原形,底層生活依然如利奇馬一樣隔山跨海穿越半個中國來睡你,還不帶套,還帶著糞水和蟑螂。

張女士和色拉敘馬庫斯都錯了,生活就是騰訊旗下的網路遊戲,充值的確可以變強,但是不能使你無限變強,而且變強也不是正義。


2


是時候檢討一下中產的一貫理念了。

中產階級最大問題對自己的定位不準,身為中產,最容易在和底層民眾的對比中對比出了優越感,就以為自己是上流階級了,以為自己可以脫離低級的吃喝拉撒睡的生活了。

但是,實際上,中產階級是離底層民眾最近的階層,根本沒有辦法造成物理隔絕。或者說,中產本來就是民眾一員,那些形形色色的鄙視鏈,只是中產自己給自己造出來的新玩具。那些靠消費定義的鄙視鏈,優越感,並不是堡壘。

什麼是堡壘?

真正的有錢人,可以建造自己的堡壘,私人助理、私人司機、保鏢、專業的修理工、花匠、廚子、採買,甚至私人飛機,讓他們可以腳不沾地,手不沾水,徹底與底層實現物理隔絕,深居簡出,大隱隱於市,或者說,最少,小隱隱於野。

李嘉誠的兒子當年被綁架,張子強勒索了李嘉誠十億港幣,事情解決以後,張子強問李嘉誠:李家會恨我們嗎?


李嘉誠說,我經常教育孩子,要有獅子的力量,菩薩的心腸。就是說,用獅子的力量去努力奮鬥,用菩薩的心腸來善待他人。後來李嘉誠接受記者採訪,說什麼?說因為這次是我做錯了,因為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麼高,但是一點防備都沒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多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我要仔細檢討一下。

李嘉誠的反思應了一句古話,「稚童執千金於鬧市」,你讓一個孩子拿一大筆錢,穿過鬧市,是對他好嗎?不是,是害了他。巨額的財富沒有相應的力量保護,就是行走的肥肉,誰都想啃一口。

現在不用說有錢人,就是普通的小明星,都有安保人員和助理團隊,能夠讓你保持足夠的隔絕性,而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錢的,而錢這種東西,大多數中產還不夠多。

2000w的別墅,幾百萬的車,已經夠多了,但是還不夠,普通的中產,能夠把標配,律師、會計師這兩個中產基本財務保障配齊已經是極限了,再去配專業的保鏢,專業的司機+僕人,大多數人吐血都不可能,更不用提私人飛機了。

沒有達到這個隔絕性的,又剛賺了一筆小錢,說白了,都是稚童執千金,這樣的狀態,甚至比沒錢還有風險。

重慶的保時捷女司機那件事的調查結果出來了,她老公因為這件事,丟了工作,這位風一樣的女士,再也囂張不起來了。沒有物理隔絕性,而去強求優越感,下場大抵如此。

3


更深一步說,配齊了又怎麼樣呢?

杭州綠城保姆縱火案的主角林先生,有工廠,有生意,住頂級豪宅,還用得起私人保姆,但是保姆的一把火,把林先生一家四口帶走。縱火的保姆莫煥晶之前在一個明星家裡當保姆,主人給了她一輛瑪莎拉蒂,還讓她坐自己的私人飛機,但是這也架不住莫煥晶順手偷了她一條20w的項鍊,但這個明星應該慶幸,莫煥晶當時沒有放火。

這是什麼概念?別說住2000w豪宅的張女士沒有服務,被一個馬桶搋子弄到淚奔風中凌亂,就算是給保姆開瑪莎拉蒂,有私人飛機的明星富豪,也沒有安全性。

是的,你可以質疑我2000w不是豪宅,但是上海2000w以上的二手房一年成交量只有不到3000,能買得起當然是有錢人了,至於私人飛機,更不是一般有錢人所能夢見。

我知道,很多人以為升值君要說,誰活著都不容易,有錢沒有錢都有脆弱的時候,崩潰的瞬間,上流社會也是人,純屬放屁,這些垃圾雞湯請自己去找垃圾營銷號,升值君要說的這句話,你一定要記住。

那就是:

一旦你開始有錢,世界對你的「收稅」就開始了。

注意,升值君說的收稅,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收稅。

同樣是颱風這幾天,有個在上海住大別墅的有錢人,天天給升值君發他別墅的照片,他這座大幾千萬的別墅,正在漏雨,家裡的木質樓梯上,擺滿了都是一次性杯子,這個畫面我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因為太有衝擊力了,幾千萬的別墅,上百萬的樓梯,在用幾分錢一個一次性杯子接漏下的雨滴。

為了朋友的隱私我就不放這個圖了。一場暴雨,他家裡成了水簾洞,簡單來說,他買這房子被坑了,無論是開發商和物業,都坑了他。

這就是升值君說的「收稅」,你有錢了,開始想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就要被收高品質生活「稅」,這個「稅」,不是來自於哪個部門,而是來自於一切人,簡單來說,


你氣宇軒昂,去菜市場買菜,要收「氣宇軒昂稅」;

你衣冠楚楚,去商場買衣服,要收「衣冠楚楚稅」;

你不用去菜市場,只去超市,你只買名牌,不去商場,但你買了輛保時捷,不小心跟人家夏利剮蹭了,無論對錯,大概率責任在你,因為這叫「速度激情稅」;

你買了一個豪宅,裝修得金碧輝煌,同樣是上門修理,修理工人一定會多要你點錢,甚至可能故意給你留點小毛病,這就是「金碧輝煌稅」,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所以你以為你的豪宅和你的奢侈品,是你的堡壘,其實是你的桎梏。


中產總是幻想多掙點錢,再咬咬牙,等我買了豪車/豪宅/私人飛機,就好了,實際上我告訴你,完全不會好,上一個臺階,只會有更多的人想把你拽下來,想薅你一把羊毛,有更多的坑等著你。

有錢了並不代表你能得到更好的服務,更有品質的生活,實際上你得到的,更可能是花更多錢,買到跟你認為是底層的民眾一樣的服務,你還是活在這種你認為的骯髒臭烘烘的生活中,張女士有一點說得對,「另一群蟑螂」。

我第二章寫得全是屁話,實際上,物理隔絕底層就是扯淡,即使非常有錢了,你的保姆,你的司機、你的保鏢,還是在物理空間上跟你呼吸同樣的空氣,而且向你收稅,每個富人買到的服務,都比市場價格貴得多,只不過是承受得起。

張女士微博裡提到了韓國最近的電影《寄生蟲》,並因為這個電影良心發現,決定不訂外賣,雖然張女士這個覺悟非常可笑,但是電影確實映證了一個事實:一旦你開始要更高品質的生活,就開始被收稅。前幾天,一個讀者在我文章評論區,回復了一句話「我比你有錢,會比你蠢嗎?」我當時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看了這個電影,我開始懷疑這句話,樸社長更有錢,但是金家,社長的女管家,都可以從他身上吸血,社長這樣的上流社會,已經通過種種手段製造了物理隔絕,但是女管家可以把丈夫藏在地下室,金家可以通過一系列操作,把社長家的家庭教師、司機等等,都換成金家人。

4

而網際網路時代,你更無法在物理上跟人隔絕,張女士一條微博,就讓別人人肉出來她抄襲的往事,她微博裡提到的「沒有賺過不義之財」,成了一個笑話,她應該慶幸網友沒有深究,否則,作家這個飯碗就砸了。

重慶保時捷女司機,扇別人耳光,炫耀自己有背景,結果同樣在網上被人人肉到底掉,老公的仕途不保,有前途的土石方生意大概也做不成了。

張女士想讓人通馬桶,她需要馬桶自由,重慶保時捷女司機,需要耳光自由,前幾天還有人寫了篇大火的文章,《祝中國女孩早日擁有穿衣自由》,中國女孩需要穿衣自由。

其實昨天還有一個熱點,一個河南考生三次被北大提檔,又三次退檔,很多北大學生冷嘲熱諷,「憑什麼我奮鬥十幾年,比不上一個投機取巧的傢伙」,「我要當助教,把他掛掉。」



北大學子需要的是,退學自由。

馬桶自由,耳光自由,穿衣自由,退學自由,統統都是妄想,一個都不可能有,幻想這些的統統都是不識時務。

為什麼?不要說,大家沒有,就是首富和政要,一個都不能有。就拿最簡單的穿衣自由來說,李嘉誠最鍾愛的是百達翡麗,是亞洲最大的百達翡麗收藏者,但是,只要出現在公眾面前,他總是戴一塊2000的西鐵城,常常一件西裝、一條領帶穿上十年八年,你說李嘉誠有穿衣自由嗎?


川普,公開示人的時候,總是吃漢堡,喝可樂,其實私底下都是吃龍蝦,吃海鮮,他有吃飯自由嗎?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為了營造親民形象,避免公眾對你憤怒。

董卿會說自己從小被原生家庭壓抑,很自卑,李佳琦會說自己沒有朋友,很孤獨,其實自卑個屁,孤獨個屁,但是你不能對外講你生活太順,長得太美,賺錢太快,那太遭嫉恨。

聰明人都知道,一定要說自己辛苦,難過,躲在群眾堆裡裝群眾。只有愚蠢的小布爾喬亞,才會炫耀自己有這個自由,那個自由,惱恨自己沒有這個自由,那個自由,別人吃不飽的時候別bia唧嘴,你非要炫耀這個優越感,那別人砸你飯碗也是理所應當。

升值君想提醒讀者中的中產和有錢人,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德要配位,德要配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什麼叫德,這個德,就是你一定要放棄部分自由。


5


我們再讀一遍《理想國》吧,色拉敘馬庫斯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這並不是理想國的全部,真正的正義是什麼?

「我們今天建立這個國家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某一階級的幸福著想,而應該是謀求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因為,我們認為在一個這樣的城邦裡最有可能找到正義,而在一個建立得最糟的城邦裡最有可能找到不正義。」

中產和有錢人的本質是什麼?可能很多人自己都沒有搞明白。

中產和有錢人的本質是寄生蟲,升值君知道,這樣寫會得罪很多中產和有錢人,但是仔細想一想,財富是怎麼來的,張女士的財富是抄襲來的,重慶保時捷女車主的財富是做土石方生意來的,他們自己都認為,光明正大,天經地義。

但是,實際上不堪一駁。

土石方的生意誰能拿到?或者即使沒有抄襲這件事,張女士的情感小說誰在消費?是她自傲的階層嗎?不是,本質上情感小說就是她看不起的民眾在消費,她嘲笑他們臭氣哄哄帶著地鐵味,殊不知正是這些人,幫她買了2000w的豪宅。

北大學子以自己北大的身份自驕,但是有沒有問一句?自己北大的學歷怎麼來的,固然有自己的天分,但同樣是自己家裡佔據了這個國家最好的教育資源,才得來的。

《寄生蟲》裡,表面上是身為窮人的金家是寄生蟲,但實際上,樸社長一家是寄生蟲,樸社長的財富真的是靠自己誠實勞動嗎?

認識不到,社會在對富人潛在的收稅,是認知不充分,認識不到這種「收稅」的合理性,同樣是不公正。


當你的財富是寄生在人群中大多數的時候,你的自由都要在輿論的監督之內,不是理所應當嗎?


所以我非常支持國家專項計劃,國家不是上海人的國家,國家是所有人的國家,北大不是北京人的北大,北大是所有人的北大,當你只錄取北京上海的優秀分子,而把河南的人群中,最優秀的一部分排斥在外,對他們的生存狀況不聞不問,你的堡壘真的堅固嗎?

什麼是你的堡壘?你的2000w的房子不是你的堡壘,你的top5%不是你的堡壘,國家專項計劃才是你的堡壘,讓貧困底層的優秀分子也有上升之階才是國家的堡壘。讓他們不再消費你們創造的垃圾才是你的堡壘。


要當上等人,那麼首先你要不做上等人,要有優越感,首先要沒有優越感,要有自由,首先要放棄自由。

利益都是稀缺物,而幸福以及幸福的源泉——正義——並非稀缺物,庸人才追求稀缺物。如果你想成為上等人,成為精英,精英追求永恆之物,美德、責任、真理。精英並不是按照收入、學歷、財產被劃分成某一群體的那些人,而是那些決定追求幸福、追求實現幸福社會的人。

你在的社會足夠公平,我們和我們的後代才生活在堡壘中。

相關焦點

  • 上海碉堡撲街,原創小說受牽連
    佛光普照靜安寺,爛片王者上海屯。那麼毫無疑問,《上海堡壘》這波操作靠一己之力輕鬆地關閉了這扇窗,還有門,焊死,最後還要在外澆築密不透風的鋼筋混凝土。小鹿亂撞《上海堡壘》無論看作科幻片,或是愛情片,都是災難,這種災難遠非一兩個演員之過。
  • 《太空堡壘》TV版解說#5:宅男的心思你別猜
    第五集:堡壘變形 (溫馨提示:請在WIFI環境下閱讀,無限流量的土豪請無視該提示但是即使是帶他去參觀了壯觀的戰機起飛場面,也是沒有打動到這位小老弟。因此,女主也只能親自出馬勸。然而,無論女神如何誘導,我們宅男同志依舊是內心毫無波動。就在此時,戰鬥警報響起,一場激烈血腥的戰鬥改變了瑞克的想法,趕緊在背後紋上了「精忠報國」。
  • 《重啟之極海聽雷》:盜墓筆記最後的堡壘
    《盜墓筆記》雖然沒有《鬼吹燈》商業化的成功,口碑也是直線下滑,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卻非同一般。《重啟之極海聽雷》是比較獨立的故事篇章,沒有那麼多的情節需要鋪墊和解釋,沒有看過的人也很容易能夠看懂,可以說是輕裝上陣,他的受眾面大點,不至於看的發蒙。這一次在演員的選擇上也進步了不少,至少盜墓鐵三角看著不是那麼讓人討厭,吳邪中規中矩,張起靈稍顯單薄,王胖子和黑瞎子我比較喜歡,可以說是選角比較成功的一回。
  • 魔獸世界編年史(一百四十一)暗夜精靈軍團匯集,黑鴉堡壘議事
    第一百四十一章 暗夜精靈軍團匯集,黑鴉堡壘議事在走入大殿之前,瑪法裡奧即使沒有親眼所見,他也無比確認,黑暗傳送門已經再度開啟。大殿中,庫塔洛斯·拉文凱斯領主站在各路指揮官中,身材高大的他有些鶴立雞群,他身後的金色披風彰顯著他極其尊貴的地位。
  • 奇聞異事:上海林家宅37號發生的靈異事件
    但是沒有人回答,屋子裡面也沒有亮燈。推門發現木門被從裡面頂住了。這個時候派出所的民警也來了。他們照例了解了下情況。原來住這個屋子的主人解放前逃到臺灣去了,現在屋子的主人是從河北調到上海來工作的一個男人姓葉,家裡四口人,姓葉的老婆是個瘸子,兩個小孩一男一女。這個時候老刑警說要找東西來頂開門。小刑警說不如敲玻璃窗進去。老刑警說要注意安全。於是他們敲開玻璃窗,然後小刑警就跳了進去。
  • 流雲流夢小說 第15章 夜上海,夜上海
    夜上海,夜上海2019/05/02/ 22:10直到第二天凌晨到了上海,我哪江蘇的同事把號碼跟地址發了給我,我就從上海南站坐公交,坐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才到,是在上海的郊區嘉定。我打了電話,一個女的來接我了,矮矮的,瘦瘦的,正是我同事的朋友阿t,她帶我把入職手續,宿舍準備之後,經理就叫我明天開始上班。
  • 奇聞異事紀實:上海林家宅37號發生的靈異事件
    但是沒有人回答,屋子裡面也沒有亮燈。推門發現木門被從裡面頂住了。這個時候派出所的民警也來了。他們照例了解了下情況。原來住這個屋子的主人解放前逃到臺灣去了,現在屋子的主人是從河北調到上海來工作的一個男人姓葉,家裡四口人,姓葉的老婆是個瘸子,兩個小孩一男一女。這個時候老刑警說要找東西來頂開門。小刑警說不如敲玻璃窗進去。老刑警說要注意安全。於是他們敲開玻璃窗,然後小刑警就跳了進去。
  • 循跡奇聞:上海龍脈事件
    一九九幾年上海城區內環線建成通車後,貫穿市區的成都路和延安路高架橋先後上馬,形成了上海東西南北中獨特的「田」字格局,大大緩解市區交通擁擠堵塞的情況。後又建成上升天、下出地以「申」字形大格局呈現的上海高架。
  • 我們上海的房東
    爸爸說,沒有關係,來家裡看看吧。他也正好過來把攝像頭、新吊扇裝上,把電子鎖交接給爸爸。第一次見到小房東和「大舅哥」。兩個年輕人,細緻、有耐心。提起房東,多少人的腦海裡會浮現包租婆的形象。也不知道多少租房人與房東之間發生過不愉快,卻也只能忍氣吞聲!縱然如此,也不能涵蓋所有房東。
  • 上海故事 | 那拉塔老爺
    (圖文無關)奇怪的是,「老爺」什麼行李都沒有,就託一鳥籠。(視覺中國/圖)1989年我租房潘家灣那會,隔壁老譚家來了個北京客人。八十開外,矮個,紅臉膛,短脖。一身略顯油膩的中山裝。神情倨傲。剛把胡同賣了,來上海住一陣子。「什麼,把胡同賣了?!」我們都驚得說不出話來。看老譚可是出了名的老實人,不像胡扯啊。老譚說,別細問了。就叫他「那拉塔老爺」吧。奇怪的是,「老爺」什麼行李都沒有,就託一鳥籠。黃雀籠。精緻的漆竹圓籠,封閉底,內鋪薄布墊。招呼他,他只是淡淡地頷個首。偶爾開口說話,我靜候著那股蒜味,不料,倒沒有。
  • 上海魔都吸乾了我的血
    2017年,兒子考公務員考進了上海虹口區,當時也是興奮了一陣子,心裡也輕鬆了一陣子。起先,兒子租房住,房租一月四千左右,雖然租金很高,一年補貼幾萬塊,但也沒嫌壓力有多大。2018年,兒子的對象也考公務員考進了上海市級機關,聽到消息時很高興。
  • 聽說只有上海人知道
    『白脫』的西點,只有在上海見到過。其實,請上海人用上海話念給你聽,就能猜出個大概了。「不是那種非常精緻的吃食,沒有現代人對糖奶的那種牴觸,沒有特別細膩的口感,而是適可而止的、平凡又充實的好吃。」不過,她倒不覺得這是小時候的味道。「肯定比小時候好吃。因為現在吃大部分小時候的東西,其實都會覺得一般。」
  • 關於老上海的別樣抗日故事
    >一個極盡懸疑、暗戰和血性的敘事這是一個關於老上海人的恩怨對決的故事一場拳擊場沒有完成的比賽,在解放戰爭的關鍵時刻一對一展開,他們背叛了各自的階級,為主者充滿無私信念,為正義而戰,戰而無畏;為僕者充滿個人謀算,為利益所困,困獸猶鬥,最終一個把另一個送上不歸路。這是一個關乎生命、親情和靈魂的故事,更涉及信仰、理想和革命,這是一個極盡懸疑、暗戰和血性的敘事,更展現命運、希望和人性。
  • 上海城隍廟皂隸的靈應故事
    1924年,上海城隍廟曾發生過一次大火,殿堂、神像損失較為嚴重,除上海城隍神像被善信請出在外出巡得以倖免之外,還有殿前8尊皂隸(公堂差役)因系石身未遭火毀。火災發生後消防人員在救火(歷史資料)據傳,永樂年間,上海城隍廟初建之時
  • 農村女孩情斷大上海
    媒人來家說媒時,說那家人在上海開大車,公公婆婆都很年輕,男孩也有開車的技術,每年不少掙錢,結婚之後就只管享福了。把父親說的合不攏嘴,說:「沒想到我家翠還有這造化,以後我就靠她養老了。」小翠想著那家人既然能打發媒人來,肯定是對自己比較滿意的,心中也暗暗竊喜。
  • 一個上海女人引發的連環互毆
    她是正宗滴上海女寧,20歲前一直生活在虹口,說著一口地道滴老上海話,之後才去了南方的小漁村。[靈光一閃]北少林出來滴小和尚,也在小漁村打拼,與她相識後,立馬就被上海女人特有的高貴氣質吸引,陷入了對她的無限愛戀
  • 故事:上海之怪事怪遇
    提前幾天訂到了離開上海的火車硬臥下鋪,軟臥需要更早訂,也更貴一些,不是太必要,有個地方躺著就好了。什麼上鋪中鋪,上去就噁心想吐,以致看見中鋪上鋪就感覺恐怖。可能是空間的問題。如果沒有下鋪,就只能買坐票。可能因為疫情,現在好像取消了站票,坐票車廂裡沒有那麼擠了,疫情在悄悄給現實帶來微妙的變化。以為這次幸運趕上了下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