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而已》裡,全職太太顧佳為了能讓兒子許子言去最好的幼兒園讀書,可謂是費盡心思。
然而,幾經波折背後,感動我們的正是這濃濃的母愛。
先是背負銀行貸款,到幼兒園對面的小區買房子,為了能順利通過幼兒園面試,緊張準備了許久,雖然最後結果是回家等通知,但顧佳堅信,幼兒園沒有直接拒絕,便是給了他們運作的機會。
於是,通過好朋友鍾曉芹的牽線,認識了住在小區頂樓的王太太。
第一次去拜訪王太太時,顧佳捧著自己親手烘焙的蛋糕,可當她進入三層複式、裝修奢華的王太太家中時,一瞬間讓她倍感侷促。
但為了兒子能夠進入幼兒園,顧佳無視王太太的冷嘲熱諷,並允諾只要王太太喜歡吃蛋糕,她可以隨時做好送上來。
當顧佳想跟王太太說明她的來意時,卻因為王太太新買的畫到了而被迫中斷。
回到家中的顧佳,並沒有因王太太的輕視而感到難過,反而讓她燃起鬥志,她對丈夫表示:
「王太太40歲就可以住在這棟樓的頂層,咱們現在30歲,努力一下,說不定我們也可以。」
為了能夠討好王太太,顧佳在電梯停電的時候,從居住的12樓爬樓梯到王太太家,假裝偶遇。
當看到王太太穿著高跟鞋下樓梯費力時,主動提出讓她穿自己的拖鞋,而後顧佳光著腳,手裡拿著王太太的鞋子,就這樣,一步一步從頂樓走到大堂。
到大堂後,顧佳笑盈盈地蹲下幫王太太穿上鞋子,當王太太略帶歉意地問她:「你的腳沒事吧?」的時候,顧佳只是笑笑說沒事。
或許正是為了孩子的這股拼勁打動了王太太,她約顧佳第二天去她家。
「鍾曉芹,託你的福,王太太願意幫助我,你怎麼在這裡啊?」
鍾曉芹看著顧佳突然哽咽:
「就是我,我幫不上你。我要是爭氣一點,我要是跟王太太關係好一點,你也不用這樣了呀。」
然而顧佳卻只是笑笑,她告訴鍾曉芹:「這是我當媽的修行,不需要靠別人,只靠自己。」
就是憑藉著當媽的這種修行,顧佳幫助王太太修好瞭望遠鏡並完成了王太太想要獲得小行星命名權的願望,許子言也終於如願以償的進入貴族幼兒園。
雖然入園條件頗有幾分等價交換的意味,但這不也正是現實中無數家長的縮影嗎?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舉全家之力買學區房,報高昂的補課班······
或許,這世間最純粹、真摯的愛大抵就是母愛吧,儘管每一個孩子註定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但作為母親,還是願意竭盡所能將所有美好給予他。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同事初為人母,但她還沒有嘗到作為母親的喜悅,她的女兒就因為早產被送進ICU。
整整一個月,沒有見過女兒一面,天天揪心倒數著女兒出院的日子的她,曾發過一條朋友圈,讓我頗為感慨。
她祈求命運能夠對她的女兒寬容一些,她說她寧願用十年壽命,換得女兒平安。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你願意為你的孩子付出生命嗎?
我現在沒有孩子,所以我無法回答,但我想,這個問題問到我的母親,她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願意。
常聽人說,有了孩子,便是既有了鎧甲又有了軟肋,也常會看到這樣那樣的新聞,訴說著母愛的偉大。
我想,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他們一切美好的光與熱,所以,哪怕窮盡生命,他們也會護佑他們的子女,不惜一切,不惜代價。
《三十而已》裡,顧佳在30歲的時候第一次打人,是因為她看見兒子在去同學家參加生日會被同學家長鎖進屋子。
在安撫好兒子後,顧佳卸下她平日裡的冷靜與理智,她一個人將兩個家長打的鼻青臉腫。
當她打完人走出房門的那一刻,除了讓人拍手稱快外,那充滿了保護欲的母愛也尤為讓人感動。
對一個母親而言,孩子,永遠是她最不能碰觸的底線,為母則剛,大抵如此。
在鍾曉芹懷孕後猶豫要不要留下孩子時,顧佳告訴她,養孩子真的是件很麻煩的事:
「你會比任何時候都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你的孩子寬容一點,但是你也比任何時候都強硬,無論是委曲求全還是無理求和,你都不希望任何一點傷害落在你孩子頭上,你還會雷打不動地堅持健身,因為你害怕病,更害怕死,然後就是努力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假若,這世上唯有一種愛,能夠讓人不計生死也甘之如飴,那應該就是母愛吧。
——END——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