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看劇最怕套路。
什麼霸道總裁虐死女主,又浪子回頭唯愛至上;又或者冷臉男神,真愛流失才追悔莫及。
其中還有什麼三角、四角、多角戀,總之非要讓你看情緒翻湧才罷休。
正因為市場出現了這樣的吐槽,有一部分的作家和編劇,覺得自己有義務改變這種&34;的現象。
因此他們筆下的故事,會在出人意料的地方,給讀者、觀眾一個另類的劇情。
出發點應該算是滿滿的誠意,可惜觀眾和讀者吃不吃,就要看天意了。
熱播劇《琉璃》快接近尾聲了。
想來大部分追劇人都和我一樣,已經開了會員追到53集,終於看到褚璇璣和禹司鳳,解釋完一堆的誤會抱在了一起。
按照以往的套路,女主的打怪之路,也算是到了頂級,沒有什麼別的劇情可繼續發揮了。
男女主的多角戀關係,也在這個時候清除乾淨,再也搞不出花樣來了。
如果完全按老套路來,這個時候直接結束劇情,也算是飽滿了。
觀眾也能接受,畢竟追了五十幾集,不就是想看褚璇璣和禹司鳳最後能卿卿我我嘛!
但很多觀眾顯然沒注意到,這部劇後面還有6集。
我想原著作者和編劇寫到了這裡,其實也該是崩潰的,畢竟都大團圓了還要往後發展可就難想劇情了。
從放出的預告來看,或許編劇們會秉著拼到底的原則,給觀眾安插了一場&34;,讓呆萌可愛的褚璇璣,搖身一變成羅喉計都?
其實對於褚璇璣是戰神還是魔煞星,我一點也不感興趣。我看仙俠劇,更多的目的是為了看神仙談戀愛。
所以到這劇要結尾的時候,我突然覺得不太純粹了。
明明是一個男女主仙俠劇,怎麼到了最後要變成雙男主感情劇?
觀眾可是有信仰的,男女主劇情和雙男主劇情,混淆在一起真不算什麼好事。
尤其是令人疼愛小司鳳,好不容易追到的媳婦,原以為可以多抱幾天。
誰知道一轉身就變成了一個男生,別說他接受不了,觀眾也接受不了啊。
果然那些關心結局的觀眾看到這些預告片段,也是議論四起。
編劇想要劇情好看有創新,思路是可嘉的,但也要看大眾的心理承受範圍,雌雄同體的劇情設計本身就是小眾。
這部劇如今突然反轉,會讓很多喜歡看男女感情劇的觀眾覺得毀劇,那些喜歡看雙男主劇情的觀眾,要知道《琉璃》是這麼個設定,估計一開始都不會關注。
所以這樣的劇情安排,其實真的不明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毀掉了《琉璃》前期積累下來的口碑和觀眾。
如今看觀眾的反應,我個人還是覺得挺可惜的。
這部劇的男女主,雖然名氣不大,但演技極佳非常有帶入感。
特別是男主成毅,厚積薄發的演技給劇迷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八月份以來,成毅一直有著相當高的話題度。
本以為這部劇如果一直火到底,怕是演技派實力小生又會增加一枚,結果沒想到還沒火到頭,口碑就讓劇情給截胡了。
雖然成毅的演技已經被很多人發現,但這部成名之作最終爛尾,怎麼看都是一種遺憾。
當然,也有一部分觀眾為編劇抱屈。
說到底也是因為觀眾常常嚷著電視劇都是老套路,覺著看得沒意思了,才刺激了這些創作者們撓破頭皮去想新套路。
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讓觀眾有興趣看下去。
但我覺得,想讓觀眾看下去,其實並不一定非要設計&34;。
劇情本身的質感好,才是真正好看,才是硬道理。
觀眾這些年來,看過的仙俠劇不知多少,而且這類電視劇,動輒都是幾十集內容,讓編劇摒棄所有套路,還要把劇情銜接得嚴絲合縫不突兀,本身就是一件極大的困難。
大眾認可的經典仙俠劇,它們的劇情大多也都是套路化的,大家不是看的一樣開心。
比如《仙劍奇俠傳》,這部劇地位極高。
一直以來,在網友的心中,它不僅是仙俠劇的開端,同時也是巔峰,更是80、90後的集體記憶。
但我們細細去看《仙劍》的劇情設置,其實也就是一個三角戀故事。
玲兒和逍遙哥哥是官配,當中插了一個委曲求全,又愛得深沉的林月如。
這樣的劇情,應該是再套路不過了吧,但這部劇細節到位,人物刻畫更有靈魂,所以即使是一眼看穿的套路,也被奉為圭臬。
當年的劉亦菲飾演的靈兒,就是仙女範。
世間如果真的有仙女的話,大概就是靈兒這模樣,沒有一點菸火氣,實在是太驚豔了。
胡歌的逍遙哥哥,逗逼深情兼而有之,平時一副剛剛闖蕩江湖的吊兒郎當樣子,但關鍵時刻又很靠譜,絕對的男主範。
當然,還有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林月如,也是豐富飽滿。
以前看劇時,總覺得她追著逍遙哥哥,破壞了他與靈兒的感情,就算最後她放棄自己的生命,成全了李逍遙與靈兒也很難讓人感動。
但過了這麼些年,回頭再看這部劇,卻覺得這個配角其實極有深度。
正是這些恰到好處的套路劇情,再配上演員的精湛表演,讓整個電視劇更有記憶點,說到仙俠劇就會想到它。
同樣口碑爆棚《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各種套路也是層出不窮。
比如一開始白淺為了成為墨淵的關門弟子,女扮男裝,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伏筆。
後來又與夜華經歷三生三世的情緣,這幾乎就是仙俠劇的完整模板,到現在甚至發展到了&34;。
中間再加上一個惡毒的素錦和女主搶男人,這種一眼能看穿結局和發展的劇情,大家一樣看得津津有味。
事實證明,觀眾就會為這種套路&34;,顯然有很多資深編劇,也知道這一點。
製作時也常常是&34;、&34;齊上陣,在&34;的道路上走得相當穩健。
男主什麼時候出現,女配什麼時候離開,重要的劇情走向不僅編劇,連觀眾都能都拿捏的死死的。
其實,套路故事形式,發展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各種劇情套路,觀眾也都看了個遍。
編劇自認為的那些離奇、狗血或者刁鑽的角度,在觀眾眼裡都是一門清。畢竟,在看劇這事兒上,觀眾才是最專業的。
所以想要在這樣厚重的積累下,再去創造新的套路或者劇情,難度是極高的。
編劇們如果真想提升劇本的看點,其實更應該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把角色之間的感情,人物的經歷寫得更踏實厚重,更落地一些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