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多年,才懂父愛如山

2020-08-28 廣君子書隅

讀初中起,我就在學校住宿,每周末回家一次。

那時候,我們都從家裡帶鍋盔饃和漿水菜,搭配著從食堂買來的玉米粥,才能填飽肚子。

​父親每個月都要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馱上半袋麥子去學校門口的食堂換飯票。


有一次,我告訴他離學校最近的那家食堂飯菜便宜,要去那家交糧食。可是拿到不一樣的飯票時,我就生氣了:「這是哪裡的飯票,我都不認識。」

父親瞪大了眼睛,說:「就是學校門口那家呀!」

「怎麼可能,他家的飯票不是這種顏色的。你讓我去哪裡找,你是不是跑錯地方了?」我大聲地質問父親。


他很擔心地說:「我是問過人的,應該不會錯。就是出了校門,往西走200米。」

我聽了就很不高興,拿了飯票就讓他走。

到了吃飯時間,我沿路找去,終於在一個偏僻的拐角找到了那家新開的食堂。

店家手藝是剛學的,飯菜煮得也不好吃,只有早上賣的鍋巴花卷很誘人。父親怕飯票有錯,又給我送了一次糧食,讓我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飯菜。

周末回到家,父親問我新開的食堂夥食如何,我隨便應付了一聲。他不依不饒地問:「你那天為什麼生氣了,對我那麼兇,是嫌棄我穿得破舊,給你丟人了嗎?」


也許青春年少的我心裡有一絲這樣的想法吧,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糧食沒有送到我指定的那家食堂,可是我當時就是心急生氣,對父親大聲質問了。但那一刻我不想承認他說的話,就解釋說:「你一大早進女生宿舍,別人都很嫌棄。」

父親恍然大悟,立刻就不再計較了。之後,他喃喃自語:「我一個老頭子了,送糧票也沒想那麼多。」

說完這話,我的內心很不平靜。我們的大通鋪能住近百人,估計那時候大家都在睡覺,也沒有誰注意到早上五點會有人進來。而我的話只是一個很拙劣的藉口。

父親是個木匠,給別人做點家具賺錢,要養活六口人,經常是捉襟見肘。我們難得穿件新衣服,而父親穿的衣服就更破舊了。


那年臘月二十九,我們家連做包子的菜都買不起,還要等著父親做幾個小板凳,讓我帶著去買。說好的一個板凳賣7元,結果,一路上,我小聲地吆喝,根本吸引不了步履匆匆的行人。眼見著都過了中午,我只好提高了音量,大聲喊道:「買板凳了,買板凳了。」

終於有人來問價格,聽完,想用二十元買五個凳子。我想了想,一個才賣四元,有點虧,可是不賣的話,我們連包子都吃不起了。一咬牙,我就把自己帶來的五個板凳給了這位大叔,接過他給的二十元,開心地回家了。

母親看見我回來了,高興地問我賣了多少錢。我把二十元遞給她,她的笑容一下僵住了,覺得我很傻,賣得太便宜了。

父親責備道:「還不快去買菜包包子?有錢就是好事,板凳賣了就是錢,不賣就是柴火,我閨女做得對。賣完了我還可以再做······」父親的話讓我很溫暖,也很感動。


那年,我們一家去外公家做客。外公抽著旱菸,悠悠地對我父親說:「別讓丫頭念書了,女孩子讀書再多也沒有用,到時候都是要嫁人的。」

父親眼睛瞪得像個銅鈴,生氣地說:「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讀書的。不讀書將來只能圍著灶臺轉,就像你養的兩個女兒一樣,名字都不會寫。」

說完,他自己就生氣地回家了,而且對外公的抱怨越來越多。

開學時,小舅悄悄地塞給母親一捲毛票,讓母親給我報名讀書。父親知道後,對小舅充滿感激之情。

為了改變現狀,父親放下自己的木工活,借錢買了一臺舊打糠機,用架子車拉著,走街竄巷給養豬的人家打糠。


機器很重,母親就在後面推車,車上還要放一大卷電線,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找電工幫忙接上電線,才能幹活。接線是個危險活,要擔心電線老化,父親和電工熟悉後,打聲招呼就戴著一雙破舊的手套自己接線。

為了省些電費,他還幫打糠的人家曬麥稈。別人笑話他浪費時間,他就和人家開玩笑說:「豬喜歡吃幹糠,溼的容易發黴。」於是,大家對他都很客氣,碰到吃飯時間,也會留他吃碗熱飯。有了那臺打糠機,家裡的生活慢慢好起來。從沒吃過方便麵的父母,也在忙碌之餘買碗泡麵充飢。

那時候,我剛考上重點高中,父親激動地合不攏嘴,天天跑去別人家裡聊天。

我抱怨他太嘚瑟,不該四處炫耀。他看著我罵了一句:「胡說八道,我炫耀啥?別人要問我,你還不讓我說呀!」

說完他又笑了,那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臨近開學,父親給我買了許多生活用品,有牙刷、牙膏、毛巾、香皂等,這些都是我從前用不起的東西。他笑著說:「這是鄰居邵剛說的,讀重點高中的孩子都帶這些東西。」


那一刻,我的心都融化了。他天天去邵剛家,就是為了打聽上高中要準備什麼東西呀!邵剛是我們村裡第一個考上重點高中的孩子。這讓父親羨慕了很久,天天在我耳邊念叨。如今,我終於讓他揚眉吐氣了。可是他心裡一定想不到,我這麼拼命地讀書,只是為了離開那個貧窮的家,遠離那個囉嗦的他。

送我報名的那一天,父親看到了紅榜上我的名字排在最後一個,他的心裡一定揪成了疙瘩,因為他擔心我考不上大學,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言語轟炸,幾乎每個回家的日子,他的各種擔憂都會灌滿我的耳朵,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

終於,在父親的念叨中,我畢業了,考上一所師範院校。讀書可以貸款,吃飯還有補貼,這讓父親又有了炫耀的資本。

而今,我也逃離了那個家,但卻逃離不了父親的牽掛和囉嗦。即便是遠在他鄉,父親每周都會給我打電話,還要藉口說母親想我了。

我們保持著遙遠的距離,距離中我看到了父愛的光輝。

相關焦點

  • 父愛如山(武隆遊四海原創)
    父愛如山。父親離我們仙去已九年。 記得小時候父親為我而挨的兩次處分。 第一次是一天下午我在老街和十多個小屁孩玩泥巴時,不知是誰不小心把一塊泥巴丟到了一位餘姓小朋友的臉上,小餘驚疼之後嚎啕大哭。哭聲招來了他高大威猛的老爹,他順著小餘隨手一指的方向,朝我蹲著的地方幾大步奔了來,二話未說,朝我稚嫩的小背飛起一腳。
  • 哪吒之魔童降世:為李靖正名,所謂的父愛如山,原來如此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那有沒有想過所謂的父愛如山該如何解釋。其實在小編看來,父愛是深沉而可靠的,當你需要它時,它會適時出現,可當你想要自由時,它又不會成為你的負累,因此所謂的父愛如山,更像是我們的依靠,只要他在,你就安心。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李靖一樣,做了那麼多,卻始終不聲不響,只要為了妻子兒女,下跪求人又如何?一個男人能夠做到這個地步的,想必也只有父親這個角色了吧。
  • 父愛如山重
    次日傍晚,張老漢望著初中畢業回到家中才十幾天的二女兒張嫻,突然一反常態,借不該吃完晚飯看電視劇,破口大罵。她心裡明白,父親是沒有生得弟弟,才對自己發火的。可她不明白的是,姐姐張雅也在看電視,為何只罵自己呢?那只有一個解釋:父親不喜歡自己。之後兩年,張嫻徹底相信了自己的判斷。在每一件事上,父親對自己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對姐姐卻不聞不問。張嫻終於感到這個家呆不下去了。她要走出這個家,到外面去闖一闖。
  • 梅花烙:吟霜的身份暴露,王爺為皓楨做了這些事,這才叫父愛如山
    梅花烙:吟霜的身份暴露,王爺為皓楨做了這些事,這才叫父愛如山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當吟霜的身份被福晉當眾公開後而自己這麼多年一直活在皓禎的陰影下,如果沒有皓禎,他就是王爺唯一的繼承人。所以,他要去告發皓禎&34;的身份……王爺的懷疑在窗外得到了證實,但他不得不承認,皓祥確實是他唯一的親兒子。但這一想法只是在他的腦海裡一閃而過,他更擔心的是皓禎的安危。
  • 父愛如山,看《知否》中的盛紘,一個父權制社會偏心但稱職的父親
    我方才突然明白了,你不是變成這樣,你一直都是這樣。你裝得真的是很好。入仕為官以後,小心謹慎,圓滑經營,連續多年考績都是優。初登場時他從揚州通判後升任一個五品京官承直郎新尚書臺任。盛紘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上時,皇帝對他也有印象「朕知道你,一筆的好字。」可見,盛紘的才華是得到皇帝的認可。他在和齊衡談論王右軍的書法時也頗有見解。
  • 《以家人之名》:父愛如山,李海潮反對凌霄尖尖戀情
    對於李爸的反應,尖尖有點疑惑,問了李爸才知道,原來他是擔心凌霄的媽嗎不會同意,會給他們的交往帶來麻煩。李爸說:「對凌霄我是一百個滿意,我說的是他那個媽。」都說「父愛如山」,這在李海潮這裡真的體現得非常好。
  • 民間故事:長不大的童子,為了保命,老善人散盡家財,父愛如山
    作為父母來說,為了子女真的可以說是無私奉獻,父愛如山!古城之中,有著一戶家資巨萬的富商,李員外一家兩口人,妻子因為生子難產,早早就過世了,但是孩子卻是生了下來。李員外對妻子十分深情,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再娶,偌大的家業,只有父子兩人,當然,府中也有著不少的下人丫環。
  • 民間故事:死人過壽,父愛可以如山,孝心同樣可以無視生死
    如此一來,這獨子張三才收斂了些,但是一直以來,名聲壞了張三手頭倒是也有些錢財,積攢了這麼多年,過個壽,還是沒問題的。村落之中,倒是熱鬧,但是這張三家,卻是顯得有些冷清,那張三臉上帶著笑容,但是在笑容背後,卻是有著難掩的傷感,眼神略顯呆滯,關鍵是這張三身體很好,此刻卻是顯得消瘦了許多。
  • 悠悠父愛,不都是厚重如山,這位父親的愛扎心了
    文|青兒的書影視界經常說父愛如山,有時也未必。很多親子關係就是這樣破裂的,孩子才七歲,這個爸爸就這樣對他,讓他在以後的成長中,怎麼再對自己的爸爸有好感?尊重並且敬佩他?
  • 知否:父愛如山,盤點小說裡令人感動的父親們
    一是怕自己心愛的長子守不住侯府的爵位,二是怕其他兄弟會對爵位有了覬覦之心,所以他才極力壓制顧廷燁的苗頭!多年以後,當顧廷燁看到父親懇求別人照顧自己的那封信時,熱血男兒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最後老侯爺也是意識到這點才拼了命也要幫嫡子的!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如果老侯爺能及早想到這點,估計梁家的風波也不會出現吧!
  • 打怪升級之父愛如山
    一個父親有多愛他的孩子,用其中一句歌詞來說「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我也願意,這些還不能更好的描述父愛,不是因為我詞窮,是我還沒有找到能完美描述父愛的語言。
  • 《三十而已》看全劇最好的兩個男人,父愛就是孩子最大的底氣
    表面上是責怪,實則的溫馨的父愛。為了不給顧佳添麻煩,執意要自己住進養老院。因為顧爸爸知道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女兒顧佳受累,他不想再給顧佳添任何的麻煩了......圖片來源網絡父愛是無言的,父親是天一般的存在。
  • 甄嬛傳中皇上將三阿哥趕去作八爺兒子看似無情實則父愛如山
    皇上對三阿哥如此,並非薄情無情,實則無奈為之,充滿父愛。由此可見,皇上並非無情,實則父愛如山,為三阿哥作了萬全的打算。(原創不易,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歡迎關注,點讚留言,共同進步)
  • 東野圭吾最失敗的懸疑小說《布穀鳥的蛋》我只看到如山父愛
    所以布穀鳥是沒有血緣概念的,布穀鳥的蛋是誰的不重要,養育它的才是最愛它的父母。尤其是故事中的三個父親,讓我們看到那些不易察覺的父愛。無關血緣的父愛——風美的父親:緋田就算她做出了令人無法原諒的行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緋田也會不顧一切地跟著她走下去。
  • 民間故事:孩子生來無心,為了續命,父親竟然這麼做,父愛如山啊
    到了家中之後,將此事告知了夫人,夫人也是狂喜,但是這徐慶可是沒說自己命理的事之後便是託人尋找玉髓,這種東西也是極為稀少的,足足耗費了半年的時間,才找到了指甲大小的那麼一塊,本是打算詢問先生,可是那先生卻是失蹤不見了。
  • 《知否》嚴父顧偃開:父愛如山,一直被誤解的偏愛
    其實他內心對於顧廷燁的母親是有點愧疚的,不然在他死前也不會將顧廷燁那份白紙黑字的寫出來,還交代必須在祠堂前當著宗氏族人念出來,當然這封信被截下來了,顧廷燁也是後來功成名就才拿到那份屬於自己的財產,但是無論如何這位父親也算是為他計過了。
  • 校園文學 | 父愛伴我前行 | 作者:王優陽
    父愛如山。我明白無論是鼓勵還是批評,都是支持和愛。父愛裡有甜蜜也有苦澀,都值得珍藏在我心裡,永遠伴我前行,那是我用之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 微小說:父愛如山
    圖文無關老丁把兒子攬在懷裡,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好了,好了,有我們呢,這是好事,年輕人就應該多闖蕩,生活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 高分國劇《隱秘的角落》:不合格的父愛,如同甜點碗裡落了死蒼蠅
    他渴望父愛,但是又小心翼翼的不能表露出來。被刺痛了的朱朝陽沒有跟他們一起吃飯就走了,一直留著鞋子上被踩髒的鞋印,直到第二天被普普小心的擦去,受傷的心才稍稍得到安慰。代表父愛的鞋子被朱晶晶踩髒了,隨後又被普普擦乾淨了。
  • 銘心刻骨的那場「錯誤」的戀愛,多年後才懂,分手才是最好的結局
    時間的沙漏沉澱著無法逃離的過往,記憶的雙手,總是拾起那些逃不開的憂傷。在歲月的流逝後,記憶總是變得更加刻骨銘心。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傷痛是用來成長的。三年後秋天的一個傍晚,突然收到小梅的信息「今晚凌晨三點我就到了,來車站接我」。看到這個信息,心中湧起的是許多的莫名的酸楚。打車早早的去了車站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