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西西里(十二)尾聲(下):別了,巴勒莫;別了,西西里

2020-08-26 多倫多小珂

離開巴拉羅市場,穿過迂迴曲折的小巷,我們無意間路過一所宅院。

房子的外表非常不起眼。

但院門卻非常氣派,門釘精美別致,古色古香。

進得門來,一面巨大的蒼鷹高懸於牆壁上。

院子裡停著一輛老爺車,一位妙齡女郎在車旁忙碌著。我們上去詢問,這是什麼地方。女郎笑吟吟地對我們說,這兒是費德裡科伯爵府,歡迎參觀。

費德裡科?這個名字好熟悉啊。

費德裡科伯爵府(Palazzo Conte Federico),建於12世紀,是巴勒莫留存至今最古老的的建築之一。

這家伯爵就是前文所述的腓特烈二世的後代,而安息在巴勒莫大教堂地下墓室的那位安條克的費德裡科,就是他們的直系祖先。

伯爵府每天逢正點對外開放若干次,每次接待10幾位遊客。

伯爵府院子並不大,引人注目的是一頭獅子和一隻鷹。

水池邊的獅頭,標誌著伯爵的先祖來自霍亨斯陶芬家族。

上圖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紋章(來自網絡),其中三隻獅子的紅色前爪,是為了紀念家族最後的繼承者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殺的悲劇。

院子的牆壁上,畫著一隻鷹的紋章,它代表了三重含義。戴著王冠的鷹,象徵著伯爵家族曾經是西西里國王。中間的盾牌,代表費德裡科這一支系,盾牌上的冠冕,代表伯爵頭銜。

歐洲的紋章(coat of arms)起源於中世紀的鼎盛時期--12世紀,它是一種按照特定規則構成的標誌,專屬於個人,家族或者團體。從西西里回來以後,我尋找相關書籍做了粗淺的研究,算是對紋章學--這門非常複雜但卻很有意思的學問--有了粗淺的認識。紋章,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和家族的興衰,通過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歐洲歷史。

這是昔日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西西里時,西西里王國的紋章(來自網絡)。

這是費德裡科的家族紋章(來自網絡)。

這是紋章裡代表不同貴族等級的圖案。第二排中間那個代表伯爵(Count)的圖形,就出現在伯爵府的牆壁上.

伯爵夫婦有兩個兒子,哥哥Andreas和弟弟Nicolò。一般情況下,兄弟倆輪流出面接待參觀的遊客。如果事先預約,伯爵夫婦也會親自出面迎接。

那天接待我們的是Andreas,他看起來50開外,酷似加拿大籍喜劇明星金凱瑞(Jim Carrey)。我們隨著他沿著寬大的樓梯,走上二樓。

外表非常不起眼的伯爵府,內部卻如此金碧輝煌。

牆上掛著伯爵歷代祖先的畫像。

伯爵的祖先,最有名的自然是那位安條克的費德裡科(Frederick of Antioch),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西里國王,耶路撒冷國王腓特烈二世的私生子。腓特烈二世的嫡生子及其後代後來全部被殺,以至於霍亨斯陶芬王朝從此絕嗣(私生子不能繼承王位),但安條克的費德裡科這一支系卻存活了下來並開枝散葉,其後代遍布於義大利各地。

17世紀費德裡科家族傳到了Gaspare Federico這一代,他當時被委任為大法官,並被授予聖喬治伯爵的頭銜(Count of San Giorgio), 這位費德裡科也就在那個時候,買下了這座大宅。

那天參觀的人群中,似乎只有我們三人不懂義大利語。Andreas非常耐心,每一次用義大利語為眾人講解後,又再用英文為我們仨再講解一次。

這是藍廳(Blue Room),又被稱為紋章大廳(Hall of coats of arms).因為精美的地板上繪製的巨大的費德裡科家族的紋章而得名。

舉頭看去,天花板上巨大的油畫,歷史可以回溯到15世紀。

我好奇地詢問Andres,現在的義大利早已經是共和國,作為伯爵,你們還能享受特權嗎?他說,我們現在和普通的公民一樣,可能只有一個例外吧,就是如果我的父母去西班牙訪問,西班牙王室會出面接待。。。。

是啊,當初的西西里晚禱事件,就是因為他的先祖,安條克的費德裡科的兒子,考拉德(Corrado Cauto of Antioch)和嫁給西班牙國王的嬸嬸康斯坦斯(Constance)密切合作,花了14年的時間,才終於說服了西班牙發兵攻打西西里,趕走了法國人,為自己死去的父兄們報了仇。幾百年過去了,西班牙王室應該依然記得這段歷史淵源。

站在其中的一個廳望過去,我發覺伯爵府的中軸線是彎曲的。Andreas告訴我,這是因為整個伯爵府的基礎建立在12世紀阿拉伯的一段城牆上,所以建築也就隨著有了弧度。

這幅聖母聖子油畫是府裡最古老的藝術品,來自十四世紀。

這是他們的臥室。當然這樣的臥室不止一間,所以每次參觀,他們會把其中之一開放給遊人參觀。

照片中這位美麗的姑娘,就是Andreas的母親,當今的伯爵夫人Alwine Federico。她來自奧地利薩爾茲堡,曾是奧地利全國遊泳冠軍,並且參加過奧運會。她曾經是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員。 Andreas自豪地對我說,他的母親除了能說英語,德語,義大利語外,還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因為她曾經在北大學習過。

這些掛在牆上的獎牌都是伯爵夫人昔日在各類國際遊泳比賽中獲得的。

Andreas指著牆上左上方的一幅發黃的畫像告訴我們,這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82年華格納訪問巴勒莫的時候,曾經下榻於此,並在這座古老的三角鋼琴上演奏。

步入三樓,這兒是整個建築的精華之處。建造在巴勒莫古城牆上的伯爵府,把一個城門包裹進來。

12世紀的阿拉伯-諾曼時期,圍繞著巴勒莫的城牆共有12座城門,其中11座都已經消失在歲月當中,這是唯一被保存下來的。

這座被稱為Torre Busuemi的城門,800年前是通向巴勒莫古城的一個門戶。今日我們還能清晰地辨認出門楣上的那些帶有阿拉伯風格的雕刻。

這是當初城門樓的雕花窗。

立在角落的一副騎士盔甲,讓我們暢想起往昔的崢嶸歲月。

城門樓的一部分,被改建成了伯爵府的一間餐廳。

昔日的廚房依然保存完好。

費德裡科家族具有尚武傳統,三樓的大廳裡隨處陳列著他們收藏的各式武器。

劍術,是伯爵家族每一代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照片上的這位帥哥,是Andreas的祖父,現任伯爵的父親,他曾經參加過一次大戰,照片下方是他當時的佩劍。

這兒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其背後的歷史和故事。看著它們,我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義大利的歷史。

令我驚異的不僅在於這座府邸的古老,還在於400年來,費德裡科伯爵的歷代先祖都居住於此,往昔可追,來日可期。每一個國家的大歷史,其實都是由一個個家庭的小歷史組成的。只有當家庭的小歷史的脈絡清晰,國家的大歷史才能脈絡清晰。

這幅是義大利的獨立英雄加裡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畫像,上面還有他的親筆籤名。

義大利雖然歷史悠久,但歷史上並沒有義大利這個國家的存在。自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異族滅亡以後,亞平寧半島一直被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分割統治著,後來又先後被法國和奧地利佔領,這片土地上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國家。

1848年偉大的加裡波第帶領紅杉軍在義大利各地,先後和法,奧佔領軍作戰。1860年5月,加裡波第帶領1000多人在西西里登陸,7月解放西西里全境。

Andreas說,迫於軍事壓力,當時在西西里頗有實力的他的先祖不得不向加裡波第投降,最後雙方握手言歡,加裡波第將軍留下了他親筆籤名的畫像。畫像中,將軍炯炯有神地看著畫面外,仿佛在說:咋的,你們還不服?

昏黃的燈光下,加裡波第將軍深邃的眼神,依然注視著前方。

加裡波第終其一生,始終都在為義大利的復興和統一戰鬥。後人把他和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本索(Camillo Benso)並稱為義大利統一事業的三傑。在他簡短的遺囑中,加裡波第寫下了「熱愛自由,熱愛真理;仇恨謊言,仇恨暴政」,這是這位傳奇英雄為之奮鬥一生的信條。

馬志尼(來自網絡)

本索(來自網絡)

這間略顯雜亂的屋子裡陳列著各式獎盃。

照片中的這位,就是Andreas的父親,當今的伯爵Alessandro Federico。

老伯爵今年已經80多了,但他年輕的時候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賽車手,多次參加著名的Targa Florio拉力賽並獲得名次,那時候他在賽場上的外號是飛翔的伯爵(Flying Count)。院子裡停的那輛賽車就是伯爵昔日的比賽用車。

這些都是老伯爵曾經獲得的獎盃。

這家人和義大利,西西里太多的歷史人物聯繫在一起。1943年老伯爵和他的弟弟,妹妹曾經被西西里鼎鼎大名的土匪薩爾瓦多 朱利亞諾綁架(馬裡奧 普拉佐曾寫過一本號稱《教父》續集的《西西里人》,就是以朱利亞諾為原型),老伯爵的祖父為了贖回他們,當時送給了朱利亞諾四十車的財物。。。

薩爾瓦多 朱利亞諾(來自網絡)

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和Andreas依依惜別。雖然參觀的時間不長,但伯爵府的豪華和Andreas這位未來的伯爵的低調和謙遜卻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實在有太多的他們家族的問題,想問他。我想知道,昔日安條克的費德裡科,究竟是如何戰死沙場的;我想知道考拉德在西西里晚禱之後的結局;我還想知道二戰期間他們家族是怎麼挺過盟軍的轟炸的。。。太多太多的問題了。

在去西西里的前後,我讀過不少義大利和西西里的歷史,但我總覺得書面的歷史於我,總難免有某種虛幻的隔閡,而伯爵府一行,讓我終於感受到,歷史,其實是可以被真實的觸摸的。

離開伯爵府,抬頭仰望歷經幾百年的美麗庭院,兒子說,媽媽,下一次再來,我們住這兒吧,那樣我們可以多點時間好好看看伯爵府了。。。是啊,臨別之際,Andreas告訴我們,伯爵府有客房對外出租,租客有機會和老伯爵夫婦共進晚餐。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和他們好好聊聊。

離開伯爵府,想著在巴勒莫還有最後的半天,對於這座城市,我心裡開始有些依依不捨。

心情沉重之餘,我沒有想到,在巴勒莫的最後一個行程幾乎讓我魂魄出竅。下面的相關照片,我在旅途中並沒有在朋友圈裡發,怕嚇到大家。

卡普奇尼地下墓穴(Catacombe dei Cappuccini),號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九大陰森建築之一。

進去之前,LG問我,心理承受力到底行不行?我想,這些年跟著他走了那麼多地方,看過的恐怖不在少數了,奧地利維也納空無一人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地下墓穴我下去過,陰風陣陣的空曠地下室,陳放著170多具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的鐵棺材;葡萄牙埃武拉觸目驚心的人骨教堂我進去過,5000多具人骨裝飾,從地板到天花板。。。我想,這個地下墓穴還能再怎麼恐怖呢?

走下臺階,我沒有想到眼前居然是這樣的情景。整個地下室或立,或躺,密密麻麻,排列了8000多具屍體,這些乾屍都穿著衣服,很多骨頭上還殘留著皮膚。

地下室沒有照明,僅僅在角落有燭光閃爍。LG把鏡頭的光圈打到最大,才勉強拍了幾張照片。

地下墓穴的上面是一個修道院-卡普奇尼修道院(Capuchin Monastery)。16世紀,修道院的教士發覺,修道院附屬的墓地因為歷史悠久,已經人滿為患。於是修道院開始把過世的修道士做成乾屍,以節省墳墓土地。

這是最早的兩具乾屍--修道士Silvestro of Gubbio兄弟。

開始,這項服務只針對修道院的修道士,慢慢地服務對象擴展到當時巴勒莫的市民。

1570年,第一個被&34;在這裡的「非修道士」是弗朗西斯科·德阿瓦洛斯(Francesco D'Avàlos),他是捐助過嘉布遣會(Capuchin Order)的某個侯爵的兒子;一年後,他的父親也來到了這裡。

慢慢的,這種方式成了當時巴勒莫人去世後的一種時尚。家人把過世的死者送到這兒,修道院用幾百年積累的成熟技術,對屍體進行處理,死者的家人會送來死者生前最喜歡的衣服,讓修道院給處理後的屍體穿上,死者或立,或躺在地下墓室的過道裡,家人會經常來看望他們逝去的親人。因為所費不貲,當時只有巴勒莫最富裕的家庭才能享受這種服務。

這項奇怪的風俗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這應該是一家三口,左邊的是父親,右邊的是母親,中間的是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什麼事故,導致全家一起離世?

墓室被分成不同的專區,分別放置宗教人士和一般公民。

這兩位一看就是教堂的牧師。

這些該是社會人士。

我們每一個人都清楚地知道,人總歸一死,但很多人對此都採取迴避的態度。所有的宗教,不論宣揚什麼,終極的目標其實無非是三個字:了生死。這個世界上大概只有一個問題,是我們無法獲得答案的,那就是死,因為沒有一個人知道,死對於個體,到底意味著什麼,也不曾有一個人從那個世界回來給我們分享體會。。。

看著這些死去幾百年的軀體,我仿佛聽見他們對我說:你的現在就是我的過去,我的現在就是你的未來。。。

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慌亂,但昏黃的燈光,飄忽的長長的人影,突然讓我開始恐懼起來。當爺兒倆還在後面邊走邊看,邊討論的時候,我卻情不自禁地奔跑起來,LG開玩笑地對兒子說,媽媽嚇出毛病來了。下面這張照片是我疾走的時候,LG拍下的我的背影。

走回地面,等了半天,父子倆終於上來。兒子笑話我太膽小,過後,我反問自己,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還會下去嗎?我想我還會的。

追逐夢想,就像會永遠活下去一樣;珍惜生活,就像今天就會死去一樣。。。

在巴勒莫的2天就要結束了,在西西里的12天就這麼走到了尾聲。

臨別的那個晚上,我們來到那家熟悉的小酒館,再一次品嘗西西里的美食,再一次痛飲西西里啤酒。

夜色中,我們再次走到馬西莫大劇院。

一對新人正在門前拍照。他倆旁若無人的投入,讓我們忘記了這是我們在西西里的最後一晚。

回加拿大以後,很多朋友問我西西里在我心裡的印象是什麼,我想了很久,發覺真的很難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感受。

現在我再次看著這幾張當時LG給那對新人拍下的照片,我突然意識到,這就是西西里給我的感覺:美好,就如同那對壁人,那夜,那麼溫婉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次日凌晨3點我們離開住處,拖著行李箱,走在寂靜無聲的街道上。

我們用那位好心的停車場老人給我們的鑰匙打開緊閉的鐵門,把車開出,關上大門,放好鑰匙,我心裡默默地對那位也許此生都不會再見的老人說一聲道謝。

車開出幾百米,LG把車停在路邊,提起相機,拍下此行的最後一張照片。這是這座城市,這座海島留給我們的背影。。

告別了西西里,告別了西西里人,我愛你們!

後記: 過去的2月,看著義大利疫情節節升高,雖然加拿大疫情依然不明朗,但我內心卻一直為那些擦身而過的西西里人擔憂,我給在那些房東們發去了問候的信息,他們非常感動,沒有想到,只是萍水相逢的我們,居然會如此掛念遠方的他們,好在大家一切平安。

我一直認為,旅行是應該留下痕跡的。這個痕跡,不只是記憶,還有感情,那種即使年華變老,書頁泛黃,回首過去,卻依然能挑起心弦的那一份感懷。。。

擱筆之際,想起李敖曾經譯過西班牙詩人桑塔亞納的一首詩:

冬風掃葉時節,一樹蕭條如洗,
綠裝已卸,卻在我心裡。
我生命的一部分,已消亡
隨著你。
教堂、爐邊、郊路、和港灣,
情味都今非昔比。
雖有餘情,也難追尋,
一日之間,我不知老了幾許?
你天性的善良、慈愛和輕快,
曾屬於我,跟我一起。
我不知道那一部分多,
是你帶走的我,
還是我留下的你。

相關焦點

  •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異同分析及啟示
    對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經典電影,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而對於《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這部小說可能就不怎麼了解了。雖然一個是電影,一個是小說,一個來自西方,一個產於中國,二者體材不同、產地不同,卻在主題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將通過比較二者的異同來揭示中西方人共有的劣根性,並總結出對現實生活的有益啟示。
  • 「教父四」魂斷西西里
    為了保護麥克,山尼和湯姆把麥克放到了柯裡昂家族的「老家」,義大利的西西里小鎮。柯裡昂家族正是從這裡走出去,成為了人盡皆知的黑道霸主,而這裡,也是麥克的「避風港」。現在的西西里小鎮由湯馬西諾接管,而他也是老克裡昂的忠實部下。湯馬西諾每天都會來看望麥克,麥克問道他何時可以回到家族,而湯馬西諾告訴麥克,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還需要一段時間。沒有辦法的麥克只能繼續等下去。
  • 懵懂的男孩,親眼目睹女神被全鎮男人玷汙,西西里從無美麗傳說
    故事開始,瑪蓮娜是西西里方圓八百裡最美麗的女人,全鎮的男人都對她懷有傾慕之情,而名為雷納多的少年也是其中一個。瑪蓮娜的美麗與性感成為鎮上所有男人心裡罪惡想法的載體,但是由於瑪蓮娜的丈夫依然健在,所以這份罪惡被很好的鎖在心裡。而女人們雖然對此保持嫉妒,但卻能理性克制。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麗不是原罪,嫉妒才是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麗在哪,大概是瑪蓮娜回歸小鎮的勇氣和氣度吧。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最大的罪過就是生的過分美麗
    瑪蓮娜是西西里的絕色美人,黑亮的秀髮完美的身材曲線。時髦的短裙和性感的黑絲襪,只要她從廣場上通過,男人們貪婪的目光都會如影隨形。1941年,西西里小鎮的男孩雷納多逐漸長成了一個少年,除了真正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輛自行車之外
  • 長篇小說:遼河傳奇:水連鎮(十二)海濱詩人(著)
    長篇小說:遼河傳奇:水連鎮(十二)海濱詩人(著)十二大酒店經過調整,生意逐漸好了起來。大夥就紛紛勸說,你一句他一句的,呂娜說,行了,行了,你以後別來鬧事就行了。張順點頭說,是。王槐說,好了,起來吧。張順就站了起來。劉天香說,你回家洗個澡,今天就別幹了。張順像個孩子似的,哭著說,是。大夥也掉下了眼淚。呂娜流著淚說,好了,你以後,也別上市場幹了,你明天就來酒店上班吧。張順哽咽地說不出話來。只嗯嗯地點著頭。劉天香說,娜姐,你真是好人。大家這才散開,該幹啥幹啥去了。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片段1
    (前言)影評:該片採用線性的敘事方式,片中不複雜的情節線鋪展在色調美麗的畫面下,隨著音樂緩緩延伸,使電影本身具有整齊而又華麗的強大氣場。
  • 明日方舟:「喧鬧法則」超詳細劇情整理和解析(下)
    他們遭到了西西里黑手黨的包夾,處境十分危險。就在此時,鼠王突然出現,他以絕對的力量控制住了場面,救下了槐琥與孑。這位龍門暗中的掌權人,決定給眼前的黑手黨一些真正的教訓,「你一無所知,卻妄想要對抗一座城市。」
  • 神槍手.尾聲(生活真實故事.原創)
    神槍手被送到公檢法(文革中三合一)時,已經渾身傷痕,半死不活。任志民他爹林業局革委會副主任任玉生還不解氣,仍然上竄下跳,走後門託關係,非得讓公檢法判神槍手死刑不可。最後雖說沒判死刑,卻判了無期,去住不漏的屋吃不花錢的飯去了。冤不冤枉,合不合理吧,大戲總算落幕了。任志民呢?書當然不能再讀了,在她後娘的帶領下,任志民到縣醫院做了人流。以後就住在了城裡的家裡。他爹又託關係給她找了一份工作。
  • 我和我的他(十二)
    他說你別廢話,昨晚你自己答應的,我???就這樣我又搬回去了,日子就這樣又過下去了。因為這次離家出走,司機大哥收斂了很多,不在那麼沉迷於遊戲了,又回到過去睡神的狀態了,偶爾也會發簡訊問候我一下。(十二)
  • 小說連載:別了,梧桐(十九)
    張老師打開窗戶,雪花正紛紛揚揚地灑向大地,越下越大。這時晚讀課的鈴聲響了,他趕緊去教室照應班上的學生。見老師進來,幾位調皮的學生興奮地喊:&34;他微微一笑,將手一揮:&34;要是往日學生們就會嘰哩呱啦地大聲朗讀起來,而今天卻例外,好像他們的興奮沒得到滿足似的,不時有人將目光瞟向窗外,有幾個坐在窗邊的學生,乾脆將眼睛貼在玻璃上。
  • 別逼我!我是有抑鬱症的!(上)
    這倆個小夥子拿起車鑰匙就出門了,珍珍在房間裡聽得清楚,手機裡當然也收到了阿俊發來的信息:「老婆,別生氣,我和小傑去解決,你放心,晚飯在小清香飯莊等你。」珍珍還是忍不住哭了。她不明白,怎麼突然就來了個生病的表妹在阿俊家裡,怎麼突然阿俊的父母也非常疼愛她,說姑媽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突然就得了抑鬱症,他們也照顧不好,就送到阿俊家裡來了。
  • 長篇小說連載(29)《再來杯咖啡》(作者劉靈)
    (意亂情迷時,希望亂搞卻有心無力,毒品很神奇,能使我做到心無旁騖。)氣氛重新變得活躍。她擺好了姿勢。想換種新鮮玩法。(他倆任是誰也都從沒有×過我××。)有必要讓人相信,他倆並不是同性戀者。孫榮浩又被致幻劑控制。(我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鄭偉或肖世豪這種類型。我的性伴儘管遠不止曹奎,但我確實愛上了他,對他的感情無疑相當真實。
  • 袁元說:希臘神話(4)海神和魔物怪獸
    斯庫拉,義大利和西西里海峽之間的海妖。
  • 中篇小說《胡楊淚》(十二)
    《胡楊淚》(十二)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老鐘頭是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老頭兒。 哦,是十二年了,足足十二個年頭了啊。這十二年時間,他是怎樣熬過來的?他又是怎樣來到這裡的?他那苦難的年輕時代是怎麼度過的?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一場場遙遠的夢。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無限延長的夢。 一年前,當老鐘頭在大漠邊緣救起二妮兒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平靜的生活已經被打破了。 那天傍晚,老鐘頭趕著毛驢車悠悠的回家。
  • 別怪我氣死了你(短篇小說)
    當官不打送禮的,雖然送的是臉盆(七十年代時興,八十年代顯得寒酸),但是陸家還是請鄰居坐坐。張家女人坐著,見來的客人都送毛毯,羊絨衫,或者五十塊錢(普通人一月工資),臉紅一陣,白一陣的。有沒有以工代幹的(沒文憑,想當幹部,叫以工代幹)。張家女人含著眼淚說:都是大集體,幹裝卸的(最累的活兒),還以工代幹,家裡還有倆待業呢。你們家有當兵的嗎?沒有。親戚有幹部嗎?幫著找個工作唄。我家親戚沒有當過兵的,不是工人就是農民,一個幹部也沒有。
  • 《童養媳》之卷十二:生兒育女(下)
    《童養媳》____萍常心卷十二:生兒育女(下)奶奶見塘少爺如此稀罕自己生下的女兒,心裡感激。丈夫對滑妹真的是寵溺,夜裡除卻奶奶餵奶,他竟親自帶在身邊睡,兩人的臥房因為女兒的到來,生氣十足。塘少爺對自己的心肝寶貝有說不完的話,夜裡幾乎沒有再偷溜出去找姣姣姑娘,而改成了白日裡,因為大多數時候要和父親二弟一起料理家中產業,所以私會的機會也不多。
  • 別(B)的(D)什(S)麼(M)耽美文——《易主》
    今天分享一本我覺得非常帶感的DS設定文~先解釋一下DS和S ,M的不同——DS是支配(主)與服從(奴),而S,M則是施(慄子)虐與受(慄子)虐。故事是從弟弟回來後展開的,這期間的主要劇情矛盾點在於哥哥對於受的控制欲依然存在,三人之間的拉扯和矛盾,但是最後三人HE了(避雷點)文裡那種哥哥強勢的控制欲我覺得是最帶感的地方,這是一篇很不晉江的文,晉江不允許存在的劇情算是內容的大篇幅,而且寫得真的很帶感!!!!
  • 一別兩歡(完整版)
    (一)林裴。這一瞬間,心緒千絲百縷,隔著漫長的時光,這個名字的主人仿若在眼前漸漸清晰。男孩個子不高,眉眼清秀,永遠都是一副不正經的樣子。她還記得,目光第一次落在他身上的時候,還是在讀高三的那個秋天。那是,木季剛轉學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那個秋日午後,天空蔚藍,微風習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