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7平米出租房,35歲失業的二胎爸爸到底能有多拼?

2020-11-27 二更


偶遇「辮子哥」孫思仲時,他正結束一天的珠寶直播工作,準備到地鐵邊上的小吃攤買只雞腿當夜宵。

迎面走來的他一頭酷酷的髒辮,一身筆挺的西裝馬甲,面容乾淨清秀,想像不出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作為15年的「老北漂」,這是他來杭州轉戰「杭漂」的第二個星期。


今天算是他下班比較早的了,有兩次他直接睡在公司。有時為了搶佔流量多賺點錢,他會在夜裡主播競爭較少的時間段開啟直播。

我們攝製組剛上前沒聊幾句,他就接到了太太從北京打來的視頻電話。畫面中,4歲的兒子和9歲的女兒依偎在媽媽身旁,跟他聊著家裡和學校最近發生的一些趣事,笑得很開心。掛斷時,一家人顯得依依不捨。


「我是出來為家人打江山的。」

像大多數中年男人一樣,今年35歲的辮子哥上有老下有小,肩負養家餬口的重任。他對自己非常節儉,唯獨家人的生活質量一點不能降低。支付孩子在北京上國際學校的學費、旅遊儲備基金,是眼下壓在他身上的兩座消費大山。

相比他在北京為一家六口租住的140多平米大房子,他在杭州只給自己租了個7平米的單間公寓,每月房租1280元。房間除了放下一張單人床、一個柜子、一張桌子,就沒有剩下太多空間了。


在杭州落腳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網上囤貨和淘二手家電。

衛生紙、豆奶、食物等多買多送,他愣是囤了好幾箱

更讓他心滿意足的是,二手的電飯煲、鍋具、烤箱三件套總共才花費260元,堪稱省錢小能手。

合租的五戶人家,雖然平時沒什麼往來,但有事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尤其鄰居秋雲姐主動借他一罐大米,還送給他很多閒置家具,讓身處異鄉的他感受到人情味的溫暖。


都說由奢入儉難,曾是大老闆的辮子哥,如今35歲卻一切歸零「淪落」為打工人,其中巨大的心理落差對他而言是一道不小的坎兒。

縱觀他的職業生涯,奮力跑過幾座城市,換過四份不同領域的工作,用《武林外傳》的一句臺詞來詮釋再恰當不過:有些人血裡有風,天生就註定要漂泊的。

年輕時的他玩樂隊,喜歡看Live,是個十足的理想主義青年。大學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架子鼓公司上班。期間還在北京後海,串酒吧演出,在國家圖書館音樂廳當架子鼓老師。也出過專輯,演音樂節,全國巡演,身邊好友還上過《樂隊的夏天》。


但不問世事的少年終究要回歸到現實,他苦於玩樂隊掙不到什麼錢,不能就這樣一直過著吃餅就鹹菜的日子。

窮則思變,2009年他開啟自主創業,開了一間服裝批發店,一做就是10年。期間他還折騰各種副業,2010年太太生日那天,他臨時起意賣起了毛絨玩具,殊不知那是大夏天最熱的時候,銷量一片慘澹。

不過,「人生不設限」,是他的行事準則。性格堅韌的他屢敗屢戰,2015年他又做起了澳洲保健品和奶粉的代購。

後來他又考取營養師證書,空閒時會去幼兒園為孩子們開公益課堂,傳授健康均衡飲食從娃娃抓起的理念。除了被童真治癒,這份工作也給他帶來很大的改變,原本160斤的他瘦到140斤,至今一直保持這個健康體態。

辮子哥日常吃的食物很養生


好景不長,加上疫情的衝擊,辮子哥一夜之間失業了。都說35歲是職場人的分水嶺,年輕一代能扛加班、薪資成本也不高,單一技能的中年人可替代性很強,要麼轉行要麼出國要麼創業來應對「職場危機」。

擺在他面前最大的難題,是一直在吃老本,不敢接受輝煌不再的現實。有段時間他非常消沉,每天宅在家裡看小說、打遊戲逃避壓力。好在太太用激將法把他推了出去,他瞬間又活過來了。



當你認識到問題的時候,其實問題已經解決一半了。


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失敗,在網上投遞很多份簡歷,在朋友的推薦下,最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來到杭州當一名主播,每月收入很可觀。

讓人動容的是,這些年來雖然他不斷為生活奔波,但他的臉上不僅沒有什麼滄桑感,還始終保持著一顆年輕的赤子之心。


在樂觀的他看來,職場危機未來不存在的。你想,按現代人七八十歲的平均壽命來看,35歲才工作10來年,我們如果工作到70歲,那不是還有一半時間可以繼續發光發熱嗎?



因裝扮,辮子哥常常會被誤解成「夜店咖」,其實他是個懂得慎獨的人,將愛人和家人視作信仰一般。

孤身一人在外,他主動遠離誘惑,不混圈子。不工作的時候,他的日常愛好就是在屋裡練練字,看書學習,「保持持續輸入,才能有所輸出」。

每天不管多忙,他都會固定跟太太和孩子視頻電話,匯報一天做了哪些事。女兒是他行事的標杆,如果有些事想做,卻不能跟孩子說,那就堅決不能去做。

辮子哥和家人在一起


他很注重儀式感,擅於表達愛。對他而言,生活不是無數次大的高潮的快樂,而是一次小的快樂累積。每次出差回家,他都會給太太、兩個孩子、爸媽都帶禮物。尤其每次路過花店都不忘給太太買一束粉色玫瑰花,或才10塊錢一枝的玉蘭花,哪怕枯萎了,房間的一角仍在散發著香氣,快樂可以延續很久。



家人無條件地支撐你給予你一切,他們就是你真正的多啦A夢,你也要做他們的多啦A夢。


當然,沒有父母願意離開孩子,能躺著賺錢,誰還願意分隔兩地?

對他而言,生活中最大的盼頭,便是剛繳上杭州的社保,等未來交滿兩年時,他就可以把一家六口從北京接過來落戶定居。

苦惱的一點是,目前出租屋牆上自帶的畫他不喜歡,他想等發了工資後,託北京的朋友買幅預算1000元以內的畫,寄過來裝飾一下。有機會也把他的琴搬運過來,擁有屬於自己的藝術角落。


再有條件,他還想在杭州買個兩層小別墅,帶滑梯那種,可以讓孩子自由地玩耍。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是他很喜歡的杭州靈隱寺內掛著的一幅對聯。

不求大富大貴,他只希望孩子長成」善良、勇敢、知足「的大人就夠了。

想到《樂隊的夏天》裡,刺蝟樂隊一首歌的歌詞: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雖然聽起來很悲傷,但它也隱含著冉冉升起的希望。哪怕喪到塵埃裡,也能頑強地開出花來。

辮子哥就是那個正年輕的人,末尾跟我們攝製組告別時,仍像個孩子一樣對著鏡頭比耶,「我30歲獲得新生,算起來我現在才5歲哦」。


從北漂到杭漂,從樂隊鼓手到珠寶主播,這個不曾向現實妥協的少年,等老了,還想做個酷酷的老頭,去全世界找各個樂手玩音樂。



撰稿|初胭 設計|維尼

不管幾歲都要保持年輕態哦

相關焦點

  • 故事:《準·失業日記》—2020.6.30 突破焦慮
    小王很是詫異,又將這個算命先生重新打量了一番,感覺先生手裡確實有兩把刷子,因為自己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焦慮這個問題。『大師!果然是大師啊!我感覺你就是我肚子裡的蛔蟲,我在想什麼你一眼就能看出來。』算命先生得意洋洋地說『我都說了嘛,不準不要錢。』『那麼大師,你既然知道我的心結在哪裡,能不能幫我算一算,我到35歲,會不會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被淘汰?』
  • 35歲哥哥理所當然在家啃老,父母一招,哥哥乖乖出去找工作了
    幸運的是,爸爸媽媽的第一胎就生了個兒子。至於第二胎是女兒還是兒子,似乎也就不那麼重要了。然後我就是那個不那麼重要的女兒。從小家裡吃的,穿的,爸爸媽媽都會緊著哥哥用。哥哥不要的東西才會輪到我。小的時候也抱怨過,後面長大了覺得也就無所謂了,反正自己能掙錢,能養活自己。哥哥呢,初中畢業以後就沒有去上學了。爸爸媽媽也沒怎麼管他,因為反正家裡面就一個兒子。爸爸媽媽年輕的時候也置辦了一些家業。
  • 35歲虹虹走了,一切太突然
    她才35歲呀,就為這一生畫上了句號,早上起來我習慣性的打開手機,大學同學群裡亮出一條未讀消息,我簡單掃了一眼,病逝!淨土!逝者安息!我使勁的擦了擦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的再讀了一遍,是虹虹的愛人用她微信發來的,告訴我們虹在凌晨兩點半病逝,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的天哪!什麼情況?是凌晨加班意外?還是車禍?
  • 《蝸居》、好劇、深思(原創)
    《蝸居》從名字來看是圍繞著房子的,是郭海萍大學畢業留在上海,和丈夫蘇淳蝸居在一間租來的十幾平米的小房子裡,渴望買棟房子,這一事件引發的種種問題。劇中他們省吃儉用攢錢、東北西跑地看房、購房湊錢借錢的種種問題,波及到人邊親近的人,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問題。
  • 兒子摔倒,爸爸卻一腳踹翻7歲女兒,送醫後結局也讓他措手不及
    有一天小嵐正在洗衣服,就說讓7歲的大女兒幫忙照看一會兒弟弟,可弟弟太淘氣,女兒一時沒留意弟弟從沙發上掉了下來。而發生這一幕的時候小嵐的老公剛好推門進來了。小嵐老公看到兒子摔著了,二話不說一腳踹翻女兒。最終兒子沒事,女兒卻被送到了醫院,而小嵐女兒昏迷前還在說「爸爸,別打我」。小嵐說之前就知道老公重男輕女,生女兒的時候老公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各種找小嵐的事。
  • 有那麼多孩子的爸爸何時能放鬆一下!
    我是家裡的老二,上有大二歲的姐,下有一個小9歲的弟弟。這種N+1的模式在我們那邊很常見,為了傳承香火,做不到一舉得男,在不能絕對預知或者說準確預知的情況下,聰明的人類很快想到了,每次生女孩的概率都是1/2,只要靠增加事件發生,那隨著次數的增加,都生女孩的概率將是降低的。我們家是幸運的,只生3次就有了繼承人。
  • 《蝸居》:如果沒有宋思明的幫助,海萍會一事無成?這可小瞧她了
    姐姐海萍大學畢業就和蘇淳結了婚,兩人婚後擠在破舊的出租房內,為了攢錢付首付買房,過著清水煮掛麵的生活,有了孩子後,只得把孩子送回娘家養。電視劇《蝸居》劇照妹妹海藻和男朋友小貝,與人合租的生活雖然因為還在熱戀期多了很多浪漫
  • 故事: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很短,做不過35歲?沒有的事呢
    白髮蒼蒼,一看就是六十多歲的老頭子,可是他卻沒有失業,天天早出晚歸在上班,老李就是程式設計師啊,都已經做到要退休的年齡了,你和我說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很短?」「我羨慕都來不及啊。這老李,明明看上去比我還老,身子骨卻比我還好,天天早出晚歸,有的時候半夜兩三點鐘才從公司回來,真是可怕。」「更可怕的是,老李還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嬌妻,看樣子才20多歲的樣子,正值青春年少,含苞待放。
  • 看《蝸居》心得
    2009年由六六的一部長篇小說《蝸居》改編的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當時我是大二的學生,看完一遍後心裡沒有一點波瀾起伏。當時是最幸福快樂的時光,爸爸媽媽按月打生活費,正所謂吃喝不愁,又有愛情滋潤。理解不了海萍為什麼要省吃儉用買房子,甚至拖妹妹下水。理解不了海藻為什麼拋棄朝氣蓬勃的小貝,投懷送抱到了一個有老婆有孩子的大叔懷裡。理解不了蘇淳為什麼寧願借高利貸也開不了口和父母要錢。
  • 白富美下嫁,41歲拼三胎,現實版《娘道》竟是她?
    兩人住8、9平米的房子,沒有廁所,沒有暖氣,每天得去公共水池打水。冬天一去晚了,水就結冰了。可嶽麗娜從沒後悔過。日子是苦的,心卻是甜的。——《嶽麗娜的幸福經》這下終於知道,柳瑛娘為何如此深入人心了吧,還有什麼能比親身經歷更有說服力?!
  • 生了二胎之後,我的生活狀況太悲哀
    我今年35歲了,現在是二個寶寶的媽。老大九歲,老二四歲。原以為,二個小孩子的家庭是幸福的,但是生了二胎之後,我發現我的生活已經變得不是我曾經想像的。我經常和朋友們聊天他們都說:「天啊,你們現在的生活,完全就是四五十歲年齡的人過的了,相敬如賓,為了生活而生活了!」
  • 小說:7歲女兒非要和爸爸睡,爸爸覺得異常,知曉實情後怒提離婚
    李堅發現,最近他的7歲女兒很奇怪。平常很聽話的她,最近每天晚上卻非要和他這個做爸爸的一起睡。趕都趕不走。每次問她原因,也不說,就是要賴在他的房間裡。讓他這個爸爸覺得十分異常。然而,一連過了幾個月後,他才知曉這背後的實情,當即對妻子怒提離婚!真的是太氣了!
  • 小說:傳說中的「短命村」,沒有人能活到35歲,背後原因令人心驚
    傳說中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叫做挖山村。窮鄉僻壤,落後,貧窮。但是沒有人知道,挖山村又稱為短命村。村子裡面沒有誰能活過35歲,成年之後便是離奇的消失了,背後原因令人心驚!而就在前幾天,我由於一場車禍,摔下山崖,杵著拐杖,卻意外尋找到了這所謂的短命村。也得知了裡面這些人都活不到35歲的原因,令我心驚膽戰!
  • 拼二胎男孩,結果還是女寶,覺得自己可笑又可悲
    我自己也是有打算要二胎的,因為我自己也有姐妹我跟我姐我妹的關係很好,我知道家裡有兄弟姐妹作伴的幸福感。寶爸工資不高,直到大寶寶上幼兒園了他也沒有再提二胎的事情。而且我一直帶著大寶在老家生活,大部分時間在娘家,聚少離多,直到大寶上幼兒園才來廣東聚在一起。二寶的到來是個意外,寶爸知道後面無表情,然後說不想要,理由是自然懷的不一定是男孩,他聽說能去醫院做人工的能挑性別。
  • 兒子是老闆,每月給家裡寄一萬塊,7歲孫女卻對爺爺說:爸爸早死啦
    ,當兒子考上一所名牌大學後村裡人也就自然開始變口了,「幸虧你當初堅持啊,不然哪能有大壯的今天!」兒子在城裡工作不順,又與朋友一起創業,幾年後當了老闆,後來公司越辦越大,好的時候他一年能掙200多萬。自從孫女上了小學後,劉老漢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但兒子每月都會給他寄一萬塊錢作為養老費。他逢人便說,自己都老了,哪用得了這麼多錢?不讓兒子寄,兒子還偏要寄。
  • 單親爸爸竭盡全力救子五年,兒子遇罕見腦部排異,只記得媽媽
    這段時間,兒子無錢住院,我只能將兒子一人鎖在出租房外出打工,這是目前我唯一能救兒子的辦法。2012年7月,妻子突然消失,我怎麼打電話也不接,一個月後,她以感情不合起訴離婚。可就在我們離婚後不久,她又提出復婚,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我們復婚了。沒有想到,剛剛4個月,她又鬧著再次離婚,徹底結束了我們的婚姻。四個月裡我兩次和同一個人離婚,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真是草率。圖為住院期間的兒子。
  • 小說:48歲高齡母親生下二胎,隨後將女兒告上法庭,理由讓人震驚
    甚至多人為我介紹優質的相親對象都一一拒絕了。我想應該沒有人願意娶一個像我這樣的女人。一切都要從年初前說起。「囡囡啊,你看你都好久沒回來了,快來看看你弟弟」兩年前,我從項目現場調回公司本部,才發現我居然有一個比我小二十三歲的弟弟。看見這個小小的軟糯糯的兩歲稚童,我心裡升起了一絲怒意。爸媽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居然瞞著我生了二胎?
  • 20歲女大學生嫁35歲壯漢,婚後天天報警,警察:還能這樣?
    20歲女大學生嫁35歲壯漢,婚後天天報警,警察:還能這樣?正文:吃完飯吳夢就回房間了,陳哲遠收拾好後也走進房間,吳夢坐在鏡子前面在試戴今天收到的新項鍊。吳夢長著一張好看的臉。還是20歲女大學生就被他追到手,但每每和她走在大街上,都惹來無數男人側目。而自己已經是一個35歲的壯漢,就是因為這樣,陳哲遠不禁開始有些擔心。
  • 故事:全世界都在叫我生二胎,只有你沒有
    自從羅妮的女兒上了幼兒園,她身邊的人總是有意無意地叫她生個二孩要個二胎。羅尼並不反對生二胎的事情。只是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要二胎需要慎重。關於生二胎的事情說多了,羅妮聽著心煩。最好是男孩,這樣你們有兒有女,湊個好字,我也有孫子,多好呀!」每次羅妮的丈夫聽婆婆說這樣的話,他嘻嘻哈哈地囫圇過去了。他任由婆婆一通嘮嘮叨叨,直到他把婆婆送回家。羅妮為了這話心裡就不高興了。同樣是孩子,羅妮感覺婆婆總是偏向小姑子。之前生女兒的時候婆婆都沒來搭把手幫忙,現在要是想生二胎的話,估計婆婆也不會過來幫忙。為此羅妮總是一整晚輾轉反側,睡不著。
  • 小說:7歲兒子離奇失蹤,收養一個孤女後,孤女總說:弟弟在井裡
    大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吧,我們村裡有一個叫周民的人,周民二十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男孩,取名叫周興華,周興華媽在生周興華的時候遭了罪,在周興華之後便再沒懷上過。周民眼看著二胎沒希望了,就一心想把周興華養好,然而可惜的是,他太在意孩子反倒引起了孩子叛逆,周興華還只十歲的時候,周民因為他成績退步打了他一頓,緊跟著當天晚上周興華就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