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後經典,也是真夠人懷念。一句「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足以讓你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爹好,娘好,不如自強好。」更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讓你肅然起敬。的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如《大染坊》這部作品就是自救自生的生動寫照。自救,才能自生;自生,才能自強;自強,方能自主。
《大染坊》的創作者們是不相信宿命論的,從他們借說書人之口說出的「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就可以看出來。「將相本無種」發出了質疑人生的吶喊,「男兒當自強」給出了拯救命運的方法。「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植根在他們的骨血裡的,無論身在何處,面臨何種困境,也一定堅守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強和反抗。他們肯定在想:我們可以接受上天的不公,但絕不會坐以待命。
《大染坊》裡的陳壽亭也是不信命的,而且他從小就不信。在清末民初那個風雲激蕩的動亂年代,那個還被叫做六子的娃娃乞丐,在與狗取暖、與狗爭食的臘八,竟然喊出了:「不怨爹,不怨娘,騎著那青鬃馬——上沙場——」的豪言壯語,他認為「劉邦是個看街的,樊噲是個殺豬的,比我也強不到哪裡去。」在絕境之下,小六子更是伸長脖子大聲喊道:「要一輩子飯?我陳六子不能那麼熊——」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小小的乞丐,即使差點兒餓死,凍死,也不怪爹,不怨娘;不從天,不認命。而是與古代的帝王將相相提並論,其心志之大,決心之強,勇氣之猛,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陳壽亭從一介乞丐一路打怪進階成富商巨賈是不足為奇的。一是他胸懷大志,逆天改命。還有一個就是吃得苦中苦,男兒當自強。
小六子與其他乞丐不同的一個地方就是在討飯之餘,喜歡聽書,有時寧可餓著肚子也要聽書,而恰恰是聽書這種最底層的民間傳統文化給大字不識一個的白瞎乞丐開了竅,埋下了「不服輸」的根,種下了「立志改命」的種。有人說,磨難是一種財富,挫折是一種寶庫,但以我之見,這要要看對誰?對什麼樣的人?對得過且過,苟且偷生的人來說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對「心有天地,胸懷乾坤」的人卻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陳壽亭做到了,以致拜訪盧府時,盧老爺子竟然拿同是要過飯的洪武皇帝做例子,可是對六哥大大的認可。的確,你可以不識字,但你不能沒文化。洪武皇帝朱元璋,一字不識通六經,改朝換代建大明,這得多深的底蘊?!何等的霸氣!
都說成功的路有千條,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羅馬可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的經驗也不是想當然的,還是有它內在的文化屬性隱藏在裡面的。男兒當自強,傲對萬重浪,熱血像紅光,雄心百千丈 ,眼光萬裡長,膽似鐵打骨如精鋼,我發奮圖強。
男兒當自強,傲氣傲骨不可缺。一身軟骨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的。六哥作為當地染織界的大能人被盧老爺子請到府上商談青島開唱合作事宜,碰到心高氣傲的家駒歧視,直接硬氣地懟的這位大少爺無話可說,還差點合作談崩,一走了之。
六哥是傲氣的,靠他的實力,以四六股份的投入佔有六四的分紅,以掌柜的身份取得了工廠的話語權。這份傲氣你不服都不行!
男兒當自強,是一腔熱血拼出來的創業自強,是千錘百鍊樹起來的自尊自強,更是鋼筋鐵骨立起的民族自強。
六哥是自強的,他不僅強大了自己,成為一代傳奇,還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面對藤井的威逼利誘,百般刁難,六哥沒有屈服,而是借力打力,用智謀吞下了藤井的一船布,算是出了一口惡氣;面對共產黨生產軍服的要求,六哥沒有拒絕,而是鬧著生命危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分文不取,連產帶贈的交上「八路灰」;面對日軍南下,六哥沒有坐以待斃,也沒有藉機發國難財,而是毀家紓難,傾其所有,支持抗日。這種自強,何等高貴!這份氣節,足夠中國!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絕不輕言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人生我做主。正如梁啓超《少年中國說》所言: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與天不老,與國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