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靖王生母靜妃是如何悄無聲息成為宮鬥冠軍的?

2020-09-03 潑茶

《琅琊榜》開播五年,好評如潮,作為一部優秀的權謀大戲,雖然女性角色較少,但刻畫的都十分精緻,最突出的就是靖王生母,悄無聲息地從靜嬪到皇太后,她的一生,靜而不凡。


清雅精緻,把日子過成詩


靜嬪出場便是一襲白衣裝束,乾淨澄澈,她所住的芷蘿宮未植富麗花樹,反而闢出一片小小藥圃,皇帝從宮牆外走過亦能聞到藥香,不禁連連感嘆「分外雅致可愛」,芷蘿宮就如同世外桃源,游離於宮城的富麗奢靡,多了些淡雅和清新,住在這裡的人必然也與眾不同。



靖王長年在外,每當靖王入宮請安,她都會親手做好靖王最愛吃的榛子酥,會熬他最愛喝的湯,她的愛,和宮中其他母親一樣,但又有很大不同,她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被器重,不在意是否大權在握,她只想守護最質樸溫暖的母子親情,平凡卻令人動容。



宮中生活寂寞,她卻懂得將日子過成詩,在爾虞我詐的宮城內守住自己內心一方淨土。


我們周遭的環境永遠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般好,多的是車水馬龍,多的是光怪陸離。靜下心來,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才能踏踏實實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柔情似水,勝卻人間無數


每當皇帝到芷蘿宮,靜妃從沒有顯示出任何小心思,她只是為皇上推拿,幫皇上解決手腳冰涼的小毛病,就和普通人家的妻子關心丈夫一般,給了那高高在上的王從沒感受過的家的溫暖。



當靜妃終於見到林殊時,深藏在她心中的思念噴湧而出,「火寒之毒,為天下奇毒之首,要清理它,又何止脫一層皮那麼簡單」,她心疼面前的這個孩子,心疼他的遭遇,也恨自己幫不了他。



靖王認出林殊悲痛欲絕的時候,靜妃安慰兒子「失去的永遠不能再找回」。



靜妃是個感性的人,也許和她與世無爭的性子有關,她會在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注入自己的柔情。


秦觀有詞云: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很多時候,一句關心、一句問候、一聲安慰就足以打動一個人,沒有人能抵抗住溫柔。


滴水之恩,化湧泉相報


靜妃年輕時被化名梅石楠的林燮所救,而後從沒有忘記此番恩德,雖傾慕林燮,但也願意以醫女身份進宮照顧剛生產不久身體虛弱的宸妃林樂瑤。她一片赤誠,將祁王視如己出,陪伴著宸妃度過宮中漫長歲月。


而後宸妃祁王含冤而死,只有她一人記掛著這件陳年舊事,她從未忘記,也不會忘記。在靖王危急時刻,她會說,「宸妃姐姐,景琰又要去做危險的事了」。故人已逝,那份恩情成了她最深的牽掛。



那些在困境中幫助過我們的人,無論何時都不可忘記他們,因為他們在無人之境拉了我們一把,他們本沒有義務如此,卻願意為我們駐足,單是這份情意,就值得紀念。


隱忍不驚,任爾東西南北風


靖王奪嫡之志漸露,靜妃僅一句「我雖不爭,卻也不是任人宰割」,即便皇后百般刁難,如皇后所言「靜妃如同一個悶葫蘆」。


她從低谷而來,在低谷時不卑不亢,如同冰山雪蓮,沒有在嚴寒的冰川下低頭,而是熱烈綻放。



范文正公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艱難之時學著隱忍,學會藏拙,厚積而薄發,同樣在崛起時也不要忘了本。


謹言慎行,潤物細無聲


對身邊人的一舉一動,靜妃都是了如指掌。皇后被下毒,只有靜妃探查出原因;身邊宮女受夏江指使也被靜妃一眼看穿;雖久居深宮,對蘇先生也是未曾謀面,卻通過一本《翔地記》認出當年的林殊,即使認出是他,也深知他的良苦用心,只在食盒這些小細節上留意,從沒有在靖王面前提起半分。



生活的瑣碎都體現在細節之上,從細節之處著手總會把事情處理地更妥帖,當我們細心觀察別人,體察他人之時,也就能知道什麼是設身處地,什麼是勿施於人了。


靜妃最智慧的一點是慎言,俗話說禍從口出。皇后和越貴妃從來都是唇槍舌戰你爭我搶,結果都是被皇帝各打五十大板。


由此可見,說話之前務必仔細揣摩,講話也不要太主觀,太情緒化。人們的利益訴求不同,所處境況不同,也許你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會傷害另一個人,得罪另一個人。切記,慎言。


正義善良,清氣滿乾坤


當偶然聽聞有人設計陷害郡主,靜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向長公主尋求幫助,這本是一件與她無關的事,但她卻不忍郡主因此受辱。



皇后因為後宮失火一事將所有嫌疑者杖斃,靜妃在調查出滑族宮人後卻選擇將他們送出宮。靜妃眼中他們的生命與他人無異,她願意給所有人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


譽王起兵謀反,獵宮內外一片慌亂,全靠靜妃一人安排調停,從皇室到宮人,她都安排地有條不紊。她穩穩握住皇帝的手,成為了他最堅強的後盾。



我們總會面臨生活帶來的挑戰,不要慌,不要忙。汪涵曾說,我們不惹事,但事來了,我們也不怕事。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一定要成為一個正義善良的人,也許我們能做的不多,但這一點點,也許就能給別人帶來一絲溫暖,也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人可以不慈悲,但一定要善良。



靜妃從深宮中最不起眼的人,一步一步,成為了權力中心的女人,但她早就在多年前溫書種藥之時就已經成功了。她用她的柔許了兒子最暖的母愛,用她的靜許了丈夫最深的柔情,用她的慧許了自己雅致平安的一生。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中,靜妃以一技之長,幫助靖王和梅長蘇贏得了朝堂
    琅琊榜中,如果說梅長蘇是扶保靖王上位的第一功臣,那麼靜妃在這場奪嫡的爭鬥中也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的功勞能夠排進第二。作為靖王的生母,靜妃溫柔賢淑,相比於智計,醫術才是她安身立命所在,同時她也以自己的醫術,幫助靖王和梅長蘇贏得了這場兇險的奪嫡之爭。
  • 《琅琊榜》靖王已成太子,言皇后被廢已久,靜妃為何沒當上皇后?
    《琅琊榜》中靖王在梅長蘇的幫助下,成為這場奪位的最大贏家,言皇后被廢除,越貴妃失寵,靜妃從一個不被看重的嬪妃,一躍得到梁帝的看中。即便是已逝的譽王生母,她都是滑族的璇璣公主。即便靖王被冊封為太子,靜妃也絕對不會成為皇后,靜妃的背後沒有一個顯赫的家族。如果她僅僅只是皇貴妃,那一切事情不過是皇帝的家事。可若涉及到立後,那將是國事。皇后這個位置,從來不是皇上喜愛,就可以決定的。只有各個宗族,朝廷大臣們無異議後,皇后之位才能夠被冊封。靜妃,她的出身決定了她與皇后之位無緣。
  • 高公公,《琅琊榜》隱藏的高手,他是什麼時候成為的靖王人
    琅琊榜中的高湛—高公公,是活到最後一集的人物。《琅琊榜》劇末,庭生、小太子在一起玩耍,高公公的一句「這風從未停止過」一語雙關結束了琅琊榜第一部。從這裡開始,靜妃後面的恩寵不斷,靜妃獲寵離不開靜妃的個人魅力,但高公公當初的幾句話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劇中還有不少處暗中相助靖王。比如讓宮女給靜妃帶話,讓梅長蘇不要進宮。梁帝賜酒給梅長蘇,高公公急忙暗示那一杯是毒酒。
  • 《琅琊榜》在毫無勝算時,高公公為何出手幫助靖王母子,笑到最後
    此時的靜妃,已與過去大不相同。越貴妃經過朝堂論禮一事,在宮中地位明顯大不如前;皇后向來不受皇帝喜愛,不足為慮;反而是靜妃,她已經開始有取代太子生母越貴妃,成為宮中炙手可熱的寵妃跡象。至少,皇帝見她的次數增多,而且每次都被哄得特別舒心;平日話裡話外都在誇她,念叨著她。這些,高公公不會不知道。
  • 《琅琊榜》中靜妃為何未見面卻篤定蘇哲是小姝,不僅是因為翔地記
    《翔地記》中避諱林殊生母閨名的減筆字,不足以推定蘇哲即是林殊。從十三先生對蘇哲這個小主人的敬重,可以看出,林殊生母晉陽長公主德行甚好,仰慕、敬重她的人很多。所以,這個避諱她姓名的人,也可能是晉陽長公主的其他敬重者。
  • 《琅琊榜》中最聰明的女人,智商碾壓言皇后,幫靖王拿下朝堂
    1.憑一本書,認出梅長蘇就是林殊靖王雖然同意讓梅長蘇幫忙謀奪天下,但又不是很信任梅長蘇。因為靖王對那些只會行一些陰詭手段的謀士非常不齒。儘管這些手段讓靖王逐漸獲得皇帝的信任,但兩人之間的隔閡卻越來越大。
  • 琅琊榜:譽王為了奪嫡算計皇后,為何比太子和靖王更加心狠手辣?
    衛崢被梅長蘇劫走以後,懸鏡司首尊夏江、譽王蕭景桓和靖王蕭景琰在殿前對峙的那場戲,太監來報說靜妃在宮中行忤逆之事,梁帝蕭選當時心裡想的應該是靜妃跟誰私通了吧所以才那麼生氣,還連帶著罵了靖王蕭景琰,但是靖王蕭景琰一聲沒吭,也不辯解,默默承受。按照靜妃的沉穩性格,她私自供奉宸妃娘娘牌位的事情並不會事先告訴靖王蕭景琰,但是蕭景琰還是無條件地相信自己的母親。
  • 《琅琊榜》中的靜妃,是一個怎樣的人?對這樣的女人該如何評價?
    《琅琊榜》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古裝劇了,它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故事以南北朝時代為背景,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梅長蘇為了尋找真相併幫助靖王登上帝王的故事。在這部劇中,我喜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今天我想說一說靜妃。
  •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還記得有一回,靖王痛下決心,跟靜妃說,他準備要踏上奪嫡之路時,靜妃怎麼回答的嗎?林燮的妹妹宸妃,生下皇長子祁王蕭景禹之後,身子一直不好;所以,林府特地送了醫女出身的她進宮,並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靜嬪。靜妃對林燮是什麼樣的情感?我想喜歡二字,是毋庸置疑的。
  • 重刷《琅琊榜》才明白,為什麼大家會那麼喜歡靜妃
    《琅琊榜》中有很多有個性的女性,正是這些女性,才讓《琅琊榜》這部劇顯得那麼與眾不同。不過我發現,好像大家最喜歡的,還是景琰的母親靜妃。但是靜妃卻不同,她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生機勃勃。皇帝和靖王不來,她就把時間消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去,皇帝和靖王來了,她就幫他們調理身體。
  • 《琅琊榜》靜妃是否喜歡林殊的父親林燮呢?
    ,得以來到林府,與林燮妹妹林樂瑤成為朋友。靖王的存在,她無法選擇像林樂瑤一樣追隨林燮而去,可雖然她倖存下來了,但仇恨的種子埋藏在靜妃的心中。靜妃本可選擇前半生的決斷,與靖王對這場奪位置身度外,可思及林燮,靜妃選擇的是讓靖王相信蘇先生,共生死這樣的字眼在靜妃口中說出,聽起來雲淡風輕,可誰又知道這背後蘊藏的深深思念。
  • 琅琊榜:靖王其實很聰明,為何卻選了愚蠢的兒媳?其實我們錯怪了
    導語:琅琊榜:靖王其實很聰明,為何卻選了愚蠢的兒媳?與以往古裝權謀類電視劇過多關注於兒女情長、陰險算計不同,總的看起來,《琅琊榜》是部男兒劇,自古家國天下、肝膽忠義、權謀策略,都是華夏文化的主流,也是值得我們感到十分驕傲跟需要去學習的地方。
  • 《琅琊榜》:若無梅長蘇,誰最適合登上皇位?為何靖王是下下籤?
    《琅琊榜》中,皇帝蕭選被刻畫成刻薄、無情、猜忌的形象,但實際上,蕭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適合成為皇帝的人。太子資質平平,能成為太子,還真應該感謝皇帝老爹老謀深算的扶持。貴妃這位太子生母可以說能力強大,得到皇帝不小的寵愛,手段也是陰狠毒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太子與譽王爭鬥的過程中,貴妃也使了不少力。
  • 琅琊榜:靜妃與世無爭是大智慧,這位高手隱藏更深,比靜妃更聰明
    在電視劇《琅琊榜》裡面,靜妃娘娘的處世哲學讓我們明白:上善若水,靜水流深。,並且看著靖王蕭景琰長大,心中難免有些偏私。高湛從未被譽王蕭景桓和太子蕭景宣收入麾下,而在靖王蕭景琰冒出頭之後,靖王蕭景琰和靜妃聊天時說:「蘇先生說高公公不必過早收入麾下,……到時高公公不是我們的人,也是我們的人了。」靜妃說:「其實蘇先生還有第二層好意,還是顧念你罷了。」
  • 《琅琊榜》越貴妃盛寵多年,怎麼就讓靜妃取代了呢?
    《琅琊榜》中越貴妃,在赤焰一案發生後,盛寵不斷。身為太子生母,她先天性就獨具優勢,母憑子貴,在與言皇后多年的爭鬥中也並未淪為下遊,兩人旗鼓相當。靜妃,進宮多年,默默無聞,是梁帝後宮中最普通最沒有存在感的妃子。
  • 《琅琊榜》:深度分析靜妃的智商有多高?小新與皇后吃過的那些虧
    若給《琅琊榜》中的所有角色做一個「智商排行榜」,靜妃大概率可入前三,無論是識人斷人、容忍機敏,她都是無可挑剔,幾無破綻,而在整部電視劇中最能表現靜妃智謀和大格局的當屬「宸妃牌位」事件。則逐漸走到漩渦中心,此時後宮之中的靖王生母靜妃,則藉助高湛的幾次神助攻,同步調的提升著自己在梁帝心中的地位。
  • 琅琊榜:靜妃隱藏了多少實力?僅僅點出一句話,譽王瞬間「敗亡」
    靜妃在琅琊榜中,便是這樣的一個人,她性情清雅素淡,安安靜靜,極少言語。她不謀權事,看起來清清淡淡的,若不是靖王奪諦她開始在後宮之後爭搶,估計沒有人會發現她的存在,她又是怎麼從一個皇帝冷漠的妃子,慢慢走到權力的高峰呢?在後宮之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事的,在後宮之中,一向都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有官場的爾虞我詐,還有江湖中的人心叵測。
  • 琅琊榜中的宮鬥步步驚心,梅長蘇的赤焰帥府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毀滅
    《琅琊榜》的主題當然是圍繞家國情義展開的「王子復仇記」,但是正如劇中人所言,既然涉及朝堂後宮,這宮鬥,總是免不了的。 今天就以稍稍晦暗的心思,來看看梁帝蕭選的後宮,是如何展開刀光劍影的宮鬥大戲。其一此舉為了向林燮報恩,其二如果林府和言氏姻親牽扯太多,他又如何能控制?】
  • 《琅琊榜》靜妃:無緣與君相守,竭力替君報仇
    今天不說主角梅長蘇和靖王,說說靜妃,一個不是主角,不顯山不漏水的醫女,最後成為太后的大贏家。要說靜妃,就得先說林家。表面上委曲求全,隱忍不動的靜妃,已在暗中布局。靖王被罰也好,不然那個死性子,留在京中,肯定沉不住氣,要查,他也難保。林家想要翻案,只能依靠靖王,他出不得半點紕漏。所以,當初靖王被貶,靜妃說不定還暗自高興呢,不僅讓皇帝順心,也讓其他妃子打消顧慮。
  • 《琅琊榜》之靜妃:溫柔嫻靜下的大智慧
    《琅琊榜》是一部大男主的權謀劇,劇裡有麒麟才子之稱的林殊,有老謀深算的譽王,還有陰險狡詐的夏江,有謀略的人舉不勝舉。要想在爾虞我詐的深宮後院裡遠離宮鬥的漩渦,生存下去是件艱難的事,但她卻能做到深藏不露,置身事外,安穩度過她的前半生,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