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燕對庶女太狠心?胡扯!你知道遼國的嫡庶制度有多嚴格嗎?

2020-12-05 猴格大人

刷頭條看到一篇文章,說承天太后蕭燕燕太狠心,自己親生的三個閨女都封公主、嫁給實力雄厚的後族,唯一的庶女耶律淑哥遠嫁他鄉下嫁給俘虜盧俊。婚後不和睦的淑哥無奈的向弟弟文殊奴哭訴請求和離,最後改嫁蕭神奴

作者還感慨:為何同樣是景宗耶律賢的子女,渤海妃玉簫的女兒淑哥得到的榮耀,卻遠遠不及蕭燕燕的女兒們呢?從這足以證明,真實的蕭燕燕對庶女有多麼狠心,真是一個強勢又霸道的狠角色云云。

話說,該作者對蕭燕燕的最後結論沒問題,她的確是個狠角色,真傻白甜也不能君臨天下呀!有問題的是該作者得出結論的論據,不管是說蕭燕燕對庶女狠心,還是耶律淑哥下嫁盧俊、以及給弟弟哭訴,都是無中生有的胡扯八道,可以說,這已經算是污衊蕭燕燕的謠言了。

其論據都有哪些錯誤呢?

  • 第一,在嫡庶制度嚴格的遼國,身為嫡母正室的蕭燕燕,根本不會去迫害一個小庶女,因為沒必要,誰會對一個不影響嫡系權益的庶孽關注那麼多呢?
  • 第二,耶律淑哥的初嫁和蕭燕燕沒一毛錢關係,那是淑哥他爹景宗耶律明扆給女兒找的丈夫。
  • 第三駙馬都尉盧俊不是俘虜,而是歷史上罕見的兩國駙馬,即便和公主離婚,他也還是節度使級別的官員,身份沒低到哪裡去。
  • 第四,耶律淑哥並沒有遠嫁,婚後不諧也不是向弟弟文殊奴哭訴,因為主持她和離的正是該作者說的狠心嫡母蕭燕燕,給她指婚二嫁的,仍然是嫡母蕭燕燕。

很明顯,該文作者大概是不了解契丹遼國的嫡庶制度有多嚴格,也不大清楚駙馬都尉盧俊的事跡,總之就靠一點史料皮毛加腦補,就完成了那篇文章,較真的猴格並不是為蕭燕燕鳴不平,只不過是效法賈母來闢謠、掰謊而已。

首先,來說說遼國的嫡庶制度,雖然古代都講究嫡庶,但中原王朝其實也沒有那麼嚴格,嫡庶之分遠不及遼國嚴重,遼國的嫡庶制度已經堪比隔壁棒朝了。

遼國的嫡庶分明,身份等級森嚴,不管是皇帝、貴族還是普通人,庶子都沒資格和嫡系爭執,父輩的資源和家產都要由嫡子繼承。

即便是皇帝嫡弟的嫡子,也比皇帝的庶出子女身份高貴,比如遼聖宗後宮一直沒有嫡子長大,也沒有後族血統的皇子出生,他的母弟耶律隆慶,就在統和中後期被視為繼承人,讓聖宗為了努力生兒子是差點愁白了頭。

直到後族出身的元妃蕭耨斤生下皇子宗真,聖宗就匆忙抱給皇后蕭菩薩哥撫養,解決繼承人的問題,當年其弟隆慶薨逝,聖宗才真正的鬆一口氣。

由於嫡庶制度,皇帝聖宗的庶子只能封郡王,極個別才能晉封親王;庶女初封也只能封郡主,極個別才能晉封公主。

身為皇帝嫡弟的隆慶、隆裕兄弟,他們的嫡子直接就封郡王,此後還可以晉封親王、國王;他們的嫡女直接封公主,結婚後還有建頭下州的資格。

把聖宗和弟弟隆慶、隆裕的嫡子女放在一起簡單比較一下吧!更直觀些:

聖宗活著的皇子中身份最高的,就是抱給齊天皇后撫養的興宗宗真,視同嫡子的宗真,在3歲封梁王,6歲封太子,後來繼位是為興宗。(其母弟重元後來也以有後族血統的緣故封國王。)

聖宗庶子宗願39歲初封饒樂郡王,後來徙封混同郡王,到死還是郡王

隆慶嫡長子宗政(查割),13歲封中山郡王32歲晉封魯王,39歲徙封宋王,49歲晉封越國王,52歲趙國王,53歲魏國王。

隆慶嫡次子宗德(遂哥),12歲封樂安郡王,之後晉封汧王、幽王

隆慶嫡幼子宗允(謝家奴),12歲封長沙郡王,之後晉封韓王、汧王、魯王

隆慶庶長子宗教(驢糞),57歲才初封廣陵郡王,到死還是郡王

隆裕嫡長子宗業(胡都古),初封廣平郡王,十年後晉封周王

隆裕嫡次子宗範(合祿),初封三韓郡王,沒發現晉封記錄,疑似興宗朝獲罪賜死。

隆裕嫡幼子宗熙(貼不),初封豫章郡王,後晉封漢王、魏國王

聖宗庶女,初封郡主,有幾個後來才晉封公主,還有幾個連郡主的頭銜都沒有。

隆慶的嫡女,直接封陳國公主、韓國公主,下嫁時可以建置州城。隆裕無女。

開泰元年1012三月丁丑,詔封皇女八人為郡主。(遼史本紀十五)

渭州,高陽軍,節度。駙馬都尉蕭昌裔建。尚秦國王隆慶女韓國長公主,以所賜媵臣建州城。顯州東北二百五十裡。遼制,皇子嫡生者,其女與帝女同。戶一千。(遼史地理志一上京道)

通過以上的簡單比對,是不是一目了然?皇帝的庶出子女地位,還不如皇帝母弟的嫡子女,可見其國的嫡庶分別有多嚴格。

遼國的嫡庶已經如此嚴格了,皇帝還又通過法律的形式來繼續強化嫡庶之分,太平七年(1027)十月初一,聖宗下詔諸帳院的庶出子女,統統根據其母的身份來論貴賤,給庶孽們的身份登記劃分確定標準,這點已經和棒朝一樣了,子女身份從母論。

到了第二年,聖宗又連續下了兩道限制庶孽的法令,禁止庶孽們參與世選,禁止庶孽們擔任本部的官員,這簡直是不給庶出的活路啊!你們乾脆別納妾別生庶出的不得了?

太平七年1027冬十月丁卯朔,詔諸帳院庶孽,並從其母論貴賤。

太平八年1028十二月辛酉朔,丁丑,詔庶孽雖己為良,不得預世選。丁亥,詔兩國舅及南、北王府乃國之貴族,賤庶不得任本部官。(遼史本紀卷十七)

再列舉一組例子吧!來看看遼國嫡庶之間的地位有多麼天壤之別,遼太祖阿保機的二伯父仲父房的隋國王耶律釋魯,有兩個嫡子一個庶子,嫡長子惕隱耶律滑哥,參與諸弟之亂賜死了不提。

釋魯的嫡次子耶律綰思,在阿保機時代就封南院夷離堇,高高在上的大貴族,他的兩個兒子,嫡長子耶律窪是于越、北院大王,嫡次子耶律休哥則是于越、北院大王、宋國王。

再看看釋魯的庶子耶律海思,同樣是阿保機的堂兄弟,他卻窮的叮噹響,太宗在會同五年(942)的時候,曾下詔求直言,耶律海思就前去進言,也是貴族行列的海思當時就穿著羊裘、騎著牛去的,接待他的人都不想理他。

為什麼啊?遼國地處北方,天氣極其寒冷,所以契丹人經常穿皮毛衣服,但貴族有錢人都穿的是貂裘,其中又以銀貂最貴,然後是紫黑色貂皮、青貂皮,像羊皮、鼠皮、沙狐裘皮的衣服只有窮人才穿來禦寒。另外,貴族富人們也都是以騎馬為榮,沒人騎牛,所以宮人才懶得理海思。

試想,耶律海思身為太祖皇帝的親堂弟、太宗皇帝的小堂叔,卻只能穿羊裘,以牛為交通工具,他自己都說自己「貧稚」,可見其經濟有多窘迫,因為進言被太宗賞識,被任命為宣徽使後,太宗還賜他金器接濟他。

窮貴族海思和嫡出兄弟耶律綰思一家比,是不是有天壤之別?身為皇族仲父房的貴族,就因為是庶出的,就和嫡系有著雲泥之別,可見遼國的嫡庶之分多嚴重了,對比實在是太鮮明了

還有六院部的耶律世良,因為族弟耶律敵烈(又一個敵烈)是庶出的,世良居然要把敵烈那一支的產業霸佔過來由他繼承,這樣的情況在中原王朝看來簡直是聞所未聞,我庶出咋了?難道不是我爹的兒子,你憑啥奪我們這一支的產業?因為你不是你爹的嫡子,所以不配繼承產業。理由就這麼簡單粗暴。

通過世良奪嫡的事可以看出,即便你上代是嫡系,這一代沒生出嫡子,近親的嫡枝也認為你是庶孽沒資格繼承產業的。

所以,耶律淑哥身為遼景宗明扆的透明庶女,不但庶出還是女孩,身為參政皇后的蕭燕燕,怎麼會過多的關注她去?根本沒那個必要,不就是個會喘氣的庶孽嘛!又礙不著她們母子的權益。

說完遼國的嫡庶,再來說說淑哥公主和盧俊。

耶律淑哥,或作淑格,是景宗唯一庶出的孩子,生母是渤海妃,淑哥是蕭燕燕進宮前出生的,蕭燕燕進宮後,景宗就再沒有異腹子出生過。

因為淑哥是庶出的,只能在序齒上排在最後,所以史書上都記載淑哥為景宗第四女,這點一定要搞清楚,遼國的排行是看嫡庶而不看年齡的

那駙馬都尉盧俊又是何許人呢?他是北漢國的貴族,也是歷史上比較罕見的兩國駙馬。在北漢國,盧俊娶了漢睿宗劉承鈞之女,是漢英武帝劉繼元的姐夫(或妹夫),北漢的國婿,自然也是一位駙馬都尉。

盧俊經常與彭城郡公劉繼文搭檔,去和宗主國契丹大遼搞外交,比如進獻貢品啥的,對遼國比較熟悉。劉繼文是漢世祖劉崇嫡長子劉贇的兒子,爵位是彭城郡開國公。

遼保寧八年(976,宋開寶九年、太平興國元年,漢廣運三年)九月,由於北宋進攻,劉繼元就派駙馬都尉盧俊去遼國告急求援,景宗遂派兵去援助北漢抗宋,盧俊因為乞師有功,還被劉繼元嘉獎。

三年後的遼乾亨元年(979,宋太平興國四年,漢廣運六年),北宋再次大舉進攻北漢,當年四月,劉繼元只得再次派駙馬都尉盧俊和堂兄劉繼文從代州飛馳遼國告急

無奈的景宗也只好又一次出兵救援北漢,但援軍在白馬嶺之役被宋軍擊敗,道路被宋軍阻隔,劉繼文和盧俊只好投奔契丹,當年六月,劉繼元降宋,北漢滅亡。

劉繼文和盧俊就此成為亡國一族,寓居在契丹,對契丹來說他們這也算是棄暗投明,可不是契丹人的俘虜啊!

畢竟之前有過幾分香火情意,景宗非常優待他們,封劉繼文為彭城郡王,盧俊為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這個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就是同平章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對盧俊來說,肯定不是讓他當宰相,只不過是榮譽加官而已。

盧俊尚【闕】公主。為駙馬都尉。廣運三年976。宋師壓境。俊詣遼乞師有功。979白馬嶺之役遼相耶律舒將趨太原。會俊以國亡出奔。言太原已陷。遂勒兵還。俊至遼。署同政事門下平章事。明年980。遼景宗以公主淑格下嫁俊【淑格景宗第四女也】。復拜駙馬都尉。久之。與淑格不協。983.6詔離之。983.10改適蕭神努。遂出俊為興國軍節度使。終於其國。(十國春秋卷107北漢四)

又因為盧俊和劉繼文的家眷都成了宋人的俘虜,景宗還非常慷慨的在乾亨二年(980),為這亡國二人組指婚,把後宮透明的小庶女、大概不會超過15歲的耶律淑哥許配給大概有30歲的盧俊,把昭義軍節度使耿紹紀的女兒許配給劉繼文

這位耿大小姐的身份也不低,她母親是景宗寵臣韓匡嗣的長女韓大姐,她四舅是鼎鼎有名的韓德讓,她二姨媽家的表妹就是未來的齊天皇后蕭菩薩哥。

雖然在契丹做寓公被優待,但畢竟是亡國奴,悶悶不樂的劉繼文在次年(981)就拋下嬌妻稚女離世,年僅32歲。

而混成兩國駙馬的盧俊過得也不好,或許是年齡差異,契丹童婚多些,可能漢人盧俊接受不了,也或許是其他原因,總之盧俊、淑哥夫妻不和睦,就在統和元年(983)六月初五,被承天太后蕭燕燕下詔離婚。

盧俊也因為和公主離婚被降級,出為興國軍節度使。興國軍是龍化州的軍號,隸屬彰愍宮,兵事上屬於北路女直兵馬司,所以,興國軍節度使屬於宮帳節度使的一種。

淑哥公主離婚後僅僅四個月,就被嫡母蕭燕燕做主改嫁國舅蕭神奴,去為鞏固弟弟聖宗的地位做貢獻去了。畢竟,蕭燕燕的親閨女親兒子都被推出去聯姻了,你一離婚在家的庶女自然也躲不開的。

統和元年983六月乙酉朔,己丑5,有司奏,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駙馬都尉盧俊與公主不協,詔離之,遂出俊為興國軍節度使。辛卯7,有事於太廟。

冬十月癸未朔,戊子6,以公主淑哥下嫁國舅詳照姑【蕭神奴】(遼史本紀十)

所以說,不管是耶律淑哥的初嫁,還是婚姻不和,都和蕭燕燕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反而是蕭燕燕主持淑哥離婚的人家盧俊也不是俘虜,好好的一北漢貴族怎麼就淪為某些人筆下的俘虜了?

再說了,遼國夫妻不和就離婚,其實是很普遍的事好伐!遼國的36位公主,除了6個亡國公主沒婚姻記錄外,剩下的30位公主中,離婚再嫁的就有5個,有一個最多嫁了四次,就是聖宗的長女巖母堇。(參見文章: )所以了,夫妻不和睦就離婚對現代人不算事,對遼國人的問題也不大。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相關焦點

  • 泰國小公主跪拜大公主,難道泰國也有嫡庶之別?
    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不但正妻和小妾有天壤之別,就連正妻生的孩子和小妾生的孩子也有天壤之別。妻子生的孩子稱為「嫡子」、「嫡女」,而小妾生的孩子叫「庶子」、「庶女」。現在很多宅鬥小說都以庶女為主角,寫她如何在家裡受欺負,最後逆襲,反過來欺負嫡母和嫡姐。這完全是作者的想像,在事業上,中國古代封建大家族等級制度森嚴,庶女是無法翻身欺負嫡母、嫡姐的。
  • 《燕雲臺》視角聊遼國的九位皇帝
    我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出現的帝國王朝比較多,為影視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最近上映了一部比較火的這類電視劇《燕雲臺》,改編自蔣勝男同名小說,寫的是遼國的風雲歷史。對於這個與北宋並存的遼國歷史,我想很多觀眾不太了解,初步印象都在楊家將中契丹人燒殺搶虐,天龍八部中契丹人的形象,對劇情中說到的很多人和事情概念模糊。例如:燕雲臺中提到的太祖三系、人皇一脈,世宗、太宗等,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給大家捋捋遼國歷史。今天主要說說遼國的幾位皇帝。
  • 燕雲臺:四女四男的結局,胡輦、烏骨裡結局悲慘,蕭燕燕心狠手辣
    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燕雲臺》已經更新到了14集,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遼國宮廷之爭,以及蕭家三姐妹的命運,最後蕭燕燕如何登上太后之位,帶領遼國強大起來,當然她和韓德讓的關係也令人十分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部劇中八個主要人物的結局。
  • 王夫人屋裡有壞人?是誰?她們怎麼變壞的?問題出在嫡庶制度上
    湘雲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園裡來,這兩處只管頑笑吃喝。到了太太屋裡,若太太在屋裡,只管和太太說笑,多坐一會無妨;若太太不在屋裡,你別進去,那屋裡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史湘云為何說「那屋裡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
  • 烏骨裡皇妃甘為階下囚,為情郎復仇設局蕭燕燕,是聰明還是傻白甜
    而歷史中,記載烏骨裡的記錄,二姐:蕭伊勒蘭,嫁宋王耶律喜隱,少的只有幾個字,可是關於她的故事和傳說,民間卻是非常的多,她和耶律喜隱的愛情,還有為了耶律喜隱還把懷孕的事隱藏起來,為了情郎更是甘願放棄了優厚的生活條件,自願跟著耶律喜隱被囚禁,最後更是因為蕭燕燕處死了情郎的關係,毅然不顧姐妹親情,在家中設局,謀害蕭燕燕,為何在一個精英家族中出現一個傻白甜
  • 孩子未滿月就被摔死,蕭燕燕黑化後,怒殺喜隱全家,讓其陪葬
    孩子未滿月就被摔死,蕭燕燕黑化後,怒殺喜隱全家,讓其陪葬!,生了一個小皇子,也算是厲害的不得了呢,並且耶律賢也是寵愛的不得了,就在孩子滿月的那一天誰知道會出現了意外!就在孩子滿月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個女奴,竟然接過蕭燕燕的孩子,竟然狠心想要將其摔死
  • 南院大王的具體職能《遼國》官職篇
    《天龍八部》裡面,當時的蕭峰在遼國的軍事大營裡面,遼國的皇帝曾經問蕭峰,你想要什麼官職?蕭峰當時也不知道遼國到底是怎樣一個官職制度,結果有人就嘲笑,說你是不是想要一個只負責喝酒吃肉的官職,沒想到的是,一句戲言居然成真了,實際上蕭峰得到的這個「南部大王」,差不多也相當於這樣一個官職。(為什麼加引號?因為天龍八部的南部大王和歷史上的南部大王是兩個概念。)
  • 知否:庶女明蘭能單獨立院掌管盛府,背後原來還有這些歷史原因
    但是古代庶女真的可以管家理事嗎?,但嫡庶之間的地位差距並不太大,雖說庶女是妾所生的女兒,但這個女兒理論上的母親首先是妻,也就是大娘子。2.以宋朝時期的法律來看,嫡女與庶女都是要出閣嫁人,因此兩人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距。明蘭即便管家,也一定是暫代,今後一定會交還給大娘子,所以大娘子不會太過計較。
  • 燕雲臺:蕭燕燕比賀蘭茗玉強多了,光這一點就比她強上百倍
    文/小凡娛影一看到最近熱播的《燕雲臺》,就想到成毅和趙櫻子主演的《長安諾》,雖然在劇情上側重點不同,但是結局都相同,賀蘭茗玉最後成為了太皇太后,蕭燕燕最後成為了蕭太后。雖然最後都是人生贏家,但是終歸是蕭燕燕比賀蘭茗玉強,有一點就被賀蘭茗玉強多了。
  • 《燕雲臺》:胡輦沒有那麼偉大,蕭燕燕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自私
    電視劇《燕雲臺》熱播,很多人都覺得蕭燕燕太自私,胡輦太注重親情。其實,看完原著,了解了整個故事,我覺得胡輦沒有那麼偉大,蕭燕燕的身上始終有大格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胡輦和蕭燕燕。的確,胡輦有野心,她把自己的野心隱藏到她都要忘卻了,她總在鑽空子。她嫁給太平王,不是沒有想過當皇后。但是,誰都可以質疑她,但唯獨烏骨裡沒有資格。如果不是胡輦,她能完好無損地嫁給喜隱嗎? 烏骨裡,不值得胡輦救。第一次她可以嫁給太平王換她平安。以後,她可以用太平王的權勢繼續救她,但她有多少個自己可以犧牲。何況,烏骨裡一點都不值得感恩。她覺得胡輦那樣做是應該的。
  • 知否原著:像盛明蘭一樣的庶女們,她們真實生活、婚姻經歷
    盛紘心裡也是在意嫡庶身份的,作為庶子,他娶了王家的嫡女做大娘子。人家堂堂公侯之家的嫡子,什麼時候聽說會聘一個庶女做正房奶奶的?你痴心妄想也得有個腦子!說出去莫要笑壞了人家肚皮!便是太太生的如蘭人家都未必瞧的上,何況你一個妾室生的庶女!盛紘喜歡、寵愛墨蘭是真的,然而到了婚姻大事方面,他更清醒地知道墨蘭的庶女身份,所以他會說:高攀也得有個度!
  • 招安後,吳用曾勸宋江投降遼國,他為什麼會選擇遼國呢
    對於宋江來說,投降遼國這是關乎原則的事,這是違背他為國盡忠思想的,他當然不會答應,但是吳用為什麼會選擇遼國呢?他是隨口說說嗎?恐怕不是。說吳用漫無目的是有根據的,其實吳用遇上宋江之後,在梁山始終是宋江的跟班,雖然有時宋江會向吳用問計,但對於梁山的走向,吳用從來都沒有成熟的思路,只會跟在宋江的後面辦事。說招安就招安,說打就打。雖然吳用確實對當時的梁山形勢看得比較清楚,知道招安後不會有宋江所謂的好結果,但吳用還是堅持跟在宋江後面,幾乎成了名副其實的「稻草人」。
  • 燕雲臺:最適合韓德讓的女人,不是蕭燕燕,而是李思
    《燕雲臺》中,韓德讓和蕭燕燕兩情相悅,卻被兄弟耶律賢橫刀奪愛。這一刻的韓德讓,不僅失去了心愛的女人,也失去了最好的兄弟。韓德讓跌入低谷中,即使心中有再多的恨意和不甘,也要被現實所打敗。雖然失去了蕭燕燕,但在我看來,最適合韓德讓的女人,是李思。
  • 《知否》:明蘭一個五品官的庶女,為什麼那麼多人搶著要她做嫡妻
    明蘭剛管家的時候,明面上懟了墨蘭一回,如蘭當時那個激動,立刻回頭跟明蘭說「今天你活過來啦!」雖然我們都知道明蘭是在藏拙,但是那個時代明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被人又不知道明蘭在藏拙。明蘭在府裡,只守著盛老太太,如蘭是王大娘子親生的,王大娘子天天給她操心著嫁人的問題。墨蘭的生母林小娘是寵妾,墨蘭又最受盛紘疼愛,她的親事也有盛紘操心。只有明蘭,在親事上最沒競爭力。
  • 《知否》:格局有多大,你的天地就有多大
    知否裡有一段最是精彩。莊學究讓討論「立嫡立長」。二公子長柏為嫡出長子,認為應立嫡長,免禍事。五姑娘是嫡女,一直認為嫡庶有別,看不上庶出的,自然幫著自家哥哥。雖然是最小的庶女,但對於嫡庶之分、利益、權勢,並不在意!所以嫡也好、庶也好,對她來說並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完全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討論。而大娘子生的二公子和五姑娘,林小娘生的三公子和四姑娘,每個人都各有私心,成長環境也大不相同。即使很有見地,也很難跳出自己的格局。
  • 蕭燕燕生子後就親手處死了蕭胡輦,誰知蕭胡輦當場識破蕭燕燕手段
    蕭燕燕生子後就親手處死了蕭胡輦,誰知蕭胡輦當場識破蕭燕燕手段蕭燕燕為了不得已的苦衷將自己嫁給了耶律賢,並且婚後的她一心也只是在朝政上,並沒有考慮男歡女愛這些事情,但是不得已和耶律賢有了孩子,然而就在她生孩子的時候蕭胡輦和烏古裡同時要造反,還好發現得及時,唐嫣也為了能夠保住大遼的江山不得已將自己的兩姐妹囚禁了起來!
  • 燕雲臺:蕭燕燕親徵救下韓德讓,耶律賢病危,跪求四哥留下
    ,有理想,有想推行漢制、壯大國家的決心和抱負。、有大格局的蕭燕燕,是大遼的女主人,然後才是耶律賢的皇后,最後才是韓德讓的愛人。,時日不多了,為了留下韓德讓,不顧身份,直接下跪,希望韓德讓能夠回來上京來幫助自己,幫助燕燕,韓德讓最終還是心軟,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