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之老牛成精

2020-09-12 大國記憶

小時候聽過奶奶講過一個老牛成精的故事,不怕大家笑話到如今我還不吃牛肉,也不敢去看牛的眼睛,怕得慌。

故事發生在奶奶小的時候,那是許多許多年前了,還沒建國,動物成精也是可能的。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可還是得生。因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的莊稼人,勞動力就是命啊。

到了農忙的時候,誰家爺們要是帶著幾個大小夥子翻整完自己的土地,看著別人羨慕的眼神走在路上都輕飄飄的,忘了耕作時留下的渾身酸痛。可村裡能一個接一個生的都是兒子的能有幾戶呢?那些生了女子的或者只有一根獨苗的人家又是羨慕又是嫉妒,地裡活忙的時候難免又要低聲下氣的求人幫幫。

可有一戶人家例外,那就是老宋家,老宋家人口雖少卻養了一頭大黃牛。大黃牛是耕牛,有的是力氣,幹完自己地裡的活,宋老頭收了別家的謝錢和雞鴨菸酒趕著黃牛去幫工,可以說全村的土地裡沒有大黃牛沒耕過的地方。大黃牛性格溫順,到了別人地裡瘦弱的女子都能使喚它,幹活從不偷懶,用不著訓呵就悶著頭耕地。

這頭大黃牛還是頭母牛,更是金貴。老宋家年年期望大黃牛能生頭小牛,那可是活生生的金疙瘩。可大黃牛幹活時任勞任怨,唯獨不下崽。宋老頭給它添草料時想起來覺得窩囊順手就給了大黃牛一鞭子,大黃牛用烏黑的眼睛溫順的看著宋老頭,稍稍的退後了一些,吃食也是小口小口的吃,像是怕再惹惱了宋老頭。

終於有一年大黃牛懷上了崽子,看著日漸隆起的肚子,宋老頭臉上笑得開了花,餵大黃牛的草料也精細了許多。到了日子生下了一頭健壯的小牛犢,圍著大黃牛撒歡。可這小牛犢和大黃牛的性情完全不一樣,又犟又倔,牛欄根本就攔不住它。常常偷跑出去,橫衝直撞踩壞了不少人家的莊稼,天天都有人來老宋家告狀。宋老頭看著這個金疙瘩也起了倔勁心想:「一個小牛犢還反了天不成,不管教老實了將來誰肯花大價錢買這個禍害。」在這以後每當小牛犢跑遠了,宋老頭就使勁抽打大黃牛,打的大黃牛哞哞的叫。

牛犢子戀母,聽到他娘叫喚不管多遠,都會自己跑回來。等小牛犢一進院子,就被繩索勒緊脖子,宋老頭下狠勁打它,急的大黃牛直踏蹄子。打從這起,小黃牛再跑出去,不論宋老頭再怎麼打大黃牛,大黃牛都一聲不吭。

因為小牛犢闖了禍,村裡人都心疼被小牛犢踩壞的莊稼,忘了那堅硬的土地都是大黃牛一步步犁出來了的,聚在門口牆頭,大喊著:「打它,不聽話就得打服這個小畜生!」於是宋老頭下狠心在小牛犢不到半歲的時候就找人來幫忙,要給小牛犢穿鼻子,鼻肉細嫩穿上鐵環繩索看它還跑不跑。可到了穿鼻子的那天,燒紅的鐵棍冒著白煙嚇瘋了小牛犢,幾個壯漢都拉不住。小牛犢在院子裡東奔西突,見沒有了出路,突然回頭對著母親「哞」了一聲,一頭撞到了水井邊的石頭沿上。塌了半邊的井沿,也撞斷了小牛犢剛生出來的小犄角,小牛犢「砰」的一聲倒在了塵土裡。血從腦袋裂縫流過眼睛淌了一地,再也不動了。

老宋家的金疙瘩竟然活活撞死了,就死在眾人的眼前,死在它母親大黃牛的眼皮子底下。往常大黃牛漆黑的眼睛裡,泛起了一層紅光,看的周圍的人不寒而慄,一個個訕訕的縮回頭去……

死了的「金疙瘩」小牛犢再也不值錢,只剩一身的皮肉。宋老頭又氣又恨,就在院子中將小牛開腸破肚,分成一堆堆的骨肉,他老婆子拉著他說,把大黃牛牽走或是蒙上眼睛再下刀子吧,宋老頭一把推開她,說牲口家家的,懂什麼,就是懂也讓它看著,生了這麼個禍害,白浪費我那些細草料,不聽話幹活,就下鍋當菜!

小牛犢死的慘烈,村裡人心裡有些忐忑,宋老頭半賣半送,見一堆的骨肉都分乾淨了,自己家煮了一鍋下水和小牛頭,那天晚上牛肉香氣還沒散去,夜裡全村人都聽見大黃牛的吼叫聲。平日牛叫是「哞哞」的動靜,那天晚上大黃牛的叫聲卻是「門……喪」,聽了大黃牛的叫聲,半數人夜裡都發了噩夢!
第二天起來,宋老頭竟然死了,腹大如鼓,摸上去是腸子臌脹打結,這種死法必是痛苦至極,可宋老婆子就睡在旁邊,卻沒聽到他一絲的動靜!

宋老頭的死讓村裡人都害怕起來,大黃牛在牛欄裡定定的看著人群,不吃也不動,幫忙喪事進出的人都不敢去看大黃牛的眼睛。

宋老頭只有一個外嫁的閨女,辦喪事時正大著肚子要生第四個孩子,老爹死了,可婆家攔著不許她回來,說不吉利。

不到兩個月,夜裡大黃牛又吼出了「門喪」的奇怪動靜,第二天午後,守寡的宋老婆子收到信兒,昨晚她閨女難產死了。

一共宋家就三口人,宋老婆子給閨女燒了紙,自己關在家裡再也不出來。

幾天以後大黃牛又「門喪」了一聲,早被這動靜嚇破膽的村人翻過宋家的矮牆,進門一看,宋老婆子吊死在房梁上了!

井邊上被黃沙蓋住的小牛犢的血跡還在,宋家竟然死了滿門!這下村裡的閒言碎語再也壓不住,都說這大黃牛被「喪子」之痛逼得成了「報喪」的牛,成了精哩!它一張嘴,就要死人,那些吃過小牛犢肉的人,怕是都要遭災禍!

宋老頭在村裡還有堂叔侄子,這份家業按理都該歸老宋家親戚,可宋老頭的侄子不敢去牽大黃牛,更不敢殺,也不敢賣,左思右想,乾脆就讓大黃牛拴在牛圈裡,渴死餓死總怪不到他家了吧!

可沒過幾天,大黃牛消失了!牛欄鎖得好好的,繩索鼻環垂在地上,上邊也沒有血跡,並不是大黃牛掙脫跑掉了,竟像是憑空不見了一樣。

奶奶說打那以後,村裡時不時的會響起大黃牛「門喪」的吼聲,一天之內,村裡必有人過世。那動靜是響在半空中,無根無由,久久不散,像是為黑白無常勾魂引路的號角,更是大黃牛為兒子小牛犢報仇而敲響的「喪鐘。」

那二三十年裡,這個村莊的人婚娶皆難,別的村子都說此村凡是吃過小牛犢肉的人,身後都跟著無常鬼,註定短命,誰還敢定婚配!

不知道大黃牛的「門喪」催魂的說法真不真,可那些年裡村裡的人皆是短壽是事實,直到參與過小牛犢撞死和吃過肉的人都過了世,村裡才平靜下來,生死如常,再沒響起過「門喪」的牛叫聲……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狗成精》
    民間有句俗語,叫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話在西漢古籍《易妖》中也有所提及,意思是雞不能養六載,狗不能養八年,過了這個年限,雞與狗就開始不安分了。它們整天和人待在一起,觀察著人的一舉一動,時間一久,就會通了人性,可以聽懂人言,模仿人的行為舉止,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來,換句話說就是成精了。
  • 故事:民間故事:老牛晚上一聲叫,村上就會去世一人
    小時候聽我奶奶講過的一個老牛成精的故事,不怕大家笑話,到如今我還不吃牛肉,也不敢去看牛的眼睛,怕得慌! 奶奶小的時候,那可是許多許多年前了,還沒建國,動物也是可以成精的。故事是這麼說的: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可還是得生,因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兒的莊稼人,勞動力就是命啊!到了農忙的時候,誰家爺們帶著幾個大小夥子翻整完自己的土地,看著別人羨慕的眼神,走在路上都輕飄飄的,忘了渾身的酸疼。 可村裡能一個接一個生的都是兒子的,能有幾戶?
  • 民間故事:老牛咒怨
    此時哈宗上前對牛說道,你且去,那行刑官手中好一把快刀,定不痛苦,那老牛方才緩慢踏步而去。待到了刑場,眾人把那老牛拴在樹樁上,只見有人取出大刀來,長兩三尺,明晃晃,陰森森。老牛見狀,繞莊而行,甚恐慌。只見那行刑手一刀砍下,只去了肉中三分之一,頓時老牛頸項露出白骨,場面十分殘忍恐怖,看者無不心驚。就這般,那老牛被砍殺三四十刀,終才倒地身亡哀嚎而死。其狀悽慘至極。聽聞時至今日,如此般殺牛祭祀仍有發生,實在駭人聽聞。
  • 故事:老牛待宰流淚,善良村民買回,狠心屠夫遇怪事,嚇得魂飛
    民間故事:老牛 民間故事:牛 李大寬瞥見了廟門外屠夫的身影,想要將老牛葬在附近,又唯恐老牛屍首被屠夫挖出偷去。於是借了一輛車,推著老牛屍首進山埋葬。屠夫遙遙尾隨,誓要偷窺到埋牛之地。 民間故事:古村 李大寬有了金子,到當地鎮上買房置產,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有錢人。 三日後,李二水又買回一頭新牛。這頭牛脾氣不好,不服管教,李二水令長工鞭打教訓。
  • 故事:民間詭事之「成精」的情郎
    在我姥姥給我講的眾多故事中,這個故事是讓我最記憶猶新的,也許是因為這個故事實在是太玄幻了,聽著不是很真實,但是據說這個故事在我姥姥的家鄉幾乎是家喻戶曉,我姥姥的家鄉在吉林省下面縣城的一個小農村叫三姓屯,假如有朋友也是那裡的老鄉,那麼我相信這個故事應該並不陌生,就算沒聽過如果老輩的人還健在,肯定會問出一些蛛絲馬跡。
  • 民間故事:黃鼠狼精
    當年,清機道士因為看不下去一個成精的黃鼠狼在城中興風作浪魚肉百姓,出手將它打殺,不曾想那是一個王侯養的,於是他便被安了個「藐視皇家」的罪名打了五十龍棍之後被流放到了寧古塔一帶,永世不得入關。此時,一個尖細的男人聲音從未知之處傳出:「這小子殺了我唯一的親弟弟,我黃三說了要讓他血債血償,還會讓他一點一點的被我折磨致死。」清機聽了之後呵呵冷笑道:「你黃家人口眾多,還什麼你唯一的親弟弟?你原先恐嚇李四就算了,如今竟然還吃掉他用來過冬的雞鴨,再加上你們之前對老夫的所作所為,某賜你一個屍骨無存!」
  • 蝸牛講民間故事: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
    蝸牛講民間故事: 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提起少林拳,沒有人不佩服,那可是用硬功夫練出來的。從前,有一個小夥子,來到少林寺拜師學藝。才來沒幾天,師傅就派他先幹點雜活。他看見別人都在練功,自己沒事幹,就著急了。他找到師傅說:「師傅,叫我學點啥武藝呢?」師傅想了一下說:「你到茅房練習捏蒼蠅去吧!」小夥子一聽,叫他去捏蒼蠅,心裡很不高興。
  • 故事:老牛治駝背 善良小夥成富人
    牛二娃十八歲,父母早亡,只留下三間破瓦房和一頭老牛與他相依為命。牛二娃姓牛也愛牛,把老牛視作親人一般,除了農忙時節耕田犁地,其他時候將老牛照顧得無微不至,割新鮮嫩草背清爽山泉,把老牛餵養得毛色光滑膘肥體壯。牛二娃勤勞肯幹,靠著自己和老牛將一畝三分地打理得井井有條,還租了別人的田耕種,雖然一年到頭繁忙,但至少能吃個飽飯。
  • 民間故事:情深義重鯉魚精
    母親驚奇地說道:「好大的魚,好可愛的魚,我看你是成精了。」這正是一條即將成精的鯉魚,它已經修煉了幾百年,眼下已經到了脫胎換骨的關鍵之際。它之所以冒著危險往有人處遊,正是為了等待人說一句話,這就叫「渡」。只有被人「渡」的魚才能成精。
  • 故事:石磨成精,半夜磨豆子,哪有什麼神仙相助,最善良的還是人心
    這故事是奶奶給我講的,說原來在林場的時候,有個寡婦,她家的石磨成精了。爺爺奶奶闖關東去了東北,在林場工作,那時候都是吃工分的,你有什麼技能就幹什麼活,不論是放馬還是放豬,不論是磨麵還是點豆腐,反正各司其職,憑本事吃飯。
  • 故事:「故事」(小說)老牛守正記
    他說,「媒妁之言要聽,父母之命要遵。雖糟糠之妻,也不能下堂啊!」婚後,老牛夫婦感情很好,並先後生育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1981年7月,老牛大學畢業。回到家鄉,由人事部門分配到了區人大當了辦公室秘書。他到這個單位上班不久,就成了同事們稱讚的「三包幹部」,即「包了單位的衛生、包了單位種菜挑大糞、包寫了所有文字材料」。
  • 安徽阜陽界首民間故事丨老黿精和它的乾兒子
    傳說在很早以前,這裡有個老黿精,千年得道,受日月之光華,天地之靈氣,轉變人形,經常上岸來,享受人間之樂。鯉魚精進言說道:「大人,像你這滿身的本事,何不到古都南京一遊,遊山觀景,解悶取樂,豈不是好。」老黿精聞聽此言,高興萬分:「是呀!到古都南京,開開眼界,快樂幾年,也不枉我修道千年。」一天,老黿精就套一輛馬轎車,鯉魚精趕著,直奔南京。
  • 民間故事:骰子成精
    宅子裡平時都沒有人,偶有趕路之人錯過宿頭,便會在此歇腳。李秀才此時方才明白:原來是骰子成精。編者的話:一些投機之人將骰子當成是神明連骰子都明白,只要自己會轉,一些投機之人就會對自己言聽計從,但是一些人卻不明白,將自己的人生當成籌碼,交給骰子掌控,甘願受擺布,實在可悲、可憐、可嘆。珍愛生命,遠離黃賭毒。
  • 民間故事:泥人成精
    李昆帶著幾個精幹的村民,沿著血跡追了上去,不出半個時辰,便追到了一處山洞外,看來這裡就是怪物的藏身之處了。村民們剛剛在洞口站住,就聽到洞內一聲吼叫,一個高大的身影竄了出來,瞬間就抓住了兩個人,將他們扔出去幾米遠。火把照映下,大家才看清這個怪物的形貌,只見他雖然外形像人,卻不是人,倒像是廟裡的土人,只不過眼睛能動,四肢還非常靈活,難道是土像成了精?
  • 刷帚頭子成精的故事
    奶奶那一輩的人,能夠識字的不多,可是經常能聽到不知傳了多少輩的故事小時候,我最愛聽奶奶「啦呱」了,雖然大多都是啦的「皮虎精」啊,「朝巴過丈人家」之類的,可總是百聽不厭呢。 那時候,刷鍋用的小笤帚叫「刷帚」,大多是用高粱秸頭上的糜子,自己加工而成的。我曾見過父親自己做刷帚,拿起捋好的一把笤帚糜子,兩手邊轉動邊試鬆緊,看看覺得差不多了,就用納鞋底的麻線在笤帚糜子的底部捆一圈,隔一寸來長再捆一圈,共三圈就夠用了。
  • 故事:鞋墊「成精」的秘密
    這雙鞋墊成精了!看看,都長眼睛了!」一時間,欣欣的舉動引起路上的女同學議論紛紛,有的對欣欣同學的行為表示很不滿,有的在心中猜測這個鞋墊的主人該落魄成什麼樣子子,有的朝著鞋墊走過去,想要看個究竟,不論圍觀者在想什麼,但都有個共同的心理,被這雙鞋墊震撼到了!人群還有一個共同的猜測,就是這雙鞋墊的主人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而鞋墊就是她不同尋常的見證者。
  • 留一餅(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4期■趙登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老牛是個賣餅的。關於老牛為啥留一餅,有人說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餅揉碎在第二天的麵團裡;還有人說那是老牛留給自己吃的。「留一餅」就是留一餅,誰來了也不賣!老牛剛開始賣餅時,生意並不好,店鋪在街末,鋪前又有棵大樹擋著。可是老牛仍然堅持每天做兩百個餅,賣不完的親自送給街上的乞丐。和平街的張老爺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連當官的都敬他三分。
  • 故事:民間故事:白狼精
    這一個月以來,村民們損失了好幾十隻雞鴨,幾個膽大的年輕人實在忍不住了,他們找到村長把幹掉白狼精為村裡除害的計劃說了一遍,村長想了許久答應了他們的計劃。在村長的鼓勵下,村民們一致同意幹掉白狼精的計劃,說幹就幹,村民們在村長的帶動下悄悄的在村裡的大樹旁布置陷阱。
  • 聊齋故事:老黃牛成精透露巨大天機,許多人卻因此而死
    老黃牛對牛二的照顧似乎也特別感激,於是一天夜裡,它給這小子透露了個消息,算是要報答他的恩情一番:「牛二,周老財明日上午會買一條兇悍的黑狗回來;那黑狗即將成精,你明日早上就去鎮裡買包砒霜,中午投食的時候,你悄悄把它放進狗槽裡,以免那畜生成精之後禍害這方圓十裡的百姓。只要你殺了它,你就會積一等陰德,到時候你陽壽會增加十年。」  「能不能增陽壽無所謂,只要能替鄉親們除害就好。」
  • 故事:新聊齋:賣酒郎半路遭劫,老母牛勇鬥惡賊,傷好娶美貌女子
    新聊齋:牛精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呂七吃痛後,心想兩壇酒搶就搶了,但那老牛跟隨自己多年,有了感情,萬萬不能讓它受難。這次呂七聽得清楚,見牛會說話,故而深信昨晚之美女子是這牛精所變。於是,身懷感激,遂和老牛道了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