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怒吼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別再這樣養孩子了

2020-08-26 魚白看世界

01 子女雙全的老人,孤獨終老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我百感交集。

鄰居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年紀不大,還不到70歲。

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老人走後,子女都從外地回來了。

因為靠得近,我們也去悼念老人,送最後一程。

讓我驚奇的是,這對子女,竟然沒有一個人為老人的離去而落淚。

兒子和女兒請來喪葬隊,有人敲鑼打鼓,還有一男一女,代替他們哭喪。

看著他們婉轉高亢的哭聲,再看看老人子女臉上的淡漠,我的心頭很不是滋味。

說說老人的故事。

老人很早就喪偶,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實屬不易。

為了給兒子湊婚房的首付,老人一邊工作,一邊撿廢品。

兒子和女兒如今都還不錯,成家立業,在外地城市定居。

一年回來看老人兩三次,也會給點零花錢。

老人是不快樂的,她太孤單太落寞了。

老人曾和鄰裡聊過,她的兒子女兒,沒有一個人開口喊她過去同住,她就知道了,自己是個累贅,註定要孤獨終老。

沒想到,一語成讖。

老人洗澡時心梗,倒地不起,連個求救電話都打不出去。

等到樓下住戶發現衛生間漏水,找物業處理時,大家才發現老人已經走了。

身體早就冰冷,散發陣陣異味。

兒子四十多歲,竟然說:「年紀大了,該去了。」

他的話,讓我感到了森冷的涼意。


02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

我想到了去年一則新聞。

一個年輕人在外工作,父親病危,家人通知了他趕回來見父親最後一面。

於是他找公司批了七天喪假。

回來待了五天,父親一直沒有斷氣。

按理說,父親還能活著不是一件好事嗎?

但是年輕人卻不這麼想,他想到了自己的喪假白白浪費了,他等得不耐煩了,他對父親怒吼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有7天喪假!」


病床上的老父親聽到兒子的話,老淚縱橫萬念俱灰,直接喝了農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為了不耽誤兒子趕回去工作,本可以多活些日子的老人,絕望地走了。

兒子辦好喪事也如期回去上班了。

原來人性可以涼薄至此。

有人說:年輕人也不容易,飯碗丟了,日子也過不下去。體諒一下吧。

是的,工作很重要,我們從不否定,但是父母更重要,試問,沒有父母哪有我們?

工作丟了,可以再找,父母去了,你只剩懊惱。

哪怕在生命最後一刻,父母的心裡想的也是自己孩子。

為了孩子不為難,為了孩子的飯碗,父親選擇毒死自己。

這樣的愛,為什麼孩子就給不了父母呢?

哪怕在父親彌留之際,多陪陪父親,送他最後一程,這也做不到嗎?

難道請了喪假奔喪,無喪可奔,就要父親以死謝罪嗎?

我們的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冷漠涼薄的?

這是一個值得所有父母深思的問題。


03 養兒防老是否可靠,教育是關鍵

為人父母者,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害怕他們吃一點苦,受一點累,替孩子擋住了生活的暴風驟雨。

這種毫無保留的付出,本該得到孩子的由衷感激和同等程度的回報,然而現實卻是,越是無私的父母,越容易養出自私的孩子。

網上有一個故事。

一位老太太有四個兒子,老太太中風後,生活不能自理,於是要到四個兒子家裡輪流生活。

起先的一年,兒子們還能善待老母,一年時間過去了,兒子們開始推諉拖延,甚至不願意把老母親從其他兄弟家裡接過來生活。

逢年過節時,兒子們也會把老太太帶到飯店去吃飯,兒子孫子一大家人,熱熱鬧鬧,在外人看來簡直是天倫之樂,其樂融融。

只有老人心裡知道,飯後就是四個兒子開始扯皮討論,找理由將老母親推出去的時刻了。

老人說,自己沒有吃兒子一口飯,穿兒子一件衣,吃穿用度都是自己的養老錢和棺材本。

她唯一需要的就是親人的陪伴和照顧。

她老了,害怕冷清,更害怕自己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裡入睡。

所以,即便兒子們冷淡,她也卑微地看著兒子的臉色,任由他們踢皮球一般,把自己踢來踢去。

只要有人能收留她就好。

留學生汪佳晶,因為母親拿不出錢,就在機場用刀將母親捅死。

他留學五年,所有費用都靠母親每個月七千塊的退休金來支撐。

母親沒錢了就和親戚借,借遍所有人,再也無法供兒子生活費了,兒子就對母親動了殺心。

可憐的母親死前一定很後悔,自己用全部心血養出來的孩子,竟然給了自己九刀!

中國人歷來喜歡多子多福,更喜歡養兒防老。

為了得個兒子,不惜生光家底,耗盡精力。

那麼,有了兒子,就能防老嗎?

答案是:不見得。

君不見,太多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麼?

又有多少兒子,能給父母做一頓飯,洗一次衣?陪父母散步聊天呢?

養兒防老,在過去,尚且靠譜,但也取決於有幾個兒子,兒媳怎樣,不過,在當下社會,這個觀點真的過時了。

往前30年甚至再久一點,那時的社會是單純的,人性是厚道的。孩子對父母有本能的敬畏和愛戴。即便父母老了,沒有太多能力了,孩子們依然不敢忤逆父母,依然對父母畢恭畢敬。

如今的時代變了,物質條件變好了,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就能提供什麼。

得到的太容易,就不會很珍惜。

孩子吃苦少,父母太輕易滿足孩子的需求,從來不知道教育孩子感恩和孝道,難道等自己老了,這些道理會自己跑到孩子的腦子裡嗎?


04 父母再愛孩子,也別做這件事

生活條件好了,父母不自覺地想給孩子最好的條件,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但是,記住,凡事過猶不及。

哪怕你再愛孩子,也別愛得太無私。

留幾分私心給自己,也留點苦頭給孩子磨礪。

還有一點,千萬別忘記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把孝順這件事,做給孩子看。

你有多高頻率回家看你的父母,給他們洗衣做飯,你的子女將來大致會有類似的行為。

你有沒有帶父母旅行,你的子女將來也會效仿。

言傳大於身教。

你的孩子孝順與否,是否感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教育和培養。

從現在開始,反思自己的子女教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做父母要明白一件事,不要親手養出「白眼狼」的孩子。

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讓孩子覺得受之無愧,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知道付出才有收穫。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

希望父母都能早日懂得這些道理,養出體貼感恩的孩子。


-----End-----

文/魚白原創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爸,你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話音未落,老父親一口悶了農藥
    「爸,你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話音未落,老父親一口悶了農藥看到這個話題,我頓時感到不寒而慄。,電話那頭是父親有氣無力的聲音,原來父親病重,已經不久於人世,想讓孩子回來見孩子一面。年輕人得到消息,考慮到父親已經命不久矣,就向公司請了假,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居然直接向公司請了7天喪假,準備這一趟回家就直接把父親的後事辦了。
  •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七天喪假」,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缺失
    兒子直接對著重病在床的父親吼道:「你到底死不死,要死就快點,我只有7天喪假!」一個可怕的事件真相報導出來,留下的是對兒子的一片叫罵聲,難道我們大家不都該反思一下嗎?這場悲劇的出現,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缺失!
  • 「我的假期只有兩天了,你死不死」。這是兒子對將死的母親說的話
    張奶奶今年78歲了,在農村居住,兒子在外地工作,平時張奶奶一個人生活,有個小事,左鄰右舍都來幫忙。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常有不適,今年5月份,張奶奶身體一下子就不行了,多虧隔壁劉大爺等鄰居幫忙送往醫院。醫生也表示病情挺嚴重,劉大爺便通知了張奶奶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兒子便向領導請了七天假,回老家看望母親。
  • 您養我長大,我侍奉您到老!《父親生命的最後70天》(22)
    父親生命的最後70天第四章 不離不棄的親情守護第三節 您養我們長大,我們侍奉您到老!丈夫看到妹妹家裡供氧的氧氣瓶快沒氣了,下班後便開車去重新買了一瓶回來換上,以備父親24小時全天候可以吸氧,同時預約家庭醫生不時上門查看父親的情況。父親出院接回妹妹家住的那一天,我的兒子(當時就讀高二)從學校回到家裡,因為教室要騰給高三學生做考場。那天晚上,我跟兒子說,吃完晚飯我帶你去看外公。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他居然說「不去,等會要去打籃球」。
  • 父親想去兒子家養老,半夜聽去世7年的老伴說:別去,兒子在我這
    他每天坐在自家門口的石凳上朝遠處張望,那是兒子家的方向,父子倆人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面了,他十分思念兒子許強。兒子許強大學讀的是警校,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緝毒警察,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許老漢聽兒子說他現在已經成為了單位的領導。老人不知道兒子的官到底有多大,只感覺到他越來越忙了,忙到逢年過節才能見到一次。
  • 愛,別讓他(她)知道
    我心疼地埋怨他:"天這麼熱,叫你不要騎車,偏不聽!"父親抹把汗,笑著申辯"坐中巴一來一去得花20塊,夠買20斤的大米了!"將父親的自行車放進車棚,再轉過身,他已一人扛著米袋上樓了。父親進門時,一抖肩,近百斤的米袋穩穩地落了下來。我追著他爬上6樓,已是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
  • 故事:兒子不行了,緊緊抓住父親的胳膊,別再喝酒了
    只是在他七歲那年,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張明的母親和父親大吵了一架,第二天,母親就拉著行李箱走了。任憑張明如何抱著她的腿撒嬌也沒有用,她走得那麼決絕!似乎他的世界裡,除了酒,再無其他。就連唯一的兒子張明,他也不管了。都說沒家的孩子懂事早,這話一點兒都沒錯。其實那些孩子,他們更想像其他孩子那樣,想哭就哭,想鬧就鬧。不高興了,可以躺在父母的懷裡撒個嬌。張明也想,可母親走了,父親的懷裡,卻只能容得下酒瓶,根本就容不下他。
  • 只要救活我兒子,我死不死無關緊要
    一周後,晚飯時媽媽突然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對我說:「我和你爸爸離婚了。這樣也好,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大人了,是這個家的男人。」那年我讀高一,15歲。在媽媽眼裡,原先我懂禮貌,懂事,幫她做家務,認真學習,簡直就是她賴以生存下去的全部依靠和希望。可現在呢?媽媽哭著追問我:「你到底怎麼了?」我想了想回答她:「沒什麼!青春期」他聽說了我的事。離婚後他由每月上門送生活費變成直接去銀行往卡裡面打錢,我明確的告訴媽媽,我不想再見到那個人!
  • 小說:「孩子到底是誰的!」花松清的怒吼伴隨著在房頂炸開
    花松清嘆了一口氣說道:「說到底,這一切都怪我啊,都是我的錯啊!」姜雅致聞言,一把捂住他的嘴,朦朧淚眼瞧著眼前男人說道:「你也別怪自己,我知道你現在肯定也很難受。我會幫你勸花稚的。」花松清聽了她的話,欣慰的笑了笑,說道:「雅致真是懂事啊!」「你快去公司吧,花稚這邊有我呢!」姜雅致對著他乖巧一笑。
  • 《以家人之名》陳婷失去女兒後又失去兒子:別讓這一點,毀了孩子
    這樣的數據令人震驚,父母的情緒暴力竟然如此普遍。不理智的溝通方式,必然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對抗。 近日,湖北十堰3名7歲女孩,因離家出走,到超市求職上了熱搜。警察到場後得知,其中一名女孩小菲,因考試和爸爸吵架後,一氣之下帶著親戚家的兩個女孩離家出走。
  • 小說:大叔好心救下女孩,被女孩父親連砍7刀:誰讓你抱我孩子?
    可誰知,卻被女孩家長竟誤以為他是壞人,對著他連砍了7刀!原本他以為對方誤會他不是好人,結果對方指著他鼻子罵他:「你有病是嗎?誰讓你抱我孩子的?就你這樣的人竟然敢抱我女兒,我不剁了你都是我仁慈!」劉雲航心裡氣到了極致,可那會他已經都是傷,他根本沒力氣做任何反抗,甚至於他已經躺倒在地上,連拿出手機報警的力氣都沒有了。
  • 小說:兒子到底說了什麼才讓父親生氣了?
    我心有不甘,我父親的錢就這樣捐出去了,一點兒都沒有給我留,這事我怎麼能忍得了呢?「爸,你怎麼能這麼做?」我的語氣也有點不好了,沒有注重場合,就這麼直愣愣的說了出來。「還問我為什麼這麼做?你怎麼不問問你兒子說的是什麼話?」很明顯,父親的確是因為這件事情生氣了。「他只是一個小孩子,說話口無遮攔的,什麼都不知道。他還什麼都不懂,你跟他計較什麼呀?」
  • 「你要到多久才死,就7天喪假」兒子剛說完,老人瞬間心寒淚流
    原創 · 09/01 16:35關注大多數人以為,自己日夜操勞把孩子撫養成人。當自己年老之時,孩子就能孝順自己。當然這是對於有感恩之心的人而言。在現實中有太多的人,為人子女卻對年老的父母很少理會,或不管不顧,更甚者乃至逼死自己年邁的父母,實在無情。
  • 父親去世請假7天,被扣800工資,辭職後老闆5萬元求他回去
    黃海林在天利軟體公司已經幹了十年時間了,這十年來,他從未請過假,更沒有遲到過一次,一直都是踏實地幹著自己的本分工作。上個月,他突然的拿著請假條來到了主管的辦公室提出請假7天。「請7天那麼長的時間?」主管看著請假事由是辦喪事的時候,滿臉的不悅,「什麼喪事需要辦7天那麼久?不批,去去去,出去。」
  • 「我讓你生,你不要讓我死好不好?」喪盡天良,不過是冰山一角
    人到晚年,重回故鄉,再見到大兒子的面,已是30餘年之後。 王老太見大兒子過得還不錯,已經成家立業,恐是自覺愧對大兒子,本沒去給他添麻煩,一直與二兒子相依為命。 「我給你生,你讓我死,我依然求你生」 活埋老母親的新聞,實在駭人聽聞,聽者無不憾然動容。 其間情節,看似紛繁盤繞,錯綜複雜,愈是深挖,愈讓人看見,命運的無奈,人性的善惡。 國家衛健委的官網上,也通報了這一事件。
  • 《三十而已》顧佳提出離婚,她的失敗告訴女人,別把老公當兒子養
    這樣的男人,根本承擔不起責任。顧佳從顏廠長的嘴裡得知許幻山帶著一起出差的秘書不是悠悠,才猛然醒悟,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有人了。顧佳沒有拖泥帶水,直接提了離婚,用最快的速度將許幻山的行李收拾好,將他趕出家門。許幻山根本不想離婚,還抱怨自己在顧佳這裡沒有存在感,過得委屈,顧佳沒有用崇拜的眼光看待他,一直將他當成大兒子養。
  • 小說:7歲兒子離奇失蹤,收養一個孤女後,孤女總說:弟弟在井裡
    我們村知曉這件事全部經過的也就我跟村裡幾個老人了。最近聽兒子講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便想到了這個事,想想還是決定寫出來。大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吧,我們村裡有一個叫周民的人,周民二十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男孩,取名叫周興華,周興華媽在生周興華的時候遭了罪,在周興華之後便再沒懷上過。
  • 小說:孩子的親生父親?
    「呵,沈安然,你說你跟顧辭遠的孩子?你們有過孩子嗎?」聽到這樣反問,尤其還是最讓她憎惡的時歡提出,沈安然幾乎條件反射的回擊。「賤人!當初如果不是你插足我們的感情,逼得我傷心離開,我怎麼可能狠心打掉跟阿遠才兩個多月的孩子?你這個惡毒的女人!現在又來故技重施,想害我身敗名裂!」「哈哈哈——」時歡簡直要為沈安然的厚顏無恥拍案叫絕了!
  • 小說:父親橫死,7次託夢讓兒遷墳,兒子挖開墳墓,竟看見這東西
    民間一直有已故親人託夢的說法,對於這種東西我從前是不相信的。可是自從十年前我父親車禍橫死之後,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發生了改變。父親橫死之後,每天沉浸在悲痛氣氛的我,開始不斷的夢到父親。一開始我以為見到他是因為單純的想念。可當我7次都夢到父親讓我這個做兒子幫他遷墳。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不對勁兒。
  • 「兒子你別給彩禮,不然就虧了」兒子怒吼:因為你現在沒人敢嫁我
    ,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咱們兩家的家庭都差不多,我也不指望你能王銘什麼,但是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你別拖累他,所有彩禮的問題,你們兩年輕人自己決定吧!」我承認我以後可能是幫不了你什麼,但是也不至於會拖累你吧?我不想因此落得拖累你的名聲,彩禮的事情也不用說了,這個婚事就這樣吧,你母親那樣的人,誰都無法跟她相處,要不是我父母脾氣好,早就跟你媽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