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胡人救豬
朝廷御史牧亭的老家有一人養了一頭豬,見了鄰居老翁便瞪著眼睛發怒,猛奔過去咬他,見到別的人卻沒有這種情況,最初,鄰翁很生氣,想把豬買下殺了吃掉,以解心頭之恨。事後忽然醒悟道:莫非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宿冤嗎?人世間沒有解不開的怨仇。老翁便出好價錢把豬買下來,送到佛寺中,作為「長生豬」養起來。
從此,豬見到老翁,就搭拉著雙耳靠近他,不象往日那兇惡的樣子了。我曾見過孫重畫的伏虎圖,巴西人李衍題詩日:「 至人騎猛虎,駕之猶麒麟。豈伊本馴良?道力消其鷙。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這首詩即可作為對這個故事的解釋。
啟示:以德報怨,以善驅惡,非其本性溫馴,而是佛法使然!
故事二:狐精訓誡
話說滄州,有個劉士玉舉人家,有間書房被狐精所佔據。這狐精白天同人對話,擲瓦片石塊擊打人,但就是看不到它的形體。擔任知州的平原董思任,是個好官吏,他聽說這件事後,就親自前往驅除狐精。正當他在大談人與妖路數不同的道理時,忽然屋簷頭大聲說:「您做官很愛護百姓,也不撈取錢財,所以我不敢擊打您。但您愛護百姓是圖好名聲,不撈取錢財是怕有後患罷了,所以我也不躲避您。您就不要再多說了,以免自找麻煩。」董狼狽而回,好幾天心裡都不快活。
劉有一個女傭人,很是粗蠢,獨獨不怕狐精,狐精也不擊打她。有人在與狐精對話時問起這件事,狐精說:「她雖然是個低微的傭人,卻是一個真正孝順的女人呵。嵬神見到她尚且要斂跡退避,何況是我輩呢!」劉於是叫女傭人住在這間房裡,狐精當天就離去了。
啟示:天下大德,孝字當先!神鬼敬之,奈何人爾?
故事三:學究遇鬼
古時候,有一位老學究在夜裡趕路,忽然遇到了他死去的朋友。老學究性情剛直,也不害怕,便問亡友上哪兒去。亡友答:「我在陰間當差,到南村去勾人,恰好與你同路。」於是兩人一起走。
到了一間破房子前,鬼說:「這是文人的家。」老學究說你怎麼知道?鬼說:「一般人在白天都忙於生計,以致掩沒了本來性靈。只有到了睡著時,什麼也不想,性靈才清朗明沏,所讀過的書,字字都在心中射出光芒,透過人的全身竅孔照射出來。那樣子縹縹緲緲,色彩繽紛,燦爛如錦鏽。學問像鄭玄、孔達,文章像屈原、宋玉、班超、司馬遷的人,所發出的光芒直衝雲霄,與星星、月亮爭輝;不如他們的,光芒有幾丈高,或者幾尺高,依次遞減。最次的人也有一點微弱的光,像一盞小油燈,能照見門窗。這種光芒人看不到,只有鬼能看見。這間破屋上,光芒高達七八尺,因此知道是文人的家。
」老學究問:「我讀了一輩子書,睡著時光芒有多高?」鬼欲言又止,沉吟了好久才說:「昨天到你的私塾去,你正在午睡。我看見你胸中有一部高頭講章、五六百篇墨卷、七八十篇經文、三四十篇策略,字字都化成黑煙,籠罩在屋頂上。那些學生的朗讀聲,好似密封在濃雲迷霧之中。實在沒看到一絲光芒,我不說假話。」老學究聽了怒斥鬼,鬼大笑著走了。
啟示:學以致用,讀死書,不如不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