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第一個反派BOSS:屢次被紅花會群毆的火手判官張召重

2020-10-03 吟風社

在金庸書中的歷位反派BOSS中,如果要評選誰最倒黴,張召重必然是其中之一,張召重的外號是火手判官,在江湖上有寧挨三槍,莫碰一張的說法,論武功和名頭,張召重作為書劍時代的武當第一高手,可謂是當時江湖上第一流的人物,也是金庸小說中的第一個反派BOSS。

然而他倒黴在書劍恩仇錄創作的時代,金庸受到舊派武俠影響頗重,並且筆力尚且有限,駕馭不了強大的反派角色,擔心會寫崩,於是就出現了一個主角方的高手對反派有絕對碾壓的情況。

94版張召重

在整個書劍恩仇錄一書,朝廷一方稱得上一流高手的只有張召重和白振,然而這兩位基本沒有交集,分別都是各自獨力應對紅花會的高手團,而白振由於曾為陳家洛所救,對紅花會下手也常常手下留情,這就導致,整個書劍真正跟紅花會硬碰硬的一流高手就只有張召重一個了。

這麼一來,基本上張召重的戲份都快成了書劍男二,他多次一人會鬥紅花會眾高手,而紅花會高手團中,無塵武功穩壓他一籌,趙半山、文泰來跟他在伯仲之間,後期紅花會再算上親友團,還要加上袁士霄這個武功遠在他之上的,阿凡提也明顯強過他,天山雙鷹、陸菲青也跟他在伯仲之間。後期陳家洛也強於他。因此有人戲稱書劍的前半部分可以叫做不死張召重了。

02版張召重之死

面對主角方如此豪華的陣容,書劍恩仇錄的小說拍成拍電視劇時,總得給紅花會整幾個內奸,不然實在沒法搞了,這裡特別點名02年趙文卓主演的那版,該劇將紅花會三當家趙半山設定為雍正的血滴子,清廷安插在紅花會的臥底,趙半山這個臥底扮演的還是挺成功,先用暗器害死了紅花會老舵主於萬亭,又在41集時設計,與張召重聯手殺了四當家文泰來

類似的09鄭少秋版也把紅花會設定成了九王爺用來謀朝篡位的組織,於萬亭的真實身份就是大清的王爺,哪怕不看原著,只從電視劇的角度看,就知道張召重屬於不給他加隊友完全沒法打的情況。

09版張召重

在張召重要完蛋時,跟紅花會親友團進行了最後一次對決,這種欺負人的陣容,是金書獨一無二的。

袁士霄指著張召重罵道:「前兒日和你相遇,還道你是武當派的一位高手,哪知竟是個無惡不作的匪類,連自己師兄也忍心害了。爽爽快快,給我自己了斷吧。」張召重見對方至少有五人和自己功力相若,有的甚至在自己之上,以力相拼,必無幸理。

這裡的五人說的是,袁士霄、無塵、陳正德、陸菲青、文泰來,但張召忠不知道的是,除了這五個外,對面還有阿凡提、學了庖丁解牛掌的陳家洛強於自己,關明梅不在自己之下。整個金書,反派同時面對八個實力大於等於自己的,僅此一家,要知道絕情谷中,金輪也才一對三絕。

陳家洛

最後評價一下張召重這個人物,在過往版本中,這就是一個很標準的反派,他熱衷名利,武藝高強(但不頂尖),為了功名利祿跟從小帶他長大的陸菲青劃地絕交,殺死大師兄馬真。他為人陰險狡詐,數次從紅花會手中脫身,在被困狼群時抓鬮作弊,還曾想過霸佔霍青桐。

不過在新修版,張召重洗白了一些,在以前的版本中,張召重在退場前還拉想救他的陸菲青墊背,新修版則改成了張召重最終想起陸菲青對自己的舊恩,捨身救了陸菲青。

張召重左手拉扯,右手回舉,已將陸菲青遮在自己身上,突然間認出了他,叫道:「師哥,是你啊!你一直待我很好,像我親哥哥一般……」急速翻身,遮在陸菲青身上,擋住兇狼爪牙,兩隻狼猛咬他背心。眾人驚呼聲中,文泰來與餘魚同雙雙躍下。文泰來單刀連揮,劈死數狼。群狼退開數丈。

這個反派算是沒有太多值得分析的,在他身上更多還是看到金庸前期寫作不成熟時反派的慘象。

張召重

相關焦點

  • 在武當競選失敗,在朝廷混又遠不如白振,張召重的路充滿坎坷
    一在金庸筆下,武當派在江湖中一直都是一股清流,其中極少有反派人物的出現。而《書劍》中的張召重大人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反派,他的出身卻正是武當派,算是那極少數中的一個極品了。關於張召重,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他的作惡多端,而是他極為坎坷的人生路,讓人忍不住地同情他,覺得他真的很有些可憐!
  • 金庸筆下最早的反清組織——紅花會為何不討讀者喜歡
    金庸寫過不少大的反朝廷江湖組織,除了紅花會外,還有明教、天地會、全真、丐幫等,但這些組織中,似乎唯獨紅花會不討讀者喜歡,一些電視劇乃至於讀者的續書都喜歡將紅花會搞成團滅。這裡我們來分析下其中原因。事實上,紅花會跟乾隆立了盟誓後,絲毫沒有反制措施,因為乾隆就是紅花會唯一的反清希望,最多魚死網破宣布乾隆身世,但這麼做一切反清的希望又化為泡影,唯有平等的盟約才可能長久,而紅花會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弱勢方。如此行徑,堪稱與虎謀皮。
  • 千裡接龍頭,是紅花會的不得已,高調的背後是暗流湧動
    一在書劍恩仇錄中,有一個「黑社會」組織叫做紅花會,其創辦人是於萬亭大俠,其大本營是在太湖,其勢力範圍也主要在江南一帶。於萬亭逝世後留下遺命,要自己的義子陳家洛接任總舵主。陳家洛遠在回疆,是天池怪俠袁士霄的徒弟,繼承資格是夠的。但是陳家洛覺得自己太年輕,因而推辭不就。為了讓陳家洛前來就職,紅花會就搞了一個「千裡接龍頭」的高逼格禮節。
  • 連載版書劍、飛狐系列獨有的七個設定
    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陸陸續續介紹了連載版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碧血劍和鹿鼎記獨有的設定,作為金庸小說中故事發生年代最晚且互相之間有關聯的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獨有設定,今天就一併介紹了。
  • 從鐵膽莊的毀滅,看紅花會的成敗,陳家洛不夠草根
    鐵膽莊的覆滅,這是《書劍》中有點兒狗血的一個高潮事件。前戲扯淡,後戲更是毀三觀。看到這一段就不自覺地就讓人就想到了宋江三打祝家莊,扈三娘年輕貌美,她明明被搞得家破人亡,卻還能跑到梁山管大仇人叫哥哥,還聽從宋黑子的話,嫁給了矮腳虎王瑛。這是嚴重的三觀不正。對比鐵膽莊,周綺的弟弟被害,把罪過全部推到張召重身上實在說不過去。
  • 《讀金庸,侃武俠》之《書劍恩仇錄》(三)
    陸菲青點點頭,暗想:「柔雲劍是本門獨得之秘,他既是紅花會中人,那麼是大師兄的徒弟了。」(妙哉!小小客店之中,居然又來了一個武當派人物。陸斷定餘是師兄的弟子,自然是因為張師弟已投身朝廷,決不會教出弟子加入紅花會。)
  • 書劍恩仇錄之紅花會:一場事先張揚的謀反,一出滑稽荒誕的鬧劇
    今天老零繼續和大家聊聊《書劍恩仇錄》。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小說中排名比較靠後的作品,其整體水平與《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名作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數量級。本書主要存在兩個嚴重問題,一是情節沉悶且不合邏輯,二是書中的主角——也就是「紅花會」群雄們,幾乎沒有一個可愛之人。
  • 金庸小說:天地會和紅花會為什麼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
    書劍恩仇錄》,1955年發表,故事發生於乾隆時代!後面兩部小說《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都有提到紅花會! 而天地會,眾所周知是來自於被翻拍了一次又一次的《鹿鼎記》,故事架構在康熙年代,但他卻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封筆之作!
  • 陳家洛與胡斐,書劍與飛狐兩大主角孰強孰弱?
    由於書劍陳家洛跟飛狐外傳時期應當差距不小,而雪山胡斐也應該比外傳中那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要強得多,這裡我們分兩個時期來對比。即外傳胡斐和書劍陳家洛對比,雪山胡斐和外傳陳家洛對比。這樣也更顯得公平。第二是戰績,胡斐靠著快刀打平了外傳中的無塵道人,二人打了五百多招不分勝負,而初期的陳家洛對上張召重數十招就會落入下風,而張召重的武功尚且遜色無塵一籌,縱然不考慮無塵在飛狐外傳中可能有的進步,這裡胡斐也是明顯勝過了初期的陳家洛。
  • 金庸小說中天地會和紅花會為什麼一在東南一個西北?
    首先,我們來看看紅花會和天地會的出處,紅花會來自於金庸先生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所以在金庸先生的寫作生涯中,紅花會是早天地會出現在書劍恩仇錄中的,而且金庸先生自己也說過,紅花會是自己編撰的一個幫會,歷史上並不存在!
  • 14名紅花會頭領,其中是否藏有內奸,會是千臂如來趙半山嗎
    一不少人都認為,金庸的處女作《書劍恩仇錄》是模仿水滸傳寫的。水滸寫了梁山一百單八將,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書劍整出了紅花會十四頭領,算是一個小型梁山英雄秀。梁山好漢們都是結義兄弟,抱團取暖,堅如磐石,從來都是他們挖朝廷的牆角,從不曾被挖。
  • 《讀金庸,侃武俠》之《書劍恩仇錄》(四)
    第二回 金風野店書生笛 鐵膽荒莊俠士心■上節末,張召重又被李沅芷小小地戲耍了一把,其實是調虎離山,讓陸菲青得以在避免與師弟正面交鋒的情況下,安排文等三人暫時離開,託庇於其神交好友,當地的英雄豪傑。自此而始,陸已不再韜光養晦,決意相助紅花會,繼續與朝廷對抗,不負其生平之志。
  • 問反派大boss是彎的怎麼辦?掰直他
    第一個號是落地成盒,上線就被砸死了!第二個號跟人籤了道侶契約,結果剛籤完她就涼了。等到她再次上線,修真界早已物是人非滄海桑田,曾今的道侶也已經涼透了!不過姑娘桃花旺,有個救命之恩要報,以身相許半年後,她誤入了一個秘境終於實質性的摸到了修真的門檻,結果等她出來道侶又涼了!雷卿:我有一句m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 書劍恩仇錄,被低估的一本金庸小說,如今重溫很驚豔
    也就是金庸打響了名頭,要不然也會流失不少讀者。而《書劍恩仇錄》的不被看重,我感覺最大原因也是因為這個創作特點。比如前期紅花會眾多當家,大概只有文泰來和駱冰比較有魅力。而「翠羽黃衫」 霍青桐在前半本的形象也比較無力,沒有多大的吸引力。現在不少衝著金庸名字來看《書劍恩仇錄》的新人武俠迷,在知道這是金庸第一本小說的前提下,就會自我暗示,默認就是金庸早期的寫作水平。
  • 三談「紅花會」之敗:當人生出現捷徑,它就成了唯一的路
    當時我瞬間想到的就是《書劍恩仇錄》裡的紅花會。我覺得陳家洛應該找人把這句話刻在石碑上,率眾人早晚念誦,這比什麼「是耶非耶?化為蝴蝶」可深刻多了。從書中來看,紅花會顯然沒有進行大規模武裝起義的計劃,也從沒有團結群眾、壯大力量的打算。那麼紅花會究竟想通過什麼方式來「反清復明」呢?到全書的後半段,我們終於明白,原來他們有一條捷徑——威逼利誘乾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