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找兩個兒子養老,鹹菜和餃子決出勝負,給餃子吃的賺翻了

2020-09-03 童嫿的故事

我們村頭有個寡婦,老公挖礦死了,她獨自把兩個兒子拉扯大,村裡人都挺佩服她的,都親切地叫她楊大娘。祖祖輩輩都說養兒防老,我們也總說楊大娘辛苦了大半輩子,也該歇歇享清福了。

可楊大娘平時忙慣了,也閒不下來,更不想到兒子的家裡麻煩兒子照顧,媳婦孝順還好,不孝順的話還有一肚子的氣要受。於是楊大娘就一個人窩在村子裡過了好幾年,村裡人樸實,有啥忙不過的也都互相照應著,兩個兒子家也都住得不遠,平時有什麼事也能很快趕回來。

這兩年,楊大娘的身體漸漸不行了,人不服老是真的不行,村裡人都有自己手上的活計,也不能一直照顧她。我們就勸她去和兒子住算了。楊大娘自己也想兒子了,可問題來了,到底跟哪個兒子住才好呢?楊大娘決定考驗一下孩子們,於是楊大娘帶著路費就這麼出門了。

楊大娘先來到了老大家,老大找了個師傅學了門木工手藝,不說掙大錢,養活一家人沒問題。被村裡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看上了,做了個倒插門女婿,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老大看娘來了,趕忙進廚房給楊大娘端來了一碟鹹菜和一碗稀飯,說家裡今天忙沒做空做午飯,只能委屈娘將就一下了。

楊大娘也不以為意,有兒子陪著吃啥不香呢?吃了兩口後,小孫子從房間出來了,手裡還拿著一個大雞腿吃著,大兒子看見了趕忙把小孫子拉回了房間,和楊大娘說:「媽,您聽我解釋,這雞腿昨晚剩的,怕您吃壞肚子,下次您來提前說一聲,一定殺雞招待您。」牛大娘苦笑著搖搖頭走了出去。

楊大娘緊接著又來到了小兒子家,小兒子初中就輟學了,之前在家啃老被楊大娘趕了出去,無奈只能將就著討了個窮人家的媳婦。楊大娘雖然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挺關心小兒子的,也一直不喜歡這個小媳婦,她家裡不但沒有錢,還有一大家人需要照顧,小兒子這是娶回來一家子祖宗啊。

可是小兒子很喜歡這個媳婦,人家兩口子的事楊大娘也不好插手,只能任著小兒子喜歡了。小兒子也不在家,兒媳婦看婆婆來了,連忙讓出了自己身下的躺椅給楊大娘坐下,又趕忙給楊大娘端來一碗白開水,然後就急匆匆的出門去了。楊大娘看到這架勢,心都涼了,這是讓自己喝水喝到飽啊。

她想著自己這小兒子怕是也靠不住,算了,自己還是自生自滅吧,免到時候被人丟出來難看。就在這時候兒媳婦和小兒子一起笑著回來了,兒媳婦一看楊大娘要走,急忙攔住她說:「媽,別走啊,我專門去菜場買的肉和餃子皮,您走了給誰吃啊。今天咱們包餃子,我還去地裡把您兒子喊了回來,大家一起嘮嗑包餃子。」

楊大娘看著兒子媳婦這個態度高興得臉都笑開了花。吃飯的時候楊大娘無意中提出想搬過來和他們一起住想看他們的反應,卻聽見小兒子說:「娘,我們等你說這句話等了幾年了,早就想讓你搬過來了,就是我們家條件不好,怕委屈您,您要能受的了就搬過來,我們夫妻倆一起孝順您。」,這話說的楊大娘心裡暖暖的。

就這樣楊大娘和小兒子一起生活了幾年,兒子兒媳一直對楊大娘照顧有加,這讓楊大娘的晚年過得很幸福。後來醫生檢查出楊大娘患了癌,已經是晚期了,醫生說已經沒有救治的必要了,小兒子當時眼睛就紅了,哭著說砸鍋賣鐵也要給她治病,但拗不過楊大娘的堅持,只好把楊大娘帶回了家。

大兒子知道親娘生病了,連一聲問候也沒有。楊大娘看著守在床邊的小兒子和媳婦,掙扎著從枕頭下面摸出了一個小包給小兒子,示意他打開。小兒子小心打開後一看是根金項鍊。楊大娘說這個是當年他爸買給她的結婚禮物,本來為了留個念想一直留著,現在就快要去找他了,就傳給小兒子了,讓小兒子賣了拿錢去做點小生意,小兒子捏著項鍊抱著楊大娘泣不成聲。

楊大娘死後,小兒子用賣項鍊的來的錢開了家小賣部,村裡常走動人緣好,日子也開始慢慢的紅火起來,我們村裡人總是擠在他店裡看電視調侃他是好人有好報,這時候小兒子總是憨厚的笑笑,看看牆上爸媽的合影,不說話。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文-童嫿

我有酒也有故事,願意跟我聊聊的可以關注哦,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姥姥把我的餃子吃了
    「姥姥把我的餃子吃了」鄰居家小姑娘邊哭邊說,我馬上安慰孩子,「你姥姥肯定以為你不吃了,她才吃的,怎麼可能搶你的餃子吃。」「我說了,我要吃的,她是故意吃的「「你說要吃,你姥姥年紀大了,估計沒聽清楚,以為你不吃了,所以她才吃的吧「「「是的,是的,我媽讓她掃下地,她不掃,然後我媽把給她煮的一碗餃子吃了,她就不依了,就給老子翻了天,我剛買菜回來,給她帶了包子,我說餃子吃了算了,吃點包子,她直接把包子扔地上了,把老子快氣死了」孩子媽媽氣呼呼地跟我解釋。
  • 藏在餃子裡的故事有多少
    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是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句老話。有一條問答說:「你吃過最好吃的餃子是什麼餡的?」剎時間,幾千個人在回答,幾百萬的人在觀看。由此可見餃子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小小的餃子裡又會藏著多少故事呢?聽聽吧。
  • 兒媳給我送來餃子,吃了不到5個,我就把全部餃子扔到了院子裡
    我是個六十多歲的老漢,一輩子沒多大能耐,就是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我和老伴總共生了仨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在五歲那年因為一場疾病去世,小兒子身體棒,幸好活了下來,可是沒過多久,我老伴也大病一場,就常年臥床不起了,家裡為了給老伴看病已經花了不少積蓄,我年紀也大了,身體大不如前,家裡就靠種地維持生計,兒子嫌我們沒本事,就去了城裡打工掙錢,也好替家裡分擔一些。
  • 端午節吃餃子
    以前這個時候奶奶都在包餃子。韭菜是從集上買來的,家裡有粉條,可今天是節啊,那就買點肉吧。娘倆商量著買回家。奶奶總嫌素素擀的皮不均勻,不讓她插手幹,她撅起了小嘴,在一旁生氣。今年的今天,素素做不好也要自己做,奶奶走了,她得了癌症,化療讓她的頭髮都掉光了,可是還是沒能留住她。奶奶走的時候什麼也沒說,但素素心裡有數,奶奶不放心她。素素的娘在她幾個月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奶奶給她拉扯大的。
  • 外甥吃餃子的傳說
    我生長在井陘小山村,童年多次聽老人講「吃餃子的傳說」,每次聽完,我都笑的前仰後合,因為故事太誇張了。小時候我就很奇怪,人世間竟有這麼大個的餃子啊?古時候有個山莊裡,舅舅正在鄰居家打牌,外甥來看他,舅舅專心打牌,身子動也沒動,掏出家門鑰匙,遞給外甥說:「家裡還有一個餃子
  • 故事:餃子的由來,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
    而據說餃子的出現和他施藥治病有莫大的淵源。張仲景將這種藥名稱之為「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過後,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時,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
  • 兒子死了,朋友借錢不還,母親給了對方一盤水餃,吃完後傻住
    (本故事純屬虛構)張大娘一輩子不容易,丈夫早早就死了。一個人帶著兒子劉洋長大,兒子長大後非常的孝順。但是到了張大娘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兒子又發生了意外。生了病,花了錢,最後命也丟了。兒子在去世前拉著張大娘說:媽,下輩子再給你盡孝,我朋友王軍還欠我8萬塊錢,等我走了,你去找他要,拿著這錢養老。
  • 民間故事:冬至吃餃子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 《喜盈門》:兒媳婦吃餃子,給老公公吃窩頭,老人氣極捲鋪蓋走人
    水蓮趁機告訴強英,布料是仁芳自己開拖拉機賺的補貼買的,強英說不管,反正仁芳有的,自己作為兒媳婦也要有,水蓮勸大嫂,因為一條褲子鬧起來就不好了。仁文冒雨回家,強英給仁文做了餃子,全家人都靠仁文掙錢,強英要讓他吃好一點,正吃著,爺爺回來了,強英趕忙把餃子藏了起來,把窩頭和稀飯端給爺爺吃
  • 這一碗,我吃的不是餃子,是兒時的記憶
    冬至的這一天,天氣特別寒冷,下了班我就趕緊回家去接媳婦和兒子回老家,12月的傍晚,已經像是進入了深夜一般,路邊掉光了葉子的楊樹幹,孤零零參差不齊的指向著發暗的天空。這些顯然都沒有影響到兒子的心情,他興奮的在車內哼哼著兒歌,懷裡抱著他心愛的玩具,說要拿回去給爺爺玩。旁邊媳婦也在輕聲絮叨著今天的一些事,這一路並不漫長。
  • 白菜肉餡餃子
    白菜肉餡餃子(微小說) 鄰居張阿姨前些天扭腰了,這幾天沒上班在小區廣場慢慢散步。今天聊天,張阿姨說起她兒子,從7月開始上班了不經常回家,前幾天回來的時候,孩子說等張阿姨腰好了,想吃她做的白菜肉餡餃子。外面飯店的餃子吃過幾次味道不錯,可心裡總覺得差點什麼。張阿姨講的時候說她能感覺到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象個小孩子那樣對家的思念依戀。
  • 【清水茶灘】(十四) 餃子與冰棍
    【清水茶灘】(十四) 餃子與冰棍 說從前,有弟兄兩人,哥哥帶弟弟進城,中午到飯館吃飯,點了一盤餃子。弟弟從來沒吃過餃子,又覺得特別好吃,於是,連聲問哥哥:」這個東西,叫什麼名字?」。哥哥恐怕城裡人笑話,說他們沒見過世面。趕緊說:杵者(著)!杵著,就是像木頭一樣,定定立著(或坐著)那兒,別出聲說話的意思。弟弟連著問了幾遍,哥哥如此訓斥了幾遍。 後來,有一天,弟弟獨自一個人進城了。
  • 小說:吃過餃子後
    吃過餃子後,劉有財用口袋裝了不少沒有煮過的餃子,說:「跟我去一趟村長家。」我點頭,沒有問為什麼,反正劉有財跟村長的關係一直很好。起碼從我留在劉有財家裡後,這兩人的關係就挺好的。來到了村長家,他們正在煮餃子。劉有財一進門就笑著說:「村長,我今天包了些餃子,不多,拿過來給你們嘗嘗。」村長一看笑了,看到我時笑容一頓,說:「梅子也來了啊?」
  • 餃子(微型小說)
    ,女孩和女孩通腿睡。到生日那天不敢聲張,偷偷用攢的零錢跑商店買點平時眼饞的零食,找沒人地方(怕人看見不夠分)香香嘴兒。我家不過年,不來客,絕對不包餃子。那個年代,吃頓餃子不是小事,所以一年到頭吃餃子的次數不會超過個位。九個孩子稀裡糊塗悄悄長大,我就要滿十八歲了,以前過生日沒人管沒人問,但是十八歲是成人禮,我在心裡盼望有人惦記,這個生日能過得好一點。
  • 尋味邯鄲(4)——餃子的故事
    餃子在中國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小時候常聽說這樣一個故事:闖王李自成在進北京之前曾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問能做多少年皇帝,得到的答案是18年。後來闖王真的就進北京當上了皇帝,當上皇帝肯定是要好好享受一番,於是他就天天吃餃子,而普通老百姓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頓,闖王雖然只做了18天的皇帝,由於天天吃餃子,相當於天天過年,也算是當了18年皇帝,應驗了當初算命先生的話。
  • 那年,熱騰騰的餃子!
    因為乾旱,十裡八村的普遍種植著紅薯和花生,漫山遍野,生機勃勃。記憶中我們經常搬家,從農村到城市,又從城市到農村,直至近些年又從轉回到城市,好像一直都在搬遷著,但幸好都是在一個縣城中的遷徙。那些年生活還是不太富裕,家和家之間,有差別,但不是很大,特別是在一個村子裡。
  • 都市詭異傳說,能讓人永葆青春的嬰胎《餃子》你敢吃嗎?
    吃了我的餃子,八十變十八為了永葆青春,人可以做到什麼地步?可以做到泯滅人性,人吃人的地步。這是一部以李碧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李歐梵說:「二流作品能拍一流電影,經典小說難拍」。這句話難免偏執,但李碧華的作品,卻頗為精彩的印證了他的話。
  • 影視中那種能永葆青春的餃子,如果有機會你會吃嗎
    ,還告訴箐箐吃這餃子要不想前因只想後果。,看不慣丈夫與年輕的服務員曖昧不清,她深知色衰愛馳的道理,又來到媚姨家裡來吃餃子。原來媚姨是大陸著名婦產科醫師,當年為了成為香港人,嫁給了一位沒文化的香港廚師,待拿到港籍後很快就離了婚,之後便一人生活,遊走在香港和大陸之間販運大陸醫院做人流手術打掉的胎兒,以此下餡,炮製使人青春不老的餃子。
  • 妹妹愛吃的羊肉餡大餃子
    但今天的肉餡兒著實有些蹊蹺,常人家裡吃幾頓餃子也不稀奇,可爺爺奶奶家裡出了名兒的緊巴,哪裡來錢買了羊肉呢,羊肉可不便宜。小朱林現在還顧不上這些,不過她很遵守約定,說好的十個餃子皮,就算是再饞,也一定先給姐姐剝好了,再自己動筷子。「這孩子不精!」
  • 除夕夜陌生人敲開家門,剛進門他問了句:「媽,有餃子嗎?」
    讓我隨我兒子去吧!」這一轉眼,就大年三十了!老兩口過年什麼都沒有買,就是準備了一點餃子餡。老韓媳婦和老韓一邊包餃子一邊哭著說,虎子就喜歡吃我包的餃子!一會咱給虎子準備點!不大一會,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就放到了虎子的相片前。老韓媳婦一邊點香一邊哭著說:「虎子,媽給你準備了你最愛吃的餃子!虎子,媽媽想你!」餃子的熱氣和香的煙纏繞著飄上房頂,老韓兩口子搬了兩個凳子,坐在虎子的相片前,和虎子一起守夜!將近十點,老韓對媳婦說:「睡吧老伴!虎子也不希望我們這樣!」老韓媳婦點點頭,擦了擦眼淚,起身準備去休息!可就在這時,卻傳來了敲門聲!這會誰會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