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間懷疑,我的前生是翩翩飛舞的彩蝶,或者是辛勤勞作,卻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的蜜蜂,要不然,在我人生的旅途上,為什麼對花兒會如此情深與眷戀?
聽媽媽說,我小時候特別愛哭。每次哭鬧得哄不住時,奶奶總是抱我去看花兒。說來也怪,只要我一看到花兒,立馬就會破啼而笑。為此,奶奶和媽媽為了逗我開心,便在老家小院裡種了很多花草。
這樣說吧,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是在花香的浸潤中成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我這個愛花的小姑娘長成了大女孩兒,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十七八歲花兒樣般的年華。十八歲的這年暑假,爸爸帶我去了趟傳說中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園林城市——蘇州。
一下火車,我們就被一群穿著藍布偏襟上衣,黑色褲子,腦後頭髮盤著個圓髻,胳膊上挎著個竹編花籃賣花人給圍了起來。她們提著的花籃裡,放著用鐵絲或者棉線穿起來的茉莉花和白玉蘭。有串成手串形狀的,也有串成項鍊形狀的。還有白玉蘭花骨朵兒,用細鐵絲穿起來兩三朵兒,攢起來,擰成一個髮簪,漂亮極了。也可能是這些賣花兒愛花兒的人,覺得這座城市也被花香染醉了。爸爸見我喜歡這些用花編織的工藝品,就給我買了兩串兒茉莉花項鍊和手環。當我帶上項鍊和手環時,黑色的長髮,白色的花環,那清脆的笑聲,永遠定格於那座美麗的文化名城。接下去幾天的旅遊途中,爸爸總是給我買幾串兒花環戴在我身上。
一趟旅遊,帶著滿身的花香,我們又回到家裡,從此之後,我愛上了茉莉花。真箇是知女莫若父。見我愛上了茉莉花,爸爸便從花市上買了十來盆茉莉花供我栽植和賞玩。
在我看來,茉莉花頗有靈性,我也能讀懂她的喜好。她在炎熱的夏天開放。青翠的葉片,雪白的花兒。白天努力吸收暑氣,只為晚上釋放馨香。茉莉花,不僅晚上開放,而且是唯一有珍珠光澤的花兒。
買回花來的那天,爸爸心情特別好。我清晰地記得,爸爸還特意泡了一壺香茶,喊我來品嘗。茶葉的清香與茉莉花的濃香融合一體,輕啜一口,香甜味兒溢於喉頭,妙不可言。我連忙說道:「爸爸,這茶真好喝!」
爸爸微笑的看著我說道:「丫頭,我知道你一定喜歡喝,這是我專門給姑娘你燻的茶。」
「是嗎?謝謝爸爸,怎麼做的,可以教我做嗎?」我問道。
「孩子,可以的。」爸爸笑著對我說道。
爸爸說完,端起他的青花瓷茶杯,輕啜一口香茶,開始教我燻制茉莉香茶。
爸爸喝完茶,接著對我說道:「先採摘半開的茉莉花苞。採摘的最佳時間是在晴天的午後,因為茉莉花吸收了充足的陽光,這時候的花兒特別香。然後用綠茶作為茶坯。我們河南人愛喝信陽毛尖,後來,我用龍井或者黃山毛峰燻制出來的茶也很好喝的。取一個自封塑膠袋,把茉莉花與茶葉以1:4的比例配製。也就是一份茉莉花與四份茶葉的比例。把茉莉花和茶葉放在自封袋子裡,拉緊袋子放置一夜。大約需要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第二天打開自封袋,從自封袋子裡揀出茶葉中的茉莉花,再把已備好的新鮮茉莉花還按1:4的配比方法繼續燻制,反覆五天後,置一乾淨沒有油膩的鐵鍋放在爐子上,把燻制好的茶葉放在鍋裡,用手指輕輕的揉搓,溫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焦糊,影響茶葉的味道。大約十分鐘,茶葉就完全製作成了。」
「爸爸,為什麼用綠茶而不用其他的茶葉?」我輕聲的問道。
爸爸輕聲的說道:「因為綠茶是天然新鮮的,而且綠茶有很好的吸附異味兒的特性,所以,用綠茶來做茶坯最好。而半發酵茶和純發酵茶吸收異味兒的特性沒有綠茶好。茉莉花的濃香與綠茶葉的清香在一起,可謂相得益彰。最後炒制是為了固定花茶的香味兒。不過,火炒制後的茶葉就不容易發黴。」爸爸對我說並親自教給我燻制茶葉,我很快也學會並掌握了這種簡單的燻制香茶的工藝。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對家庭對生活的熱愛與日俱增,爸爸常常教我用鮮花做成各種美味佳餚,我學會了很多,也受益頗多。
歲月荏苒,如白駒過隙。似乎在轉眼間,而今的我已到中年。每天品飲著爸爸教我燻制的茉莉花香茶時,想著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自是滿滿。父母雖已高齡,卻身體康健,感情篤深,其樂亦融融。
在我看來,這種極簡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庚子七月十一日夜芬婭作於石蘭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