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磕巴李」學醫,拜師無門,孫郎中教十年,山中遇奇遇

2020-11-05 艾特彩虹

文|艾特彩虹



元末明初時期,鎮江府有一個遠近聞名的中醫,名叫李浩源。李浩源從小就有一個毛病,說話磕巴,所以他有一個外號,大家都叫他「磕巴李」。


儘管李浩源說話磕巴,但找他看病的人卻絡繹不絕,因為他醫術高明,這些年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所以大家又在他的外號前面加了兩個字,叫他「神醫磕巴李」。


這些年「神醫磕巴李」的名頭越叫越響,在鎮江府如果你問李浩源是誰,可能有人不知道,但你要說「神醫磕巴李」,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說起這「神醫磕巴李」的學醫經歷,那可是既坎坷又離奇。


李浩源小時候家境貧寒,父親是一個老實憨厚的農民,靠種地維持一家三口生活。母親秦氏身體不好常年有病,不能出力幹活,只能在家中做一些洗洗涮涮的家務。


正是因為母親常年有病,李浩源在很小的時候,便立志學醫,他想做一名醫生,醫治好母親身上的病。



有了志向,李浩源也付出了行動,當時鎮江府有幾個比較有名的醫生,李浩源就想找他們磕頭拜師。


那個年代,醫生收徒不收學費,當然也沒有工資,只是徒弟學成後,要免費給師傅幹三年,以回報師恩。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成,有很多人堅持不下來都放棄了。所以那時醫生收徒弟,第一個目的,其實都是想給自己找個小工,幫自己幹活而已。其次才是在這些徒弟裡中,物色一些天資聰慧,人品好的加以教導。


可李浩源天生是個磕巴,說話費勁,所有醫生都嫌棄他,不肯收他為徒。這讓李浩源信心受挫,自尊心大受打擊。


李浩源回到家,將這件事告訴了父母,父親嘆了口氣沒說什麼,母親則安慰他說:「磕巴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學成。」。


李浩源聽了母親的話,心情好了許多,他對母親說:「娘,你放心,我一定要當一個有本事的醫生,一定要治好娘的病。」。



有一天,李浩源的父親回到家對他說:「隔壁村的孫郎中,願意收你為徒,你可願意?」,李浩源趕忙拼命點頭,高興得手舞足蹈。


隔壁村的孫郎中,是個民間赤腳醫生,雖然醫術一般,但收費很低,對於一些頭疼腦熱的小病也還是可以的。


李浩源家裡窮,父親沒有錢給母親請鎮江府知名的大夫,就經常找孫郎中給母親抓藥看病,這一來二去,就比較熟了。


這天早上,父親找孫郎中抓藥,就順便說了一下兒子想學醫的願望,沒想到孫郎中竟願意讓李浩源跟他學醫。


李浩源父親心想,雖然孫郎中醫術一般,是個赤腳醫生,但畢竟有人肯收李浩源為徒了。而且孫郎中心地善良,是個大好人,有這樣一個人帶他入門教導他,一定錯不了。


從那之後,李浩源便成為了赤腳醫生孫郎中唯一的徒弟,每天幫父親幹完活後,便跑去鄰村跟孫郎中學醫。李浩源磕巴,孫郎中也不在意,非常有耐心的教他認草藥、認字、讀醫書。



孫郎中這一教就是十年,李浩源雖然磕巴,但人很聰明,又勤奮,在孫郎中的教導下,如今的李浩源,已經成了一名大夫,雖然水平一般,但也能治一些小病了。


李浩源給人看病,只收很少的錢,遇到沒錢的人,他分文不取。所以很多窮苦之人,都找他看病 ,大家都說,孫郎中教出來一個好徒弟。

有一天,李浩源出診,在給一個人病人看完病之後天就黑了。李浩源趕夜路回家,路過一座大山,由於山路漆黑,李浩源不知不覺就迷路了。


李浩源越走越不對,怎麼走也走不出這大山,正在他焦急之時,突然見前方有一戶人家,房內還亮著燈,李浩源便上前敲門問路。


李浩源拍打院門,不一會從屋內走出來一個白髮老人。李浩源告訴老人,自己是一名大夫,如今迷路了,請老人為他指路。


老人聽後哈哈大笑說:「這麼巧,我也是一名大夫,既然有緣,公子就在老朽這裡住上一晚,明日一早再下山也不遲,況且山路漆黑,我就是告訴你下山的路,恐怕你也找不到。」,李浩源一聽,也是這個道理,便對老人說:「那便打擾了」,便隨老人進了屋。



老人備了酒菜,與李浩源把酒言歡,言談間李浩源知道了老人姓孫,名叫孫濟民。老人與李浩源甚是投緣,喝酒聊天到深夜,老人向他講了很多疑難雜症,並給他看了對應治療的方劑,看得李浩源是連連稱奇。


李浩源與老人喝過酒後,便在老人家中住下了。第二天一早,當李浩源醒來時,他被嚇了一跳,原來自己竟然睡在了墳地裡,老人和房子都不見了,眼前只有一座墳墓,墓碑上刻著的名字正是孫濟民。


李浩源被嚇出一身冷汗,心想原來自己昨晚是遇見鬼了。他趕忙跪在墓碑前,磕了三個頭便跑下了山。


李浩源一口氣跑回家,此時師傅孫郎中正好也在,他便將這件事告訴給了孫郎中。


當孫郎中聽到「孫濟民」三個字時,被驚得從凳子上站了起來。孫郎中張大嘴,瞪著雙眼,直勾勾的看著李浩源,許久才問了一句:「名字真是孫濟民?」,李浩源忙答道:「絕對沒有看錯」。


就在這時,李浩源才發現,自己的藥箱落在了墳地。孫郎中隨李浩源回到了那片墳地,李浩源走到墓碑前,果然看見了自己的藥箱。


李浩源拿起藥箱,準備要走,但當他一回頭時,卻發現師傅孫郎中跪在了墳前。



原來孫濟民正是孫郎中的爺爺,孫濟民當年在世時,也曾是一位名醫,卻因兒子早逝,孫子年幼,醫術無人繼承,這一直是孫濟民的一個遺憾。


在孫郎中童年的時候,爺爺孫濟民便去世了,所以孫郎中沒有得到爺爺的真傳,這才導致他醫術平平。


昨天晚上,孫濟民見自己孫子的徒弟從此路過,這才施法相見。李浩源打開診箱,發現裡面多了一本泛黃的醫書,醫書中記錄了很多疑難雜症的治療方劑。


孫郎中將此書傳給了李浩源,他說:「這是爺爺是意思」,李浩源也沒有辜負孫郎中和孫濟民老爺子的期望,不但治好了母親的病,還成為了一代名醫。


李浩源成名後,遇到窮苦百姓看病,依然像以前一樣,施醫贈藥,分文不取。


大家好,我是,如果喜歡我的故事,請關注我,萬分感謝,我將為您分享更多經典民間老故事,期待您的點讚、評論、轉發。


講民間故事,看世間百態,品百味人生!感謝您的支持!


本故事純屬虛構,配圖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終南山隱居、種菜、學醫、問道奇遇錄(3)
    【拜師學習中醫推拿治病奇遇錄(上)】 7月,杏子熟了;8月,李子熟了;9月,核桃和板慄熟了。住在終南山上,下半年是不會缺水果吃的。深山裡好多土房子廢棄,果樹也沒人管理,熟透了掉下來就爛在地裡。這時,悟塵師父抬頭看了看我,問:「想學?」 我答:「想學!」 悟塵師父指著居士背上兩個點說:「就是這裡,可以治很多病,不要告訴別人。」 我不解地問:「師父,這是什麼穴位啊?」
  • 終南山隱居、種菜、學醫、問道奇遇錄(5)
    【道家神秘師父傳授道法奇遇錄(上)】九月上中旬,核桃有八分熟了,還是青皮,樹矮的可以人工採摘,然後去皮(手會染黑洗不掉),曬乾就可以吃了;九月中下旬,核桃有十分熟了,青皮已經變黑開裂,一下大雨,裡面的核桃紛紛脫落掉在地上。
  • 閒品金庸之八:最可怕的誤人子弟——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得其道
    打小就呆頭呆腦的郭靖,六歲被江南七怪找到,收為徒弟後,此後十年間,六位師父一個一個輪流教他武藝。郭靖不可謂不勤奮,可是學藝進展始終收效甚微,以至於他的師父們篤定他資質太差,不是練武的胚子,甚至對十八年後的比武之約早早甘願認輸。後來,幸得全真教馬鈺道長前來暗中相助。郭靖以為真如師父所言,都怪自己太笨。豈料馬道長卻說這是&34;。
  • 蝸牛講民間故事:從小不起眼的他十年後大家為他鼓掌叫好
    蝸牛講民間故事:從小不起眼的他十年後大家為他鼓掌叫好「去吧」是一門武藝。「去吧」在十八般武藝之外,可是比十八般武藝還厲害十倍。如果不相信,聽我說一段故事。從前,有個小夥兒名叫李忠。祖上留下十幾畝薄地,一家人沒明沒夜地苦幹,日子也過得怪滋潤。可是幾輩子都是大好人,常常受惡人的欺負。
  • 民間故事:靈官仙尊
    李生作揖道,老人家,我將去某處仙宮拜師!老農聽說後笑道,即是學道,何必遠行,此山中有靈官殿,殿中那掌門也有十分本事哩!李生問他,都有些什麼本事。老農笑道,常見他騰雲上天聽講,駕霧入海論道,當今聖上常召喚,只是行蹤不甚明!李生嘆道,如此,怎能相見。
  • 故事:民間故事:賣米山精
    山上面住著個仙人,我追隨了他有幾十載,什麼都沒有學到,每天只是令我下山賣米,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守著這樣的仙人道法卻得不到精進,怎麼會不令人哀傷呢!這時一個青衣童子開了觀門,將張浦新迎了進去,入內後行至大殿,那道長正閉目冥想中。
  • 故事:銅錢借壽 古時續命術如此神奇?結果弄巧成拙
    這天,趙其福拖著病懨懨的身子到了醫館請大夫診治,大夫望聞問切之後搖搖頭嘆氣道:「你這病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混混趙其福嚇得癱坐在地,又急忙爬起來懇求大夫救他一命,大夫道:「醫道上我是沒有辦法了,不過你可以去找我師兄,他先學醫後學道
  • 故事:華佗故事 第四章 拜師求學
    第四章 拜師求學結束了一天的勞動,家家戶戶進入了甜蜜夢鄉,村莊顯得格外寧靜,只有一間草房內亮著一盞灰暗的油燈。揣摸遇到的疑難雜症,翻閱醫著,尋找治療方案。可是怎麼努力也沒有結果。於是,華佗決定訪師遊學,走訪行醫。他遊歷了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山東南部。後來聽說西山有座瓊林寺,寺裡的治化道人,貫通醫術,治病如神,華佗前往拜師求學。
  • 民間故事:飛鴻道人
    有一天,飛鴻放羊的時候由於在山中迷了路,轉轉悠悠直到晚上才從山裡出來飛鴻不由得驚為天人,當場想拜師,老瘋子直言拒絕了他:「你還小,家中尚有牽掛如何安心修道窺得長生呢?」飛鴻被拒絕了之後也不氣餒,每天給地主放完羊,給家人做好飯之後就來找這個老乞丐,最後這個老乞丐耐不住飛鴻的水磨功夫,對飛鴻說:「你什麼時候能看懂這本月光術了,我就教你長生的法門。」
  • 故事:民間故事:魯班善術
    李表就想收他為徒,但張二喜聽聞學了魯班書要斷後,一直拒絕了他的好意。李表就對他說,這本書上冊都是自保之術,只要不濫用,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只有下冊是邪術,學了會折壽斷後張二喜聽了後還是沒有拜師的想法。有一次,村人請張二喜殺年豬,李表也在,那戶人家請了不少人前來幫忙吃飯,其中也有一個殺豬匠,這個殺豬匠見主人家沒請他操刀,心裡不是很痛快,殺豬時就將主人家放在供桌上的紅包放進了接豬血的盆裡。
  • 故事:民間故事:虎皮鐵錘心法即將失傳,道士說小女孩會有領悟
    我們幾個小夥伴除了愛聽收音機以外,更喜歡聽爺爺講故事,爺爺那些帶有民間傳奇的故事仿佛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爺爺拿著一把鐵錘正在打石頭,因為鐵錘的木棒是用虎皮包裹住的,所以這把鐵錘又名虎皮鐵錘,爺爺把它當寶貝,平時很少用,只是因為爺爺要傳授石匠手藝給父親,所以爺爺才用這把虎皮鐵錘。
  • 蝸牛講民間故事: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
    蝸牛講民間故事: 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提起少林拳,沒有人不佩服,那可是用硬功夫練出來的。從前,有一個小夥子,來到少林寺拜師學藝。才來沒幾天,師傅就派他先幹點雜活。他看見別人都在練功,自己沒事幹,就著急了。他找到師傅說:「師傅,叫我學點啥武藝呢?」師傅想了一下說:「你到茅房練習捏蒼蠅去吧!」小夥子一聽,叫他去捏蒼蠅,心裡很不高興。
  • 全真教的故事2 玄機一端通不二
    全真教自被詔命為天下道教之首後,在中國北方一度極盛,於是也不可避免地與另一大宗教佛教發生了各種衝突。宗教之爭由民間的廟觀爭土地、釋道爭信徒漸漸演變為教義法理之爭,在雙方究經引據的過程中,全真教發現了一個極具殺傷力的武器:西晉的一部古書《老子化胡經》。書中大意是春秋時道教始祖老子出關遠行,抵達天竺,化身為佛陀創立了佛教。
  • 民間故事:學武藝
    有一個少林寺的和尚對他說:「我在武藝方面,有點小本事,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教你。」李通聽了十分高興,於是將和尚留在家裡,每天好心款待他,自己就專心地學起武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三個月過去了,他覺得自己學得還不錯。一天和尚問他:「你學得有點門道吧?」他回答說:「師父教的我全會了。」和尚笑著說:「那我們來試試看。
  • 民間故事:織發
    白臨水的人生似乎折了一折,但幸而是個好故事。自從那日她上山採藥,機緣巧合救下一隻懷孕的母蛛,奇遇就仿佛元宵的煙花一般紛紛在她身上炸開來。她長到十六歲,聽說書先生講女獵戶林中搭救書生,可她學了幾十種對付豺狼虎豹的方法一個清俊青年都不曾見過;話本裡寫少女元宵看燈城裡偶遇少年郎,她夏日裡提著燒的芬芳香料的花燈,卻不幸把同齡少年和蚊子一起避了去;村裡少女們湊在一起分享青梅竹馬浪漫故事,臨水絞盡腦汁想了一想,她垂髫之時已經在學上房跳井,十裡八村一個能追上她的都沒有。
  • 故事:道士在山洞修行,一老鼠偷學成人形,師徒行善雙雙飛升成仙
    蓬陽子常來往於市井之間,其形無所定,或幻化為妙齡女子,或幻化為彪形大漢,故而市井之間善行,百姓皆不知情。蓬陽子修行之所,乃一竹林環繞山洞,周邊十裡開外皆無人煙。蓬陽子初到此處之時,被此地環境奇秀所吸引,故而將此處定為修行之所。洞中有一小洞,乃鼠洞,洞中有小鼠,每逢蓬陽子修行之時,該鼠皆專心關注,偷學修仙修道之法。日子一長,該小鼠修得小道,得個人形。其實蓬陽子早已知曉,卻未曾點破。
  • 民間故事:鬼老師
    孫才拜師之後沒幾天,他發現這位鄭老師的學問是真的淵博,隨即在對知識的渴求之下,他也不去想什麼為什麼只有晚上才能來這裡讀書的詭異問題了,就這麼專心致志的做起了學問來。,無數的知識被他傳授給了這個一心向學的聰明孩子。
  •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所謂「八仙」是指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藍採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們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積善才修煉成仙。如有的說何仙姑是宋仁宗時永州民女,幼遇異人,給食仙桃(或雲仙棗),從此絕粒,能逆知禍福。鄉人神之,為築廟閣,士大夫多去拜謁以問休咎。曾敏行自述他還去永州何仙姑閣中觀看過仙姑遺像。
  • 《神鵰俠侶》:誰把李莫愁變成了女魔頭,真不怪陸展元
    ,想大鬧婚禮,可是卻被在場的高手壓制住,被迫立下了十年之約,相約十年之後再來取陸展元的性命。李莫愁懷著滿心的怨恨苦苦地等待了十年,可最終等來的卻是陸展元夫妻已經身亡的消息,無從發洩的她,最終將一腔怒火發在了陸展元的弟弟陸立鼎一家身上,造成了陸家家破人亡的慘劇。
  • 畫室裡學醫的女孩
    小新是一名學醫的學生,也是咱們畫室幾個學醫學員的學妹,說來也是巧合,去年這個時候她的兩個學姐畢業的時候也是各自畫了一幅和導師的合影。跟她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會了解一些醫學奇觀,醫患關係等等之類的。每次回想起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