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版《太玄經》:太極拳秘籍,竟與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有關

2020-09-13 巴德侃侃

在金庸小說《俠客行》中,有一門名為《太玄經》的絕頂神功。表面是以李白的《俠客行》詩句組成的口訣,實則是一張張行功圖譜,只有石破天這種心思純淨之人,才能勘破其中奧妙。


而在真實的武術歷史當中,也曾經存在過一幅記載了道家內煉要旨的《老君碑》。全文56個字,這些文字即便在古籍也極為罕見,難以看懂,後來有25個字被《漢語大字典》收錄。

該文後來傳到太極拳研習者手上,從此成為太極拳的重要理論之一。



按今人考證,《老君碑》至少擁有過八百年歷史。而其中一個註譯者,更與梁羽生所著的《七劍下天山》有關……


內藏奧秘的武功秘笈

《老君碑》出自河南鶴壁市五巖山上的「孫真人洞」,由於河南部分地域在古時隸屬亳州,故又名《亳州老君碑》。1988年,趙堡太極拳傳人鄭氏三兄弟(鄭新會、鄭轉會、鄭傳會)發表了《亳州老君碑註解》一文,乃武術界首次披露有關老君碑的研究。

1997年,兼習楊式及武式太極的武術家龐大明先生,在《太極》雜誌第二期上撰文,公布了武式太極拳所傳抄的《老君碑》版本,稱為《太極拳怪字譜》,據說是清朝同治年間武式太極拳宗師李亦畲的手抄本。


後來太極拳歷史學者路迪民先生,將不同版本的《老君碑》進行對比,判斷龐大明所傳的《老君碑》較為準確,應該最早成書於1884年。而《老君碑》本身的內容,則可追溯至宋代。路迪民先生最終將其定名為《亳州老君碑古字譜》,全文見下圖:


該譜以七言八句的方式寫成,其中用字即便在古籍也極為罕見。正如文首所述,譜內有25個字被《漢語大字典》收錄。至於其餘的部分,則可列為撰文者獨創的文字,需要用道教內煉的知識詳加推敲。例如第三句第一個字,以「口」、「虛」、「命」三字合成,意為呼吸雖由口出入,但必須直達丹田「命宮」,才能收養生之效。

而第五句第五個字,則是將「腦」字的「巛」換成「穴」。「巛」有六畫,比喻六欲。因此該字的意思,就是要人去掉七情六慾,達至明心見性的境界。

經過這重重拆解後,學者將碑內所有文字都輔上拼音,並換成今天的常用字樣,內容見下:

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


呼去吸來息由吾,性空心滅本無看。


寂照可歡忘幻我,為見生前體自然。


鉛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以道法入拳術

雖然《老君碑》的用字生僻,但究其根本都是道教常見的內煉理論。清末民初年間,內家拳體系逐步成形,並從傳統哲學中吸收大量知識和術語。因此某些太極拳流派將《老君碑》的內容融入到拳術修煉,也就是情理之中。


例如第一句所提到的「玉爐」,就是道教常言的「安爐立鼎」,意為要將人體化作丹爐,培養內丹。套用到拳術動作,便是指身軀正直、重心下沉,這樣才可以令身體穩固如爐鼎,並使呼吸深入丹田。

至於「性空心滅」以及「寂照可歡」的兩句,則是形容物我兩忘的入靜狀態。在拳術練習來講,就是要放鬆身心,以柔和、自然的意識行拳。久而久之,內息便會變得暢順,而練習者對於動作的運用也會更趨純熟,兩者無分彼此。

最後,「鉛汞交接」乃體內陰陽結合的象徵。傳說修真者到此境地,便可脫離凡身,位列仙班。而按照古籍記載,「鉛」及「汞」其實都為符號。前者代表腎臟、內氣,後者則為心臟、血液。所以這一句的意思,亦是指腰胯(腎)與背肌(心)要互相配合。並且行拳時要以牽引呼吸、血液流動為準,這樣才算達到內家拳的要求。



《七劍下天山》的傅青主

當然,上面只是對《老君碑》的其中一種解讀方式。該文內容玄奧,有其他看法也不足為奇。至於為何要採用如此隱晦艱澀的寫法,大抵與道教的文化傳統有關。內丹素來就是神秘的學問,對道教修行者來說就更見珍貴。為了渲染神秘色彩,又不想秘技洩露人前,許多道教口訣都會用「光怪陸離」的方式書寫。除了自創文字外,巴德還曾經見過一部名《金丹天仙心法》的內丹典籍,其文字排版如同迷宮一般,需要獨特的閱讀次序方可拆解。

而在《老君碑》漫長的流傳歷史當中,有一位相當重要的人物不可不提,那就是明末清初人傅山(1607—1684)。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府陽曲縣人。


傅山,字青主

傅青主精通儒釋道、詩書、武術等多種學問,年輕時曾率領數十名生員赴京,為其恩師袁繼鹹向崇禎皇帝申冤,一時間震驚朝野,成為了聞名天下的義士。以至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中,也以其為原型設計了一個同名角色。


《七劍下天山》中的傅青主

清兵入關後,傅青主拜「還陽真人」郭靜中為師修道,號「朱衣山人」。他在出家期間曾為《老君碑》作注。路迪民先生取得的各種《老君碑》之中,便有傅青主所注的版本。如果沒有傅青主,或許如今對《老君碑》的研究會更加困難重重。

《老君碑》的內容結構,恰似金庸小說裡的《太玄經神功》。然而它的實際傳承者,卻是梁羽生筆下的傅青主。這實在是中國武術史上有趣的一筆。

相關焦點

  • 梁羽生武俠連環畫【七劍下天山】第一集【楊雲驄託孤】香港版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新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故事敘述天山的七名劍客,即凌未風、易蘭珠、桂仲明、張華昭、飛紅巾、武瓊瑤、冒浣蓮闖蕩江湖、抗清復明的曲折經歷及他們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此套連環畫由香港新雅七彩畫片公司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版,分為《楊雲驄託孤》、《大鬧五臺山》、《桂仲明》、《凌未風護寶》、《刺多鐸》、《救蘭珠》、《冰山劍影》、《天山七俠》共8冊。
  • 梁羽生武俠代表作連環畫【七劍下天山】第五集【刺多鐸】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新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故事敘述天山的七名劍客,即凌未風、易蘭珠、桂仲明、張華昭、飛紅巾、武瓊瑤、冒浣蓮闖蕩江湖、抗清復明的曲折經歷及他們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此套連環畫由香港新雅七彩畫片公司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版,分為《楊雲驄託孤》、《大鬧五臺山》、《桂仲明》、《凌未風護寶》、《刺多鐸》、《救蘭珠》、《冰山劍影》、《天山七俠》共8冊。
  • 【七劍下天山】第二集【大鬧五臺山】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新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故事敘述天山的七名劍客,即凌未風、易蘭珠、桂仲明、張華昭、飛紅巾、武瓊瑤、冒浣蓮闖蕩江湖、抗清復明的曲折經歷及他們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此套連環畫由香港新雅七彩畫片公司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版,分為《楊雲驄託孤》、《大鬧五臺山》、《桂仲明》、《凌未風護寶》、《刺多鐸》、《救蘭珠》、《冰山劍影》、《天山七俠》共8冊。
  • 【七劍下天山】第三集【桂仲明】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新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故事敘述天山的七名劍客,即凌未風、易蘭珠、桂仲明、張華昭、飛紅巾、武瓊瑤、冒浣蓮闖蕩江湖、抗清復明的曲折經歷及他們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此套連環畫由香港新雅七彩畫片公司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版,分為《楊雲驄託孤》、《大鬧五臺山》、《桂仲明》、《凌未風護寶》、《刺多鐸》、《救蘭珠》、《冰山劍影》、《天山七俠》共8冊。
  • 梁羽生作品全集,喜歡梁羽生的不要錯過了,你還知道其他的嗎?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在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 梁羽生三十三部經典武俠作品,四個系列,兩部獨立作品,四個朝代
    舊派似無人書寫唐代(至少沒有名篇),梁羽生首開風氣,如今又見黃易《大唐雙龍傳》。寫隋唐的人少,或與歷史素養有關。宋代不是梁羽生的地盤,它屬於金庸和溫瑞安。  清代有十五部:《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 武俠劇中刻在石洞內的六大絕世神功,天蠶魔功上榜,太玄經排第二
    在武俠劇中有一個地方可以說是充滿奇遇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山洞,一般在石洞之內都會有一些武功秘籍或者稀世珍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無限中刻畫在石洞之內的絕世神功,只列舉一些出名的,有補充的歡迎指正。虛竹繼承靈鷲宮後在梅蘭竹菊帶領下來到靈鷲宮後殿,在靈鷲宮後殿石室壁畫上就看到了諸多的絕世武功,其中最為出名的兩門就是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陽掌了。
  • 《七劍下天山》人物譜
    《七劍下天山》本書上接《塞外奇俠傳》   納蘭明慧與多鐸江南杭州大婚前夕,少年看到雲驄的痛苦後打消了自殺的念頭,楊臨終時將女兒託付給穆郎帶上天山學藝。 這是楔子。十八年後,「天山神芒」凌未風〔即穆郎〕得晦明禪師真傳,名震江湖。他當年帶上山的女嬰易蘭珠(寶珠,「易」是楊的右邊,「蘭」取自納蘭明慧,「珠」取自寶珠),學成天山劍法,立志殺多鐸以報父仇。
  • 巍巍天山,易蘭珠就是天山派傲然綽約的「雪蓮」……
    遇上你是我的緣守望你是我的歌親愛的親愛的我愛你就像山裡的雪蓮花每每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先生的作品《七劍下天山》,尤其是想起易蘭珠。於是,在巍巍天山,易蘭珠就像天山雪蓮一樣頑強的生長著……武學奇才凌未風,成就了天山劍法
  • 梁羽生金庸曾經摯友!為何失和
    早於金庸成名、素有才子之稱的梁羽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融會了儒、釋、道,經史子集,醫卜星相,天文地理,詩詞書畫和民俗風情……他把這些內容貫注於故事和人物之中,塑造性格,營造氛圍,凸現題旨,寄託情懷,編織情節,使得小說的面貌呈現出鮮明的民族文化色彩。
  • 情殤唐古拉山,魂歸天山,天山劍客凌未風的江湖風雨
    綿延起伏的天山之巔。一代塞外奇俠凌未風(梁羽生先生的《七劍下天山》中主人公)白髮蒼蒼佇立在暮色漸起的黃昏。風很大,衣袂飄飄。就這樣,臨終託孤,凌未風不負楊雲驄之託,攜著易蘭珠,揣著血書日夜兼程奔赴迢迢之外的天山。由此:成就了一代塞外奇俠!
  • 還是梁羽生的黑色幽默?
    在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先生的作品中,女主角厲勝男是一個異類。為了復仇,哪怕是不惜一切代價。當然包括自己的生命。在挑戰天山派掌門人,也是當時武林中天下第一高手唐曉瀾時,就是《雲海玉弓緣》最大的看點!其實,是梁羽生先生特設的「黑色幽默」!厲勝男的功夫!
  • 梁羽生兩部武俠小說偽作介紹,其中一部是鐵血大師柳殘陽的作品
    梁羽生是許多老武俠迷心中的大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在目前可能一些人覺得梁羽生小說不好看,但在當年武俠小說的黃金時期,梁羽生的小說也很受歡迎。梁羽生的書側重於女主,注重歷史,風土人情,書中更加以詩詞歌賦,這些都是金庸,古龍無法比擬的。
  • 梁羽生大唐四部曲,兩部傑作兩部佳作,女帝奇英傳尤其讓人驚豔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書店裡一排排都是梁羽生小說,熱度不比金庸差。只不過這些年讀者口味轉換,很多人都覺得梁羽生小說「徒有虛名」,甚至有些人覺得梁羽生的小說還比不過臥龍生和蕭逸。其實對老一輩武俠迷來說,梁羽生小說是真正的武俠經典。梁羽生寫明代故事,有「萍蹤俠影錄」系列,寫清代故事有「天山系列」,寫唐代故事則有「大唐四部曲」系列武俠小說。這四本小說分別是《女帝奇英傳》、《大唐遊俠傳》、《龍鳳寶釵緣》和《慧劍心魔》。前兩部是武俠傑作,後兩部是武俠佳作,都值得一看。而《女帝奇英傳》尤其讓人驚豔。
  • 為什麼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沒人願意翻拍了?
    ,有種普遍的說法,認為梁羽生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金庸是大宗師,古龍是一代鬼才,當然,後來又有了新派的溫瑞安和黃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梁羽生的小說紅極一時,許多都被改編成電影電視,例如《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江湖三女俠》,《白髮魔女傳》等等,其中的《七劍》,因為磅礴的氣勢,複雜的人物關係,多次被翻拍,徐克版本更是紅極一時,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相當不錯。
  • 《倚天屠龍記》後續:趙敏隨張無忌隱居無名島,張無忌創出太玄經
    其實兩人早已經心照不宣,聽張無忌一說趙敏也大為同意,兩人買了船,又購置了些生活用品,便駕著船出海而去。兩人出了海,起初還能依照天空星鬥辨別方位,後來一連幾天,在海中已是白茫茫一片,可謂是不見天日。兩人無奈,只得任由船兒在海中漂流,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兩人在海上漂了十多天,竟然漂流到了一個無名荒島之上。張無忌一看島上荒無人煙,但樹木繁茂,便施展輕功在島上巡視了一番。
  • 遠赴海島尋找秘籍,厲勝男只為完成一個夙願,卻意外成為一流高手
    一厲勝男是梁羽生筆下最有個性,也是活著最明白,最執著的女子。其實,梁羽生向來擅長寫完美的女性,如雲蕾,易蘭珠,呂四娘,馮瑛,冰川天女以及谷之華等,這些女子往往都是善解人意,武功高強,但是在性格方面卻顯得格外中庸,讓人難有極深刻的印象。